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玉米田中發現的大型侏羅紀「海怪」遺骸

2020-12-04 互聯範兒

波蘭的古生物學家最近發現了巨大的蛇龍的顎骨和牙齒,蛇龍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爬行動物,咬人的力量比霸王龍還強

侏羅紀時期的侏羅紀時期最大的海洋掠食者生活在大約1.5億年前。研究人員發現,這個巨大的食肉動物化石在Krzyanowice在聖十字山波蘭村麥田裡,伴隨著數百鱷魚骨骼親戚,古老的海龜和長頸的蛇頸龍,上龍的表兄弟,根據一項新的研究。

主要研究作者丹尼爾·泰博羅夫斯基(Daniel Tyborowski)是波蘭科學院地球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僅在幾個歐洲國家發現了侏羅紀恐龍化石,這是波蘭首次出現這種大型海洋捕食者的骨骼。

在波蘭該地點發現的一個石灰巖塊體上夾著圓錐形的牙齒以及上下頜的碎片,科學家們將其鑑定為屬於恐龍的,其歷史可追溯到1.45億到1.63億年前。從牙冠到尖端,最大的牙齒大約3英寸(68毫米)。根據這項研究,另一顆孤立的大牙齒(也被認為是恐龍)長約2英寸(57毫米)。

脊龍與恐龍並存(儘管霸王龍沒有出現,直到大約七千萬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才出現)。泰博羅夫斯基在聲明中說:「它們的長度超過10米(32英尺),重達幾十噸。」 「它們有強大的大頭骨和巨大的下巴,牙齒又大又尖。他們的四肢呈鰭狀。」 蛇頸龍有長而優美的脖子和小腦袋,而蛇頸龍有厚而有力的頸部肌肉支撐著巨大的頭部,這有助於它們壓碎大型獵物的骨頭。

一種已知的pliosaur物種,上龍屬funkei有7英尺長(2米)的頭骨和估計為大約四倍強大為咬霸王龍。該研究的作者報告說,這些先頭天敵會在其海洋生態系統中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以鱷魚,蛇頸龍,烏龜和魚類為食。迄今為止,已經描述了六個恐龍種類。但是,目前尚不清楚新化石屬於哪個物種。

泰博羅夫斯基在聲明中說:「我們希望未來數月和數年內將以大型爬行動物的骨頭的形式帶來更豐富的材料。」

1億多年前,這個山區是由溫暖的瀉湖環繞的群島群島,但是山區的侏羅紀海洋物種也表明該地區是一個「樞紐」,這裡有不同種類的海洋爬行動物棲息地科學家報告說,它們重疊。

在地中海地區,古代海龜和鱷魚的親屬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居住在特提斯海洋中的溫暖水域上,這是在2.51億到6550萬年前的中生代時期,位於兩個古老的超大陸之間的廣闊海域-南部的Gondawna和北部的蘿拉西亞。但是,蛇龍,蛇頸龍和魚龍(顎長而又細長的另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更北端的涼爽水域更常見。這項研究表明,由於克爾扎諾維採(Krzyanowice)的地點保存著來自溫暖和寒冷環境的化石,因此研究人員提出,它代表了一個曾經是獨特海洋生態系統的過渡帶。

相關焦點

  • 滑齒龍:25米長的侏羅紀海怪?
    滑齒龍:25米長的侏羅紀海怪?BBC《與恐龍同行》是經典的古生物紀錄片,捧紅了許多古生物,其中就包括滑齒龍。在影片中,滑齒龍以25米的傲人體長成為侏羅紀海洋中的超級霸王,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高盧超級海怪滑齒龍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晚期。
  • 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發現的侏羅紀海捕食者遺骸
    (路透社)-科學家在世界上最乾旱的智利沙漠中發現了類似於虎鯨的侏羅紀海掠食者遺骸。科學家在採礦城市卡拉瑪附近的洛阿河流域的兩個地點發現了這種生物的下顎,牙齒和四肢碎片,在生態上與虎鯨「相似」。領導這項研究的智利大學古生物學家羅德裡戈·奧特羅(Rodrigo Otero)說,這一發現有助於科學家填補進化的空白。
  • 俄羅斯孤島出土18世紀滅絕海怪遺骸,巨大骨架卻不見頭顱
    最近,一種曾被捕殺至滅絕的古老海怪,重新在一個偏遠的俄羅斯島上出現。當然,人們發現的是其骨架遺骸。白令海的指揮官群島地理位置偏遠,人們在當地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頭斯特勒海牛的無頭遺骸。這種體長達6米的海中巨獸在18世紀就已經滅絕。
  • 無人質疑的巨型海怪
    卡布羅龍也被叫做卡迪的大海蛇,相傳是一種生活在加拿大溫哥華島海上以及歐肯那根湖中的一種水怪,據歷史記載以及目擊證人的描述,這種巨型海怪的體長在10米到20米,而且頭部像是馬或者蛇的頭,長長的身體背部上長有瘤狀或螺旋狀的凸起物,在人類已知的生物中完全對不上號。
  • 神秘的阿蘭伯利怪獸,侏羅紀古海最強海怪,頭部長2米,牙尖如釘
    阿蘭伯利怪獸的確是非常知名的史前巨型海怪,自從在墨西哥發現了它的第一塊動物化石之後,它就被確定為侏羅紀時代的最強悍的海中食肉巨獸。時間的輪盤撥回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來自新萊昂自治大學的高校學生正在墨西哥的阿蘭伯利開展地質測繪,偶然間發現阿蘭伯利怪獸的上龍化石,當時推算它的尺寸可以達到20米,最後確定它的身長約為15米,並且命名為阿蘭伯利怪獸。
  • 摩洛哥發現最古老劍龍遺骸 可追溯至中侏羅世時期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日前,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表示,在摩洛哥山區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劍龍遺骸。研究過該遺骸的古生物學家蘇珊娜•梅德門特說,這種劍龍屬於侏羅紀的第二個時期,即中侏羅世時期。據報導,新種劍龍被命名為Adratiklit boulahfa,在柏柏爾語中的意思是「山地蜥蜴」,從而強調了其被發現地區的特徵。
  • 澳洲發現大型食肉恐龍 足跡達80釐米
    現在他終於找到了大型食肉恐龍在澳洲存在過的痕跡,證據表明,這是一隻昆士蘭恐龍,而且還是只恐龍裡的「狠角」。羅米利奧博士來自昆士蘭大學,他在同行評議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稱發現澳洲最大的食肉恐龍。他說:「北美有霸王龍,非洲和南美也有大型食肉恐龍。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莫裡遜組的大型肉食恐龍有哪些?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莫裡遜組」。莫裡遜組是侏羅紀晚期的一個地質層的名稱,它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美國科羅多洲的莫裡遜,生物學家Arthur Lakes首次發現該地質年代化石的地方,因此得名。
  • 海怪真的存在嗎?科學家認為或是巨型烏賊作祟,或不僅僅是烏賊
    你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它會一直潛伏在你身下的深海中,若你突然發現自己抓了很多魚,那你應該立馬警覺,可能海怪就在你下面,它將魚嚇到水面了。北海巨妖,是北歐神話中的海怪,又是神話,又是當地人口口相傳的傳說,再加人們的深海恐懼,於是海怪的存在變得玄之又玄。海怪真的存在嗎?
  • 一串「雞腳印」竟是恐龍足跡 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
    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侏羅紀地層古生物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彭光照、葉勇,副研究館員江山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及其團隊組成的調查小組,奔赴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進行調查。據悉,這些「大腳印」最終被確認為晚侏羅世晚期的肉食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在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足跡。
  • 發現完整的猛獁象遺骸,猛獁象胚胎細胞具有活性
    猛獁象的居住地原本就在西伯利亞,所以當永凍土逐漸融化的時候,科學家總能在永凍土之下發現猛獁象。根據計算機分析得出,在西伯利亞之中至少埋藏著1500萬頭猛獁象。此前科學家便在西伯利亞北部亞馬爾半島當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的猛獁象遺骸,在該遺骸中還有軟組織成分,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也極具研究價值。
  • 巨型恐龍遺骸出土怎麼回事?在哪出土的神秘品種?
    說到巨型恐龍這個傢伙實在是複雜不能再複雜了,因年代超級久遠,所以只能通過考古去發現去推斷,所以確實是非常的神秘啊。最近火爆的電影侏羅紀2也上映了,這也是把看友們看得直呼過癮啊。所以恐龍這種史前動物也還是非常的吸引人的,比較它真的是非常神秘。最近在網上也出現了一則報導。
  • 墨西哥驚現「海怪」
    研究人員在摩洛哥發現了一種新物種,一種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可怕的史前爬行動物。專家們在發表在《系統古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寫道,這種新物種有著「狹窄、高度拉長的鼻部和互鎖的牙齒」,讓人想起鱷魚的親屬。2018年12月,一具距今1.8億年前的侏羅紀「海怪」化石被發現,有鯨脂和皮膚的證據,這使得這種生物與現代海豚的相似度比之前想像的更為相似。2018年10月,堪薩斯州發現了一具8500萬年前的摩薩龍化石。
  • 侏羅紀是的河怪
    最新公布的研究顯示,棘龍是「侏羅紀公園三號」的對手,它是一種真正的「河怪」。發表在《白堊紀研究》科學期刊上的這項研究,觀察了1200顆巨型恐龍的牙齒化石,發現它是1億年前流經撒哈拉沙漠的凱姆河水系中「最常見的生物」。
  • 視頻丨「無頭雞海怪」首次在南極洲深海被發現
    視頻丨「無頭雞海怪」首次在南極洲深海被發現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5 18:50:55
  • 2.4億年魚龍遺骸胃中發現還未消化的阿斯克海龍骨頭
    2.4億年魚龍遺骸胃中發現還未消化的阿斯克海龍骨頭(© Depositphotos / Mic1805)(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魚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海洋捕食者但是對魚龍遺骸的研究表明,它們可能還有更大的獵食物。在研究魚龍的殘骸時,科學家發現它可以捕獵與其身體長度幾乎相等的獵物。另外,根據在線刊物《學生科學新聞》的報導,大型動物可能成為其生命中最後的獵物,魚龍在吃掉它之後極有可能也會死去。科學家研究了大約2.4億年前生活的魚龍的遺骸,在其胃中發現了還未消化的阿斯克海龍的骨頭,阿斯克海龍是一種長約兩米的海洋動物。
  • 美國軍事基地內又發現人類遺骸 美軍撇清關係:此人與軍方無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月4日報導,近日美軍在位於聖安東尼奧的山姆·休士頓堡基地內發現一具男性遺骸。美軍在調查後稱,這名死亡的男子與軍方無關。美國軍方在1月4日表示,在山姆·休士頓堡基地內一條小溪附近發現一名男子的遺骸,他是麻薩諸塞州人,他與軍方無關。聖安東尼奧聯合基地的官員說,牙科記錄顯示,這具遺骸與一名名為胡安·聖地牙哥的男子有關,他於今年6月從麻薩諸塞州搬到了聖安東尼奧,目前已知的是他與該基地或是軍方沒有任何聯繫。
  • 中生代時期海怪頻出:魚龍有鱷魚牙 蜥蜴頭 海豚吻
    中生代時期海怪頻出:魚龍有鱷魚牙 蜥蜴頭 海豚吻 2014-07-07 13:44:54來源:現代快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從海怪到古代野牛,冰層藏著曾經的故事
    迄今為止,有九大事物在冰層中被人類發現。千年前的鐵器,如果不是冰雪,早已化為腐朽。在海拔1640米山脈上的兩塊巨石之間,人們發現了維京劍,也推測了它主人的故事。同樣是在這一年,南極火山下,一個隱藏的冰洞中,出現了一個溫暖的綠洲,還發現了動物生存的痕跡。在南極的冰雪裡,一個邊緣的島嶼上,人類還發現完整的最大動物化石,人們稱它為「海怪」。
  • 失蹤45年 阿爾卑斯山馬特峰發現日本登山者遺骸
    失蹤45年 阿爾卑斯山馬特峰發現日本登山者遺骸 中國日報網 2015-08-07 15:29:29 (圖片來源:英國媒體)中國日報網8月7日電(歐葉)綜合外媒報導,近日警方宣布在阿爾卑斯山脈馬特峰發現了兩具遺骸。經DNA檢測證實,這兩具遺骸屬於45年前在此失蹤的兩名日本登山者。遺骸發現於海拔2,800米的位置,隨著冰山融化,這些原本被冰雪覆蓋的遇難者遺骸露出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