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堆人放在自然環境中,讓他們相互廝殺,最後只能有一個人能活下來。這樣的主題怎麼看都會被歸入「青少年電影」這個類別,不過,《飢餓遊戲》系列有點不一樣。
《飢餓遊戲》劇照
這個系列的電影不僅在青少年中有很高人氣,也在全球收穫很高的票房。
如今,這部電影迎來了第四部。更確切地說,這是第三部的下集。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 海報
之前的三部電影都在國內上映,分別是2012年的年中,和2013年、2014年年末。
《飢餓遊戲》系列前三部海報
電影的劇情是這樣的,在未來北美大陸架空的世界,一個國家被分成了12個區域,這裡每年都要舉辦一次"飢餓遊戲"。
參加飢餓遊戲的選手被稱作"貢品",他們是以抽籤的形式從12個區域選出,每個區域派出年輕的男子和女子各一名。
被選出的人要進行你死我活的戰爭,24個人中活下的唯一一名倖存者,將會在遊戲結束後回家過上平靜的生活,優勝者所在的區也會得到獎勵(如食物)。
《飢餓遊戲》劇照
在這樣的一個設定中,影片表現的側重點就是關鍵。由於影片中不乏殺戮和流血受傷的畫面,影片被定級為PG-13(13歲以下觀眾需由成年人陪同觀影)。不過,這對於出品方獅門影業來說已經算「小清新」了。
獅門影業(Lionsgate)曾經製作過很多恐怖片,他們從不吝惜血漿的使用——比如著名的《電鋸驚魂》系列、《人皮客棧》、《午夜食人列車》。
《電鋸驚魂》、《人皮客棧》、《午夜食人列車》海報
在《飢餓遊戲》電影中,通過快速剪輯和鏡頭切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對戰鬥的直接表現。因為電影重點是表現統治者在政策上的「殘暴」,這為電影主角凱特尼斯的反抗之路做鋪墊——她要反抗的,是這個統治階級。
統治者斯諾才是反抗的對象
其實,「飢餓遊戲」本身並沒有意義,它的本質只不過是統治階級威懾民眾、控制民眾的方式。為了擴大影響力,所以他們對這場遊戲進行電視實況轉播。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己親手培養出了一個新的「意見領袖」凱特尼斯。
電影中的「飢餓遊戲」節目主持人
除了劇情,電影的視覺和服裝表現也是為這個主題服務的。
在統治階級和平民百姓的造型中,統治階級浮誇的服裝和舉止強化了這種差異。
平民區(左)和國會區(右)服裝對比
電影的服裝設計師Judianna Makovsky曾經憑藉《奔騰年代》《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歡樂谷》三次提名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師Judianna Makovsky
Judianna Makovsky曾為《奔騰年代》《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歡樂谷》做服裝設計
這些設計的靈感來自19世紀的高級時裝,在具有貴族氣息的同時,添加了一些未來潮流感。無論是帽子、指甲還是袖口和腰部的剪裁,都讓國會裡的人物充滿了視覺上的衝擊力。
國會區部分服裝展示
在第一部中,我們看到了所有「貢品」入選之後到參加「飢餓遊戲」的全過程。
開始,他們會參加"開幕式",24名「貢品」首次亮相,每位選手穿上具有本區特色的服裝。
各區選手的服裝各不相同
接下來是選手們會在遊戲開始前三天進行集中訓練,學習生存技能。
之後是電視採訪,選手們盛裝出席主持人西撒·弗裡克曼的訪問現場,表達自己的心聲和展示自己,這也為之後對「娛樂至死」的諷刺做了鋪墊。
到了集訓的最後一天,主辦方會對選手的能力進行測試並打分,結果會在電視上公布,其目的也是為了方便觀眾"下注"。
國會區的觀眾
每一個環節都如此真實,不由得讓人驚呼,這,不就是「真人秀」的製作模式?
到這裡,似乎電影已不全是一個血腥殘暴的"生存遊戲",還是一個"反思現實"的鏡子。
《飢餓遊戲》截圖
選手們所做的,似乎都是在滿足其他人的「娛樂需要」。包括女主角和男主角在屏幕前的「假裝恩愛」。
觀眾喜聞樂見的熒幕情侶
無論他們怎麼害怕和無奈,也必須去滿足這個毫無道理的「遊戲規則」。
在「飢餓遊戲」中遇到的障礙由專門的人控制
而對青少年而言,電影同時代替他們表達了對於成人世界的不滿——為什麼這個世界被成年人控制,由成年人來制定規則?
所以他們跟隨「大表姐」的腳步,一點一點展開一場精神上的「反抗」之路。這或許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當然,電影演員也是人氣的重要來源。「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凱特尼斯,作為片中的精神領袖,出色的表演和人物本身的氣質,都與這個角色高度契合。
在《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中,她還親自唱了一首歌《The Hanging Tree》。喜歡她的粉絲也把這首歌翻譯成《表姐叫我去戰鬥》。
在歌曲中,隨著歌詞的重複,參與歌唱的人也越來越多,象徵著人們跟隨凱特尼斯的腳步,踏上了反抗之路。
電影的男二號蓋爾,由「雷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的弟弟,利亞姆·海姆斯沃斯飾演,不僅帥而且痴情。
男一號喬什·哈切森飾演的皮塔,性格上的溫和更反襯出凱特尼斯的「女漢子」特性。
女主角、男主角、男二號,三人之間的糾結愛情構成了電影的副線,這個三角戀設定,在滿足廣大青少年對愛情嚮往的同時,也將電影的情感層面變得豐富了一些。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角色海報
不過,相比起原著中的少女情懷,電影《飢餓遊戲》已經弱化了很多愛情的戲份。所以,飢餓遊戲並不是一部青春片或者純粹的動作冒險片,在電影解讀上有很多自由性。
比較長的篇幅,也有利於勾勒出一個龐大的世界觀。凱特尼斯是否能帶領民眾成功反抗,結果只能在最後一部中揭曉了。
《飢餓遊戲》系列電影截圖
電影將在11月20日上映,如果沒有看過前面三部電影,不妨在進電影院前稍微補一補劇情。預告片在這裡。
本文由劇角映畫_王慎新原創,轉載請聯繫 QQ:521289108 申請授權。
參考資料丨
Edwardqin《<飢餓遊戲>:一場讓希望變量的遊戲》
新浪娛樂《<飢餓遊戲>登頂北美電影預售榜 獲影評人好評》
新浪娛樂《內地首映獲贊 <飢餓遊戲>發布「開胃指南》
中國文化報 《<飢餓遊戲>:網絡營銷的票房傳奇》 作者:子萱
豆瓣@褻瀆電影《全面解讀<飢餓遊戲>現象》
哇哇女性網《<飢餓遊戲>為什麼那麼火?》
微信搜索「劇角映畫」
或搜索magilm_forever,關注劇角漲姿勢
合作授權「聯繫劇角」
內容QQ:521289108 商務QQ:64818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