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白頂溪鴝:廬山自然保護區鳥家族新丁

2021-01-09 中國江西網

  大江網九江訊 孔凡前攝影報導:近期氣候適宜,是鳥類繁殖的高峰期,廬山自然保護區抓住時機,加強了對繁殖鳥和夏候鳥的跟蹤監測。監測中,工作人員在轄區剪刀峽發現了廬山新記錄鳥種——白頂溪鴝,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家族又添新丁。

  白頂溪鴝在江西的分布範圍較小,只有在江西北部的少部分片區的春夏季節能夠見到,屬於罕見鳥種。白頂溪鴝為夏候鳥,在春季或夏季到江西北部繁殖、秋季飛往其他地區過冬,至次年春季又飛臨該地區繁殖。

  白頂溪鴝是雀形目鶇科的鳥類,體長約19cm,頭頂及頸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慄色,雄雌同色。亞成鳥色暗而近褐,頭頂具黑色鱗狀斑紋。分布於中亞、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常棲於山區河谷、山間溪流邊的巖石上、河川的岸邊、河中露出水面的巨大巖石間,有時亦見於山谷或乾涸的河床上,在平原地帶很少見到。

  白頂溪鴝這一夏候鳥首現廬山,這與廬山的依江傍湖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也證明了廬山成為了聯通南北的地理樞紐。

相關焦點

  • 「憤怒小鳥」紅尾水鴝現身 揚州"鳥家族"增至241種
    記者了解到,紅尾水鴝已在揚州現身,揚州「鳥家族」成員增加到241種。  紅尾水鴝(雄)   紅尾水鴝(雌)    鳥友記錄到的紅尾水鴝其實是一隻雌鳥   鳥友小朱介紹,紅尾水鴝雄鳥的特徵與「憤怒的小鳥」中的小藍較為匹配,可以作為小藍的「替身」。紅尾水鴝喜歡單獨活動,堪稱「獨行俠」。雄鳥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它會佔據一個有利地形,如水邊石頭頂上,或電線上,用細碎的叫聲吸引雌鳥。當它停下來時,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尾巴不斷上下擺動,有時還把尾散開成扇形左右扇動。   「憤怒的小鳥」中,球形鳥兒的造型,讓人看著非常可愛。
  • 北紅尾鴝|鳥界平頭哥
    北紅尾鴝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北紅尾鴝國內分布(藍色表示冬候鳥,黃色表示過境鳥,橙色表示夏候鳥,綠色表示留鳥)圖片來源於鳥類網別看它小,它也是候鳥,在南方屬於冬候鳥,春暖後又飛回北方繁殖(名字裡的「北」大概來源於此
  • 觀鳥故事丨紅尾水鴝添幼鳥,鳥爸鳥媽忙飛天
    ▲ 紅尾水鴝雌鳥 攝影/老黑去元廬,走到莫殘溪,看見黃鶺鴒在溪邊跳躍。白鶺鴒我見得多了,黃鶺鴒卻見得少。想去拍兩張,悄悄的走下河堤,貓腰靠近,想著近一點,再近一點。▲ 元廬·花開蝶自來 攝影/老黑某天去元廬,又到莫殘溪。除了譁譁的流水聲,我還聽見連續的鳥叫。
  • 賀蘭山紅尾鴝:行蹤難覓的大山精靈
    賀蘭山紅尾鴝(雄性)王兆錠攝 2008年,國家郵政部門曾發行過一套《中國鳥》郵票,共展示了九種中國特有的鳥。其中有一種鳥以賀蘭山命名,它就是賀蘭山紅尾鴝。 賀蘭山紅尾鴝,是紅尾鴝屬的一種,因主要分布在賀蘭山而得名。 斑斕顏色辨雌雄 賀蘭山紅尾鴝的體積比麻雀略大一點,顏色十分鮮豔,主要有藍、黑、紅、白四種顏色。這種鳥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雌鳥和雄鳥的顏色不一樣。據《賀蘭山頸椎動物》一書記載,賀蘭山紅尾鴝,小型鳥類。
  • 情報站|濟南的白頂溪鴝,給你的鳥類百科全書增添一個新品種
    12月12日上午,壹粉「鍾福生」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濟南泉城公園東門洩洪河道內,拍攝到的一組白頂溪鴝的照片,小鳥蹦蹦跳跳很是可愛! 白頂溪鴝常立於水中或於近水的突出巖石上,降落時不停地點頭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動!它不僅好看,鳴聲也很婉轉!
  • 上海動物園「四大家族」喜添新丁
    上海動物園「四大家族」喜添新丁 2020-03-25 1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精靈來了 中國境內體型最小的鳥現身廬山
    3月15日,攝影師在江西廬山風景區的方竹寺拍攝到一群罕見的叉尾太陽鳥。據攝影師李敏告訴記者,方竹寺內櫻花盛開,吸引了太陽鳥吮吸花蜜。當天有十多對太陽鳥,實屬罕見。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記者王祺文李敏圖
  • 外地鳥友來追鳥拍到普通朱雀 揚州鳥家族增加到281種
    普通朱雀鳥友「喵五郎」攝椋鳥杭德泉攝幾天前,一位「稀客」——一隻名叫長嘴鷸的鳥兒來到了揚州城北,它在我國十分罕見,越冬地通常在北美洲。「揚州有長嘴鷸」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外地。這不,近日就有蘇南鳥友來到揚州城北「追鳥」,就想看看這位「稀客」。
  • 揚州「鳥家族」成員有多少? 最新數據來了!295種!
    這些年,我們一直密切關注揚州「鳥家族」的種數。去年2月25日,本報報導了揚州記錄到的鳥類為282種,最近,揚州鳥友又有了新的統計,揚州鳥類共有295種。   30多年增加了156種 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95種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60年代起,揚州開始對本地鳥類進行調查。
  • 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原標題: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新華網南昌3月30日電(記者沈洋)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進行鳥類日常監測時拍攝到一隻林雕,經確認為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新記錄。由此,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 小河馬駕到,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河馬家族喜添新丁!
    河馬家族喜添新丁河馬家族喜添新丁工作人員介紹到,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河馬夫妻是2015年從南非漂洋過海來到景區安家落戶的。河馬家族喜添新丁河馬家族喜添新丁河馬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小河馬在岸邊足月順利出生,出生後進入水池,生長發育狀況良好,雖然這是「菲菲」首次產仔,但懷胎240天足月生產且母性較強,目前媽媽菲菲在飼養員精心準備的產房內心無旁騖專心帶娃,寸步不離以便於小河馬不停地吃奶。
  • 鵐鷸鶇鵯鴝鵒鶲鷚鶺鶬鶊……這些鳥名咋這麼不友好呢
    這種鳥據說全球僅存不到一萬,主要分布於南方,北方罕見。在青島見到仙八色鶇,大概如買彩票中500萬的概率吧。鵯[bēi]種類很多。羽毛多為黑色。大多成群活動,食野生漿果和昆蟲。常見的白頭翁就是鵯的一種,紅耳鵯在青島偶見。
  •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3日11:54   新華網南昌11月3日電(記者沈洋)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
  • 不遠千裡打飛的來銀川只為看一眼鳥中明星賀蘭山紅尾鴝
    在寧夏有一種以賀蘭山命名的鳥,叫賀蘭山紅尾鴝。在眾多銀川人眼中,很多人熟視無睹,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甚至它就在你身邊的樹上唱歌你對它都絲毫不去關注。但它在觀鳥愛好者的眼中,卻是的的確確的大明星,不少人為了能看它一眼,甚至不遠千裡打飛的前來找尋。
  • 廬山保護區又增物種新記錄
    廬山保護區又增物種新記錄 發布時間:2009-06-29 09:4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6月24日,廬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漢陽峰巡護時發現一條長約150釐米、直徑約
  • 紅脅藍尾鴝
    紅脅藍尾鴝體型略小而喉白的鴝。特徵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雌鳥與雌性藍歌鴝的區別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線,而非喉全白,兩脅橘黃而非皮黃。紅脅藍尾鴝在中國繁殖,也在中國越冬,既是夏候鳥,也是冬候烏。
  • 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原標題:廬山首次監測到珍稀鳥類林雕 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進行鳥類日常監測時拍攝到一隻林雕,經確認為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新記錄。由此,廬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至240種。
  • 罕見鳥種黑頂蟆口鴟再現雲南普洱
    罕見鳥種黑頂蟆口鴟再現雲南普洱6月8日,記者在雲南省普洱市糯扎渡自然保護區內芒壩布朗寨附近拍攝到罕見鳥種黑頂蟆口鴟,這是繼2016年來在該區第6次發現此鳥。黑頂蟆口鴟在我國僅雲南省有少量分布,主要棲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帶,白天隱蔽於樹林裡歇息,全身褐色的斑塊,與樹枝融合一體,偽裝成樹皮一樣蹲在樹上,嘴巴闊而扁,鬍鬚和頭頂上的毛髮亂七八糟地張放著,天黑後低空飛行於叢林中捕捉昆蟲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