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文鳥 又稱為胡錦鳥,也叫五彩文鳥、七彩芙蓉、五彩芙蓉、歌甸雀、胡錦鳥、胡錦雀等。鳥體有黃、紅、藍、紫、黑、綠及過渡色之分。
中文名:七彩文鳥
英文名:Gouldian finch
學名:Erythrura gouldiae
七彩文鳥體長11—14釐米,介於黃雀與麻雀之間。羽色極為豔麗,鳥體有黃、紅、藍、紫、黑、綠及過渡色之分。常見的有紅頭、黑頭、黃頭等。
紅頭
黑頭
黃頭
雄鳥羽色較鮮豔,胸部紫色較濃,身體較長;雌鳥羽色暗淡,胸部色淺,尾稍短。雛鳥不易分出雌雄。
此鳥鳴聲低細、婉轉、悅耳,令人喜愛。
野生七彩文鳥棲息於開闊的森林、草地邊緣和村落、農田附近。成群活動。營巢於灌叢上或樹洞中,以羽毛、軟草及樹皮等築巢,呈壺狀。喜幹不喜溼,喜高溫,在高溫環境中仍能保持安靜,甚至不影響產蛋。以植物種子、嫩芽、果實和昆蟲等為食。
英國期刊《生物學通訊》刊登的報告說,澳大利亞麥考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七彩文鳥在挑選配偶時常會選擇與自己頭部顏色相配的異性,並且,七彩文鳥「相親」的過程中,只用右眼觀察異性,並用與右眼相連的大腦左側處理相關信息,這是首次在動物世界中發現這種現象。 深入了解這種特殊現象將有助於研究大腦不同區域在選擇配偶時發揮的作用,以及與此相關的物種進化課題。
繁殖期為12-4月份。繁殖行為很像禾雀(文鳥)類。雄鳥發情期築巢,有馭雌能力,交配之前有頻率較高的跳抓棲槓行為。 配對後雌鳥便可產蛋,每窩產4—6枚,產3枚後便開始入孵。大約經過16天左右的孵化,雛鳥便破殼而出。
雛鳥嘴角排有帶顏色的珠斑,珠斑一旦消失將意味著進入幼鳥階段並開始獨立生活。幼鳥體長與雙親不相上下,但體質很弱。
七彩文鳥平均壽命可達7年。
七彩文鳥一些變種如藍背白胸、藍背紫胸、純白、純黃等五彩文鳥也都因稀少而彌足珍貴,人工培育的品種有20多個。
七彩文鳥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北部和西部,現已成為人工飼養的觀賞鳥,遍及世界各地。
雖然是世界著名的寵物鳥,但在原產地是瀕危物種,據統計現存野生數量不足2,500隻。
回複數字查看相應的動物
「3」搜索動物討論動物知識,請加入動物世界QQ群
群號:211689174
歡迎投稿!
e_mail: iltaw_tg@sina.com
訪問動物世界主站(www.iltaw.com)
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