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粉絲刷榜這事鬧好幾天了,吳亦凡這個月初新歌一發行就登上了美國iTunes四個榜單的Top1,前十被新專輯的歌曲包攬了七席,在華語歌手裡算非常好的成績了,但畢竟是國際榜單,於是Lady Gaga和A妹的粉絲瞬間就不樂意了,紛紛表示Kris Wu到底是誰啊?居然能搶了A妹的第一名。
後來,網友發現A妹的經紀人在推特上發文指責吳亦凡刷榜行為,但隨後不久就被闢謠了是一條假的推文,表示並不認識吳亦凡。
今天,池子也跑出來加了一把火,發博喊話吳亦凡粉絲「不要再刷榜了,不然吳亦凡不知道自己什麼水平永遠都進步不了。」
且不談認不認同池子的觀點,刷榜這個事是雙方各執己見,我們不妨站在兩方的角度來看一下問題:
外國網友/池子們(反對):想像一下,如果當天周杰倫、林俊傑、蔡依林發新歌,但是榜單前十有七個是印度的「阿凱苦力猴亞猴奔」,而且印度粉絲還在評論裡各種空瓶,高呼「亞猴奔」是印度之光,路人看到榜單會不會一臉懵?你不能否定「阿凱苦力猴亞猴奔」歌不好,只會覺得「亞猴奔」粉絲操作太騷。
吳亦凡粉絲(支持):「粉絲自己掏錢買專輯,我們沒有作弊,按規矩來的,這有錯嗎?」這一點錯都沒有。而且今天是吳亦凡生日,粉絲特地集資了500萬(小聲bb一句:這年頭粉絲都好有錢)送的登頂禮物,也算是給自家愛豆一個驚喜。
但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是,歐美那邊沒有衝榜的概念,歌是用錢買的啊就像應援一樣,一個帳號只能買一張專輯,而吳亦凡粉絲的操作是提前一個月買好Apple ID,用VPN切地點,帳號不斷的購買,刪除,繞開反作弊系統,所以銷量相當高。
錯就錯在錢用錯了地方,粉絲也沒必繼續撕下去,這樣對吳亦凡口碑沒啥好處,況且吳亦凡專輯今天也在國內上架了。
目前姨太能想到的解決方案:
1.粉絲把集資的錢用在買國內數字專上,可以衝銷量,可以出大字報,別只專注國外榜單了,沒啥意義。
2.吳亦凡本人出一首類似《江南style》或者《see you again》的歌,有全世界自來水流量,各大榜單自動上,粉絲躺平任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