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洋路沿線的菲利浦島也被稱為企鵝島,在島上有一種小企鵝,它是世界上17種企鵝當中體型最小的,身高只有約33釐米,體重約1公斤,因其有灰藍色的毛,人們也稱它們為藍企鵝和神仙企鵝。企鵝島是世界最大的小企鵝登陸返巢觀賞基地,也因此聞名於世,這裡每年嚴格控制接待人數不超過50萬人次,觀光門票全部專款專用於保護和研究企鵝。
小企鵝歸巢時間是日落以後,一年四季都有,夏季和冬季不一樣,但企鵝島瀕臨大海,晚上很冷,建議夏季去觀賞最佳。
我們很早就在網上(網址https://www.penguins.org.au/buy-tickets/group/1)預定了夏天1月份的中檔門票,價格是40澳元/人。到達後,每人領取了mp4播放器,坐在木柵欄觀看臺上,帶著耳機,聽著企鵝島的中文講解,手舉望遠鏡,靜靜地,等候著這片領地的主人——「小企鵝」的到來。mp4告訴我們,夜晚不能用閃光燈的相機拍照,怕傷害了企鵝的眼睛。幸虧我們白天就來遊覽了,在山坡上,無意中發現了企鵝的洞穴,留下了它們珍貴的照片。
這是一片山野,遍山滿坡生長了一種企鵝喜愛的植物。企鵝——這種南極的水陸兩棲動物,依山傍水,就棲息在這塊風水寶地。早在一千年前,菲利浦島就已經是小企鵝的家了。它們常常遊到離家一、二百公裡的深海去覓食,大約四、五天後才能返回。那時它們吃得飽飽的,還能給窩內的小企鵝帶來充足的食物。山坡上它們挖了自己的巢穴,世世代代就在這些洞穴裡繁衍、哺育著自己的後代。白天,夫婦倆一人出海,一人在家孵蛋或照料幼仔,每隔3-8天輪換一次。出海的父親(或母親),整天在大海中漂遊和捕食;夜幕降臨,就滿口含著魚蝦遊上海岸,回家餵食妻子(丈夫)、兒女。清晨,它們又向大海遊去,沙灘上留下了它們一行行的小腳印。
來自四面八方的國內外遊客,迎著陣陣陰冷的海風,目光不動地盯著海面。都晚上9點了,還沒有見到小企鵝的身影,人們屏息等待。忽然,海邊冒出來小小的身影,一排排,一群群,搖擺著,結伴向岸邊走來。披掛著深藍色的油光光的羽毛,露著白白的肚皮,兩隻手臂一扇一扇,左搖右晃,邁著小碎步,蹣跚而來,啊,神仙企鵝!這些企鵝平均身高33cm,是最小的一種企鵝.據講解員說,這裡大約有6萬隻神仙企鵝,每天在觀望臺這個點,大約有900多隻登岸。
我們都規規矩矩地坐著,欣喜地觀看著,沒有人站起來擋住後面的視線,更沒有一擁而上,有一個小男孩走近欄杆邊笑著看,他媽媽都把孩子抱回座位。大家生怕驚動了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肚子圓圓的小仙人,抖動一下羽毛,用尖嘴梳理著那深藍的像塗上一層蠟質的防水羽毛,它們走一走,停一停,立足觀望四周,謹慎地緩慢地前行,很警覺的樣子。原來,山裡有野犬、丁狗、狐狸,還有巨大的海鷹,都是企鵝的天敵,只有天黑以後,這些兇險才可能消失。
一會兒,滿山坡發出了「啊——」「啊——」的叫聲,如排山倒海,那是期盼親人歸來的洞穴內的企鵝發出的聲聲呼叫,那陣勢頗為壯觀。我們看到洞穴裡的企鵝一個個探出頭來,久立家門的企鵝,正望夫歸來,甚至還有企鵝從洞穴裡走出來,急不可待,迎著親人的回家之路急步迎上。更有趣的是,有一對企鵝在路上相遇,緊緊靠在一起,親吻餵食,我們終於憋不住笑出聲來。
有的企鵝回家之路很長,還要爬很高的山坡,它們急匆匆地準確識別著自己的家,甚至需要50分鐘才能走完。沿路有一盞盞昏暗的照明燈為它們幫忙,也使我們在黑暗中能細細地觀察這些與人性相通的小精靈的一舉一動。mp4說,5歲以上的企鵝,羽翼上別著晶片,我們發現了別著這個符號的企鵝的長者,它們的長壽明星活了26歲。有趣的是,mp4介紹說,企鵝的離婚率達20%-50%,我們還煞有其事地分析一番:離婚的,一定是缺乏責任感的丈夫,無能力養活嗷嗷待哺的幼兒的父親,喜新厭舊的男人,哈哈。
澳洲人精心地管理著這塊企鵝聖地,使我們能夠觀賞到這迷人的景觀,這裡沒有多少工作人員,完全靠著科學規範的管理程序及人們的自覺來遵規守矩,護衛著這片生態自然保護區——企鵝的家園。
大自然賦予了南大陸無比的遼闊和壯觀,南大陸的子民百般呵護著這片神奇的土地。他們不為一時一地的得與失,他們有限索取絕無貪婪,使得這裡的億萬生靈,在美好的生態環境中生存、繁衍,又以其渺小的生命參與著生態的良性循環。啊,這一杯天人合一的醇美佳釀,我們暢飲著,怎能不一醉方休呢。
撰文 ✎ 華珠子(坎培拉)
黎烈容,筆名華珠子,華夏中文學校教師。暮年之際,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教書和寫作,開心,潤心,慧心。有讀者朋友願意與我交流,請聯繫。
微信號:qq1841287006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投稿請發送☟
morningcanberra@gmail.com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