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飼養寵物烏龜的時候,總是想儘可能地模仿野生環境,遵從烏龜的自然習性,這個大方向是正確的。但家養和野生畢竟有很多不同之處,一味地遵從仿野生也是不行的。
我們先來看看家養烏龜和野生烏龜有哪些不同之處。
生存環境不同家養環境有很大局限性,大多數人是無法做到給烏龜提供一個空間足夠大、物質基礎足夠豐富的仿野生環境的,我們往往是把烏龜飼養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裡,這就註定了家養方式和野生方式有很大不同。
生存方式不同在野生環境中,烏龜完全是按照自然習性生存,食物的獲取、對外界因素的抵禦都是靠自身去完成。而在家養環境下,這些都受到我們飼養方式的影響,從攝食、曬背、休息、冬眠各個方面都受到人的影響。
生活習性不同環境不同、生存方式不同,決定了家養烏龜和野生烏龜的生活習性也不相同。在養龜時,有些朋友會走入極端仿野生的誤區,覺得一切都得向野生看齊。殊不知,因為環境和飼養方式的不同,家養烏龜和野生烏龜在生活習性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因為上述的種種不同,造成了我們不能按照野生烏龜的情況來飼養家養的烏龜。
就不如說冬眠這件事情,在家養的情況下,我們讓烏龜冬眠的方法有很多,注意的事項也很多,不僅要關注溫度,還要關注溼度等各方面。有的朋友會說「哪有這麼多事,烏龜在野外沒人管,不一樣過冬了」,這話咋看是沒啥錯,但卻太過片面。
一方面是烏龜在野外過冬,會自行尋找合適的地方,不論是沉在水底,還是在岸邊挖洞,也同樣會給自己創造一個合適的冬眠環境。而在家養環境下,烏龜顯然是不可能自己做到這些的,這就需要我們去給它人為創造一個合適的冬眠環境。
另一方面,在野外烏龜冬眠時也面臨很多意外風險,體質弱的,沒做好充分冬眠準備的,會被大自然淘汰掉,在這種自然冬眠的情況下,是有一定死亡率的。而在家養時,我們當然是希望自己的愛龜能夠安全過冬,冬眠的各項準備就必不可少了。
家養環境和野生環境有很大不同,我們在養龜時要因地制宜,有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