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向納卡地區派遣首批人道主義援助車隊

2020-11-25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0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緊急情況部20日發布公告說,俄羅斯當天向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派遣了首批人道主義援助車隊。

公告說,俄緊急情況部組建了兩個車隊,向納卡地區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主要運送的是納卡地區恢復社會基礎設施和受損居民住宅所急需的建築材料。

另據俄羅斯媒體援引俄國防部國家國防管理中心發布的消息報導,跨部門人道主義響應中心20日正式在納卡地區運行。該中心主要承擔恢復納卡地區和平生活的人道主義援助任務,包括幫助難民重返家園、恢復民用基礎設施、分發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協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相關部門同國際人道主義機構開展合作等。

本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5時)起完全停火。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今年9月27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爆發新一輪衝突。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俄軍向敘利亞幼發拉底河東岸地區投放人道主義援助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卡米什利(敘利亞)5月18日報導: 雖然天氣異常炎熱,但俄軍人員還是向幼發拉底河東岸地區居民點投送了170噸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AP PHOTO / PETER DEJONG車隊指揮官謝爾蓋謝夫留科夫中校向記者表示,「氣溫甚至超過了50度,因此任務有些艱難。」本次任務行程超過1500公裡,要數次跨越幼發拉底河。俄軍事警察分隊和陸軍航空兵在整個行程中執行了警戒任務,並出動了無人機對車隊行進地區實施了偵察。
  • 領土問題未決納卡地區仍存衝突可能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距去年11月9日籤署納卡衝突停火協議至今,已經過去兩月有餘。雖然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在俄羅斯調停及向拉欽走廊派遣維和部隊的前提下,基本遵守了停火協議,但納卡衝突後續遺留的諸多問題卻遠沒有得到解決。為此,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倡議下,1月11日,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和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到訪莫斯科,並與普京舉行三方會談。
  • 衣索比亞著手恢復提格雷州正常秩序並開啟人道主義援助通道
    埃塞聯邦政府也已派遣聯邦警察入駐默克萊市。據埃塞電信部門消息,目前提格雷州西部和南部多個城鎮已恢復部分通訊傳輸。據衣索比亞通訊社12月3日報導,提格雷州首府默克萊市已恢復平靜,當地居民稱衣索比亞國防軍在進入該市時沒有發生針對平民的傷害,他們願意與過渡政府合作為和平與發展而努力。
  • 川普口中「非常大的俄羅斯運輸機」運載援助物資抵達紐約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4月1日報導,西方航空資源監測數據顯示,俄羅斯空天軍一架載有醫療援助物資的飛機於周三晚上降落在美國紐約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在紐約證實,載有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俄羅斯安-124「魯斯蘭」運輸機已經抵達美國,俄羅斯外交官前往機場接機。
  • 聯合國:2021年全球將有2.35億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洛科克1日說,2021年全球將有創紀錄的2.35億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與今年相比增加近40%。洛科克表示,這一增幅「幾乎完全由新冠疫情所致」。
  • 土耳其試圖插手納卡衝突,被俄軍盯著不敢出手了
    土耳其想出兵 從目前掌握的各種情況來說,土耳其實際上已經秘密地參與這一場戰爭,並非僅僅是提供軍事援助以及派遣敘利亞派軍參戰的問題土耳其試圖插手納卡衝突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壓根不用懷疑,只因被俄軍盯著不敢出手了。
  • 土耳其「狗拿耗子」參加納卡維穩,俄羅斯:土方或許理解有問題
    俄軍開始控制前線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2日報導稱,土耳其方面此前發表聲明表示,土耳其將派員參加納卡維和行動但是俄羅斯方面對此立即進行了否認,佩斯科夫公開表示稱:「不是,不存在既成事實,在這一問題上可能出現了理解上差異。莫斯科堅持由進駐在雙方接觸線地區的俄羅斯軍事人員執行維和任務,與土耳其方面的合作則是在駐亞塞拜然監測中心框架下展開。」
  • 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值得加倍珍視(和音)
    ,並向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國始終積極推動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向其他國家提供幫助,彰顯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大愛。  新冠病毒奪去了大量無辜生命,人類在全力抗敵與關愛同類兩條戰線上爭分奪秒、盡銳出徵。這是格外需要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的時候,應當真誠關懷每一個生者、衷心尊重每一個生命、全力拯救每一個病患。
  • 疫情致全球人道主義狀況惡化 多國公布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病毒研究項目實時匯總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1日21時26分(北京時間2日10時26分),全球確診病例累計達63770421例,其中死亡病例為1478923例。資料圖:聯合國總部外景。
  • 外交部:對俄方提供之援助表示衷心感謝
    據報導,俄羅斯政府向中方提供了23噸醫療救援物資,運送物資的飛機9日抵達武漢。《俄羅斯報》10日發表社論《中俄患難與共》,積極評價中方抗疫舉措,並推出「中國加油 我們在一起」的整版海報。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今天(10日)的網上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表示衷心感謝,並願繼續與俄方就防控疫情加強協調與合作。
  • 中國向敘利亞援助800變壓器 敘電力局長:緩解燃眉之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敘利亞官方通訊社「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SANA)10月11日報導,中國向敘利亞提供的新一批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於本周三抵達敘利亞拉塔基亞港,這批物資包括800臺變壓器,60公裡長電纜和其他配電用設備。敘利亞官方說,該國電力系統在內戰中受損嚴重,這批物資可以緩解冬季供電的燃眉之急。
  • 俄羅斯平衡術:普京一箭三雕,高加索無贏家
    2020年這次戰爭,亞塞拜然依靠自身的優勢國力和地區大國土耳其的支持,戰場上取得了碾壓式勝利。這場戰爭的結果,是由俄羅斯決定的。普京表示:納卡地區本來就是亞塞拜然的領土。這算是對於亞塞拜然多年來成熟外交政策的回報,也是對亞美尼亞不知好歹的回應。俄羅斯軍隊進入了納卡地區維和,作為調解的條件,其他國家的軍隊不得進入該地區。
  • 俄羅斯14架運輸機馳援,義大利卻「恩將仇報」?派軍艦上門找茬
    就在一天前,據俄衛星通訊社的報導,俄軍第10、第11架伊爾-76運輸機剛剛抵達迪馬雷空軍基地,俄羅斯累計向義大利派遣了約100名流行病學專家和病毒學專家,一個特種軍事實驗室、20臺消毒車以及大量移動診療車輛。 這些援助,都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義大利總理孔特請求援助的回應。
  • 疫論·社會|古巴「醫療外交」:走向商品化的國際人道主義?
    但是無論有償還是無償,無論是革命時代還是經濟危機後,古巴的醫療援助都和這種「象徵性資本」分不開。就算是能夠獲取可觀外匯的駐地醫療項目,也不能被視為單純的勞務輸出:這是古巴政府基於政治考慮、人道主義考慮和經濟考慮做出的綜合選擇。而通過醫療援助獲得的「象徵性資本」是比直接的金錢更加長久和穩定的,也是在未來可以發生不同形式的轉化的。
  • 中國車隊完成衣索比亞撤僑行動,為何如此順利?
    圖為衣索比亞撤僑車隊隨著衣索比亞的叛軍日發囂張,導致內戰的炮火已經砸進了衣索比亞提格雷地區的首府梅克勒市,在這一關鍵時刻,中國車隊火速前往該區域,通過直接上演現實版戰狼的方式,將600餘名滯留該地區的中國公民送往了安全的區域
  • 俄羅斯正在拯救敘利亞人民!
    媒體近日報導,俄羅斯正在拯救敘利亞人民!俄羅斯媒體報導, 人道主義物資運送小組負責人維塔利列波連科少校對記者表示,俄羅斯駐敘利亞衝突各方調解中心軍人在敘利亞東北部哈塞克省偏遠村莊傑爾姆斯(Jermes)的一所學校採取了人道主義行動。
  • 敘利亞現在窮得沒一點油水,俄羅斯和伊朗為何都傾力支援?
    礙於這一層國家友誼,俄羅斯再如何也得支持敘利亞,但俄羅斯支持敘利亞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出於好心。 眾所周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意圖擴張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從大肆派兵攻擊伊斯蘭國到收買庫德工人黨武裝作為自己的「打手」在敘利亞境內作妖,美國顯然正在挑釁俄羅斯的政治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