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室的粘鼠板粘到了一隻小壁虎。
從看到小壁虎的那一刻起,我就對它充滿了同情,這麼可愛的小東西實在不該遭此厄運啊!半天裡想了很多辦法,不在乎自己的手沾滿了難以洗去的強力膠,我執著地營救這隻小壁虎,終於在晚上把它從膠水的纏繞中解救出來。
與小壁虎同時被粘住的,還有一隻蒼蠅。小壁虎在粘鼠板上拼命扭動著身軀的時候,蒼蠅也在拼命撲騰著它的一對翅膀。然而我只是看了它一眼,就再也沒有理會它了。第二天,不經意間瞄到那隻蒼蠅已經整個被濃稠的膠水淹沒了,身體扁了下去。顯然,它已經死去多時了。然而我心裡並沒有掀起哪怕一絲細小的波瀾,潛意識裡大概覺得蒼蠅死在粘鼠板上實在是太自然不過的事。
又想起暑假在老家時,一隻小老鼠總是晚上來光顧廚房,旁若無人地在懸著的電線上爬過來爬過去。我們本來對老鼠就沒有好感,更何況它又這麼囂張,於是買了一張粘鼠板放在廚房的灶臺上。放上去的第一天晚上,它就被粘住了。我看到它的時候,它正在奮力掙扎,拖得粘鼠板刷刷直響。我看著它,它也用圓溜溜的小眼睛盯著我,眼神裡充滿了恐懼。然而我可不理會它的恐懼,立馬叫老公過來「處理掉」它,老公把粘鼠板兩面一合,放在地上大腳一踩,這隻老鼠立馬一命嗚呼了。我們只覺得快意。
在解救那隻小壁虎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對小動物還蠻有愛心的。這個念頭在心裡閃過之後,我馬上想起了那隻蒼蠅和那隻老鼠,不禁感到一絲滑稽。是什麼讓我對被困在粘鼠板上的小動物有截然不同的感情呢?
我想,這大概就是人性吧。
人的本性大概是自私的,即使是在潛意識裡,我們也永遠是做出趨利避害的選擇。沒錯,我們也常常喊出「熱愛自然」「關愛動物」的口號,但是,我們口號裡的「自然」也好「動物」也罷,都是對我們有益的存在,否則,我們一定是毫不猶豫地予以剷除。即使是對我們有益的,我們大概也是有條件地予以關愛,在它不曾妨礙到我們時,我們可以愛,如果它妨礙了我們的生活,即使沒有威脅到我們的生存,我們也是不愛的。
就像蒼蠅,就像老鼠。它們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了嗎?並沒有。但是它們弄髒了我們打掃乾淨的屋子,它們有時偷吃了我們儲存起來的食物,或者它們的「嗡嗡」「吱吱」聲使我們心煩。於是它們就成了有害物種,我們見到了絕不會手軟。
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來說,我們人類幾乎是操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我們認為好,就會去著力保護、去幫助它發展壯大;我們認為不好,就會考慮如何控制它、甚至消滅它。這一點,大概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幾乎所有的動物,吃飽了就不會再獵殺其他動物,而人的欲望卻不像動物這般單純。吃飽了,我們還可以追求吃好;吃好了,我們還可以追求吃得高級吃得與眾不同。吃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又會追求住,有屋子住之後我們還要求住得更舒適或者更特別。如此這般,我們的欲望一重接一重,永遠不能有滿足的時候。在一步一步填充自己的欲壑之時,我們睥睨一切,不會再想起所謂「熱愛自然」「關愛動物」之類的口號了。於是世界越來越瘋狂。
我有時候想,是否人類才是這個地球上最有害的動物呢?據說,自文明曙光以來,人類造成83%的野生哺乳動物和50%的植物滅絕。這麼看來,人類可以說是破壞地球生物多樣性的罪魁禍首了。
然而也有人說:今天,我們人類已經超過了其他所有動物,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學會了利用自然環境滿足我們的需求——使環境來適應我們這個種群,而不是相反,像其他所有物種那樣去適應環境。
這樣說來,人性的自私與趨利避害卻又是一種積極的特性了。
誰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