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距離溫州不遠的南面,有一座同樣以榕樹為市樹的濱海城市——福州。多年來,作為溫州的鄰居,福州吸引了一大批溫商前去投資。這裡匯集了近4萬溫州人,由於溫州品牌的影響力,80%的溫州人在此從事商貿行業。此外,在政府性、社會公益性等方面的投資也不少,單是投資上億元的項目,就可隨口說出幾個:西山學校,投資3億多元;瑞鑫集團,總投資2億多元;投資1.2億元打造連江海鑫陽光外口公寓……
在榕溫商近百億的投資是怎麼煉成的?
掌握店面再轉租
「店面大王」控制福州市80多家沿街最好的店面
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水在淺處流動不息,深處則淵然不測,有如智慧。
「溫州人有句話,無論自己掙多少錢,老闆都比自己多掙一個零,所以溫州人都願意自己做老闆。」福州市溫州商會副會長、福建兄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慧鋒娓娓道來。記者卻很難將眼前著裝考究的他,和14年那個賣水果的溫州人聯繫起來。從賣水果,到控制店面,再到做品牌,如今這個溫州人已然成為福州商業街名人,業內流行著「開店必先找夏慧鋒」。
東街口是福州市最繁華的商圈之一,也是歷來商家的必爭之地,這裡聚集著森馬、奧康、紅蜻蜓、康奈等眾多溫州品牌專賣店,同時也聚集著安踏、特步等諸多泉州品牌。然而,這些年來,要想進駐福州市東街商圈,許多品牌代理商都要去找夏慧鋒。因為,這裡有80多家沿街最好的店面控制在這個年輕的溫州人手裡。
這個溫州泰順人對鞋有著一種近乎「痴迷」的情感,13歲時開始打工做皮鞋,後來又辦鞋廠,不久經營失敗,留給他的只有一個道理:貿易可以控制生產。於是他帶著700元來到福州擺水果攤,希望積累點資金開一家貿易行。
1997年,有了2萬元資金的夏慧鋒開始在東街口開出一家鞋店,由於資金嚴重不足,鞋店開出來不久,又遭遇到了一場危機。就在這個時候,夏慧鋒把自己開鞋店的計劃向一位朋友和盤託出,沒想「就在我們聊天后的第三天,他突然來到我家,進門就往桌上放了一個包。打開一看,竟然是30萬現金。」
有了30萬元後,夏慧鋒在新街口開出了一家鞋店,取名「兄弟鞋行」。鞋行的店面月租金3000元,而月銷售額有時能超2萬元。於是,夏慧鋒又將單店開成連鎖,在不到7個月的時間裡,開出30多家「兄弟鞋行」連鎖店,成為福州市備受歡迎的鞋行。
由於連鎖商業模式的成功,安踏、愛樂、361等泉州一些運動鞋品牌找夏慧鋒合作。夏慧鋒將很多運動鞋品牌集中起來,開成一個運動鞋「超市」。但好景不長,這些品牌看到效益後,紛紛撤出「超市」,自行開專賣店。
「經營鞋店期間,我採取的是『邊關邊開』的策略。不停地關掉生意慢慢變差的門店,並且把門店轉出去;同時,開出新門店。」夏慧鋒說,就在轉店的過程中他意外地發現了新的商機。
「當時的普通門面,一年的租金往往在3萬元左右。可是,我們轉租出去,往往能以5萬元左右的價格成交。於是,我開始動腦筋了。」夏慧鋒說。
隨後,他一口氣承租了福州市區東街口的一排店面……「有近20家,一年的租金幾乎相當於我的全部家當。」夏慧鋒說,「租下來後,對外立面進行了裝修。然後,通過朋友把門面待租的消息散布出去。一個月之後,所有的門面全部轉租成功,利潤非常豐厚。」
有了資金的夏慧鋒開始在東街口、津泰街等繁華商業街逐個收購店面,用於轉租或自己開店。現在,因為門面轉租的名氣大了,手頭控制著80多家店面的夏慧鋒在福州一下子成了「店面大王」。有知情人告訴記者:「在福州市區,夏慧鋒基本上控制了大約市場上20%的重要門面。所以,只要有浙江的商人要在福州開店,幾乎都會找他。」
試水投資政府項目:
把溫州「安居工程」模式移入福建
激流赴百仞之谷而不疑,似勇:水有穿山越嶺之勇,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百折縈迴,蜿蜒向前,有如商人的臨事果決和勇毅。
毛海淵,福州市溫州商會榮譽會長、海鑫置業董事長,他就是在調整中另闢蹊徑投資社會公益性項目,成為在榕溫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次把溫州「安居工程」模式移入福建的海鑫置業,投資1.2億元打造連江海鑫陽光外口公寓;無獨有偶,福州市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周建飛也將溫商資本介入政府性投資項目,在屏南縣代建300多套經濟適用房。「聽聞家鄉在搞城鄉綜合一體化改革,城中村改造和鄉鎮農房集聚改造如火如荼,如果有機會,榕城溫商也想參與建設。」周建飛說。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周建飛到福州推銷產品,需坐車到寧德,再從寧德轉車到福州,400多公裡的路程,路上要花兩天時間,而且車票很難買到。「太不方便了。」這句抱怨成就了周建飛的第一桶金。頗有經商頭腦的周建飛因此看中了福州的客運市場,當年,他就買了兩輛長途汽車,做起了福州到溫州的客運生意,開通福州到溫州的首條直達線路。為來往福州的溫商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有了後來者的蜂擁而上。
隨著溫福鐵路的通車,福州與溫州之間原本四五個小時的車程縮短為不到1.5小時,兩座城市從「遠親」變成了「近鄰」。周建飛和其他幾位溫商「借道」交通便捷之機,一起在五一中路投建福州好運來大酒店。周建飛說:「投資酒店是一種新嘗試,一方面可為來福州的溫州老鄉提供一個交流信息的集中點;另一方面,溫福鐵路通車後,福建必將迎來眾多江浙一帶的遊客,必然帶動酒店業的發展。」
在周邊地區屏南縣開發經濟適用房項目中,周建飛再次抓住商機,嘗試民間資本介入政府性項目,代建了300多套經濟適用房。周建飛說:「雖然不到3萬平方米的面積,但該工程卻因品質高而成為寧德市唯一的形象工程。」
毛海淵的「安居工程」建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說起溫商投建社會公益性項目「安居工程」,毛海淵有著別樣的自豪。這位樂清大荊青年,上世紀80年代中期,背上行囊,奔向全國各地尋找市場,拓展銷售渠道。18年前,他來到福州。
2002年,毛海淵從家鄉溫州了解到,市政府為了讓外來人員安心紮根溫州工作,啟動了一項重要的系統性民心工程——安居工程。溫州的安居工程受到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好評,並在很短的時間裡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和顯著的社會效益。
這個安居工程給了毛海淵新創業靈感。同年10月,毛海淵投資成立福州海鑫置業有限公司,在連江縣敖江投資區徵地110畝,精心打造公益性工程項目「安居工程」,投資1.2億元,建設「海鑫陽光公寓」,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居住、子女教育、培訓和管理等問題。「安居工程」建成後可同時容納2.5萬人居住和生活。
溫州的「安居工程」延伸到了福州,其創新性獲得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海鑫陽光公寓」也給毛海淵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如今,毛海淵在福州已經擁有多家實體企業,涉及製造業、房地產等多個行業,各家企業在福州市都大有名氣,其中,海鑫置業已延伸到渤海灣畔開發綜合性城市綜合體。
隱身江湖做生意:
搜羅假冒偽劣化妝品設假貨陳列櫃
柔水綿弱而微達,似察:水的涓涓細流綿軟柔弱,卻精於滲透而無處不達,好像商人之於市場,能夠明察秋毫。
林子渲,福州市溫州商會副會長、跳蚤屋化妝品連鎖機構總經理,就是在「低調」中逐漸佔領市場份額。而福州市溫州商會會長張文彬也是在「低調」中壯大自己的實力和名氣。
張文彬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西山教育集團的董事長兼總校長。1994年赴榕的張文彬在閩投資文化教育產業已有十幾個年頭了,目前西山學校綜合實力名列全國同類學校前茅。
「民辦教育投資期長,風險高,但是它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張文彬說,福建的民辦教育在全國並不靠前,與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因此發展較慢,但空間很大。他具體分析道,除了私立中小學,民辦教育還可以提供各種職業培訓,包括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白領入職培訓、溝通技巧培訓等等。
如果說張文彬是一種關注「買點」尋找市場縫隙的投資策略,林子渲則是隱身江湖,採取「不與」之功的策略。
在福州倉山區福建師範大學旁,有一條熱鬧的「學生街」,街兩邊商店裡面各種學習、生活用品琳琅滿目。「最受女生青睞的,就屬『跳蚤屋』裡的化妝品了。在這裡不僅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化妝品,更難得的是可以學到化妝技術。」林子渲說。
1995年,僅有少量積蓄的林子渲,在房東的同意下,用了700元在福州的一家農房前臨時搭建了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店面」,並採購了一批「婷美」化妝品,開始經營他的化妝品店。但棚屋裡的化妝品,很難讓人放心購買,很多時候連看看的人都沒有。
為了讓消費者信任自己店裡的產品,林子渲在全國各大城市到處去搜羅假冒偽劣化妝品,將「店面」裝飾一番,並在自己的店裡設計一個假貨陳列櫃,將搜羅過來的假貨陳列出來,與自己正規渠道進貨過來的品牌化妝品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這一招還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待見。
不與大超市、百貨商場爭消費群,為學生和工薪族提供便利的品牌購買渠道,以正貨取勝,不以促銷為主,做消費者熟悉的品牌,絕無死角的產品陳列……這些都是林子渲隱身江湖的「不與」策略,跳蚤屋就在這種低調中生意一天天紅火起來。
「我們的目標是:消費者一聽到『跳蚤屋』就像聽到『屈臣氏』三個字一樣,完全讓當地消費者知道『跳蚤屋』是在當地最專業、品項最齊全的化妝品專營店。他進來消費是衝著我們店的招牌而來的。」林子渲介紹。如今,他的「跳蚤屋」已經在福州、廈門、莆田和溫州等地開出20多家連鎖店,代理品牌3000多個,單品上萬個,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
分分合合做市場:
從街區門店商圈專賣到百貨商場,都匯集著溫州品牌
涓涓細流其萬折必東,似意:無論怎樣的百折千回,涓涓細流東流入海,有如商人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東流入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沿途匯聚涓涓細流、滔滔河水,綿綿不絕並逐漸形成宏大之勢,方能暢行於漫長的旅途。
在福州,無論是臺江區的五金機電城、王莊象園的鞋城,還是工業路周邊的印刷禮品街,都匯集了不少溫州品牌。從街區門店、商圈專賣,到百貨商場,雖然是一個分分合合的曲折過程,但卻如水一般,其萬折必東。
打入百貨商場是許多溫州鞋服品牌企業提升品牌市場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大洋百貨、東百商場,還是世茂百貨,在福州的許多百貨商場裡,記者都能看到許多耳熟能詳的溫州品牌,特別是森馬、奧康、康奈、跳跳魚等溫州鞋服品牌。
大洋天地百貨是福州知名的品牌鞋服商場,在4樓的男裝區,記者看到一個專區正在鋪貨,一看是溫州的跳跳魚服裝,代理該品牌的是瑞安人曾國利。曾國利告訴記者,未來一個月內,將在福州商場、羅源、南平和邵武等地的百貨商場裡開出4家跳跳魚服裝專賣區。
除了商場的鞋服,溫州品牌集聚的還有專業市場。在福州市臺江區新玉環路上,有一座當地最大的五金機電城,這裡聚集了正泰、德力西、天正、環宇、人民、長城等幾十個電器品牌。據周建飛介紹,這裡是溫州電器品牌最為集中的市場之一。
在五金機電城的入口處右邊,便是正泰福州總代理的門店,在門店內外,有五位客商正在採購正泰的電器產品,店員們忙碌著為客商提貨。正泰福州總代理門店店主陳燕平,來自溫州樂清。陳燕平說自己在福州30餘年,一直在代理正泰的電器產品,生意非常好。
記者在五金機電城和周邊轉了一圈,除了五金機電城內的門店外,在市場周邊沿街也有不少於5家的正泰和德力西品牌門店。陳燕平說,這樣的一個市場多店面布局,便於客商選擇正泰產品,同時也增加正泰產品的市場份額。
工業路是福州市印刷禮品門店最為集中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印刷禮品一條街,記者隨機走進一家名叫新德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的店。店主馮志會是溫州蒼南人,在福州開店已經10多年,他說,在工業路附近,原來有一座印刷禮品城,裡面聚集著80多家溫州人開的印刷禮品門店,去年由於城市規劃調整,禮品城被拆掉了,80多家做印刷禮品的溫商也分散了開來,留在工業路附近的溫州印刷禮品門店已經不到10家。
馮志會告訴記者,他們開的印刷禮品門店一般都是在當地接單,而後,送到龍港生產,這是印刷禮品營銷過程中的一個必須環節。馮志會介紹,家族在龍港有4家印刷禮品生產企業,他在福州每年可以做幾百萬元的生意。而據他了解,溫州人在福州的印刷禮品領域可以拿到近億元的訂單。
在國貨路王莊象園鞋城內,則聚集著300多家時裝鞋批發門店。記者進入市場轉了一圈,乍一看,「緣定今生」、「好迎」、「華麗」、「克斯頓」……幾乎沒有一個品牌是平時所認知的。這樣的鞋城也會與溫州人有關?回答是肯定的。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家店主,80%的店主都是溫州人,他們告訴記者,他們經營的這些品牌許多都是溫州品牌。
在鞋城9號樓947號店,來自瑞安的年輕店主楊成洲向記者介紹,鞋城裡300多家門店,至少有1/3是溫州人經營的品牌,由於這些時裝女鞋品牌企業不是很大,也很少做廣告,所以,很少被消費者所認知,但是在福州這個市場裡,銷量卻很大。
關於福州
福州,福建省省會,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閩都,簡稱「榕」,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遊沿岸,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於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設市,歷來文化昌盛,人文薈萃,囊括三坊七巷、馬尾船政、三山兩塔一條江、鼓山、閩劇、溫泉、壽山石、曇石山文化遺址、青雲山等文化元素,曾有「海濱鄒魯」之稱,不僅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同時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其中,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福州現轄5區2市6縣,人口710多萬人,電子、機械、輕紡、工藝等支柱產業發達,2011年,福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34.78億元。
溫商集聚
及品牌分布簡介
溫福鐵路開通加速了溫商赴榕投資的步伐,近年來,福州集聚了近4萬溫州人,主要從事商貿、房地產、酒店服務、教育培訓、機電機械、五金閥門、電子電器等行業,投資總額超100億元。其中,80%的溫商從事商貿行業。從福州東街口、南街、津泰路,到五一廣場、師大學生街、中亭街及附近的步行街等都可以看到溫州品牌各類專賣店,奧康、森馬、康奈、紅蜻蜓、報喜鳥、跳跳魚、喬治白等專賣店成為消費主流,人氣鼎盛。在臺江五金機電城,也集聚了正泰、德力西、人民、長城等溫州電器品牌。此外,王莊象園鞋城、中亭街服裝專賣店,以及工業路兩旁印刷禮品店等也都集聚了不少溫州品牌,並同時向福州長樂、福清等周邊地區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