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十分低調的老街,曾被譽為「小上海」,外國遊客都讚嘆不已

2020-11-25 飛遊天下古村

讓人著迷的古村落、古鎮、古街讓我愛上了旅行!上次的浙江之行更是更是讓我愛上了這個旅遊大省。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古村、古鎮和古街。這些古村落讓人深陷其中,欲罷不能,想一盡領略它獨有的風採。

台州是一個海濱城市,整體屬於丘陵地貌,在台州椒江區呢還有一個面山背海的小鎮—海門小鎮。這裡的水路可達寧波,可到上海,能去舟山,也可到溫州。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海門小鎮也因此地的停船碼頭而得名。由於來往的商人很多,碼頭很是熱鬧、當地人大多也來此謀生,所以都叫它"小上海"。足見其繁華程度非同一般。

現在台州只有很少部分人和上了年紀的老輩人知道到地有個海門老街了。因為相對於台州其他古街海門老街的資格還不算老。但也有幾百年歷史。明朝的時候已經初具規模了,清朝至民國時期因時代需求,才得以發展壯大。這裡農曆初三、初六和初九都有趕會的習慣。每逢趕集當地人大多都齊聚老街,有賣土特產的、有賣小吃的、有賣各種商品的,十分熱鬧!

海門老街是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大青石塊鋪設的路基。長度兩百米左右,寬度7米左右。據當地文獻記載老街長度原有四百多米。較為繁華的地段為南街,是有名的吊橋頭,而街北地段則又做楊府廟,還有座叫海門關的石牌樓。海門老街也是椒江區僅存的傳統商業街。街道兩旁的建築大多為中國傳統磚木結構,還有部分歐式建築,商戶大多做些傳統買賣。老街有保存還算完好的四合院和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老街北段有歐式建築,是因為以前人們做海上生意,賺錢回家後修建的。由於地段的優勢和老海門人的勤奮,這裡的生意當時十分繁榮。所以當地人又稱海門為"小上海"。而老街南段的建築大多為民國風,牆上還刷有時代氣息的標語,當時繁華的程度也不輸北段。南北兩段共同見證了老街的發展。

在中西文化交匯的老街,南段的建築是傳統磚木質結構,大多是四合院,商鋪為二層小樓,北段是異域風情的歐式建築,都是二至三層的小樓。屬後現代建築。南北兩端不同的是風格,相同的是不畏困難,勇於品牌的優良品質,他們的努力才今時今日的老街的繁榮。

老街的配套設施還算完整,街面的上商鋪種類繁多,大多為傳統生意,古董行、瓷器行、書畫攤。在瓷器店還遇到一位國際友人手捧我們國家的青花瓷。用不太流利的中國話問我這是玻璃做的麼?我趕忙解釋道這是我國傳統的青花瓷不是玻璃。外國友人一聽讚嘆道:"GOOD GOOD VERY GOOD"我趕緊回答道"YES YES VERY YES"。這時不禁感嘆道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偉大。

有來海門老街的朋友麼?您記憶中的老街是什麼樣的?歡迎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沒有來過的朋友通過小編的介紹,您願意來海門老街看看麼?關注我帶給您不一樣的旅遊經驗!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下去的動力,再次感謝您耐心的觀看!

相關焦點

  • 台州最具特色的老街,全長1154米紅色語錄388幅,還曾5次更名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浙江台州的一處古鎮,它名氣不大卻有著上個世紀的語錄一條街,全長約800米有388句標語,在全國範圍內也實屬罕見。屆時老街上人流如潮,比肩繼踵,熱鬧非凡。 現在的老街基本上保持著原來的模樣,絕大多數的店面都是兩層樓四尺走間,樓與樓間隔處都有一根懸垂柱。
  • 上海低調的旅遊景點,曾是網紅界鼻祖,很多人都沒聽過
    說起上海,無論是外地遊客,還是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對這座城市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指的是上海發達的經濟和旅遊,恨指的是上海的衣食住行成本,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個上海最低調的旅遊景點,這裡夜生活豐富是網紅界的鼻祖,可惜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 周杰倫丨當《上海1943》遇見《老街》
    這時候,qq音樂推薦了一首李榮浩的《老街》,索性打開聽一下。越聽越感覺和一首歌特別像,就和這首歌好多年前就聽過一樣。抓耳撓腮,忽然靈光一現:對!周董的《上海1943》!《老街》這首歌,是李榮浩比較早期的作品,簡單的主旋律不斷重複,給人一種似水流年,時光荏苒的傷感情緒。似一位老者眯著眼睛,把過去的時光娓娓道來。
  • 在上海,有一條老街
    在上海林立的高樓中,有一條長長的老街。從西邊的巷口進,經過城隍廟,再向東穿過老街,就到了黃浦江邊。 特別喜歡走這條老街,不到20分鐘的時間,行走在二三十年代的弄堂裡,抬眼卻總看得到遠處矗立雲端的摩天大樓,讓人在歷史與現代的交疊中,恍若隔世。
  • 上海老街
    比方黃山市個「屯溪老街」,上海個「七寶老街」……滑稽個是我屋裡附近個「江橋老街」,伊面原來是個邪氣普通個小鄉鎮,沒啥像樣個街面,伊拉乾脆重新開了條小路出來,勒兩旁邊造幾幢街面房子,招得來一眼飲食搭仔時尚類個商戶,又立了塊高高大大個碑牌,取名「江橋老街」。啥叫啥老街?顧名思義,老街就是從前城鎮裡向主要個街道。
  • 上海這條極其「卑微」的老街,曾經輝煌無比,如今卻無人問津
    文/魚七導語:提到我國發展的最好的城市時,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上海。確實,如今的上海無論是經濟還是旅遊業的發展都絲毫不遜色,所以說它是我國發展的最好的城市也絲毫不為過。尤其是上海的外灘、東方明珠以及城隍廟等,絕對是每一位遊客都必去的景點之一。但上海並不只有這些知名的景點,因為在其境內還有一條逐漸走向落寞的老街,曾經的這裡輝煌無比,如今卻門庭若市,導致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而它就是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上的多倫路文化街。
  • 上海有一座低調的古鎮,明清建築,巷弄如迷魂陣!
    上海有一座低調的古鎮,明清建築,巷弄如迷魂陣!說到古鎮,大家就會想到江南的去江南的水鄉古鎮多到數不勝數,有西塘,周莊,烏鎮等等,其實在繁華大都市,說不定在某處也藏著一個古鎮鄉鄉湘江村在南門橋路西西西的國際範都市青浦區就有一個安靜地道的古鎮朱家角鎮景觀處在發貨到大上海,卻始終保留著明清時期的老街特色,朱家角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靠虹橋國際機場連崑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左肩朱家角和港中恆名家臨河而建,牽動明清建築依水而立,名勝古蹟比比皆是
  • 南京這條老街,被譽為「金陵第一古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相對來說,高淳老街的名氣要更大一些,高淳老街地處高淳商業中心,保存著江蘇最完好的古建築群及華東最完整的明清古街,素有「金陵第一古街」的美譽。,形成了一條長約800米的商業街道,尤其是明清時期最為繁榮,加之水陸交通便捷,使得高淳老街成了當地最主要的一條商業貿易通道。
  • 安徽一老街,李榮浩《老街》的原型,被譽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歷史留下的印記不免少不勝數,中國五千年文化孕育出了一代代擁有文化底蘊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因此青史留名的城市,有的曾經是王朝遺留下的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產業經濟重要發展的城鎮;也有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還有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蹟建築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為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
  • 浙江低調的一座小城,曾為台州府府衙,如今卻被人們遺忘
    現在小編看起來不把這些地方作為我的優先旅行地,但沒那麼有名的古鎮古城會引起我的關注, 就像小編今天說的,浙江最安靜的城市是台州府雅,曾經是台州府雅,但現在被遺忘了,這座城市是臨海,浙江省第一座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縣級市,從唐代變成臨海成為台州府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有深厚的文化基礎。
  • 台州新府城——椒江!台州最「圈粉」的城市 也是台州城市精神的...
    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提高615萬台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路上,台州收穫滿滿。今起,台州發布推出「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專欄。小布帶您一起,去看,去聽,去感受,共同見證台州各縣(市、區)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變遷。
  • 上海老街「撞色」小豬佩奇,熊孩子和上海阿姨都超喜歡!
    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關注「城市更新中的新社區」話題,由城事設計節組委會(上海)主辦,上海萬科共同發起及首席共建,東風標緻品牌共建。 第1集 《步行實驗室》 最近小豬佩奇太火火火了!
  • 日本東京的下町(老街)有哪些魅力?大家都愛逛的原因有這些
    這些地區都曾經擁有繁華榮景的歷史,各地也都可見到橫跨百年歷史、雄偉壯麗的神社寺院風採和建築工藝之美,例如江戶時代以「淺草觀音寺」為商業中心和庶民文化、娛樂發源地的淺草區,醒目大紅燈籠上寫著「雷門」二字的淺草觀音寺絕對是最富盛名的東京印象,也是訪日遊客們東京旅遊必排的景點地標之一。
  • 看台州一江兩岸如何打造長三角一流濱水空間
    提升台州中心城市能級隨著「十四五」規劃臨近,「二次城市化」推進、城市群崛起、都市圈建設、大灣區協同、中心城市輻射、提升城市首位度等詞句「熱度」不斷上升。城市有機更新,城市高質量發展,如何以人為核心?上海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的打造樹立了標杆。
  • 新浦老街|清末上海泊來的肥皂為什麼稱作洋胰子呢?
    到了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沈雲沛用了幾年時間在前河北岸蓋起大片房產,移來海州實業,經營糧食、布匹、油料、雜貨,使洋橋巷處成為老街當時的商業中心。肥皂最早進入我國,是在鹹豐四年(1854),英國商人在上海街頭所做的肥皂廣告,那時外國肥皂供應著在滬的外國人。
  • 上海有一座低調的古鎮,明清建築保留最完整第一街,巷弄如迷魂陣
    在上海這樣繁華的大都市,觸目所及,都是時尚潮流的國際範,極少能碰見有特色的老街。然而,在上海的青浦區,有一座古鎮,安靜低調,卻富有歷史底蘊,始終保留著明清時期的老街特色。朱家角鎮,處在繁華的大上海,卻並沒有被時代同化。
  • 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生於宋,死於今,承載著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至今,這座城市的往事還留有一絲痕跡。奉賢滬橋老街在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胡橋老街,位於奉賢西南部,瀕臨杭州灣。晉初,移民遷居於此。
  • 上海外灘這個小公園,曾因一塊告示牌赫赫有名,現在卻沒有存在感
    要說上海著名的公園,每個上海人可能都會說出幾個來。隨著上海城市建設越來越親民,上海的綠地公園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很多住宅小區附近沒走幾步路就有免費的公園可去,有很多甚至是沒有圍牆的。於是很多人邊在其中晨練、健身,在綠化覆蓋的環境裡放鬆身心。不少上海人都記得,過去上海大部分公園,都是要收門票的,而且也都帶圍牆,免費的、全開放式的公園綠地也都是後來的事情。
  • 品瓊韻文化 海口騎樓老街讓遊客流連忘返
    海口的椰風海韻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的光顧,而藏在街頭巷尾的歷史文化場館,也正逐漸成為遊客進一步了解這座城市的重要內核。1月7日的海口細雨濛濛,不少遊客選擇了在鬧市區遊歷老街,賞特色建築、品傳統文化、嘗當地美食,在車水馬龍間探訪海口的古味瓊韻。
  • 一條老街帶你穿越回老上海
    黃包車、霓虹燈、石板路、廣告牌……一條老街瞬間讓你穿越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沉浸在十裡洋場中,感受老上海的風情萬種。位於浦東世紀匯大廈地下二層的1192弄老上海風情街,已成為不少市民遊客的打卡地。圖說:1192弄老上海風情街 來源:網絡在老上海的百年老店前,身穿旗袍留影的時髦阿姨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鐺鐺鐺……」「1192弄」號有軌電車慢慢開啟,串起各條街道,喚起了人們對老上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