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為證 不勝不歸」大學生返鄉創業:叢林深處群雞啼

2021-01-09 雲南網

清風拂綠樹,山雞遍地跑。

5月15日中午,「青山為證 不勝不歸——聚焦雲南中煙助力脫貧攻堅」大型採訪團從施甸縣城出發,繞了近兩個小時的山路,終於來到施甸縣擺榔鄉大中村新海家庭農場。

走進農場,一座座雞舍深藏在山谷的密林中,雞群在林中自由活動,覓食、追逐,成群結隊的旱鴨在核桃林下打盹、嬉戲。此刻,新海家庭農場的主人,90後的布朗族返鄉創業大學生張海彪正在例行「巡場子」,給雞鴨添加食料。

2011年,張海彪考上了雲南農業大學,學習動物科學專業。跳出「農門」,留在城裡,是許多農村孩子的理想,也是張海彪父母在他學生時代對他的叮囑。大學期間,刻苦好學的張海彪深受老師喜愛,經常帶他去實踐基地觀摩。在日積月累的觀摩學習下,他發現家鄉比這些基地的自然環境都要好,「我可以回家鄉創業」的想法一旦萌生,張海彪便不再「安分」。

2013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家鄉後,想法更加堅定。2015年大學畢業後,帶著女朋友一起回到家鄉開始艱難創業。為了節約開支,自己和家人沒日沒夜一起搭雞棚,困了就在臨時搭建的簡易雞棚裡睡一會,「雞還沒住,我們人先住,水電不通,我就自己修建了兩個蓄水池,靠收集雨水熬過了最艱難的一年,路也是泥巴路,下了雨就根本沒有辦法通車……其中的艱辛,真的只有自己懂。」張海彪說。通過努力,2015年12月新海家庭農場有了雛形,但銷售難題又擺在了他面前。為了把雞賣出去,他嘗試多種辦法,堅持線上線下兩步走,每日奔波在外,到隆陽區和昆明挨家餐廳做推介。

張海彪的創業故事和韌勁在家鄉傳開了。2016年,對口幫扶的雲南中煙公司相關領導主動聯繫上他,幫助他成立了養殖合作社,並通過他給合作社的124戶建檔立卡戶發放5萬多隻免費的土雞苗。面對這麼一筆大訂單,張海彪還沒趕上高興,就在育雛的過程中遇到了大難題,他心急如焚地幾天幾夜睡不著,既擔心訂單不能按時交付,又擔心耽誤了全鄉脫貧攻堅的進度,著急的他給母校的老師打電話求助。

當楊老師滿口答應並告知會第一時間帶專家下來時,張海彪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雞苗有了,可在發放時遇到了新的問題。「我們的雞養了,賣不出去怎麼辦?」「一下子那麼多雞,我們不會養,得病死了,不是浪費糧食了嗎?」「我家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哪裡夠雞吃?」 ……面對著村民們因信息閉塞、思想封閉、文化水平不高導致的「不敢養、不會養」等一個個接踵而來的問題,張海彪多次邀請了母校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以及研究生到實地進行養殖技術規劃及指導,組織林下養殖技術培訓100多場次,現場講解養殖技術,解除鄉親們的技術難題。

面對很多貧困群眾想發展、能發展,但是缺乏資金的困難,張海彪創新模式,他建立農場與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合作社低於市場價給農戶發放雞苗和鴨苗,提供固定飼料合作商並可先賒欠3個月,待土雞和鴨子飼養出欄時,農場將按照16元和8.5元每斤回收達標成品土雞及鴨子。

「2017年,在海彪無數次做工作下,我開始嘗試養雞。當時其實心裡很發怵,沒有技術沒有錢,中煙提供免費的雞苗後,海彪真的是手把手教我們養雞,遇到問題我們打電話給他,不管是天晴還是下雨,他總是第一時間趕來,幫我家解決。現在,光養雞,我們家一年都可以賺到2萬元左右。如果不是他,不是中煙,我們家現在肯定還過著苦日子。」村民張雲福感言。

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創業以來,張海彪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內部管理制度,幫助更多養殖戶穩產穩銷,農場經營效益逐年增長。

如今,新海家庭農場總佔地面積達216畝,資產規模達333萬元,主要以林下養殖生態土雞和鴨子為主業,土雞年出欄3萬羽,年產值達210萬元;鴨子年出欄0.8萬羽,年產值達64萬元;農場總年產值達427.4萬元。農場長期員工1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4人。農場採用「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戶+市場」的運營模式。農場不斷創新經營模式,並於2018年建設屠宰廠,到2019年已帶動擺榔鄉124戶次農戶進行林下規模養殖,實現農戶每年增收2500至21000元。

雲南日報記者 黨曉培 李建國 施甸縣委宣傳部 郭金燦 保山日報記者 周雲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甘孜阿壩看新貌②95後女大學生返鄉創業 丹巴深處建起「女王城堡」
    25歲的返鄉女大學生德吉就在這樣一個人間仙境修建了一家名為「德吉康瓦」的民宿酒店。她還給民宿取了一個可愛的暱稱——「女王城堡」。1997年,德吉的父親利用自家碉房的20多個房間辦起了德吉農莊,接待遊客。受父親的影響,德吉自小就在心裡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開一家和傳統農莊不一樣的民宿酒店。
  • 青山家丨青山資本領投健康即食品牌「鯊魚菲特」
    青山家『青山家』是青山資本portfolio的新聞動態或採訪報導,我們見證了這些企業的成長和蛻變,也希望更多懷揣夢想的優秀創業者加入青山。36 氪獲悉,健康即食品牌「鯊魚菲特」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青山資本領投。
  • 「山貓直播」英超直播:伯恩利VS曼聯 紅魔今仗不勝不歸
    「山貓直播」英超直播:伯恩利VS曼聯 搶登榜首位 紅魔今仗不勝不歸時間:01月13日 4:15對陣:伯恩利VS曼徹斯特聯周三凌晨,伯恩利將坐鎮摩亞球場迎戰曼聯,眾所皆知若是前者遭後者擊敗,則後者將擠下利物浦並登頂英超,考慮到伯恩利在過去12次與曼聯交手的過程當中
  • 大學生返鄉創業養鴯鶓,沒想到這麼賺錢
    大學生李錦恆在父母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在家裡養殖起了鴯鶓。大學畢業後卻沒有走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考試謀職業的路,帶著夢想,2010年剛跨出校門的李錦恆毅然選擇來到了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幹起了苦力活。由於李錦恆具有良好的文化水平,很快得到了老闆的賞識,做起了工程管理員。
  • 大學生返鄉創業養殖「迷你豬」增收拓「錢」圖
    青年群體返鄉創業,不僅可以緩解農牧區人才流失問題,帶動地區脫貧致富,同時也可推動更多資本、技術、信息等要素向農牧區流動,為農牧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家住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新忽熱蘇木的大學生穆靖返鄉創業養殖「迷你豬」,成為草原養殖新亮點。穆靖是名90後,2014年大學畢業後走南闖北在外打工,2018年返鄉創業。
  • 《華嚴經》|信、解、行、證·「四不壞淨」
    首先說「信」,大乘佛教十分重視信,並以信為進入佛法大海的工具。在《大智度論》釋序品有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佛敎雖然是重智的宗教,但對佛的信仰及信心,卻是初學必經的階段,尤其是對三寶的清淨堅固信念,是證入解脫的必要條件。
  • 「陰陽師」花鳥卷1/8手辦「繁花鶯啼」預售即將開啟
    人氣手遊「陰陽師」中SSR階式神花鳥卷的1/8手辦「繁花鶯啼」將於11月11日0:00開啟預售。該手辦高約300mm,材質為PVC、ABS,售價為人民幣1299元,預計於2021年10月發售。
  • 返鄉創業怎樣合理設計小型養豬場簡單實用降低成本
    但是有些工種因疫情原因還無法正常開工,比如建築工,大多數來自農村,那麼既然出不去我們就研究一下身邊的事吧。養豬也許是個不錯的行業 ,小編養育多年,有些經驗。一起討論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那我們就先聊一聊豬圈吧。
  • 「8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耕地驢」變「致富驢」助農增收
    楊佩佩 攝中新網忻州6月24日電 題:「8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耕地驢」變「致富驢」助農增收作者楊佩佩當大多數同齡人在談論潮流、時尚的時候,驢,成為出生於1985年的返鄉大學生楊俠與人交談的高頻字眼。返鄉創業的他紮根鄉村,將曾以耕地為主的驢變為「致富驢」,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 返鄉創業大學生投資1000多萬!只為做大做強文昌雞產業
    2020年9月22日,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馬宛村的海南四季椰林農牧有限公司,工人流水生產線加工文昌雞。「目前,公司經營管理已步入正軌,日宰雞量1.8萬多隻,銷往全國各地,供不應求。」該公司創辦人何敦富說。何敦富是一名「墾二代」,自小在海南農墾東昌農場公司長大。
  • 返鄉創業續輝煌 鄉村振興添力量——平頂山市返鄉創業工作紀實...
    平頂山市各級人社部門依託全市2488個公共服務平臺,為返鄉創業開闢綠色通道,提供政策諮詢、項目信息、創業指導、創業擔保等「一站式」服務,並及時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範圍,以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引導資本、資源、人才、信息、技術等要素回歸集聚,變「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益為「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創業效益,為新常態下發展壯大「回歸經濟」增添新活力。
  • 90後大學生返鄉創業:「拉車驢」變「致富驢」
    當大多數同齡人在談論潮流、時尚的時候,「驢」成為90後返鄉大學生孫志偉與人交談的高頻字眼。返鄉創業的他紮根鄉村,將曾以拉車為主的毛驢變為創業增收的「致富驢」。  29歲的孫志偉於2011年畢業於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專業。2016年,在昭蘇開獸藥店的孫志偉決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果子溝牧場農業村創業。
  • 【幸福衝鋒號】直播民宿青創,創業創新「實驗田」吸引青年返鄉
    開闢吸引青年返鄉   創業創新「實驗田」   常山第一家大學生創業園 創建3年吸引了42家企業入駐帶動102人創業就業 「2017年12月,在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縣人社局等多部門的推動下,常山第一家大學生創業園開園
  • 讀詞人晏幾道的《鷓鴣天》,十裡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鷓鴣天·十裡樓臺倚翠微》十裡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滿山疊翠的深處掩映著一座古色古香的的樓閣,小山輕輕地倚靠在闌幹上,在忙碌的生活裡偷得半天閒暇。環目遠望,滿眼綠意蔥鬱,近處百花競放,連成斑斕的一片,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連吸進去的空氣都是清新可人的。這個時間睡去,夢境也會是安寧的。
  • 返鄉創業,大學生次仁加措養起藏香豬
    這是次仁加措返鄉創業後,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建起的第二個藏香豬養殖場。返鄉創業的5年裡,他想過失敗,想過成功,但從沒想過放棄。  2013年,次仁加措大學畢業後,考上了山南市乃東區的公務員。「重複的工作讓我覺得枯燥,不如返鄉創業。」  下了決定,次仁加措乾脆利落地遞交了辭職申請。
  • 四川內江:返鄉大學生逐夢「女兔王」
    四川內江:返鄉大學生逐夢「女兔王」 2015-10-20 22:46: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返鄉大學生冷禮鳳在自家的養兔場查看成兔進食情況。
  • 我眼中的「十四五」丨返鄉創業助力家鄉發展
    該公司是返鄉創業人員袁秋英創辦的一家早餐系列、速凍調理食品系列生產加工型企業。該公司車間面積5400平方米,設備先進,管理完善,目前擁有8米半長油炸線一條,可以生產速凍肉類、米麵類生製品和熟製品,在產品設置方面做到了對早餐系列、速凍調理食品系列全覆蓋。「是故鄉養育了我,只要我有這個能力,我就要為家鄉出力。」這是袁秋英的肺腑之言。
  • 詩詞文化: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裡啼
    【原文】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裡啼。【出處】宋·徐璣《新涼》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裡啼。【鑑賞】《新涼》是宋代詩人徐璣的作品,整首詩的大意為:稻苗齊整,布滿田疇,田中水色清凌,陽光透過樹木的枝椏投下片片陰涼,清晨的霧靄低低縈紆於山林田野。
  • 返鄉創業抓「雞」遇 「啄」開脫貧致富門
    「剛步入社會,因為缺少技能,只能到建築工地上幹體力活,每天起早貪黑,只為多掙點錢補貼家用,每次發了工資,除了留下飯錢,其餘的都匯給家裡。」程紅振回憶道。在外辛苦的打工經歷,讓程紅振明白了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工作之餘,程紅振重拾課本。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程紅振通過自學拿到了大專文憑。在外打拼多年後,程紅振積累了一些積蓄,也迎來了政府支持返鄉創業的機遇。
  • 廣西「85後」返鄉創業中藥養五黑雞 年產值超100萬
    【脫貧故事】廣西「85後」返鄉創業中藥養五黑雞 年產值超100萬  【解說】在距離廣西柳州市城區不遠的一片山村竹林裡,兩千餘只五黑雞和白羽蛋雞正在悠閒的遊蕩,等著返鄉創業青年秦世冬給他們餵早餐,看到「飯票」秦世冬到來,五黑雞和白羽蛋雞像千軍萬馬般烏泱泱的衝過去。秦世冬的玉米中藥飼料所撒之處,就是雞群的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