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冠姓「統治東方」,漂泊在外的海參崴,我們還要等多久?

2021-01-10 網易

2021-01-09 10:37:59 來源: 鈕宛妙遊戲

舉報

  上個世紀清朝末期,由於統治階層的軟弱以及國立孱弱,我國度過了漫長的一段屈辱時光。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英國人用鴉片撬開了中國的國門,撕開了列強侵佔東方的野心。1841年,隨著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慘敗,英國人開始強佔香港島,儘管清政府想方設法收復寶地,奈何實力不允許,最終在第二年的時候與英國籤訂了《南京條約》,從此英國人開啟了長達一個多世紀對香港的統治。

  

  除了英國人當時從清政府身上撈到了不少好處之外,俄國人也恨不得要了清政府的命。1860年,清政府被迫與俄國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使得中國直接損失了100餘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隨後俄羅斯帝國將冠姓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足見其野心之大。

  

  《南京條約》也好,《中俄北京條約》也罷,這些清政府被迫籤訂的喪權辱國條約,成為了清朝末期國立孱弱的縮影,也為中國之後百年的艱難埋下了伏筆。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將在過去被迫割讓的土地給收回。其中香港和澳門兩個曾經漂泊在外的遊子,都分別在20世紀末期被收回,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不過同樣被割讓出去的海參崴,俄羅斯卻一直沒有將其歸還,一直到今天,收回海參崴似乎更困難,到底是為什麼呢?

  

  沙俄倒臺後,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都與我國關係密切,不過海參崴問題卻一直沒有妥善解決,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傷痛。早在史達林執政時期,中蘇兩國就曾洽談過海參崴的歸還問題,不過史達林卻打起了太極,給了中國一個沒有年限的承諾。一直到普京執政時期,海參崴的歸還問題才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俄羅斯總共歸還了中國197平方公裡的土地。

  

  蘇聯幾代領導人對於海參崴的歸還問題都模稜兩可甚至閉口不談,為何普京能夠做到一言九鼎,歸還部分土地給中國呢?普京上臺後葉爾欽給其留下了一堆爛攤子,當時的俄羅斯內憂外患,國內的車臣武裝蠢蠢欲動,國外的北約步步緊逼,俄羅斯要想不面臨二次解體的風險,除了普京的雷霆手段之外,與中國搞好關係成為了不二之選。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今非昔比,已然不是曾經那麼飽受欺凌的國家,實現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轉變。面對俄羅斯的盛情,中國自然也願意與之成為朋友。不過也恰好是這份合作夥伴之情,使得如今的中國在面對海參崴時心中有萬千滋味,如果強行將其收回,勢必會破壞中俄兩國關係。就目前的局勢而言,中國短時間內不會強行將海參崴收回,然而時移世易,未來的世界格局誰也說不清,筆者相信,海參崴終有一天會回歸祖國的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沙俄侵佔海參崴後,當地的中國人去哪兒了?
    俄國人並未沿用海參崴這一稱呼而是稱之為「符拉迪沃斯託克」其意為「徵服東方」。單此名稱變革足以令人心痛莫名。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尼布楚條約》之中,明確規定了海參崴屬於中國領土。然而隨著清政府的衰落,沙俄強逼之下簽訂了《璦琿條約》規定了包括海參崴以內的大片北方領土由清政府於沙俄共管。
  • 沙俄時代的海參崴罕見老照片,100多年來中國人在這裡消失了
    海參崴曾是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管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將海參崴劃給沙俄,從此被俄羅斯人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統治東方」,這足見俄羅斯人的野心。現在的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
  • 東方雄獅早已覺醒,海參崴卻成故國領地,但沒人再敢欺負我們
    值得注意的是,這條微博還註明了"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中文含義"統治東方",該微博引起了國內許多網友的不滿,認為這條微博是對歷史的褻瀆。符拉迪沃斯託克為俄文,中文名叫"海參崴"。對於海參崴,國人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記憶。公元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和沙俄籤訂了《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雙方共管。
  • 1868年沙俄佔領的海參崴,人們仍扎著辮子,用生命維護最後的尊嚴
    01沙俄侵佔海參崴海參崴是在1860年的時候被沙俄給侵佔了的。沙俄是資本主義列強之一。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在這個世界上誕生,這就是代表著新興力量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歐洲的一些國家在進行工業革命的改頭換面之後,都紛紛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 九龍島和海參崴於同一年被割讓,為什麼兩者情況卻截然不同?
    就在清廷還深陷天朝夢裡不願醒來之時,西方列強早已踏上了工業革命的列車,1840年英國人的堅船利炮強硬地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統治者才意識到我們國家已經落後別人,可當時的人們依舊不太清醒,竟然試圖通過討好列強來獲取暫時的安穩。此後便籤訂了無數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中最讓人氣憤的就是《北京條約》。
  • 海參崴事件:故土情結體現國人樸素家國情懷,但切勿遂了美國心意
    之所以這則博文會引起軒然大波,主要是因為這座城市其實本來是中國的領土,她的中文名字叫做"海參崴"。俄羅斯在中文社交平臺上發布了這則博文,還配上了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釋義"統治東方",這不得不讓國人憤慨。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海參崴成為俄羅斯的領土,距今不過一百六十年。
  • 我國是怎樣失去海參崴的,其價值有多重要
    海參崴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國人對其著特殊的情懷。早在明朝的時候,海參崴就已經是我國外東北地區的固有領土,到清朝的時候,外東北隸屬於吉林將軍管轄。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1860年清政府被迫與沙俄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割讓給沙俄政府,沙俄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至此海參崴離開了我國的懷抱。明清時候,我國對海參崴的開發利用沒有達到國家戰略層面,明朝時國家發展重點在江浙滬地帶。而清朝時,國家發展也是集中在中原腹地及東南沿海,對外東北地區的開發也是比較少。
  • 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港口:曾名叫海參崴,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世界盃去了莫斯科,畢業季不如去海參崴來一次大學最後的旅行!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後被沙俄更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為統治東方,因為當時俄羅斯準備實行黃俄羅斯計劃,後因日本幹涉失敗!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既是俄羅斯遠東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有事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地方;這裡生活著大約60萬居民,其中有非常多的中國商人,以及中國俄羅斯族人,而且海參崴不僅是俄羅斯東方最大的軍事經濟重地,還是遠東地區主要文化中心,這裡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遠東聯邦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來到海參崴,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榜山而建
  • 海參崴:故土與領土之爭
    7月2日,新浪微博俄羅斯駐華大使館高調紀念其遠東城市海參崴建城160周年,甚至公開強調其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是「統治東方」。
  • 同被割讓,為什么九龍島可以收回,海參崴卻遲遲沒有動靜?
    而沙俄早年間通過巧取豪奪各種方式,讓中國近十分之一的領土丟失,外蒙古的獨立俄國人也是"功不可沒"。不過直到今天庫頁島與海參崴,都沒有收回來。  而海參崴現在也成了符拉迪沃斯託克,今年是"符拉迪沃斯託克"建成160周年,俄羅斯大使館還發了條微博,洋洋自得的釋義為統治東方之城。  如此一來極大的傷害了中國民眾的感情,可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僅僅是將"統治東方"刪除,又重新發了一遍。許多原本將俄羅斯視作戰鬥民族,視作自己榜樣之人瞬間清醒,恍惚間才意識到當初自己的愚蠢。
  • 海參崴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為何不被清政府重視?
    前言符迪拉沃斯託克,位於我國東北地區外的亞洲邊境海岸上,是一個隸屬於俄羅斯的港口。儘管港口的緯度很高、氣溫很低,但符迪拉沃斯託克港口卻是一個不凍港。熟知歷史的朋友們也知道,在清朝時期,符迪拉沃斯託克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海參崴。後來沙俄入侵,逼迫清朝政府籤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把海參崴佔為己有。
  • 海參崴起義:中國淘金工人讓俄國人見識到了中國人的血性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海參崴起義,也許大部分人都很陌生,很多人甚至聽都沒聽過。人們都知道沙俄佔領了中國的外東北,佔領了中國的海參崴,但似乎沒有聽到過當地中國人反抗沙俄統治的事。但事實上,當地的中國人不僅對沙俄殘暴的統治進行了反抗,而且還不是一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參崴大起義。
  • 中國的海參崴是如何變成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的?
    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東方統治者」、「徵服東方」,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位於中朝俄交界之處。在臺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而在中國地圖上這個城市的正式標註則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對俄文名字的音譯。
  • 俄羅斯海參崴的由來
    從1860年沙俄逼逼迫清政府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後,遠東40萬平方公裡包括海參崴就離開了中國的版圖。1871年沙俄開始在此處擴建軍港,為了抹除中國的痕跡,他們驅趕、tusha中國人,修建富有自己國家風格的建築。到了1955年,整個海參崴再也沒有中國的痕跡了。
  • 海參崴位置優越,為何我國沒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這塊重要失地?
    海參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作為中朝俄三國的交界點,三面臨海,是天然的貿易港口。可以說,誰掌握了海參崴,誰就掌握了東亞地區海上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自唐朝以來,海參崴就一直屬於我國的統治範圍,而這樣重要的位置,自然一直讓沙俄眼饞。
  • 近代史——海參崴篇
    建國後,在黨和人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們收回了香港、澳門等許多國土,但同一時期被沙俄割佔的海參崴卻遲遲無法收回,甚至可能永遠無法收回,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不同於香港和澳門這些有著明確租借期限的土地,清政府在海參崴問題上與沙俄籤訂的是一份割讓合同。所以我們想要收回是沒有道理和條約依據的。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海參崴(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徵服東方」),是俄國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它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重要,是俄國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
  • 海參崴,俄羅斯人口中的「舊金山」
    海參崴,被俄羅斯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簡稱符市,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 。
  • 俄羅斯,這個城市需要改名,海參崴
    兩個條約籤了以後,黑龍江和吉林,就從沿海變成內陸了,海參崴也改名叫符拉迪沃斯託克了。貳:為什麼要改名符拉迪沃斯託克,雖然沒叫「斯基」啥的,「娃」啥的,但卻是地地道道的俄語名字,翻譯過來就是「統治東方」。看到這四個字,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感受,反正我是覺得,很不爽。
  • 海參崴的雕塑與消失的中國地名
    海參崴的雕塑與紀念碑據不完全統計,作為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海參崴有250多個歷史紀念碑和歷史遺址,讓人們在欣賞山海風光的同時,能夠隨時隨地的感受到海參崴160年的「俄化」歷史。這些雕塑以紀念俄羅人對遠東的發現和佔領、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衛國戰爭、著名領袖和歷史人物、功勳將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