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傍晚17點左右,護送7歲兒子返校的媽媽在路途中遭遇黑熊襲擊致死,後續趕來營救人群中又有兩名被黑熊致死,為控制住黑熊繼續傷人,警方果斷將其擊斃,另一隻黑熊也在繼續追蹤。
對於那名親眼看到黑熊襲擊媽媽的兒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童年陰影。
眾人對於黑熊的恐懼再一次提高,有極端的網友呼籲將這些殺人動物消滅殆盡。
同時也有比較理性的呼聲,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平相處。
就在2011年BBC就曾專門跟蹤拍攝野生黑熊,製作了3集的紀錄片,分為春、夏、秋三集分別記錄不同季節黑熊的生活。
看看豆瓣評分就高達9.4分,非常值得一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專業的野外攝影師戈登,這次他要開始全新記錄拍攝下母黑熊莉莉的生活。
一開始面對體型巨大的黑熊,戈登也是害怕的,畢竟成年黑熊的體長就超過他,體重更是成人的2倍。
如何近距離接近母熊莉莉成為戈登拍攝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他於是去請教了研究黑熊將近40多年的博士林恩。
博士給他介紹拍攝的黑熊就是莉莉和它的幼崽霍普。
因為莉莉是被博士研究多年的黑熊,關係也一直很好,特別是它的脖子帶有GPS項圈,方便追蹤研究。
第一次戈登就攜帶攝像裝備通過GPS探測器找打到了莉莉和霍普,這時霍普正在喝奶。
在被觀察的莉莉一開始沒有攻擊戈登,並且戈登還主動叫著莉莉,宣告自己的到來,這是博士傳授的技巧之一,不要讓黑熊感覺你是在偷偷摸摸,而是讓它知道你的存在而忽視你,才是最安全的策略。
隨後突然,莉莉不斷的靠近戈登。
被嚇壞的戈登聽從之前博士的教導,保持了至少20米的距離,並且不慌不忙的隨著莉莉的逼近而慢慢後退,直到莉莉感覺沒有危險就自己離開了。
這一次的單獨行動,讓戈登不敢再一次靠近黑熊。
直到博士帶著戈登親身示範如何增進和黑熊的關係。
博士在靠近莉莉的範圍內,一邊呼喊著它,一邊通過探測器尋找莉莉。
最後,莉莉出現在鏡頭前,看到博士的到來,莉莉並沒有表現出害怕或者威脅,反而主動靠近博士。
當莉莉接近博士的時候,博士拿出食物主動餵養著莉莉。
在旁邊躲著遠遠的戈登看著博士和莉莉親密無間,自己卻還存在著上一次的陰影。
博士看得出來戈登的恐懼,但是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直面恐懼。
通過這次博士的帶領下,戈登學會了如何與黑熊的簡單相處。
後面的拍攝就可以自己大膽的進行。
慢慢的戈登和莉莉建立起某種聯繫,不再害怕黑熊,甚至是感覺就像朋友一樣。
而當一次戈登想要去接近幼崽霍普的時候,莉莉當頭給了他一個教訓,就是用牙齒稍微咬了咬戈登的大腿,意識到冒犯的戈登,果斷不在靠近霍普,開始向莉莉示意自己沒有惡意,雙手掌心向外面向莉莉,傳達已經沒有食物,自己要離開的意思。
其實往往這種時候才是最危險時候,當你認為已經和熊成為朋友,可熊卻不一定認為你是朋友,只是將你歸類為一個無威脅並可提供食物的任何動物,但是你卻將之放在人類相處的朋友關係中,做出人能理解的親密行為但是熊卻認為是威脅的舉動,就可能讓自己的一廂情願被熊的一個警告徹底斷絕。
保持距離不管是在人際關係,還是和野生動物相處,都是不變的法則。
後面拍攝因為戈登臨時有事,不得不暫告一時,餘下的拍攝被博士團隊接替。
黑熊的交配季節到來。
莉莉也按捺不住要去交配的心情,讓年幼的霍普獨自呆在樹上,一路上也留著回家的氣味,可不曾想天氣驟變,突降暴雨,將路上莉莉留下的氣味全部衝去,莉莉找不到霍普了。
本來這是一件在自然界再普通不過的現象,作為人類看到後或許會出於感同身受的影響,去幫助莉莉找到霍普,但是作為研究人員的博士,很清楚人為的去幹擾自然界的生存現象,看似做了好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不過在博士看到同事留下淚,也出於多年來跟蹤研究莉莉,見證了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情感在這時超過理性,他還是主動救下霍普,將它帶到莉莉的身邊。
在霍普見到媽媽的那一刻,動物的本能行為,霍普不斷的嗷嗷大叫,親暱的不斷觸碰媽媽,母女倆的舉動自然純樸的展示全部動物本能的溫情。
以上僅僅是戈登與莉莉一家相處的春天篇,後面還有2集的夏天和秋天,就等著小夥伴們去發現更多有意思的內容,這裡就不在劇透了。
話說回來,對於此次黑熊襲人致死事件,是否該是如何思考今後如何更好的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人類。
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平、和諧相處不僅僅是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是一種和諧社會的更大化的自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