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野貓為何會被人類馴服?研究發現其很兇狠,接近人類另有所圖

2020-12-05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根據國外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古代人類在馴化野貓作為寵物之前,這些古代野貓就已經密切的生活在人類的生活區周圍,從生活方式上來看,它們和現代郊狼、狐狸等很像,而且研究還發現,之所以古代野貓被人類馴化,並不是因為它們貪戀人類給它們的食物和安穩的環境,而是另有所圖。

什麼是郊狼?

郊狼是一種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區的動物,它們和灰狼是近親,體長最大不會超過1米,基本上和中小型犬差不多。它們的性情極為兇狠,但是壽命卻很短,最長不會超過10年的時間,一般都喜歡獨自生活覓食,在城市的郊區附近,經常可以看到郊狼的身影。

郊狼和古代野貓一樣,都喜歡吃嚙齒類動物,此外還會捕食一些小型的食草動物,一些地方的郊狼還會吃人類的食物殘餘,因為它們平時捕食的對象和喜歡的食物很多都在人類的生活區之中,因此,它們才會也出沒於城市的周圍。

那麼,郊狼的這種生活方式,和古代野貓又有什麼關係呢?研究者發現,古代野貓也是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一直到今天,除了家養的貓咪之外,野貓等也同樣會捕食老鼠,這等於是它們習性的一種延續。而因為嚙齒類動物很多都生活在人類的生活區之中,所以古代野貓或許是為了食物,才主動接近人類。

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在波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些來自於新石器時代的古代野貓遺骸,因為這些遺骸都來自於古代人類的生活區,所以,一開始研究者是想要看一下,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馴化野貓的。不過,奇怪的是,通過氮同位素的研究對比,研究者卻發現這些古代野貓的遺骸中的氮同位素,和當時已經成為人類寵物的家犬,是截然不同的。

從時間上來看,這些古代野貓的遺骸來自於5000多年之前,它們遺骸中的氮同位素裡,含有大量的農作物成分,而我們都知道,貓並不會偷食人類的農作物,它們也不是食草動物,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這些農作物的成分,都來自於它們捕食的嚙齒類動物。

老鼠、田鼠等嚙齒類動物,經常出沒於人類的農田之中,對於農作物有著很大的危害,而貓卻是它們的天敵。研究認為,在5000多年之前,這些古代野貓發現它們最喜歡的嚙齒類動物,經常出沒於人類的生活區,所以,古代野貓也就紛紛來到人類的居住地,因為在這裡它們可以不費力氣,就獲得大量的食物。

這個研究意味著什麼?

這次的研究發現意味著,古代野貓之所以後來會變成人類的寵物,並不是因為人類馴化了它,而是只有接近人類,並且利用和人類為鄰的優勢,它們才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簡單來說,就是當古代人以為古代野貓靠近他們,是因為喜歡人類,想要和他們做朋友的時候,事實上這些古代野貓,都是另有所圖。

所以,當古代人類注意到野貓可以幫助減少農田裡嚙齒類動物的數量後,他們就會想要將這些野貓留在自己的身邊,於是,人類和貓之間的關係就建立了起來,貓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人類的周圍出沒,不僅不會被人類討厭,還會被當做是「捕鼠英雄」。

此外,雖然這些古代野貓在歐洲發現的,但是它們卻並不是原本就生活在那裡,而是來自於中亞地區。研究發現,伴隨著中亞早期農民移民到了歐洲,這些原本生活在他們身邊的野貓,也跟隨著他們去往歐洲。

當然,古代野貓一路跟隨,並不是因為和人類在一起生活久了而捨不得,而是因為當他們移民離開後,農田荒廢,自然獵物也就會變得稀少。所以,古代野貓只能一路跟著移民,當中亞早期農民在歐洲定居下來,重新開始種植農作物,這些古代野貓也就不費力氣地重新擁有了充足的獵物。

研究者將這種生活方式稱作「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生活方式,在現代城市中,很多生活在城郊的動物,也都依然如此,只不過它們在古代並不像古代野貓那般聰明,沒有討得人類的歡心,成為「假意」被人類馴化的寵物。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7月17日文章《美媒:研究發現古代貓生活方式與現代郊狼相似》

相關焦點

  • 遠古野貓為何會被人類馴服?研究發現其很兇狠,接近人類另有所圖
    據報導,根據國外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古代人類在馴化野貓作為寵物之前,這些古代野貓就已經密切的生活在人類的生活區周圍,從生活方式上來看,它們和現代郊狼、狐狸等很像,而且研究還發現,之所以古代野貓被人類馴化,並不是因為它們貪戀人類給它們的食物和安穩的環境,而是另有所圖。
  • 遠古野貓不單純,研究發現,其接近人類另有所圖
    有人說野貓是因為貪圖人類所給的好吃的好喝的,才走進人類的生活。然而,研究人員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野貓走進人類的生活竟然是另有所圖。貓咪真的是貪婪的象徵嗎?在人類的概念裡,狗狗常常被給予忠誠的化身。小狗可以不離不棄的跟著主人,無論主人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會陪伴主人一生。然而小貓卻被人類賦予了狡猾奸詐貪圖好利的角色。
  • 貓為什麼會被人類馴服?
    如果和貓相處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作為寵物的它們卻有些任性。它通常不會像狗一樣聽從你的命令,甚至你叫它,它都當作沒有聽到,依舊特立獨行、我行我素。與其說「貓為什麼會被人類馴服」,不如說「貓為什麼會選擇被人類馴服」。 傳說在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中東地區人民非常勤勞,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研究發現:幾十萬年前,原始人類已學會冬眠,為何現在不行了?
    比方說刺蝟會縮在自己的巢穴中、熊會躲在洞穴裡,就連在夜晚出沒的蝙蝠,也會躲進人類的閣樓中或者是洞穴中睡覺,只需要休息幾個月,就可以度過漫長又寒冷的冬天。看起來是不是非常厲害?那麼,為何人類卻沒有辦法進行冬眠呢?有趣的是,近日的一段研究發現,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也是會冬眠的,那麼,為何現在不行了呢?
  • 人類馴化了狼,為何不去馴化老虎?是因為害怕,還是另有其因?
    在最最開始的時候,世間有了原始人類,人類又經過長時間的進化,變得有點人模人樣了,他們是自己馴化了自己。然後,在整片大森林中,他們又將野生動物馴化成家裡圈養的動物,比如說將狼馴化成了狗,是的,曾經有許多研究報告表明,狗是人類由狼馴化而來的。
  • 遠古野雞為何甘願被人類馴化?研究發現,它們另有目的
    研究認為,家雞的祖先是紅原雞,紅原雞的分布是非常廣的,印度、中國、印尼蘇門答臘島等,都有紅原雞的分布,而且紅原雞無論是羽毛的顏色為何達爾文要這麼說呢?因為達爾文表示,自己在研究家雞起源的時候,曾經認為家雞是起源於中國的,不過卻在一本發表於17世紀初的中國古書《三才圖會》中,找到了一段有關家雞起源的說明,表示中國最早是沒有雞的,是從印度引進到當時的明朝。
  • 野貓如何變成家貓的?最新研究認為並非人類馴化,而是野貓自願的
    後來原始部落逐漸壯大了起來,人們開始學會圍獵、種植農業,甚至是馴化野生動物讓它們成為人類的家畜,因此家貓和家狗也被認為是通過馴化進入人類社會的。然而前段時間有考古研究發現,野貓變成家貓的過程有可能不是人類主動促成的,而可能是野貓自願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國外一支考古隊伍在研究家貓起源歷史的時候在北美洲地區的郊狼身上獲得了靈感。
  • 野貓如何變成家貓的?最新研究認為並非人類馴化,而是野貓自願的
    然而前段時間有考古研究發現,野貓變成家貓的過程有可能不是人類主動促成的,而可能是野貓自願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國外一支考古隊伍在研究家貓起源歷史的時候在北美洲地區的郊狼身上獲得了靈感。研究人員發現郊狼和野貓存在多個相似之處,比如兩種動物的壽命都比較短,它們都喜歡吃齧齒動物,更重要的是它們喜歡靠近有人但人又不多的郊區。研究人員發現郊狼除了會人類社區的齧齒動物之外,有時候還會冒險去翻找人類的垃圾桶。
  • 馴化貓狗,人類圖什麼?
    被帶到人類社會的狼崽長大後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情,對人類有攻擊性的會被驅逐或殺死,漸漸通過自然選擇,適應人類群體的會被留下來。逐漸演化成狗。早期狗可能會幫助人類追蹤、騷擾鹿或野牛等動物,一直把這些動物消耗到精疲力盡,人類再用矛或弓箭一擊絕殺。這意味著狗不需要靠近被逼入絕境的動物,降低了職業風險度,人類也不需要在對動物的迂迴追蹤中耗費更多體力。人狗搭擋,各取所需,在並肩作戰之中,發展出了夥伴式的默契。
  • 野貓性格野難訓?怎樣馴服野貓?愛暱寶貝給你支招
    所謂野貓,就是指出生在野外,從小几乎沒有和人類有過近距離接觸的貓咪。而那些曾經當過家貓,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流落街頭的,叫做「流浪貓」更適合。野貓具備很多讓人望而生畏的野生習性:人一走近就跑,而且有時候會攻擊人。不過假以時日,野貓是可以被馴化,成為寵物的。
  • 人類請回答:被貓咪馴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直以來,貓咪給人類的印象總是獨立、高冷、桀驁不馴和我行我素。據研究表明,即使貓咪幫助人類捕捉老鼠,也只不過是出自於它們的天性而已。實際上貓咪並沒有被人類馴服,而是它們自己馴服了自己。也就是說,是貓咪自己主動選擇進入人類的圈子,人類也沒有拒絕貓咪的到來,於是貓咪就這樣慢慢的向全世界發起了徵服,成為了貓奴的「主人」。
  • 為何我們會懼怕蛇?生物學家:這與遠古人類有關
    美國科學研究院曾有一項研究表明,人類的祖先極有可能是遠古大蛇的盤中餐,當時的蛇可不是現在看到的這種,它們大的駭人,可以輕鬆的一口吞下猿人。甚至有人認為東方傳說的「蛟」或「龍」其實就是這些遠古大蛇。由此看來,蛇對原始人類和靈長類造成了致命威脅,因而成為後世的恐懼之源。
  • 我是如何馴服一隻野貓的?
    這篇文章是一個故事,也是一份馴服野貓的輕指南,或許會給想收養野貓或者流浪貓的你提供一份參考。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隻貓的時候,是在六月的一天早晨,它正在後院的餵鳥器下撿拾灑落的種子。它還很小——還沒有幾個月大。它那骨瘦如柴的樣子和對食物的迫切需求告訴我,它可能要餓死了。
  • 研究發現:它們甘願被人類徵服,其實另有所圖
    研究發現:它們甘願被人類徵服,其實另有所圖近些年來家裡喜歡養寵物的人是越來越多了,而小狗和小貓是人們最常選擇的兩種寵物了,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很喜歡「擼貓」,喜歡與貓狗「對話」甚至超過了和身邊的真人對話,尤其能看到很多明星家裡必備一隻寵物,不是貓就是狗,也算是用來平常解悶,所以現在也總能從網上看到這樣一句玩笑話「活得不如貓狗」。
  • 研究發現:它們甘願被人類徵服,其實另有所圖
    不過根據最新的一項科學研究,科學家們卻發現,家貓的祖先被馴化的原因,和寵物狗是不同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貓之所以會成為人類的寵物,是因為它們覺得人類有「利用之處」。如果你真的抱有這種想法,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根據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古代野貓之所以「親近」人類,是因為它們最喜歡的食物,都來自於人類的生活區。
  • 人類祖先或曾與一支「幽靈般」的遠古人類交配過
    一支「幽靈般」的遠古人類家系也許曾與現代人類的祖先雜交繁殖過。科學家發現,在約20萬年前的撒哈拉南部非洲,一支「幽靈般」的遠古人類家系也許曾與現代人類的祖先雜交繁殖過。  這項新研究指出,一種與唾液黏液有關的蛋白質顯示,現代人類的祖先曾與一支早已滅絕的人類分支交配過。而這一支人類距我們的親緣關係比尼安德塔人還遠。
  • 人類馴服野生噴水獸,到底有多難?
    GK | 文3萬多年前,亞洲灰狼終究抵擋不住瘦肉的誘惑,向人類垂下了它高貴的頭顱;1萬多年前,非洲野貓讓埃及人民過上了酒足飯飽的生活,最終成了法老掌中的玩物。而如今的我們,每天在鋼筋叢林的格子間,坐享老祖宗們的馴化成果。一貓一狗,足以填充兩腳獸的毛絨幻想,溫暖暴露在外的光禿皮膚。
  • 8塊骨骼化石揭開真相,遠古野雞甘願被人類馴化,其實另有原因
    通過研究,在我國黃河流域,大約在9000多年之前,就已經有家豬出現了,同時,因為很多考古遺址中也都發現了鳥類的遺骸,它們大量出現在人類的生活區之中,這也讓人們認為,我國北方或許也是家雞的起源地。但是,這卻與達爾文的推論完全相悖。
  • 西伯利亞發現遠古生物遺骸,距今5萬年,專家:對人類是危險信號
    近日,國際上某知名科學雜誌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科學家們揭開了一具在5.7萬年的遠古生物屍體的秘密。與此同時,北極地區又發現了一具全新的遠古生物屍體。而此次是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之中發現了史前動物「披毛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遠古生物再次現身北極?不少科學家們發出疑問,難道北極真的已經進入到「氣候臨界點」了嗎?如果這樣的現象繼續出現的話,那麼人類就真的要開始警惕了。
  • 研究發現,只要慢速眨眼,貓會主動接近人
    根據報導,薩塞克斯大學的動物行為專家麥克堪布和他的研究小組進行了兩個實驗,並且將實驗結果和報告發表在了《自然》期刊上。他們發現,如果人類在面對貓的時候慢速度眯起眼睛,貓也會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回應,這有利於建立起人與貓之間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