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者楊永南傳給記者的虎皮照,但是否是真虎皮不得而知。
■新快報記者 劉虎發自陝西西安、湖北神農架林區、重慶
「周老虎」周正龍即將出獄,華南虎事件餘波未平
與周正龍所在的鎮坪縣一山之隔的平利縣傳聞驚現新鮮虎皮
4月27日,也就是本期《新深度》出街3天後,一個在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史上赫赫有名也充滿爭議的人物——陝南農民周正龍將刑滿出獄。
周正龍之所以家喻戶曉,並非因為他曾為野外科考隊做過嚮導,而是其於2007年10月拍攝的70餘張「華南虎照」,後被認定為騙取獎金而構成詐騙罪。餘波迄今未平。
周的一位朋友說,他們曾向監獄方面打聽能不能早點放周出來,但是,獄方稱周拒絕認罪伏法,假釋的前提條件並不具備;且周自己也堅持稱要坐滿刑期才出獄。
「華南虎照」風波的正面意義,在於其吸引了國人對已瀕於滅絕的華南虎生存狀況的空前關注。那麼,在野外消失已久的華南虎能否被重新發現?華南虎將於何時宣布滅絕?面對瀕臨滅絕的華南虎還有哪些工作可以做?《新深度》記者自兩年前開始的調查,或許會讓你找到一些答案。
2010年5月,因為偶然的因素,我們得知「有華南虎在陝西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被獵殺」的信息,隨後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查。當地林業部門也知道這一信息,卻沒有採取任何可以讓公眾知曉的措施。
新鮮的虎皮?
知情人稱,鎮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原副站長李騫曾摸過那張溼潤的虎皮
平利縣和鎮坪縣是陝西最南端的兩個縣,分別與四川、重慶、湖北三省市接壤,屬長江水系,山地居民少。其中,鎮坪縣1500平方公裡僅有5萬餘人。
2010年5月5日,記者在鎮坪採訪「周正龍被取消緩刑收監」事件後,從一知情人處得知,鎮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原副站長李騫(2008年因周老虎事件被開除公職)在平利縣八仙鎮龍門村一戶人家屋內看到有新鮮的虎皮。
知情人說,李騫摸了掛著的虎皮,而且特別注意到了皮子邊緣附帶的殘留的組織(肉,油),「那些摸上去都還是溼潤的。」該知情人說,皮子很完整,從頭到尾目測估計有兩米多的樣子。他建議記者找李騫問到該農戶姓名,前去採訪。
陝南及秦嶺一帶,歷史上是華南虎的分布區,周正龍的「虎照」,也自稱正是在這一帶拍攝到的。
那麼,是不是當地還「孑遺」有虎,而且一隻珍貴的虎遭到了無情的獵殺?
記者隨後電話聯繫上李騫。李騫並不否認此信息的真實性,但稱因為這農戶他太熟,害怕該農戶坐牢,沒法告訴記者其姓名。
次日,記者以調查當地近年「有無虎蹤」為由,越過化龍山,試探性走訪了龍門村的幾戶人家。受訪的村民們都表示對有關虎的事情一無所知,究竟誰家有「虎皮」,也一無所獲。
隨後,記者決定找認識了數月、與龍門村一山之隔的鎮坪縣上竹鄉一位村幹部幫忙——他對那邊應該很熟悉,有人脈,以前又是獵人,適合打聽這樣的信息。
吃下肚的老虎肉?
吃完飯被告知剛吃了老虎肉,「一拿出虎頭虎皮,狗子就跑了」
這名村幹部果然不負期望。兩月之後的7月10日,記者接到他的電話,稱經打聽,找到了一名重要的知情人。
7月11日下午,記者抵達鎮坪,見到這位知情人——楊永南。楊在鎮坪縣郵政局工作,他還在上竹鄉開辦了一家娃娃魚養殖場;李騫和周正龍,他都認識。
楊說,虎皮的事情確有其事,對方是個農民,「虎絕對是虎,不是豹子。不知道是不是華南虎。肉還有些。連骨頭都在,皮在。」
楊永南告訴記者,他跟這個農民經常有走動,虎被殺死是在2009年。「2009年10月11日是我老丈人的生日。給老丈人過生日後第三天,我去過他家,在他家吃了頓飯。我吃完以後,他問我曉不曉得剛才吃的是啥子?我說不曉得,他說是老虎肉。」
據楊永南回憶,該農戶隨後帶他去看了冰櫃裡的頭,以及皮。「放在冰櫃裡的,我一拿出來,狗子就跑了,也沒叫。」他說自己颳了下皮,感覺時間不長,硬皮還颳得動,「皮是靠背上的部分顏色深,靠腹部的部分淺,黃中帶紅,條紋,頭跟貓的頭相似,上頭有鬍鬚,長一些。爪的指甲很長,但用皮可以遮住。」
楊永南判斷說,這是一隻公虎,完整時的體重是160斤。「我問他是打的還是套的?他說是自己撿來的,好像是套的,要麼就是鬧的(下藥毒死)。我說,這麼好撿,你再撿一隻回來嘛。」「我看了皮子有彈孔,應該是槍打的。」我們之間的談話持續了50多分鐘。楊永南同樣沒有透露該農戶的姓名。「我來見你的目的,是只要能證實這個東西(老虎)存在就行了。」他一再強調:要求確保虎皮所有者的安全。「這家活得很不容易。」
楊永南說,周老虎的事情以後,這個農民曉得政府抓得厲害,曾提出要將虎皮白送給他,「這個農民相當怕。」
楊永南建議,他可以先去拿點皮毛或者肉,讓記者去做鑑定。確認是華南虎以後,再商議如何把這裡有虎的信息披露出來。
這些辦法包括:把一些毛蹭刮在樹上,或者把骨架丟在山林裡腐爛一段時間,然後派人去「發現」。
郵件傳來的虎皮照片
成都動物園專家認定,為狗皮染色而成
7月13日,楊永南跟記者在電話中約定:晚上把東西帶來。但他當晚爽約。
7月17日凌晨,鎮坪開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村幹部打著手電去看溝裡轟隆隆的大水,準備抗洪。因為村裡有些危險的地方,怕萬一洪水漲起來,把人捲走。
下午,楊永南來了,說先商量妥當一個萬全之策,然後再去拿東西。「他們一家窮得很,不能把人家害了。」我們決定先拿相機去拍些照片回來,暫不取樣。
但是,連續幾天的瓢潑大雨耽誤了行程。本來答應好見面的「虎皮主人」,也變了卦。
7月20日,楊永南說,對方左思右想,怕得連覺都睡不好,不肯拿出來了。需要過幾天,他再去做工作,以取樣化驗。
鎮坪有關虎的說法是「見了虎,三年苦」。意思是看到老虎要倒黴。楊永南說,「這東西真搞不得。這兩年時間,(那農戶家)兩個老人家去世了,孩子雙腿摔斷了。就姐夫哥(家境)強點。」
農戶的害怕也是有道理的。按照我國法律,捕殺虎這樣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重罪。記者隨後離開了鎮坪,等消息。
當年9月,記者再返鎮坪。楊永南告訴了記者有關「虎皮」更多的信息。
楊稱,該農戶的姐夫在龍門村,是個教師,住在龍門小學後的壩子裡。他的家在原松椏鄉。而捕殺老虎的地點在平利縣和重慶市城口縣交界處的黑山老旯(音)。「最開始他說是不知被誰下了藥,他撿的。其實是火槍打的,前腿有個眼(洞)。」
楊證實,他問過「虎皮主人」,得知李騫的確去看過。「看的時候,皮還幹都沒幹,是溼傢伙,用泡桐樹裹起來的,是在去年七八月份,比我早,應該是弄回來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楊還說,李騫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鎮林業站的人帶他去的。
對這張皮,楊說對方怕出事,不敢出手。「捉住就要判十幾年。」
楊稱對方不敢見記者,他可以幫忙把皮照下來,請動物專家鑑定。
2010年12月,楊永南將在其辦公室拍攝的照片發到了記者郵箱。但粗看之下,這個身長1.2米(含尾1.8米)的皮毛,紋路並不像老虎。經成都動物園專家認定:為狗皮染色而成。而武漢大學動物標本館館長唐兆子也說,是造假的獸皮,沒有動物有這樣的紋路。
是楊永南當初吃的狗肉?還是為了避免牢獄之災「狸貓換太子」?記者稱看不清頭部,再次聯繫楊永南,希望其再拍一次局部。楊承諾再拍,但經去年數次詢問,至今沒再提供。
今年2月,新快報記者再次從一知情人處得知,李騫在平利看到的新鮮虎皮有兩張,而不是一張。面對記者的詢問,李騫同樣不否認兩張虎皮,但仍不願提供相關的信息。
隨處可見的販槍廣告
鎮平縣偷獵嚴峻,三輪車夫以1萬元一個的價格兜售熊掌
根據目前很多動物學家趨同的判斷,野生華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那麼,如果有一隻或者兩隻華南虎遇害,它們也許是神州大地上生存的最後華南虎。
但是,我們沒有看到政府主管部門在這方面的作為,儘管他們對此並非不知情。
早在2010年12月15日,陝西省林業廳高級工程師關克就在其騰訊、搜狐、新浪三家博客的博文《新聞二則》中同時提到:「陝西安康首現1隻世界瀕危動物華南虎即遭獵殺」。關克還稱其為「已經發生尚未報導(民間已有報導)的新聞」。有網友對此表示驚嘆。這顯示林業官員早就對獵殺知情。
記者調查的後期,鎮坪縣一些政府部門也獲知了此事。但是,面對如此重要的信息,同樣沒有人採取相應的行動。
新快報記者多次到鎮坪採訪,隨處可見販槍廣告,就連縣政府對門的居民樓下也有多個買賣槍枝的號碼。當地的偷獵嚴峻可見一斑。如果真有老虎,這裡的老虎被獵殺,一點也不奇怪了。就連坐三輪車,也有師傅以1萬元一個的價格兜售熊掌。
除了槍枝而外,下套、下藥、鋼釘這些辦法,也不是野生動物可以消受的。一些獵戶家往往還養有四五隻狗,是專門的攆山犬,可以追到獵物墜崖。
那些若隱若現的華南虎
除了陝西,我們還調查到另外一些未經披露的「華南虎目擊」事件。1999年7月4日,江西省宜黃縣農民袁洪華和同伴捕蛇回家途中,一隻野獸受燈光驚嚇,躍起向袁頭部猛擊兩掌,之後逃走。袁的頭頂被抓出一個「八」字形裂口,右眼被摳出,右顴骨和牙床被擊碎,不治身亡。
經查看現場,專家認為,野獸中有如此強大力度的只有虎和熊。原中國華南虎種群項目調查組金昆、鄭冬兩位博士對一個寬12.5釐米的野獸前掌印分析測量,與俄羅斯兩位老虎調查專家認定是一隻雌性成年華南虎。
還有50多根動物毛髮被送往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檢測人員根據獸毛表面鱗片類型及髓質花紋類型,認定這些毛髮為虎毛。分子遺傳學檢驗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這個結論。
2001年,根據這些結論,江西宜黃成立了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
在湖北神農架,一支民間科考隊也做了類似的研究:他們在有村民目擊老虎追捕蘇門羚處,找到了脫落的毛,經電鏡觀察,與虎毛一致。
意外發現的足印和毛髮毛髮做鑑定,電子顯微鏡確認是虎毛,DNA鑑定無法確定是何種動物
這支神農架聯合考察隊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生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方辰率領。原本是奔野人而去,但「錯過了最佳觀測時機」。
2011年6月7日,考察隊在神農架林區紅坪鎮與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交界處老林灣及其周邊的紅舉村和百草衝一帶,意外發現大量大型貓科動物足印和毛髮。足印上方和附近的5處樹幹上,同時發現近百根動物毛髮。
同月23日,考察隊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廖慶生將這些毛髮送交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生命科學研究中心,有關專家通過與現有東北虎、孟加拉虎和華南豹的毛髮進行電子顯微鏡對比,確認此次發現的野獸毛髮為虎的毛髮。
電鏡分析表明,神農架採集的毛髮表面鱗片結構為扁平形,與東北虎毛髮表面鱗片特徵相同。我國豹的幾個亞種毛髮表面鱗片結構則與虎毛的表面鱗片結構有明顯區別。
王方辰認為:在神農架採集的鮮橙色毛髮,無論從現場系列痕跡鏈到後續室內所做的分析比對,均指向多年來一直不敢肯定是否已經滅絕的華南虎。
同年7月28日至8月28日,考察隊共布設相機15臺,希望這些野外紅外監測設備能夠拍攝到華南虎的活體。但最終雖拍攝到了除鳥、蛇以外的野生動物13隻,卻並無華南虎。考察隊將原因歸結為經費、人員困難等原因——「本次考察未能覆蓋可能存在的野生華南虎巡遊最可能出現的所有地區,也沒能在個別特定地區持續觀察至少一個虎類巡遊周期,許多線索未能實地仔細核對考察,僅對理論上最佳觀察位置中的10%-15%進行了短時間的監控」。
讓他們遺憾的事情還包括:考察拍照過程中,處在最核心位置的一臺相機丟失,未能找回;今年3月30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對被電鏡鑑定為虎毛的毛髮,做出了DNA的檢驗鑑定結果:由於存在汙染,無法確定是什麼動物。
去年11月,考察隊將《關於神農架地區發現野生華南虎蹤跡的報告》,通報給了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神農架林區等有關部門。不過,各方均對此報告相當審慎。4月13日,神農架林區政府外宣辦主任羅永斌對新快報記者稱,他們無從判斷報告的可靠性。
未經披露的目擊事件
林業部門人士稱,「周老虎」事件讓林業人謹言慎行
儘管林區政府官方對研究的可信度表示出懷疑,但神農架林區一起未經披露的「目擊華南虎事件」,還是令人感到與此次考察的「巧合」。
這起事件發生在2011年8月至10月之間,地點在紅坪鎮溫水村,海拔1600-1700米之間,目擊者是40多歲的村民袁華誠。據神農架林區林業局野保科副科長劉利萍在新快報記者前往訪問時介紹,袁華誠當時正在地裡勞作,突然見一隻野羊下坡來,後面跟著一隻頭似臉盆大小、全身金黃的猛獸。猛獸兩隻前爪按住了野羊。袁華誠大吼一聲,猛獸一驚,收回了前爪,跑掉了。野羊也跑了。
「袁華誠說那是一隻老虎。」劉利萍說,當時正好有搞林業調查的同志在附近,就前往現場進行了查看。但是沒找到腳印,也沒有毛髮,「沒有證據,所以我們也沒有宣傳。」
「老虎是活動的,不可能長期呆在一個地方。我們守在那兒調查,它說不定已經跑到陝西、重慶那邊去了。」劉利萍稱,老虎的活動區域很寬,而且「周老虎」事件教育了林業人謹言慎行,信息披露必須要有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