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精神小夥」—牛背鷺

2021-01-20 禮泉縣甘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


       作為「精神小夥」,精氣神是不能少的,不論是飛翔,還是站立,它都霸氣十足。說到牛背鷺,不得不說一下動物之間的共生關係。所謂的共生關係,意思是說;兩種特定的動物只有互相依賴,(有意或無意地)互相保護,共同生存。牛背鷺之所以叫牛背鷺,是因為在農耕時代,人們常常在牛背上看到它。而它與牛則是一種互利互助的共生關係。在牛背鷺與牛這種共生關係中,牛背鷺獲利是各種各樣的食物,而牛免除了很多寄生蟲的幹擾,同時牛背鷺還會為牛預警,這點如果在野外則會表現得非常明顯。


牛背鷺(學名:Bubulcus ibis):黃頭鷺、畜鷺、放牛郎。體較肥胖,喙和頸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頭和頸橙黃色,前頸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髮狀的橙黃色長形飾羽;前頸飾羽長達胸部,背部飾羽向後長達尾部,尾和其餘體羽白色。冬羽通體全白色,個別頭頂綴有黃色,無髮絲狀飾羽。

      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也捕食蜘蛛、黃鱔、螞蟥和蛙等其他小動物。其與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關係,常跟隨在家畜後捕食被家畜從水草中驚飛的昆蟲,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上或竹林上。常成群營群巢,也常與白鷺和夜鷺在一起營巢。每窩產卵4-9枚,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1-24天。

      常成對或3-5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亦單獨或集成數十隻的大群。休息時喜歡站在樹梢上,頸縮成『S』形,常伴隨牛活動,喜歡站在牛背上或跟隨在耕田的牛後面啄食翻耕出來的昆蟲和牛背上的寄生蟲。性活躍而溫馴,不甚怕人,活動時寂靜無聲。飛行時頭縮到背上,頸向下突出像一個喉囊,飛行高度較低,通常成直線飛行。

       

   

      牛背鷺部分留鳥,部分遷徙。中國長江以南繁殖的種群多數為留鳥,長江以北多為夏候鳥。每年4月初到4月中旬遷到北方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到南方越冬地。

     

<END>
投稿郵箱:2090859774@qq.com
諮詢電話:029-35995628

相關焦點

  • 牛背鷺要更名為羊背鷺了!
    又見牛背鷺成群,螞蚱無奈被羊驅。 ——2020.8.9《牛背鷺更名羊背鷺》自從耕牛被汙名傳播血吸蟲病後,「以機代牛」的驚天陰謀完美得逞,牛背鷺無牛可騎,只好委身矮小的喜羊羊們相依為命,在高過羊群的深叢裡勉為其難驅趕秋後的螞蚱果腹了。
  • 過境嘉義的牛背鷺,在微信群也火了一把
    故事的主角是牛背鷺(Cattle Egret),而不是紅嘴鷗。地點則是臺灣嘉義縣太興村,距離昭通大關縣有1700多公裡。除了滇池,紅嘴鷗也會到深圳越冬差之千裡,謬以千裡牛背鷺的分布極為廣泛,見於亞洲南部、澳大利亞、南鷗、非洲和美洲,根據分布區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牛背鷺(亞洲南部、澳洲)和西方牛背鷺(南歐、非洲和美洲)。在繁殖期,它們的頭頸部是橙黃色,因此又被叫做黃頭鷺。
  • 上千隻牛背鷺成群遷徙雲南金平
    接到此情況後,森林公安局迅速聯合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察看。經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鑑定,這群鳥類為牛背鷺。為保護該物種,金平縣森林公安局、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等部門聯合在村寨中緊急召開了村民大會,向村民介紹這一保護物種,並號召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牛背鷺保護工作,如發現非法獵捕行為可及時向森林公安局報警。
  • 視頻丨江永:牛背鷺歡歌載舞伴春耕
    據村民們介紹,這種鷺鳥叫「牛背鷺」,每年春耕時節都會到田裡覓食。褒廣的田園,給鷺鳥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加之當地村民的愛護,每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牛背鷺駐足棲息。牛背鷺,別名「黃頭鷺」「畜鷺」「放牛郎」等,在我國南方常啄取耕牛和其他牲畜身上的寄生蟲,以及啄食地上的害蟲,故為益鳥。
  • 福州生態好 引來數百隻牛背鷺簇足停留
    牛背鷺飛過鴻尾村。王立強 攝原來,該村一片農田裡飛來一群牛背鷺,它們在農田久久徘徊,遲遲不肯離去,數量多時達好幾百隻,場面極為壯觀。這一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昨日,記者來到鴻尾鄉鴻尾村,看到在數百畝的農田上,不少牛背鷺正在啄蟲。
  • 牛背上的常客「牛背鷺」,是波札那的國鳥,它只吃昆蟲不吃魚
    牛背鷺,身上的羽毛以白色為主,只在頭頂頭和頸有一些橙黃色,腿近黑色,嘴巴黃色,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分布於全球溫帶地區,中國見於長江以南各省,是波札那的國鳥。牛背鷺在我國長江以南屬於留鳥牛背鷺之所以叫牛背鷺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牛背鷺:我是不走尋常「鷺」
    牛背鷺  Bubulcus ibis  脊椎動物,鳥綱,鸛形目,鷺科。又名黃頭鷺、放牛郎。國內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  牛背鷺是中型涉禽,體重300-500克,體長50釐米左右。常棲息於低山、平原的稻田、牧場及沼澤地。  即便是同一隻牛背鷺,但在不同季節,人們也很容易誤以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這是因為牛背鷺成鳥羽色分為夏羽和冬羽,夏羽為繁殖季,頭、頸呈橙黃色,冬羽則全身白色,差異極大。如圖中的兩隻牛背鷺正處於繁殖季,羽色為夏羽。  牛背鷺絕對是鷺科中的「奇葩」。
  • 視頻丨永州江永:牛背鷺歡歌載舞伴春耕
    村民們介紹,這種鷺鳥叫「牛背鷺」,每年春耕時節都會到田裡覓食。廣袤的田園,給鷺鳥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加之當地村民的愛護,每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牛背鷺駐足棲息。牛背鷺,別名「黃頭鷺」「畜鷺」「放牛郎」等,在我國南方常啄取耕牛和其他牲畜身上的寄生蟲,以及啄食地上的害蟲,故為益鳥。
  • 聰明的牛背鷺 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攝影撰文/葉樺
    牛背鷺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也捕食蜘蛛、黃鱔、螞蟥和蛙等其它小動物。牛背鷺與白鷺、夜鷺等鷺科鳥類一樣,生活習性、遷徙繁殖等並無二樣,唯一有區別的是牛背鷺與其它鷺鳥的「飲食習慣」不同。它不像其它鷺鳥以捕食魚蝦和水生小動物為主,而主食昆蟲,難怪它總是與牛為伴。我在拍攝中發現,牛背鷺總是伴牛左右,且以頭部為多。
  • 第18111期【今日頭條】上千隻牛背鷺成群遷徙雲南金平(組圖)
    接到此情況後,森林公安局迅速聯合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察看。經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鑑定,這群鳥類為牛背鷺。為保護該物種,金平縣森林公安局、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等部門聯合在村寨中緊急召開了村民大會,向村民介紹這一保護物種,並號召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牛背鷺保護工作,如發現非法獵捕行為可及時向森林公安局報警。
  • 貴州荔波首次迎來近百隻牛背鷺 目前該鳥在我國數目極為稀少
    通過一天的觀測,在荔波樟江河畔共發現牛背鷺2群,種群數量大約在50至80隻左右。    牛背鷺,別名黃頭鷺、畜鷺、放牛郎,為鸛形目鷺科牛背鷺屬。牛背鷺屬是由Bonaparte在1855年命名的,該屬只有牛背鷺一種,在分類學上有三個亞種,分布於我國為普通亞種,範圍為長江以南各省區。牛背鷺為我國三有保護鳥類。
  • 上百隻珍稀牛背鷺歡歌田間,睦洲鎮蓮子塘村迎來一群國家二級保護...
    上百隻珍稀牛背鷺 歡歌田間 圖/文一班攝影朋友聞訊趕到現場,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攝影家協會自然生態攝影委員會委員、省昆蟲攝影協會會員阮國志辨認證實這群鳥為牛背鷺,伴有少許白鷺和池鷺。
  • 紅嘴鷗大部隊還在黃河流域,你朋友圈轉的那個是牛背鷺
    雲報文旅全媒體記者從微博上找到了視頻出處,微博認證為「知名科學科普博主」的網友@刑小天Bird-Seeker表示,所發視頻內容據說拍攝地點是中國臺灣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牛背鷺(黃頭鷺)遷徙奇觀。黃頭鷺又稱牛背鷺,每年到了秋過境就開始大量集結往南飛,這段期限可見成千上萬隻黃頭鷺飛越山谷的壯觀景象。在現場看到的過程會見到多群混成一大群、擴散、列隊、盤旋升空……有些老一輩的在地居民為這長久在地的奇景稱之為『萬鷺朝鳳』。」雲報文旅全媒體記者 施穎 文微信朋友圈 圖責編 劉賽嬌審核 施穎 陳大衡
  • 精神小夥精神小姑娘是什麼意思?精神小夥是什麼梗
    精神小夥精神小姑娘是什麼梗?精神小夥精神小姑娘今日登上熱搜中,不少朋友還是一頭霧水,不明白精神小夥精神小姑娘是什麼梗?據悉因為鹿晗為關曉彤慶生文案,稱關曉彤「精神小姑娘」!鹿晗今年自己生日,叫自己是精神小夥!
  • 謠言止於你我——請紅嘴鷗自重,不要等別人艾特牛背鷺!
    把臺灣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的牛背鷺(Bubulcus ibis)遷徙視頻掐頭去尾,消除掉親切的「臺普」旁白,一條「西北(伯)利亞的紅嘴鷗,已經進入雲南境內
  • 精神小夥是什麼意思 精神小夥梗怎麼來的出處
    精神小夥是什麼意思,精神小夥表面上看起來挺好的一個詞,但是還具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的精神小夥意思、出處、含義介紹,快來一起看看吧!  精神小夥是什麼梗  俗話說,土到極致就是潮流,所以精神小夥也出道了,精神小夥本來的意思是指精神氣質很好的小夥子。
  • 嘿,精神小夥
    「精神小夥」原指收拾得十分利落,看起來充滿活力、很有精神的小夥子。而現在嘛,一般指土味十足的率性小夥。在一些動物朋友的身上,深小野也發現了這種氣質。而「精神小夥」除了樹葉,還吃起了大蒜,含在嘴邊,擺個造型秒變「齙牙鹿」:你看我笑得可甜?
  • 精神小夥2.0是什麼意思 精神小夥第二代版本梗含義介紹
    最近在網上出現了很多非常有趣的「精神小夥」對於這一類人真的是讓人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大。但是現在又出現了一個「精神小夥2.0」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精神小夥2.0是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前段時間在網上出現很多關於「精神小夥」的評論,至於這個精神小夥是什麼意思
  • 牛背上的特殊「遊客」
    連日來,在遼河流域鐵嶺縣段廣闊的溼地上,總有一群牛背上的「舞者」與美麗的風景作伴。原來,遼河溼地飛來一群牛背鷺,它們在溼地上久久徘徊,遲遲不肯離去,數量多時達好幾百隻,場面極為壯觀。8月3日,記者來到遼河流域,在數百畝的溼地上看到,不少牛背鷺正在啄蟲。
  • 神奇的自然造化,無論在任何地方這種鳥和牛都是最好的搭檔
    這就是物種根據不同的特性而互惠互利的一種表現,現實中也不乏有這樣的案例,比如牛背鷺與牛就是最典型的不同物種構成的搭檔。作為一種鸛形目、鷺科鳥類,牛背鷺是唯一一種不怎麼捉魚吃的怪胎。其他的鷺科鳥類都好這口,偏偏牛背鷺更喜歡吃各類昆蟲。比如常見的地老虎、金龜子、螻蛄、螞蚱、蝗蟲甚至蜘蛛等,水裡面的蟲子的也會吃螞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