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一個號碼便可複製手機卡,對別人進行電話、簡訊監控?日前,不少市民都收到了類似的簡訊。11月25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暗訪發現,這其實是個詐騙的陷阱。經過通信、公安部門證實,一個號碼只能對應一張手機卡,根本不可能同時出現一個號碼兩張卡的情況。發送這樣的信息,實際上是為了騙錢。
打包票:竊聽卡送貨上門包調試
「您想知道他(她)用手機和誰聯繫嗎?我們可幫您做一個跟他(她)一樣的電話號碼,他(她)手機的一切都能讓你掌控。」近日,劉先生接連收到兩則這樣的簡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如果手機這麼容易就被監聽,那大家還有什麼隱私可言?」
昨日,記者撥打了簡訊所留的鄧某電話,自動語音介紹機主為信達科技公司。鄧某操著一口南方口音說,他們用的是專用竊聽軟體,只要有對方的手機號,就能複製出手機卡,而且不會被對方發覺,你可以正常撥打接聽使用。「普通手機不行,我們會給你提供一個專門竊聽的手機。」
鄧某說:「我幫你複製一張對方的手機卡,1500元。你不用先交錢,你先告訴我手機號,我給你做完了,會安排人員給你送去,當面進行調試,然後我給你個帳號,你把錢打給我就行。」
搞威脅:若不先打款就揭你老底
記者把一個手機號告訴了鄧某。11月23日下午,一名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子聯繫記者,自稱「阿強」,是來送竊聽卡的,「我馬上就到。我們公司有規定,為避免被公安抓著,所以不能當面收錢,你到附近找家銀行,到時候我們在銀行交易,你試過卡後直接把錢打到公司帳戶就行」。
兩分鐘後,記者撥通對方電話,說已到銀行,對方表示他馬上就到,讓記者再等會兒。一分鐘後,記者手機顯示出此前提供的手機號碼來電,「阿強」不停追問記者「能不能聽到聲音」。「阿強」掛斷電話後,又用之前的電話聯繫記者:「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公安,這樣吧,你先把錢打給我,我立馬把卡給你。」
記者堅持要當面調試後才能打款,「阿強」說,剛才通話已證明能複製出記者想要的手機卡,如果再通話容易被機主發現。見記者始終堅持見面調試才給錢,對方竟惱羞成怒:「你要是不打錢,我們馬上聯繫被竊聽的那個人,把你竊聽對方的事捅出去。今天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兩頭唬:先套地址再打電話「洩密」
3分鐘後,一名南方口音的女子聯繫記者,自稱是快遞公司的。「現在有一份快件,上面地址不是太清楚,你再說一下你準確的地址,我給你送去。」記者隨後將報社地址告訴給了女子,女子說:「好,等會兒我就給你送過去。」
兩分鐘後,「阿強」打來電話,稱已經知道被竊聽者的詳細地址,「給你時間考慮一下,你要不付款,我們就把你的事兒告訴給對方」。見記者沒有回覆,「阿強」又撥打了記者提供的電話號,稱:「有人複製了你的卡,準備偷聽你的通話,查看你的簡訊。只要你給我匯過來1500元,我就告訴你他是誰。」
提個醒:複製電話卡竊聽實為騙錢
手機卡真的可以複製竊聽嗎?中國移動客服人員稱,每張手機卡都對應唯一的手機號碼,根本不可能同時出現一個號碼兩張卡的情況。即使營業廳為客戶辦理補卡業務,補卡客戶也需要出示個人有效證件。如果市民的手機卡丟失,辦理過補卡業務之後,丟失的卡就不能再使用。另外,每個用戶的手機卡晶片都是高度加密的,有多重保護程序,經過了專門的技術處理,對方根本不可能只憑一個電話號碼對其進行複製。
瀋陽警方表示,這是簡訊詐騙的升級版,實際上,根本不存在能監聽和收到他人信息的手機卡。這是騙子抓住現代人的好奇及其他心理設計的騙局。此類案件一般都是外地作案,通過讓市民往其提供的帳號上打錢來實現騙錢的目的。(瀋陽晚報、瀋陽網主任記者 王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