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相親者的自白:能考10次清華,卻找不到一個對象

2021-01-10 騰訊網

轉自:一條(ID:yitiaotv)

本文已獲得授權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

近期,「985畢業生相親只挑985」頻上熱搜,

引起不少爭議,

有人諷刺他們用985學歷架起了一道生殖隔離;

有人猜測他們是擔心自己階層掉落;

有人調侃「沒上過985高端相親平臺,

你不懂凡爾賽文學的痛」;

也有人坦言其實不管是求職還是相親,

都有一條鄙視鏈:

985看不上211,

211看不上普通一本,

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一條在過去的2個月發起了一場

「高學歷相親」的調查徵集,

收到50位高學歷相親者的經歷故事,

分別來自清華、北大、哥大、早稻田……

我們邀請其中10位進行視頻採訪,

表達他們的實際處境與想法。

其中有幾位高材生甚至自嘲:

「再難的考試好歹有標準答案,

找對象卻有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多考10次試,就能找到靈魂伴侶,

那就簡單了。」

同時,一條與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奕斐

聊了聊「985相親」的現象與利弊,

也為在追求婚戀關係中的年輕人,

提供一些愛情思維的參考。

撰文 陳薇沁 責編 陳子文

清華大學女孩樂樂

高學歷相親眾生相

考上清華時,91年出生的雲南女孩樂樂還是一個母胎單身。

18歲時,她高考626分,雲南省文科第六,開玩笑似的幫了她在清北之間做選擇的,是「清華大學男生多,脫單率高」的想法。「進入大學前,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是要談3-4個,後來發現簡直是痴人說夢,畢業的時候還是單身。」

當時,好友給她在人人網上建立了一個相親站,擺上樂樂的美照,介紹語中暗示她「學霸控兼顏控」。一個男生給她投稿,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努力的人,附上了十幾張工作頁的截圖,而證明他愛運動的,是一張上半身全裸的健身照。

樂樂心裡暗自失落,自己熬著不早戀,並不是為了找個「怪咖」作為初戀。

像樂樂這樣出身名校的相親者並不在少數, 985相親平臺陌上花開為他們資料庫裡的4萬多名相親者總結畫像:

1. 年齡26-32歲;

2. 年收入在20w-100w;

3. 定居在北上廣深以及江浙地區;

4. 主要來自金融、高校、醫院、網際網路四大行業。

其中,清北博士的相親需求會顯著高於其他985以及海外高校。

受訪者反映,作為學霸,自己從小或因為父母的督促、或因為自覺,往往規避早戀,即使有人主動找上門,也會殘忍拒絕。他們中的多數人,將青春時期對戀愛的美好幻想留到了大學畢業後,安在相親對象身上。

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DD的擇偶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DD,給出了一條清晰的相親鄙視鏈:「其實無論是求職還是相親,都存在這個情況——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她進一步解釋,就像招聘的面試官看簡歷一樣,本科學歷重要程度超過碩士,因為高考看的是一個人12年的教育,考研則是看半年甚至3個月的努力。甚至海歸都要看是水校還是牛校,美國的常青藤聯盟和英國的牛津、劍橋裡出來的,是人中龍鳳。

畢業於時尚院校的蔗蔗的擇偶標準

93年的蔗蔗畢業於義大利的時尚院校Istituto Marangoni,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學在職班就讀。她說,時尚院校的同學一般不進行相親的操作,曾是兼職模特、身高182cm的她,卻是個例外。

「我經歷了10次以上父母介紹的相親。」

蔗蔗詳細描述了父母給她安排的相親場景:豪華的餐廳、隆重的氛圍,一個介紹人兩邊坐著兩個家庭,男孩子通常是海歸的碩士或博士,父母們通過介紹人迅速了解雙方的背景,往往是兩邊的家長談笑風生,她卻跟相親對象幾乎說不上幾句話。

蔗蔗遇到的學歷最高的相親對象是一個劍橋大學的本碩連讀生,當時兩個人沒聊幾句話,她覺得在這種相親環境下,對方顯得「有點呆,不夠有趣」,現在回憶起來還有點哭笑不得。

蔗蔗說,父母提早給她相親,也是出於對她「三高——身高、學歷高、工作好」的擔憂

大學畢業前不準戀愛,畢業後問:你怎麼還不生娃?——這是許多高學歷相親者普遍面臨的來自家長的靈魂拷問。

如果父母本身的學歷比較高,這種焦慮感會更深,有一位受訪者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她就曾被父母暗示「快點找一個學歷高、靠譜的對象」;同時,另一位受訪者表示,當對方的家長知道她是清華畢業時,立刻表示非常滿意,背後既有對她優良基因的肯定,又有對她未來主動挑起教育孩子重擔的期許。

大寧寧的擇偶標準

在高學歷相親圈裡,還有一類女神級別的人物,被稱作「弄錯了性別的霸道總裁」。

86年的大寧寧年收入約100萬,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做併購交易諮詢。她在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分別讀了本科和碩士。常年健身,無論是外貌還是人生規劃都堪稱完美,在大寧寧的線上相親帖下,好幾個用戶留言:「如果她是個男孩子就好了。」

5年前的大寧寧,更多還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

大寧寧坦言自己是「不好嫁風」,她從29歲開始相親,歷時長達4年,次數有大幾十次。她總結自己持續相親的原因:看中自己的個人發展,過往的那些年,不那麼願意向社會普遍認可的家庭模式去妥協。

「其實是很矛盾的,我是32歲以後才真正清楚自己是誰、擇偶標準是什麼,但在北上廣,高學歷女性最好在23、24歲時就開始相親,成功率會高出一倍都不止。」大寧寧說。

30歲以上的大齡高學歷單身者,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強烈的相親需求。同樣在20幾歲時經歷了事業的摸爬滾打期,男生成了鑽石王老五,而女生卻成了別人眼中「生錯性別」的黃金單身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生Bang的擇偶標準

在同一個相親圈的兩端,

男性和女性面臨不同的困境

根據上述的資料庫,參與活動的44000多個高學歷相親者中,男女比例3:7。

與女性的焦急相較,處於同一個圈子裡的男性明顯淡定很多,畢業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現在上海做大宗商品研究員的Bang說:「相比於我去找相親,更多是相親過來找我。

今年26歲的Bang與前一任女友剛剛分手5個月,在這段短暫的單身生涯裡,父母、朋友陸續給他介紹了5個女孩,「都說我學歷、家庭、性格都不錯,適合當結婚對象。」

Bang自己卻認為單身時光挺好的,每當有了點認真的念頭,身邊已經結婚的男同事就勸他:「你再晚一兩年,等工作更穩定了,你再找個00後或者10後,不香嗎?」

他坦言,這個圈子的大多數男生都十分認可這種選擇更年輕、更美貌、學歷範圍不限的擇偶標準。「大城市的婚戀市場對於男生的經濟要求更高,買不了房就不能在這裡紮根。」優勝劣汰後「存活」下來的男性,會更吃香、有更多選擇。尤其是像Bang這樣的留學生,一方麵條件優秀,一方面性情懂撩,是相親市場裡的搶手貨。

浙江工商大學畢業生Anna的擇偶標準

「他們實在太不主動了,導致我們這樣在北上廣深發展的女性必須在25歲之前主動發力,以求得30歲前能進入婚姻。」89年的Anna對圈中男性待價而沽的心態表示不滿,她說很少有女生能在年輕的時候就做好「不婚不育」的打算,多數人都害怕錯過生育黃金期而急於進入相親大隊。

相親了4次,Anna總結:以上海為例,高學歷相親圈相當於7個女性在競爭3個男性。「男生人數不夠,希望25歲左右的高學歷男性可以積極參與相親,這也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呀。」

被父母安排了好多次相親都沒成功的蔗蔗也表示,在相親對象的朋友圈裡發現,他們最終都找了學歷不如他們本人的女孩,「男高女低」傳統價值觀有一定影響。

早稻田大學畢業生趙嶽巍的擇偶標準

26歲的趙嶽巍今年剛從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回國,作為一個母胎單身,他替高學歷卻性格老實的男生發了個聲:身邊的女生都喜歡「有情趣」的男生,對物質和精神都有高要求,所以不能怪20幾歲的男生選擇奮鬥多過相親。 「一個高學歷圈女性在25歲時對男性對象物質和精神的要求,男性往往在30歲時才能達到。」

趙嶽巍坦言自己在留學生裡的競爭力不夠,這是他單身的原因之一。「留學圈裡,甚至有人用凡爾賽的方式追求女生,很多女生覺得這是她們想要的精神生活,但我認為這樣的追求是很脆弱的。」

同是高學歷人群,女性擇偶要求會比男性的具體很多

經歷了高知女性在其生活情調上的貶損,趙嶽巍留學時的一位男性好友找了個中專畢業的女朋友,因為對方願意安靜地聽他說話。趙嶽巍則拒絕了父母為其相親,繼續保持單身狀態。

處於同一個高學歷相親圈的兩端,男性和女性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可能也對對方存在理解的偏差:女性覺得男性坐等升值,在眾多候選人裡挑挑揀揀;男性覺得女性錯把要求當需求,以「凡爾賽」為榮。

清華畢業生月亮(左)和樂樂(右),一起創建了985相親平臺

「985婚配985」,他們有這些理由

為了給自己找對象,從清華畢業的單身閨蜜月亮和樂樂,在2015年創辦了一個985相親平臺——陌上花開HIMMR。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們把用戶範圍鎖在了清北復交(清華、北大、復旦、交大)。後來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她們又把範圍擴大到了其他985院校和海外著名高校,「具體選擇哪幾個海外高校,我們慎之又慎,QS排名全球前100的先進。」

在這個平臺的群體中,誕生了不少2020年的熱搜詞:

985相親:中國985工程中的39所頂尖高校學生間的相親活動。

陌學:通過觀察高學歷單身男女的相親行為,總結985畢業生非比尋常的愛情婚戀觀,乃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985相親典型男性畫像(左):年齡27-31歲,身高170cm-180cm,從事金融/網際網路行業

985相親典型女性畫像(右):年齡26-30歲,身高160cm-170cm,從事金融/高校行業

根據《陌上花開5周年行業分析白皮書》,

幾大因素決定男性能迅速配對:

1. 年收入越高越好;

2. 來自金融、網際網路、科研三大行業;

3. 身高在180-185cm最佳,185-190cm次之;

4. 「年下男」成為優勢,「大叔」仍有一席之地。

女性迅速脫單的因素有:

1. 收入不影響判斷,年收入百萬者例外;

2. 來自金融、網際網路、科研三大行業;

3. 身高在165-170cm最佳,170-175cm次之;

4. 「年下女」最受歡迎,姐姐是新趨勢。

陌生花開平臺女嘉賓,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高茜鈺的擇偶標準

這些因素歸總,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絞殺:

「讓我聯想到農博會上的選拔賽……」

「從清華畢業還找不到對象,是在炫耀嗎?」

「讓人窒息的相親,婚姻一開始就是門當戶對,那愛情呢?」

「擇偶標準可以飄渺,但生活需要煙火氣,希望這些高材生們都可以來接接地氣。」

採訪時,我們直接問了每位當事人的意見,他們表示擇偶不會限定在985範圍內,但用985相親的方式確是非常有效率。

共同話題多

「不在同一個圈子裡,兩個人沒話聊。」

趙嶽巍說有一次朋友和他出去聚會,朋友那位中專畢業的女朋友打電話給他,剛上來就是一句粗口,堵得他連口都開不了,「更別提要求兩個人在一起聊些有深度的話題了。」

Anna提出了用「學歷」當標準,比「車、房、戶口」清新的觀點

「智性戀」比「錢」清新

Anna說,自己參與過高學歷圈的線上徵友活動,擇偶標準那一欄寫上了:高學歷加分,理工男加分,有人在評論區留言:這不就是智性戀? (智性戀:被對方的智識所吸引,從而產生想要與對方交友的想法。)

Anna提到自己是個典型的文科生,所以理工科學霸對她來說更有吸引力。她說自己從來都沒有提過希望對方有房有車或者有戶口,以「學歷」來擇偶純粹是個人選擇,而且這個標準和普世的車、房、戶口本的要求一比,不是很清新嗎?

學歷不錯的人,更容易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穩定、收入高的工作,家庭成員也更注重教育。

樂樂認為:985相親是一種比較更容易搭建信任的方式

圈子小,不易被騙

985相親還有一大優勢——熟人推薦。陌生人相親的一大危機在於信任問題,尤其當下社會「朋友圈拼單名媛」、「拼單某二代」等現象此起彼伏。而在985相親圈,信任問題幾乎不存在。

月亮和樂樂表示,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很方便讓朋友去對方學校問問他過往的經歷,「大家都住一個村落,犯罪的成本很高,你出過什麼醜事,一下子就傳了過來。」

月亮說,圈子裡曾發生一個偽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相親的故事。一位號稱在美國讀博士的男生上平臺相親,女嘉賓卻發現男生長時間在用中國時間作息,平臺去對方的校園網上查了他的論文,發現對方在用同名同姓人的學生證照片詐騙,「這個圈子就這麼大,用江湖行騙那一套很快就會被拆穿。」

王沫沫認為:大家的婚戀觀也受到階級焦慮的影響

維持或跨越階層

從清華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的王沫沫,幽默地打了個比方:一個清華的畢業了去賣豬肉,是要上新聞的——這源於人們對高學歷群體已經形成中產階層刻板印象。而985相親者,多少都有「維持或者跨越階層」的要求。

王沫沫是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父母對她的期望就是這一代比上一代強,她能考上清華是全家人都沒想到的事。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因為考上了清華,她躍升到了中產階層,「焦慮它在生活中體現在方方面面,所以婚戀絕對也是被折射進來了。」

婚戀路上,試試去掉標籤的束縛

「我是一個養貓都要看它能參加什麼比賽的人,相親不在同一檔,不就虧了嗎?」某位985相親者開玩笑對我們說。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奕斐身邊的同事、朋友、學生幾乎都是從985高校畢業,她從社會學的角度,向我們解答了「為什麼985學生覺得自己不找個985的對象就虧了?」

「因為我們的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競爭體系中,學習、工作上的成功,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然而他們忽略的是,婚姻並不會因為有成就感而幸福。」

在採訪趙嶽巍的過程中,他提到了自己父母的婚姻:北大女博士和人大男碩士的結合,在1960年代可謂是站在學歷鄙視鏈的頂端了。他的母親聰明優秀,年輕時有許多追求者,最後選擇了他父親,因為他是追求者中最聰明的。

然而在往後的生活裡,母親醉心學術研究,難免疏於人情世故,而父親也並不那麼擅長去幫她彌補,兩人常有口角。「學歷解決不了往後幾十年的生活,這是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的婚姻觀。」

研究大量婚姻個案過後,沈奕斐發現兩個學歷完全對稱的人未必最合適,因為他們可能擅長於相同的領域,又同時不擅長於同一個地方;反之,如果男性是個博士,太太是一個不搞學術、但對家庭有強烈支持的人,他們的生活通常很幸福,性別對調,結果也是一樣的。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解釋「985相親」背後的社會現象

「當然,這也不是說因為你是985,我就不找你了,這個沒必要。」沈奕斐解釋道,身處985的環境裡,高材生的確最容易接觸到高材生,這時候產生的戀愛也是志趣相投、悸動不已,只是要分清楚到底是先「悸動」還是先「設立學歷門檻」?

Bang說,父母給他介紹的相親對象,往往一上來就談很功利的話題:像是家境匹配,學歷相近,外貌般配,「就很難讓人有那種悸動的感覺,以前校園戀愛時想到她心裡就小鹿亂撞,我還挺懷念這種感覺的。」

絕大多數受訪者也表示,即使是使用985相親的方式,自己還是在尋找愛情,渴望戀愛帶來的悸動和心跳。

沈奕斐解釋,當你想要擁有愛情的同時,又要求能達到維護自己階層的目的——這本身就與愛情感性的邏輯相違背,你找到的人也會功利。

清華大學畢業生月亮的擇偶標準

月亮說,是一次又一次的相親,才幫助從沒談過戀愛的她,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擇偶標準,「不是又高又帥,不是又才華橫溢又溫柔體貼,而是一個能跟我聊得來的人。」

沈奕斐在這點上表示支持,認為相親就是打開朋友圈一個很好的方式。每個人在愛情來臨前,首先要有交朋友的能力。

然後,可以給自己設1-3個底線。你是個顏控,就在學歷上放低要求;你是個學霸控,就在家庭條件方面放寬限制;特別是985相親者,如果要把985的標準堅持到底,那千萬不能在985的背後再貼什麼隱形標籤,不然只會原地打轉。

「最好還是能去掉高學歷的標籤,」沈奕斐在《社會學愛情思維課》裡強調了一種愛情思維,「很多人之所以覺得難,是因為他們把理想當成了底線。每個人如果不是一味要找那個達到你所有要求的理想的Mr. Right,你就不會把自己框死,試試用排除Mr. Wrong的方式,找對象就簡單多了。」

在你底線範圍裡面再去找讓你舒服的人,打開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想像,對人生的想像。

每天一條原創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一條(ID:yitiaotv)

點這兒,來非建築 × 一條的店裡逛逛

相關焦點

  • 「高考瘋子」拒絕上北大,10次高考只為上清華,他現在怎麼樣了
    清華大學是每個高考學子的畢生夢想,因為在傳統家庭觀念裡,父母教育我們的就是你一定要考上清華,不考清華你這輩子就完了。就算不考清華北大也不錯呀,也算是學子中的佼佼者了,然而他考上了北大卻拒絕上北大,誓要上清華,就這樣考了10次,有點範進中舉的勁頭,給人印象深刻他就是被大家稱為高考瘋子的吳善柳。
  • 高曉松家人的學歷有多牛?全家包攬頂級名校,清華本科還拖後腿了
    最近還有一個叫楊晨煜的廣西高考狀元引發了外界熱議,他的高考總分730分,語文和理綜各扣10分,其他全滿分,創下了43年來廣西理科高考最高分的紀錄。後來還有人爆料稱他的爸爸爺爺外公全是清華畢業,外婆北大,奶奶復旦,媽媽上交。這個消息出來後網友們驚呆了,這都什麼神仙家族啊,平均學歷高的可怕。
  • 他高考遲到20分鐘,高出分數線60分考取清華
    本文轉載自「亂談阿翔」微信公眾號 「高考數學的那天起床,發現找不到準考證了,在家折騰了大半小時,在8點找到準考證的時候,去考場的331公交車已經沒有車了,還好借了一位陌生叔叔的自行車一路狂蹬到考場。」 高曉松回憶自己當年高考時說道。
  • 清華2020應屆大系第一名,回小鎮開花店,網友:書白讀了!
    但總會有人說「學歷無用」。學歷真「無用」?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步入社會之後,才會明白學歷是多麼的重要。「學歷無用」不過是平庸者的自我安慰。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羨慕到。清華的一名學子剛剛畢業,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回小鎮開了個小店。雖然大學生回鄉創業有一些補助,但最羨慕的是他的心態。能上能下(沒有說開花店不好的意思,只是說自己可以接受一線城市到三線小城的落差),不是一般人。
  • 一個清華學霸決定退學
    「這跟考名校是一樣的,就是那種跟別人比的心。」經濟學是清華的熱門專業,只有成績年級前10%的學生才有資格報經濟雙學位,「我在前5%幹嗎不報?」大三時,他還考慮要不要去美國一梯隊大學讀個博,來個國際版高學歷。父母和他的想法一致。「你不念博士,誰念博士?他們有一點光耀門楣的感覺。」那年暑期,周治宇去哈佛化學系交換時已經有點做不動化學實驗了。
  • 研究生學歷的幾大好處,本科畢業生享受不到,再苦都要考
    對學歷高的畢業生反而更青睞一些,當然並不代表每一個專業都更適合考研,畢竟有些行業工作經驗比學歷更重要,所以要不要選擇考研完全要看自己的專業。當然多數學生選擇考研,要麼是為了就業率,要麼是為了未來前景,要麼是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當然還有一些學生是盲目的隨大流,不過一般本身目的性不強的話,考上的機會比較小。但如果目的性很強,且準備很充分的話,考上的機會還是挺大的。
  • 李健妻子居然是清華博士,兩人青梅竹馬,曾被星探三次登門遞名片
    李健妻子居然是清華博士,兩人青梅竹馬,曾被星探三次登門遞名片事實上,娛樂圈裡的學霸其實還真不少。就說我們最熟悉的主持人何炅,他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還在大學當過老師,還有一位主持人撒貝寧,是北大提前錄取。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人,就像沒有當明星,也有很好的出路。而除了主持人之外,還有一位歌手李健,他是清華出來的。
  • 「條件很好,卻找不到對象?」此乃思維誤區!(文後附脫單秘籍)
    步入社會,我們發現,所有人的眼光都變高了,條件不好的,相貌不出眾的真正變成了我們以前掛在嘴邊的「普通人」,可是普通人,真的是因為條件不好而找不到對象的嗎?她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中等發展水平的公司,工作一直勤勤懇懇,人長得也比較清秀,性格溫和,幾乎從沒跟人大聲說過話。一個看起來條件很好的姑娘,畢業5年來卻從沒談過戀愛!
  • 究竟哪些學歷才能考教師資格證?
    非統招學歷到底能不能考教師資格證? 一、中專學歷 此處的中專學歷特指幼兒師範學校及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學歷,其他類型中專學歷不包含在內。 1.不能考教師資格證的地區:陝西、山東、上海、河北、海南、江蘇、浙江。
  • 單身狗加入高學歷相親圈,無異於「畫地為牢」
    >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北京東二環外的一座大廈裡,一個叫「單身公社」的活動空間總在夜幕降臨時熱鬧起來。主辦方「快戀網」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活動把高學歷男女聚集起來,入場條件是交納1500元-3900元不等的會費。(12月4日騰訊新聞)這個叫「單身公社」的活動場所,設置在北京東二環外的一座大廈裡,「公社社員」為高學歷男女,他們來此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相親。他們能牽手心儀的對象嗎?我們不得而知,但高學歷對撞高學歷,撞擊力雖然不小,也許愛情的火花不一定就大。
  • 生命密碼解讀:四次高考三進北大清華,張非家教價值幾何
    高考季,曾經跨進北大清華校門的高考奇才們,再次登上熱搜榜。張非,經歷非同尋常,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熱搜榜上引起人們關注的關鍵詞是:四次高考,三進北大清華。清華北大啊,他居然都考上並且在裡面學習過,這得讓莘莘學子們怎麼羨慕嫉妒恨啊!他的經歷,一次次引得各路大俠凝重思考,甚至,《魯豫有約》為此做過專訪。梳理他的成長經歷過程中,我幾度凝住呼吸!
  •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要提升自己的學歷?淺談學歷提升的意義~
    其實不然,實踐有了,唯獨欠缺的就是理論性,在公司評職稱、漲薪等等,哪一項能離開學歷,只有把學歷提高了,學歷+能力才能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學歷到底為什麼那麼重要呢?為什麼有些人總讓我們仰望呢? 一、學歷是找工作的敲門磚。
  • 高曉松是清華的學生,卻還說是家裡學歷最低的人,這是為何?
    而北京四中是全國知名的重點中學,一本升學率在90%以上,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非常的多,有些年份甚至超過100人。在這樣中學的實驗班讀書,很大概率能夠考上清華北大。因此,高曉松依靠自身的天賦以及努力,就以超出錄取分數線40多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系錄取。後來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從清華大學退學,又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編導系的研究生預備班。
  • 成人只有初中學歷怎樣提升學歷?
    其中報考高升本科、高升專科的專業,其學歷要求是高中教育水平,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要求考生出示高中文憑,所以一些初中畢業生,達到高中畢業教育水平,也可以申請考試,不過現在成考改革也逐步的嚴格,所以未來可能需要有一個高中文憑才能申請高升專的考試;其中申請入學考試的考生必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 初中畢業想要考個大專文憑要怎麼考?
    初中畢業想要考個大專文憑要怎麼考?有很多網友由於青春期叛逆或家庭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年少時就輟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步入社會後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就想著提升一下學歷,以期望能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不過很多人對學歷的提升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初中文憑考大專要怎麼考,今天吳老師就和大家好好分析總結一下。
  • 現在網上提升學歷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之前的學歷可能沒有上學信網,08年之後的都是可以網上查詢的!而假證,查不到的,或者暫時可以查到,一段時間後就不行了!或者是做的假網站,你在假網站能查到,真的網站是沒有你的證書信息的,這就是假的證書,不用我說,很多學員都經歷過!
  • 「我條件很好,為什麼找不到對象?」|脫單失敗,都怪這個思維誤區
    「你說我條件也不差,怎麼這麼多年來就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最近有位朋友跟我吐槽「脫單難」的問題。她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還算不錯的公司,工作一直勤勤懇懇,長得也比較清秀,性格溫和,幾乎從沒跟人大聲說過話。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條件很好的姑娘,畢業5年來居然從沒談過戀愛!條件很好,卻始終單身,類似的情況其實並不在少數。
  • 找不到對象,要學會反思自己
    想要一個擁抱,一個問候。可是那個人還是沒有出現。一個人就是「即使自己很冷,也不會去擁抱別人」。多麼想和你已過柴米油鹽的日子,可以看著你的小性子,但是,我發現那個對的人我無法想像出你的樣子。找不到對象,真的要拿一張白紙,寫寫自己的不足與長處。要認真的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優秀了呢?那些有眼無珠的人看不到自己呢?因為工作?因為生活?因為性格?我到底因為什麼才找不到對象呢?
  • 找不到對象的你,不妨從小孩子的戀愛中找找技巧~
    看這些年輕人談戀愛總是忍不住在屏幕前露出姨母笑,在高甜時刻為他們搖旗吶喊,在虐心的時候忍不住把他們硬磕在一起。要是還沒有找到對象的你,不妨從這些學生們的愛情之中取取經吧。《性愛自修室》Meave&Otis相信和我一樣,大家在看完剛結束的《性愛自修室》第二季之後也會忍不住狂吼:請編劇把永恆的Maeve&Otis CP還給我們!
  • 「如果當年這位美女老師給我上數學」哈哈哈,我一定能考滿分!
    08:51 來源: 房屋資訊 舉報   "如果當年這位美女老師給我上數學"哈哈哈,我一定能考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