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吳曉波的一篇《到日本買馬桶蓋》的文章,使得馬桶蓋成為了消費升級的一個現象級話題,也拉響了中國智能馬桶蓋的第一波行情。松下、惠達和海爾等公司當年的銷量增幅都在300%~500%之間。
2016年,京東智能馬桶蓋的銷量同比增長120%,2017年的同比增幅是80%。有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中產家庭新房的智能馬桶蓋安裝率,從2015的3%提高到了20%。
時至今日,智能馬桶蓋行業給大家感覺仍舊是沒有大的聲音,也沒有走出大行情。智能馬桶蓋行業到底缺哪把火呢?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智能馬桶蓋是個健康的好產品,我們中國企業製造出來的馬桶蓋無論是工藝還是技術也都不比日本的產品差。問題還是出在營銷上。
首先,馬桶蓋的產品特性決定了其在教育和推廣上的難度。
馬桶蓋既是一個強體驗的產品,也是一個自我意識覺醒驅動型的產品。用過馬桶蓋的人都知道使用的好處,但是又很難主動向周邊的親朋介紹,尤其是異性之間,就更難開口。
最好的市場教育就是體驗。幾乎所有的產品,廠家銷售的時候,都希望客戶能夠現場體驗。不管是家電,還是化妝品,都能實現。冰箱的蔬菜保鮮,集成灶的炒辣椒,洗衣機的空氣洗,小家電現場製作美食,等等。
只有馬桶蓋的演示,最多是看看導購員的現場演示,怎麼操作,有哪些功能,有哪些技術等,但是體驗,那是絕對做不到的。這為馬桶蓋的口碑傳播和體驗式營銷帶來阻礙。
對於馬桶蓋行業需要長期的市場教育,洗之朗創始人馬悅認為,馬桶蓋品牌需要建立長期主義思維,而不是短期的投機。建立了長期主義的品牌,才能夠更加務實地做馬桶蓋的市場教育工作。
其二,行業缺乏爆點性事件營銷。
智能馬桶蓋的價格現在已經很大眾化了。一兩千元就能買一個不錯的馬桶蓋。這樣親民的價格,按說城鎮家庭家家戶戶都要買。但是吳曉波事件之後,馬桶蓋就沒有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事件營銷,讓行業保持熱度。
眾所周知,上次吳曉波的馬桶蓋事件是無意中戳中了中國製造的痛點。而吳既不是行業中人,也不是策劃公司。因此,這之後,吳曉波並沒有做一系列關於馬桶蓋的營銷事件。
中國很多產品的爆發,都是靠一次次精彩的事件營銷啟動的。藉助事件的熱度或策劃一起熱門事件,很多品牌可以藉此輕鬆地獲得曝光度,因此熱門事件匯聚的輿論和目光能讓很多企業眼紅不已。製造熱點事件既需要品牌的視野,也需要強大的資源。
而馬桶蓋行業沒有哪個品牌願意聯合吳曉波一起策劃事件營銷,讓話題持續。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馬桶蓋品牌除了日本品牌松下以外,大都出自中小企業。這些企業規模較小,品牌意識淡薄,行業視野不夠。因此這類企業沒有實力和膽量去策劃有影響力的營銷事件。
而馬桶蓋還有另一部分大佬級品牌,他們都是智能馬桶品牌,TOTO,和成衛浴,科勒,恆潔等,這些品牌有實力和資源,但是他們主打的產品是少則五六千,多則上萬元的智能馬桶,針對的消費者也是有裝修需求的精準客戶。因此,這些有實力的品牌也不會去向大眾群體做一兩千元的馬桶蓋的傳播話題推廣。
可以說,中國的馬桶蓋市場正處於畸形的發展狀態。馬桶蓋企業沒有營銷實力,智能馬桶品牌沒有推廣動力,就使得馬桶蓋市場只能靠自然流量實現穩定的增長。
有營銷人士在走訪了馬桶蓋製造基地台州之後指出,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提出一個特別尖銳獨特的觀點出來,馬桶蓋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除了熱點事件的策劃,馬桶蓋品牌也沒有實力能力在線下做推廣,沒有品牌的專櫃,現場演示,陳列和推廣等標準的營銷動作。一些企業只能依靠線上電商作為主渠道銷售產品。只有線上雖然也能帶來一定的規模,但是卻無法打造出真正有影響力的品牌。
其三,馬桶蓋行業人才匱乏。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智能馬桶規模高於馬桶蓋的規模。而馬桶蓋家庭保有量超過八成的日本市場,TOTO和伊奈兩大馬桶蓋品牌的營收90%以上來自於馬桶蓋,而非智能馬桶。而中國市場要達到日本的成熟度,或許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國馬桶蓋企業多處於產業帶基地。這裡雖然有製造能力,但是營銷管理人才的匱乏,正在阻礙企業的快速發展。以台州為例,這裡的馬桶蓋企業大多都是創業的老闆做總經理,聘請一個營銷總監,家裡的親戚主管企業各個部門。
這些老闆的營銷思維大多還停留在經銷商打款發貨的層面,缺乏品牌意識。銷售團隊也是按照傳統的模式,底薪+提成去做銷售。這些傳統的東西早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新市場。而台州當地的企業卻無力改變這些。
要想扭轉這種局面,頭部企業只有走出產業帶基地,擺脫製造型思維模式,將營銷中心轉移到營銷人才聚集的一二線城市。通過更加高端的人才和團隊帶動企業的高增長,從而帶動產業的發展。
中國馬桶蓋行業需要提升的還很多,不是簡單一兩個事件營銷可以解決的,市場也不是一兩把火可以點燃的。企業實力,市場教育,消費理念等。既有大環境的問題,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一個提升生活品質的健康電器,馬桶蓋後續肯定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能保持穩定持續的增長。
正如吳曉波所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將激發出新的需求,對它們的滿足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原始起點,在這個意義上,除非需求增長停滯,否則,中國無夕陽產業。馬桶蓋行業既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