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媽媽就大哭,寶寶太黏人怎麼辦?這6招幫你解決「牛皮糖」

2021-01-11 萱爸育兒經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最近,明明小朋友的媽媽遇到了一點小煩惱。

明明是一個3歲的小男孩,馬上就要上幼兒園,性格活潑可愛,招人喜歡。但有一點卻讓明明媽媽有些受不了:明明只要看到媽媽不在就會大哭大鬧,一刻也離不開媽媽。

明明媽媽覺得明明作為一個男孩子,太黏媽媽不利於未來培養他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

而且因為明明一刻也離不開媽媽,導致她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裡也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陪伴明明耗費掉太多的精力,媽媽覺得有些承受不住。

媽媽不僅要陪明明玩,明明還動不動就要讓媽媽抱抱。明明漸漸長大,隨著身體的成長發育,比小嬰兒時期肯定重了許多,媽媽抱著也很吃力,很辛苦。

明明媽媽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很是頭大,她也知道孩子在這個年齡是需要父母親密陪伴的,可是現在這樣實在是太辛苦了。

而且馬上就要送明明去幼兒園了,如果明明一直這麼黏媽媽,她很擔心兒子能不能順利進入園。

分離焦慮:離不開媽媽的寶寶

明明小朋友黏媽媽的這種現象,是非常典型的「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指當寶寶開始認人之後,與某個家庭成員產生親密的感情聯繫。這時如果和這個人分離,寶寶就會表現出傷心、痛苦等拒絕分離的情緒。

分離焦屬於嬰幼兒焦慮症這一大類,一般會發生在寶寶學齡前及學齡初期。

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認為,寶寶的分離焦慮一般分為反抗、失望和超脫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寶寶容易出現哭鬧、沒有食慾、表情遲鈍等情況。

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1、分離焦慮有其時限

了解了什麼是分離焦慮後,我們就要學著去解決這個問題。

萱爸先給大家餵一顆定心丸,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分離焦慮自然而然就會消失。老一輩人也會有這樣的說法,說寶寶一開始認人就不太好帶了,但是多帶一段時間,也就慢慢好了。

這是因為,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他的認知也在不斷變化。還沒有認人的時候,就算媽媽不在身邊他也沒有什麼概念。

一旦寶寶開始認人了,當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會以為是媽媽不要自己了。等寶寶漸漸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會告別分離焦慮。

2、鍛鍊孩子獨立玩耍

那也有的家長就問了,話是這麼說,可是現在黏人的時候,大人也實在是辛苦。而且被孩子霸佔了以後其他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也很耽誤事情。那有沒有什麼辦法現在就可以解決呢?

這就需要家長提前鍛鍊寶寶獨立玩耍了。在寶寶還是小嬰兒也不會認人的時候,家長習慣於全身心投入育兒,全心全意陪伴。

可能寶寶每天睜開眼睛,看到的就是爸爸媽媽。玩耍和睡覺,都有人陪伴,一刻也分不開。這樣使寶寶養成了習慣和依賴,沒有大人陪著,他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為了鍛鍊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當寶寶表現出探索欲時,家長不應該代勞,而應該讓寶寶自己去嘗試。

當然,鍛鍊獨立不是放任不管。就算不手把手帶著寶寶玩,家長在寶寶玩耍的時候也一定要保持關注,避免危險。

3、短時間練習,循序漸進

寶寶之所以會分離焦慮,是因為沒有安全感,以為喜歡的大人不要自己了,以為爸爸媽媽不會回來了。

這個時候用語言勸說,寶寶無法理解,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家長可以用短時間的練習來讓寶寶逐漸適應。

比如說,告訴寶寶「媽媽現在要離開一下,等到時鐘上這個針轉一圈了就回來。」然後離開一分鐘,再回來。讓寶寶知道媽媽走了以後不會消失,還會回到自己身邊。

到後面再鍛鍊的時候,這個時間就可以漸漸拉長。

4、養成習慣,確立時間概念

在和寶寶分開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寶寶之間有一個固定的小暗號。這個小暗號可以是親親額頭,也可以是勾勾手指。

每次出去回來都留下這個小暗號,時間長了寶寶就會知道,家長出門了,但是等會還會回來。

另外,寶寶沒有時間概念,告訴寶寶過幾十分鐘回來,他也不明白。這時候就用一些其他的他能理解的東西指代時間。

比如等奶奶開始做飯了,太陽落山了,媽媽就回來了等等。

注意在和寶寶許諾的時候,一定要遵守承諾哦。

5、離開寶寶要堅定,不要拖拉

明明媽媽每次一出門,明明就要大哭大鬧。丈夫和公公婆婆就勸明明,要不然趁著明明不知道的時候偷偷走,省的為了哄明明還要耽誤時間。

聽明明媽媽這麼說的時候,萱爸趕緊告訴明明媽,千萬別這麼幹。如果寶寶突然發現媽媽不見了,還怎麼都找不到,一定會想方設法找他,以後會更沒有安全感,反過來更粘人。

但是,在離開寶寶的時候,也不要因為不忍心寶寶哭鬧就表現得猶豫不決。當寶寶大哭大鬧時,是想引起別人的關注,好讓自己找到自己想找的人。

如果這招奏效,他以後肯定會變本加厲。

所以當家長和孩子分開時,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離開了,態度堅定而平和,讓分開這件事的情緒不要那麼沉重。不拖拉,也不要偷偷走。

6、哄娃方式多樣化

在哄娃的時候,我們不光可以抱著,還可以輕輕撫摸後背,牽牽小手,盯著眼睛看,詢問寶寶怎麼了等等。

在平時陪伴娃的時候,我們也要提高陪娃玩耍的效率,不要分心於工作或其他沒做完的事情。等和孩子玩的時間到了,我們在專心去做要做的事。

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寶寶養成動不動要抱的習慣,而來也可以讓寶寶玩得盡興。等到家長要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也就沒有那麼抗拒分離了。

【萱爸寄語】

寶寶嬰幼兒時期對爸爸媽媽全身心的信賴,是值得珍惜的呀。等到懂事以後,很多小朋友就不好意思再黏著爸爸媽媽啦。

所以寶寶黏人這件事,也算是成長過程中甜蜜的小煩惱啦。只要家長好好應對,寶寶一定能夠快樂成長~

你家娃也這麼黏爸爸媽媽嗎?大家有什麼類似的甜蜜的小煩惱,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我是小萱的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期待看到你的留言、評論和觀點!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寶寶太黏人,就像寶媽的「小尾巴」,寶爸無奈只能做個「假媽媽」
    文|小豆芽育兒記大部分寶寶都非常黏媽媽,這或許這就是母子連心,雖然寶寶黏媽媽,寶媽會有很有成就感,但走到哪裡都有個「小尾巴」,這對寶媽來說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寶寶太黏媽媽,寶爸無奈做了個「假媽媽」寶寶太黏人會有哪些苦惱?日本有一位寶媽感悟頗深,寶寶今年1歲多,性格十分活潑,雖然寶寶非常可愛,但就是太粘媽媽,一刻也不願分開的那種。
  • 女朋友太黏人了怎麼辦?一招幫你解決
    女朋友太黏人了怎麼辦?把她送給身邊有需要的人啊!讓她去造福別人!文豪,你女朋友這麼黏你,怎麼捨得分手啊?文豪說,就是因為她太黏我才分手的。我說,剛談戀愛那會你不是覺得人家這樣挺可愛的嘛!文豪說,剛談戀愛這樣算是偶爾調情,可以增進感情,可是談得越久就越發現她很幼稚。
  • 寶寶太黏人,媽媽沒自由怎麼辦?
    有些媽媽反應寶寶太黏人了,好像一刻也離不開自己。不僅做飯、上廁所跟著,媽媽出去時更是哭得撕心裂肺。其實寶寶對經常照顧他的人有很強的依戀感,恰恰是他情感發展的表現。這不僅反應了他會向熟悉的人尋求安全感,同時也反應了孩子需要玩伴的心理訴求。
  • 一歲半寶寶黏媽媽、愛哭鬧,不是寶寶嬌氣,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JoJo一歲半的時候,脾氣大變,只要JoJo媽在家,就完全不讓任何人碰她,甚至連日日帶她的奶奶叫她一聲都不行,大哭大鬧著說不要不要。一眼看不到JoJo媽,就立馬大哭著到處找,越哭越大聲,眼淚譁啦譁啦的。
  • 媽媽走到哪,「小尾巴」跟到哪,面對黏人寶寶,媽媽可以這麼做
    你家寶寶黏人嗎?媽媽走到哪裡,「小尾巴」就跟到哪裡;稍稍分開一小會兒,就哭鼻子喊媽媽;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耍,就自家娃抱著大腿不肯去,要不就央求媽媽一起去……為了黏人的寶寶,媽媽爸爸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比如:爸爸或玩偶臉上戴著用媽媽照片做的面具哄寶寶,有的甚至穿上了裙子,製造媽媽在身邊的假象。黏著媽媽的勁兒,可著實令爸媽頭大。不僅讓父母做不了其他事,也不利於寶寶獨立性格的養成。
  • 寶寶「紅屁股」怎麼辦?媽媽學會這幾招,寶寶少遭罪
    現在,寶寶整天因為小屁股難受而哭鬧,這可怎麼辦啊?」使用尿不溼的寶寶,出現「紅屁股」很常見。主要是原因有:尿不溼材質不好,吸水性差;寶寶體質敏感,不適用尿不溼;尿不溼更換不及時,糞便細菌感染等。所以,媽媽不妨有針對性地學會以下這幾招,寶寶才能少遭罪。勤換尿不溼很多新手媽媽都知道,寶寶使用尿不溼若出現「紅屁股」的現象,首先要試試換個牌子怎麼樣。
  • 愛黏人、脾氣大的寶寶背後,總有個累壞了的媽媽
    ▼「寶寶太黏人」,是最常被問到的「甜蜜的負擔」。今天一起來看看糕媽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吧。兩位媽媽好,不知道你們的孩子多大了,看起來是集中在一歲多、兩歲多,這個階段,確實是孩子高度需要安全依戀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黏人的情況。
  • 夏天比熊犬胃口不好怎麼辦?這6招幫你解決
    夏天比熊犬胃口不好怎麼辦?不用怕,這幾招幫你解決! 1、嘴餵刁了挑食 帶調料香料的人類食物,更能刺激比熊的好吃心,但是人類食物對於比比熊來說要麼過甜、要麼過鹹,吃多了的副作用還是有的,淚痕就是很明顯的一個表現。 解決辦法:如果是嘴刁,可以餓兩餐,幫它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 寶寶太過「愛媽」,出生後成「黏人精」,網友:甜蜜的煩惱
    婆婆帶孩子時,孩子不哭不鬧,但是一看見媽媽回家,他就馬上扯開喉嚨號啕大哭。原本小林還以為自己帶孩子生疏了,沒想到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只要媽媽在,寶寶就會變為"黏人精",哭鬧是常態,還不肯睡覺,怎麼樣都不肯離開媽媽的懷抱。最後沒法小林只能每晚在隔壁房躲一躲,等婆婆哄孩子睡著了才回來。不少網友調侃:甜蜜的負擔。寶寶化身"粘人精",看到媽媽就要抱抱,各位寶媽有這樣的困惑嗎?
  • 寶寶變成「小尾巴」,時時刻刻黏著媽媽,寶爸無奈出了「殺手鐧」
    文|小豆芽育兒記 大部分寶寶都非常黏媽媽,這或許這就是母子連心,雖然寶寶黏媽媽,寶媽會有很有成就感,但走到哪裡都有個「小尾巴」,這對寶媽來說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 孩子太黏人,父母怎麼辦?
    黃黃今年3歲了,特別黏媽媽,吃喝玩樂都要媽媽陪伴,跟媽媽分開就哭。爸爸也想跟黃黃玩耍,但是黃黃就要媽媽,折騰的媽媽沒有一點自主的空間,感覺很是心累。黃黃究竟怎麼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於麗萍帶您揭開孩子黏人背後的真相。
  • 寶寶看不見媽媽就哭,其實是因為「分離焦慮症」3個方法快速解決
    本文為辣媽日記plus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寶寶都會有這樣一個階段,就是一刻都離不開媽媽,只要媽媽不在自己的視野裡,就會哭鬧不止。寶寶看不見媽媽就哭,太磨人我的一個閨蜜,小美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8到12個月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突然開始對陌生人害羞,或者明顯感到不安起來了,見不到父母時會大哭大鬧,某些情況下還會特別的害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怕生」了。《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告訴我們,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這些行為都是屬於正常的,沒必要太過擔心。
  • 寶寶為什麼只喜歡黏媽媽,不喜歡黏爸爸?真相全在這了!
    不少媽媽表示,自己寶寶總是喜歡粘著自己,做飯、上衛生間他們也要跟著,根本幹不了一點事情。有的時候,寶寶一會沒見到自己,就開始大聲哭鬧,真是好氣又好笑。即便是打了寶寶,沒一會寶寶又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自己了。其實,寶寶總愛黏著媽媽,不外乎這4個原因,相信各位媽媽看完後,瞬間就沒脾氣了!
  • 寶寶越來越黏媽媽,可能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馨寶小時候還挺可愛的,見到的叔叔阿姨們都想抱一抱,可小傢伙一點兒面子也不給,碰一下都哇哇大哭,平時在家裡也很黏我,爸爸都不讓抱,因為馨媽也捨不得寶寶哭,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正常工作。發現很多寶寶都有粘媽媽的現象,我們通常都會說這孩子比較認生。可能準確一點說,這也是一種分離焦慮。
  • 寶寶粘人只認媽,一步也走不開咋辦?4招解決崩潰的你!
    同事一臉苦笑著邊抱回寶寶邊吐槽到。想必不少媽媽都曾經經歷過類似的場景吧。隨著寶寶的長大,突然有那麼一天,孩子竟然只認媽媽了,除了媽媽,誰哄誰抱都不行!這種依賴既讓媽媽們倍感甜蜜,卻又有負擔。畢竟,媽媽們經過分娩身體還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復原,寶寶太過黏著媽媽,實在會讓媽媽們喘不過氣來,該怎麼辦呢?
  • 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怎麼應付黏人寶寶,輕鬆送寶寶入園?
    「分離焦慮」,簡而言之,就是寶寶總是粘著養護人(就是經常照顧他的那個人),一旦養護人不在他的視線範圍,就會害怕哭鬧,等養護人出現,他就會緊緊地黏著抱著,不肯放手,尋找安慰。說白了,就是缺乏安全感。只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寶寶才能無所畏懼地進行更多的探索,認識世界。
  • 寶寶流鼻涕,鼻塞怎麼辦?媽媽護理試試這6招
    呼吸的時候總是呼呼的不通暢,媽媽很是擔心。寶寶鼻塞後,吃奶的時候呼吸困難,孩子不願吃奶。新生兒為什麼會鼻塞呢孩子雖然很小,但是每天分泌的鼻涕量和成人相差不大。新生兒鼻孔較小,長時間躺在床上,鼻涕不能外流,鼻子自然就堵住了。新生兒對空氣的溫度、溼度、灰塵很敏感,細微的變化都會引起寶寶鼻腔問題。
  • 幼兒園放暑假,寶寶黏人又哭鬧多咋辦?媽媽用「魔法問句」搞定他
    寶寶宅在家,難免天天跟爸媽「找茬」,黏著爸媽不放,成了爸媽的隨身「掛件」,試試改變回應的方式,並引導寶寶從尋求負面關注轉變為尋求正面關注,問題就好解決多了。這兩天好幾個同事接連著請年假,我有點好奇:大夏天的又不能旅遊,你們請年假幹嘛?這是準備去避暑?同事苦著臉說:去哪兒不重要,先回家把孩子陪著吧,不然家要拆沒了。
  • 寶寶黏人是安全感不足?這句話禍害了不少娃,別再傻傻跟風了
    「文/糯豆包(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媽媽在孕育,哺乳,照顧孩子的階段和寶寶朝夕相處,不少寶寶也會產生異常黏人的現象。有人就會認為孩子黏人就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現,其實這是不科學的說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寶寶常常對陌生環境充滿疑慮,就會專轉向父母溫暖的懷抱尋求幫助。
  • 寶寶總是驚醒?你的寶寶需要更多安全感!
    1、寶寶的脾氣不太好寶寶總是無緣無故的大哭、大鬧、大叫,不給就一直鬧,尤其是身邊親近的人,越是親近,就越發嚴重。2、愛哭哭是一個典型標誌,哺乳期的孩子,就是一直想要吃奶,不給就哭,但是又不是因為餓才吃,只想要媽媽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