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才過了一半兒,卻不太像是個安分的一年。
四月間,度過了大半個月的30度盛夏,轉眼間的六月卻淅瀝瀝下了快兩周梅雨。
大西北的寧夏快怕是要有入梅一說了。
反正雨天適合約電影。
所以今兒和酸可愛約了《千與千尋》
幾年前第一次看《千與千尋》,不太記得劇情,卻好像看到了無數個故事。
記得給河神洗澡的情節。因為那個年紀心懷人類的赤誠熱情依然濃烈,任何懷抱人類,呵護地球母親的情節都能讓自己熱淚盈眶。
記得小千白龍那介於友情與愛情間的微妙情感。因為遺憾過去,體驗當下,期許未來的情緒膠揉在一起,是二十幾歲的光景裡對情感最敏感的直覺。
如今,踏過三十歲,看到的《千與千尋》卻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所以宮崎駿是大師啊。他無心讓你看他講的故事,他讓你看到故事裡的你自己。
不要吃太胖啊,會被殺掉的。
發胖,已經成了艱難生活裡最容易的一件事兒。
看著千尋的爸媽走進小鎮,尋著香氣奔向食物小攤的樣子,像極了那個站在路邊攤前邁不開腿的自己。
默默的說,工作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要對自己好一點。
從什麼時候開始,本來只是填補飢餓的食物變成了慰藉辛勞的工具?
大概是從我們拋棄了那個心懷理想的自己開始吧。
多少成年人說起理想,都是滿臉嘲諷:北上廣也好,三四線也罷,現實主義的世界裡容不下肉身,也盛不下靈魂。
可誰說理想就一定是出人頭地的幹一番大事業,拋家舍業的追尋詩和遠方?
心懷理想的自己,其實就是那個在努力的生活過程裡,不斷尋找最真實美好的自己,並堅持不懈下去的人嘛。
堅持沒有依賴容易,努力沒有藉口容易。擁抱有理想的自己沒有貪吃發胖容易。
食物啊,除了填補飢餓的身體,別無他用。
千尋明白,身為成年人的爸媽卻蠢得可以,難怪變成了豬。
就算是個寶寶,我也有看世界的權利。
看完電影,酸可愛扔給我一張烏鴉小老鼠的壁紙。
這是電影裡瞬間愛了的一對CP。
原本是個錦衣玉食,飯來張嘴的巨型寶寶。不開心就踹牆,藏在抱枕坐墊裡擰人胳膊的巨型哭鼻子蟲。
當大寶寶變成小老鼠被扔進窗外的世界裡,他可以搭伴逃了無臉男的追捕。可以坐在電車的窗戶邊看美麗的大海。拒絕小千坐上肩頭的邀請,邁開小胖腿努力奔跑。可以跳上錢婆婆的桌子偷拿小餅乾,扒著小爪子幫錢婆婆紡線。
不去看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沒有世界觀,哪來的長大成人。
愛與呵護稍不留神就走向極端,變成控制和佔有。
可每個生命從落地起就是獨立於他人的存在。承認,接納,並幫助他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是愛與呵護延伸出的對生命的尊重,父母也不能例外。
這個世界的美好,要去擁抱。
這個世界的不美好,也需要去體驗,然後才會長出應對風雨的鎧甲啊。
2019,還有幾天就過去整一半兒了。
前方還有多少故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給菲比一首歌的時間
在這飲冰食霜的人世間
溫熱赤誠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