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的倒影總是讓人倍感平靜,也是大家常畫的一個題材,這次我們畫一畫平靜的洱海邊。
工具用到了小刷子和中號水彩筆,梵谷管狀水彩,300g中粗水彩紙。
1. 先用鉛筆勾勒出大蓋山的形狀和地平線,紙面刷一層水,讓紙保持溼潤,先用群青+少許玫紅,淡淡的畫出雲的暗部,也算是標記一下大概雲的位置
2. 稍微加重一點雲的暗部。
3. 用淡淡褐色+群青畫出水面的顏色,為了避免顏色單調,適當加一些青紫色在裡面,並且注意一下深淺,儘量不要是一樣的顏色。
4. 群青+玫紅 讓顏色更偏姿色一點,讓雲的暗部稍微深一些,並大概畫出雲在水面的倒影。這時紙面還是比較溼潤的,不用特別拘泥於造型,注意色彩的變化就好。
5. 由於水很清澈,水下的褐色水草會讓水面有淡淡的紫褐色,所以倒影的雲會略有一些水色,用赭石+群青豐富一下水面的顏色。
6. 用飽和度稍微高一些的群青+玫瑰紅畫出水面倒映出的天色。這裡要注意的也是近處的顏色深一些,更偏紫一些。
7. 這時紙面的水分似幹未乾,用群青+湖藍畫出天色,注意雲朵的形狀留白出來,讓顏色自然暈進去。天的顏色也是有變化的在近處的地方加一些玫紅色,並且飽和度稍微高一些。
8. 強化一些雲的暗部,基本上雲就畫完了。
9. 下面開始畫山在水中的倒影,平靜的水面還是略有漣漪,所以我們畫筆裡面的水分並不太多,在邊緣部分我們結合紙面的粗糙顆粒,側鋒畫出一點飛白的效果,注意一點是倒影顏色也不是一樣的,加一些青紫的冷色在裡面,並注意遠近顏色的虛實濃淡。
10. 遠山一般呈青紫色,我們用群青加赭石及少量玫紅畫出山的形狀,注意在山腳下會有樹木,趁溼調些綠色,自然融合。
11. 前面的山我們用淡淡的赭石+些土黃,同樣也讓綠色自然融合,注意前後層次,並用深一些的綠色點出水邊的樹林。
12. 近實遠虛,遠處的山我們顏色的飽和度相對會低很多,並且會偏藍紫色一些。等幹透支後,我們深入刻畫一下山體暗部,注意的是由於是遠山,並沒有很強烈的對比,用稍微重於山的顏色畫一下山的體積就好。
13. 加深一下水和山相接的地方。用幹一些的筆,在山的倒影上刷出一些重色來表現倒影的層次。
14. 適當用枯筆點上幾點露頭的水草,這張畫就畫完了。
多謝觀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喜歡的可以關注@一畫畫的灰瞳一,來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