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2020-07-31 自然物件

上新聞

最近上海報導了這樣的一則新聞,說是有大量似狗非狗的野生動物出現在上海松江的一個小區內,甚至有夜晚出來散步的居民可能驚擾了它們而被攻擊。因為現在處於疫情期間,大家對於野生動物的恐懼仍然沒有消散,而小區裡的這些野生動物也讓這些居民徒增不少擔心。

後來經過人們的仔細辨認,發現了這種像狗非狗的生物原來被是貉(hé),或者稱之為狸貓。

為什麼會在一個小區內出現如此大量的貉呢?

原來是這個小區的某些居民可能比較有「同情心」,總會買下大量的貓糧放在小區內供野貓食用,卻不料吸引了如此大量的野生貉來定居,並且在這個六月成功產下了更多的小貉。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大量的貉在搶奪居民的給的貓糧,在暗處仍能看見不少發光的眼睛

而與人類的密切接觸,和有心人的投喂,讓這些原本害羞的貉變得跟北美泛濫成災的浣熊一樣,不再怕人甚至會攻擊人。

貉,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生物?

貉是一種古老的犬科動物,長得像矮矮胖胖的狐狸,四肢短小而身體渾圓,帶有標誌性的大圓尾巴。貉是食域非常廣泛的雜食動物,它們的食譜包括:節肢動物(各類蟲子)、軟體動物(比如鼻涕蟲)、齧齒動物(比如老鼠)、兩棲動物(比如青蛙)、爬行動物(比如小蜥蜴)、鳥類(包括鳥蛋)、魚類、腐肉、水果蔬菜、漿果、堅果、穀物。

廣泛的食譜也讓它跟浣熊一樣,會來到村莊或者才是城市尋找食物,不過貉比較膽小,不像浣熊那樣偷搶翻樣樣精通,貉平時也就翻翻垃圾桶。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說起貉,許多地方的小夥伴估計對它的印象也只有一個成語「一丘之貉」,不過說到貉的另一個名字狸,相信就會有很多人想起常常被日本人被製作成動畫形象的它。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可愛的貉

日本傳說中經常出現的化狸的原型便是精通變換之術的貉,就像中國的狐狸精一樣都會使用各種易容偽裝來欺騙別人,只需要在頭上頂上一片綠葉便可變身,不過化狸不像狐狸精那樣用法術害人,而是喜歡用法術來戲耍人類。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海賊王》中吃下幻獸系化狸果實的帕咚,也是用葉子作為載體施展能力

古代中國稱貉為狸貓,而中國現代的狸貓指的是豹貓,在日本狸貓這個詞依然代指貉。

貉和浣熊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小小的疑惑,這個貉怎麼長得這麼像在美國泛濫成災的浣熊?

其實貉和浣熊只是單純長得像,習性也差不多,但親緣關係並不是很相近。

浣熊是北美的一種常見物種,常常會去人類聚居地偷東西、翻垃圾來吃,不過它們就算是吃垃圾,也要把這些東西放到水裡去洗一洗,顯得非常愛乾淨的樣子,這也是它名字中浣字的來源。

浣:指洗東西,比如浣溪沙,浣紗等等。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可愛的毛茸茸浣熊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貉 (貉) 在日本

浣熊和貉長得這麼像,那臉盲患者們怎麼區分它們呢?

第一點:分辨尾巴,貉的尾巴花色不多,沒有環節花紋,而浣熊的尾巴環節十分明顯。

第二點:分辯顏色,貉的皮毛大多為黃褐色,而浣熊的皮毛大多為白灰色。

第三點:分辨爪子,貉的爪子像狗一樣,而浣熊的爪子像人的手一樣可以五指分離,能夠方便地抓取東西。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浣熊的爪子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貉的小短手

看見來城市的貉,我們能做些什麼?

上海的這一個小區之所以有那麼多貉來光顧,主要原因還是被人們投餵流浪貓的貓糧給吸引過來的,論戰鬥力,貉這種算是兇狠的野生動物自然不會輸給那些流浪貓,而且有小區居民反應這些貉有時候會偷跑進家中找吃的,並且跟自己的貓狗鬥智鬥勇。

被小區內餵野貓的貓糧吸引來的大量野生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由於小貉們剛出生就得到了人類的餵養,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怕人,甚至會出現被人類惹毛然後攻擊人類的情況,而野生的貉常常帶有各種病毒和細菌,包括致命的狂犬病甚至有可能出現類似非典的冠狀病毒,所以我們遇見它們還是敬而遠之好點,建議順其自然,不打擾、不餵食,若影響正常生活,可尋求林業部門和民警的幫助,讓它們離開人類聚集地回歸原始。

相關焦點

  • 小區居民長期餵貓,卻引來大量野生貉,最多有80多隻!
    很多人在看到路邊有瑟瑟發抖的小動物時,往往會動了惻隱之心,想著拿點什麼東西喂喂它。至於這個小動物到底是走失的家養寵物還是覓食的野生動物,很多人並不會分辨。最近,在上海一個小區,就因為隨意投餵野生動物出現了問題。
  • 上海一小區現大量野生貉?還一起搶食貓糧,最新進展來了!
    7月30日,上海松江一小區出現大量野生貉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此前有媒體報導,上海松江的米蘭諾貴都小區自2016年起就出現少量貉,近兩年小區居民投餵貓糧,引起貉種群在小區內大量繁殖,甚至引來周邊小區的貉也來覓食。
  • 上海一小區現大量野生貉,不給吃的就傷人
    來源標題:上海一小區現大量野生貉?還一起搶食貓糧,最新進展來了!,引起貉種群在小區內大量繁殖,甚至引來周邊小區的貉也來覓食。顧旭忠同時表示,也將對小區居民加強宣傳引導,不僅要依法依規保護野生動物,也會主動上門呼籲居民不要隨意投餵流浪動物,加強自我保護。7月20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在上海松江一小區內,拍攝到了一段「貉爆棚」的視頻:十多隻野生幼貉在一起搶食貓糧,背後還有多隻貉在黑暗中圍觀,眼睛發出亮光。
  • 上海一小區內出現大量野生貉,松江:實施誘捕後遷移至開闊地
    上海松江一小區出現大量野生貉事件有了最新進展。近半年來,越來越多的貉出現在松江米蘭諾貴都小區的步道上、花園裡、水池邊。小區居民 圖此前有媒體報導,上海松江的米蘭諾貴都小區自2016年起就出現少量貉,近兩年小區居民投餵貓糧,引起貉種群在小區內大量繁殖,甚至引來周邊小區的貉也來覓食。夜間高峰期間,該小區的貉可以達到70-80隻。7月30日上午進行的《2020夏令熱線:區長訪談》廣播節目中,松江區林業站副站長顧旭忠透露,松江區全區範圍內約有70個小區都有出現貉的情況。
  • 「貉危機」爆發,上海小區遭遇野生動物「入侵」
    完美世界旗下深度資訊平臺「全現在」專稿字數 3589閱讀約8分鐘上海的米蘭諾貴都小區正在經歷一次野生動物種群爆發。7月20日晚上,生物學者王放在小區裡拍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貓糧在草坪裡的景觀石上堆成小山,十幾隻像小狗一樣的幼年貉圍過來吃食。
  • 你餵的貓糧被它們吃了|貉爆發背後,我們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
    」復旦青年記者 姜辛宜 報導復旦青年記者 張榕瀟 編輯2020年7月,上海市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的一位業主稱,在小區內散步時疑似被貉咬傷。早在6月,業主們便已在小區內頻繁見到貉的蹤跡,數量多達幾十隻,這些原本溫和膽小的貉在貓糧旁爭鬥撕咬,甚至主動向人乞食。
  • 貉爆發背後:投餵野生動物,危害公共安全
    我們看到了觸目驚心的場景,這個小區(也許還有其他小區)中貉的情況,比之前想像中最差的情況還讓人擔憂。 二十隻貉聚在一起爭搶貓糧,背後還有更多幼貉|拍攝:王放 視頻中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也完全違背了自然規律。
  • 松江區區長李謙:松江70多個小區出現野生動物貉,要全局統籌遷移幼貉
    節目現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就松江米蘭諾貴都小區近期出現的大量野生動物貉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向李謙提問(詳情請瀏覽報導《上海松江一小區驚現60隻野生貉嚇壞居民,如何請走它們成了難題》)。松江區多個小區貉數量均明顯增加,該如何建立機制保護野生動物,避免與人發生衝突?又應當如何引導居民投餵行為,避免幹擾野生動物自然生存狀態?
  • 松江一小區野生貉成群結隊出現,原因耐人尋味?
    ,這個小區因其較高的綠化覆蓋率,吸引了不少業主的青睞。 據工作人員猜測,野生貉出現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小區綠化覆蓋率高;其二,小區裡的餵貓人士很可能在蓄意餵養野生貉。 據了解,小區裡有好幾位餵貓人,他們通常把貓糧灑在一些角落,餵完貓後,沒吃完的貓糧就被遺留在原地,因此吸引了野生貉的光顧。
  • 上海松江一小區驚現60隻野生貉嚇壞居民,如何請走它們成了難題
    「31號樓北面放一個」,保安將最大的一個籠子擺在綠化帶邊,指著旁邊的一大片空地說,這裡可以說是貉的「樂園」,之前一到晚上貉就會穿來穿去,追逐撕咬。「36號石頭這裡放一個。」36號旁是小區的一處綠化景觀處,綠化豐富,綠化帶內點綴了多塊大石,是小區居民投餵貓糧最集中的區域,也是此前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者王放拍攝到大量貉聚集的地方。
  • 上海一小區野生貉泛濫:是什麼讓膽小的它們攻擊人類?
    人工投餵野生動物會使它們形成依賴性,放棄自行覓食,停止正常的擴散遷移,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類似的事情不僅發生在上海一小區的野生貉身上,也曾發生在城市裡的流浪貓、峨眉山的獼猴和其他一些地區的金絲猴身上。此次野生貉種群爆發發生在公寓區,綠化很好,多有種植柿子樹、棗樹、楊梅樹、枇杷樹等景觀樹,灌木面積也很大,還有假山和景觀水系。小區裡的野生動物種類不少,能見到野貓、刺蝟、青蛙,夏天還有螢火蟲。小區保安主管張西華告訴我,貉是上海本土的野生動物,在很多小區都有分布,一兩隻、一兩窩都很正常。早在2015年夏天,他就在西邊的別墅區看到過兩隻成年貉帶著五隻幼貉在大門附近做窩。
  • 自然測量員:我家小區被貉「攻佔」了,餵貓人士幹的
    僅僅這段畫面中,就有二十隻左右本應該溫和、羞怯的野生幼貉喪失了對人的距離和恐懼。二十隻幼貉聚在一起搶食貓糧,時不時相互撕咬,背後的黑暗中還有十幾個發光的眼睛。 而後在我和小區居民詢問的過程中,不斷有貉被我手中的手電吸引,走到我們腳下探查,似乎是在乞食。
  • 小區貉數量激增,膽小的野生動物為何頻頻攻擊人類?
    2月至6月是貉的繁殖期,而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居民在家中隔離了一段時間。這些或許能部分解釋貉的數量增加的原因,但還是無法讓人明白它們的習性為何改變。 王放在小區裡進一步巡視,真相終於大白:有人在這裡投餵幼貉! 小區一處角落。王放看到的貓糧堆得像小山一樣,二十幾隻幼貉擠在一起搶食,它們背後還有好幾雙在夜色裡發光的眼睛。
  • 松江一小區驚現野生貉「鄰居」,看似萌萌也會咬人!專家提醒
    「有居民被『野獸』咬傷,小區快成野生動物園了。」松江區米蘭諾貴都的業主周女士日前致電夏令熱線,反映小區內出現較多野生動物,晚上7點後和早上8點前,經常「大搖大擺」成群結對地出沒在步道上、花園裡、水池邊,起碼有十幾隻,也有人說幾十隻,還咬人。
  • 居民小區貉太多,我們應該怎麼做?
    此前有媒體報導,上海松江的米蘭諾貴都小區自2016年起就出現少量貉,近兩年小區居民投餵貓糧,引起貉種群在小區內大量繁殖,甚至引來周邊小區的貉也來覓食。夜間高峰期間,該小區的貉可以達到70-80隻。貉是什麼?
  • 上海一小區發生「人貉衝突」,已誘捕10隻貉逐步放歸野外
    在上海松江的一個小區,有人稱被貉「咬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介紹,在其7月20日拍攝的一段視頻中,十多隻野生幼貉一起搶著吃貓糧,背後還有多隻貉在黑暗中圍觀,眼睛發出亮光。王放認為,該小區的「人貉衝突」是因大規模投餵導致的偶然事件。
  • 上海松江一小區竟有幾十隻貉 大搖大擺到處跑
    太多了,松江一小區竟有幾十隻貉 大搖大擺到處跑,看到人也不害怕 ■城市生態環境轉好,一些野生動物悄然「回歸」 ■有人主動投餵導致貉大量繁殖,種群數量失控 見習記者 龐菁涵 陳 泉 晨報記者 鬱文豔 7月20日晚上10:30,王放正在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觀察一隻受傷的貉
  • 2020夏令熱線·現場目擊|「一丘之貉」住小區,還有居民被咬傷?
    圖說:小區居民拍攝到的貉 採訪對象提供「有居民被『野獸』咬傷,小區快成野生動物園了。」松江區米蘭諾貴都的業主周女士日前致電夏令熱線,反映小區裡有「野生動物」在晚間「大搖大擺」成群結隊出現在步道上、花園裡、水池邊,起碼有十幾隻,還咬人。
  • 貉研究人員:遇見野生貉不必恐慌,但人為投餵千萬不可
    貉本質上是一種敏感、溫和又羞怯的動物,貉的歷史分布曾經非常廣泛,我國華北、華中、華東、華南都有,幾乎查不到貉攻擊人類的信息。在漫長的時間裡,貉與人類的和平相處讓王放認為,野生貉的回歸是城市生態環境變好的徵兆,人們根本無需為此感到恐慌。
  • 「擅餵或引發其它野生動物種群失控」 專家籲禁止擅自投餵動物
    此前,因投餵貓糧導致米蘭諾貴都小區野生貉數量激增。目前貉的種群數量已經得到控制。寶山區滬太路、緯地路一小區設置的禁止投餵標識。  這幾天,一段「上海首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的視頻在抖音、視頻號等網絡渠道傳播,還有幾位明星為其代言,觀看量在短短2天內突破了數百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