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養一種寵物,我猜,你絕對不會想到裸鼴鼠,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養個寵物,至少需要顏值高一點,讓人看到的時候產生愉悅的心情。
裸鼴鼠,看到它們滿身皺巴巴的皮膚,只有數得清的幾根雜毛,皮膚幾乎是裸露的,而且是那種粉紅色,有的品種可能是黃色的,這種外形,根本激不起你任何想要觸摸的欲望,而且嘴裡還有兩顆大齙牙,簡直是醜的不能再醜了。
裸鼴鼠,是哺乳綱、齧齒目、豪豬亞目濱鼠科的一種,它們喜歡群居,其生活方式跟蜜蜂、螞蟻、黃蜂、白蟻等動物一樣,有組織,有分工。
裸鼴鼠看起來全身都是裸露的,其實,它們還是有幾根毛的,在身體兩側,有約40根長毛,就像貓咪的鬍鬚,這些長毛並不是因為毛髮脫落了剩下的,而是它們的觸覺器官,其中任何一根觸鬚有觸動,都能讓它們把頭伸向刺激點。這是它們感知外界的最重要的器官,它們的眼睛幾乎沒有作用,這跟它們長期生活在地底下有關。
每群裸鼴鼠群體中,有一個肥胖碩大的王后,還有幾隻雄鼠,其他的則全部都是工鼠,無論雌雄都是工鼠,裸鼴鼠這種類似昆蟲的社會屬性,在脊椎動物中僅此一例。
工鼠會因為王后尿裡面的外激素的抑制而喪失生殖能力,它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尋找食物:各類菜根、樹根等,它們還需要挖掘隧道,天氣寒冷時,它們緊緊靠在王后的周圍,來互相取暖,以此渡過寒冷的天氣。
它們生活在地底下,用它們那兩顆與腦袋完全不成比例的大門牙來挖洞,就是這樣的大門牙,可以挖出來一米八深的洞穴,洞穴裡面狹小潮溼,而且黑暗、缺氧,一窩的裸鼴鼠數量可以多達上百隻,最多的能達到300隻,蝸居在這樣一個很小的空間,想想都很艱難,然而,就是這樣的「艱難環境」,造就了裸鼴鼠的各種「超能力」,裸鼴鼠被稱為科學家稱為哺乳動物的傑出代表。
裸鼴鼠長期生活在地底下,空氣稀薄,長期的生活環境讓它們能夠適應缺氧的環境,沒有氧氣,它們還可以維持生命18分鐘,而如果同樣在缺氧環境下,老鼠還不需要1分鐘就會死掉。
科學家研究它們為什麼能夠適應缺氧環境,發現它們並不像其他哺乳動物一樣,在需要能量的時候,要用葡糖糖轉化為能量,而葡萄糖轉化的過程就需要氧氣,但裸鼴鼠可以直接用果糖代替葡萄糖,而果糖分解是不需要氧氣的。而且如果需要,它們還可以直接進入昏迷狀態以維持生命。
科學家在裸鼴鼠身上的這種發現,也打破了原來的只有植物才能轉化果糖的認知。
我們知道,老鼠的壽命一般就是2-3年,而裸鼴鼠的壽命可以達到30歲,是老鼠的10倍,因為對裸鼴鼠的研究時間不算長,因此對裸鼴鼠的壽命,科學上還沒有定論。
科學研究還發現,裸鼴鼠是變溫的冷血動物,在它們的非洲同類中,裸鼴鼠是最小的,而它們生活的地區,也是非洲最為乾旱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也就200-400毫升,一年中,也就那麼幾天會下雨,裸鼴鼠身體水分的來源,就主要靠它們的食物——塊莖中的水分和養分,作為乾旱地區的塊莖,往往是越乾旱,塊莖越大,如果足夠幸運的話,挖到一個大傢伙,那一窩裸鼴鼠一年的口糧都足夠了。
而且裸鼴鼠並不會出現身體惡化,到死亡的時候,它們都可以一直繁殖,而且其外貌、大腦組織都不會衰老,而且它們體內有癌症的天然抗性物質。科學家研究稱,人身體內93%的基因與裸鼴鼠相同,或許有一天,裸鼴鼠的基因會成為人類實現延遲壽命、維持旺盛生殖能力的突破口。
裸鼴鼠對疼痛幾乎沒有感覺,科學家研究發現,裸鼴鼠長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地底下,面對殘酷的外界環境,它們必須完成大量的工作,才能找到食物,維持生存,因此,它們會將新陳代謝降到最低,而且會關閉一些不必要的功能,比如額外的神經感受器,因此它們對疼痛就不再敏感。
我們知道,癌症的形成是因為細胞衰老的時候,細胞複製的很容易出錯,而一旦出錯,某些細胞不能正常的無限複製,就導致了癌症的產生。
癌症和衰老是處在對立面的,預防癌症,就要阻止細胞分裂,這樣會導致衰老加速,而要阻止衰老,就需要細胞分裂以補充細胞組織,而細胞的複製一旦出錯,就是癌症的開始。但裸鼴鼠就很好的處理了這種關係。
一方面,裸鼴鼠的DNA能夠實現自我修復。科學家通過研究人類、裸鼴鼠和小白鼠的肝臟損傷程度,發現了人類、裸鼴鼠都存在DNA的修復途徑,這樣的修復能夠讓器官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我修復,而壽命短的小白鼠則沒有這種功能。
另一方面,裸鼴鼠的細胞也會發生衰老。雖然裸鼴鼠和老鼠一樣會出現細胞衰老,但是它們的衰老細胞卻又與眾不同,能夠通過抑制對衰老細胞的代謝,能更好的抵抗衰老。
科學家對裸鼴鼠的研究從未止步,試圖通過對裸鼴鼠的研究發現抵抗衰老、延長壽命、抵禦癌症的密碼。
如果真的有一天,對它們的研究能夠取得突破,那人類治癒癌症、突破壽命極限將不再是難題。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