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漢得到一塊破布,拿它抹油擋煙17年,專家:這是國寶級文物

2021-01-10 觀心通史

東北老漢得到一塊破布,拿它抹油擋煙17年,專家:這是國寶級文物

文/觀心通史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非常深遠的文化歷史,同時先人們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董,這些文物古董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有的至今保存完好,有的在戰火中遭到破壞,還有的則因為人們的無知,造成了不必要損壞。

瀆山大玉海

元朝忽必烈命人製作的瀆山大玉海,是我國的鎮國玉器之首。它的發現令人哭笑不得。明朝時,一個道士意外得到此物,他將此物放在道觀中裝鹹菜。瀆山大玉海被當鹹菜缸用了260多年後,才被發現。

有著「中華第一古董」之稱的陳倉石鼓,在被發現之前,一直被一個屠戶當磨刀石用。民間有一酒鬼目不識丁,竟把唐朝畫家盧欏枷僅存於世的作品《六尊者像》當廢紙,用來糊窗戶擋風,卻不知道它價值四億人民幣。這些故事聽起來仿佛是個笑話。

瀆山大玉海

在我國民間,人們對於文物古董知識的普及程度非常差,幾乎處於空白階段,所以經常會出現把古董文物當廢物的情況。相反,如果老百姓知道散落在民間的文物古董的真實價值,他們也不會把它當廢物,而是非常小心地珍藏起來。

今天我們還要說一個關於尋寶的故事,要尋的寶是金代著名文物《文姬歸漢圖》。這件文物曾被一個老漢放到灶臺上,當成抹油擋煙的破布用了17年,它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歷史呢?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東北的偽滿洲國政權也倒塌了。

文姬歸漢圖

日軍在撤離瀋陽前,把瀋陽故宮裡的寶物洗劫一空,另外也有一些寶物在混亂中散落到了民間。一老漢在瀋陽故宮當儀仗兵,他見形勢不好,便想趕緊回老家避難,他倉皇離開時,順手帶走了一幅畫。遇到蘇聯士兵在故宮門前排查時,老漢賄賂士兵一壺好酒,便順利出去了。

老漢回到老家吉林長春後,拿出那副畫仔細看了一番,也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當時農村也沒有什麼人能夠幫忙看一下,老漢也不知道它的價值,便隨手扔到廚房的灶臺上,當抹油擋煙的破布用了。

瀋陽故宮

直到1962年,國家為了保護散落在民間的文物古董,派出考古小隊到民間搜羅文物古董。老漢聽說有考古小隊到村裡來收古董文物,他想讓考古專家鑑定一下,院子裡堆放的那些瓦罐、陶罐,有沒有值錢的。

兩個考古專家到了老漢家後,發現雖然那些罐子不值一文,灶臺上的破布卻有點與眾不同。這個意外發現讓兩個考古專家有些興奮不已。他們在徵得老漢的同意後,將破布平整展開,眼前瞬間一亮,這是一幅畫,而且絕對是個老物件,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

瀋陽日軍

於是,考古專家與老漢商議用160元買下了這幅畫,老漢欣然同意了。於是,兩人把畫保存好帶回了單位。經過考古專家們的恢復處理後,這幅畫露出了原來的容貌。專家們一看,這居然是金代畫家張瑀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

畫上不但有乾隆的題詩,還有萬曆、嘉慶和溥儀的印鑑。經鑑定,這是張瑀的真跡,而且還是國寶級的文物。如今這幅畫經過歷史的洗禮後,珍藏於吉林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老漢當兵時得到一塊破布,當抹油布用了17年,專家:是國寶級文物
    2021-01-10 01:39:06 來源: 帥哥節操掉下來了 舉報   東北老漢得到一塊破布
  • 老人用白酒換一塊「破布」,掛灶臺10年,專家卻說:這是絕世珍寶
    我國曾經有一位老人,他用白酒換得一塊「破布」,並且掛在自家的灶臺上擋灰長達十年,直到專家進行實地訪查時才將這件寶物挖掘了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一、民間訪查出現的寶貝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為了將老百姓家中的文物收集起來,我國的文物部門不光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同時也派出了非常多的專家親自下鄉去探訪那些還不為人知道價值的寶貝。
  • 老漢用破布遮灶臺10年,發現破布是珍寶,背後的秘密被專家揭開
    將自己身邊或者自己所擁有的文物通通交到國家,由國家統一管理,一些不能夠直接聯繫國家的人,將寶物送交到當地的博物館。開展這樣的活動,文物專家當然也不能閒著,他們開始組成專家小組,到東北的各個地方去進行走訪和調查,意在將文物更好的進行收集保存。
  • 老漢將「破布」掛在灶臺上10年,專家稱是國寶,花150元將其買走
    古董的熱潮開始在中國興起,無數人也都想要依靠古董的這門行業,達到一夜暴富的效果。因此也就有許多人表示眼紅,紛紛列入這個行業裡。不過,中國上下有著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至今,還是有許多寶物被埋藏在民間,無法展露在我們的眼前。在日本侵佔中國領土的時期裡,末代皇帝溥儀在倉促離開皇宮的時候,宮內許多的寶藏就流落於民間了。
  • 老人拿白酒換一張破布,掛灶臺擋了10年的灰,專家稱是絕世珍寶
    但關於文物,只有專業的文物鑑定專家才能夠看出來,普通大眾根本不知曉自己手上擁有的是否就是文物,除非是他們祖上傳下來的,才會精心的對待。因此有許多的文物就是因為人們不懂得珍藏,才會有所毀壞,對此,文物專家無疑感到非常痛心。老人拿白酒換一張破布,掛灶臺擋了10年的灰,專家稱是絕世珍寶。
  • 老漢故宮門口撿「破布」,被兒子20元賣掉買酒喝,如今價值超4億
    一位小夥就在這裡修整戲臺子下不平整的地磚,他輕輕抬起一塊地磚,驚奇的發現地磚低下有一個破布包裹一個盒子。他好奇的打開盒子,本以為會有什麼寶貝,結果打開一看裡邊是一堆棉花和幾塊破布。他並沒有拿盒子當寶貝,隨手丟在一旁,繼續修理地磚。這堆破棉花破布被扔在一旁,負責衛生的人發現撿起當垃圾丟到出去。
  • 農村老漢用白酒換一破布,掛灶臺10年,專家趕來看後說了什麼?
    東北地區的文物工作者,為保護那些岌岌可危的寶物,開展過一些活動。很多老百姓慕名前來參加活動,雖然有不少東西都是普通物品,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珍貴的文物。 專家知道民間肯定還遺留著大量寶物,因此他們決定挨家挨戶探訪。後來,工作人員在一個老農家裡,發現了一塊「破布」。
  • 一塊破布
    我有一塊破布,不,確切的說,我有好多塊破布。
  • 德軍搶走的一塊破布,丟在牆角,此人用20萬買下,如今價值超50億!
    就有這樣一塊「破布」被德軍搶走,被丟在牆角幾十年,以為是一塊垃圾。後來,他無意中發現了這塊「破布」,將其買下,現如今價值超過50億元。那麼,這塊「破布」究竟有什麼來歷,又有著怎樣離奇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養生堂」今日17:25播出《當心血管變「破布」》
    為了挽救患者生命,醫生迫不得已把原本完整的心臟變成了殘缺的心臟,大家都知道心臟是一臺極其精密的生命發動機,任何一段小的血管,一塊小的肌肉,都對我們的生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導致患者要面臨這種切心之痛的致命危機其實就是跟體檢單上忽視的一個指標有關,到底是什麼?
  • 老漢帶十兩金錠鑑寶,稱30年前花1000買的,專家:價格翻一千倍!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一個盛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於是這種情況下他們便會搗鼓一些東西出來用來點綴自己的生活,這其中收藏就是很大一方面,記得之前古董文物滿大街都是,特別不值錢,可是到了現在很多的古董已經成為天價,一個不起眼的文物可能就是你一夜暴富的關鍵
  • 小夥帶乾隆硯臺鑑寶,外面裹著破布,專家哆嗦:那塊布怎麼來的?
    小夥子笑而不語,小心翼翼地將外面裹著的破布解開,原來,男嘉賓帶來的藏品是一塊黑色的硯臺。它古樸的造型吸引了現場所有人的注意。 隨後,小夥子開始介紹起他帶來的這件藏品:「我家裡是書香門第,而且我對收藏也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和父親喜歡一些文化方面的收藏。我帶來的這件藏品是一塊乾隆的硯臺,是打算送給父親的。
  • 河南老漢釣到一隻「烏龜」,龜殼插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
    唐朝詩人杜牧在經過赤壁古戰場時,在水中意外發現折斷的鐵戟,清洗乾淨之後才發現這是三國時期留下來的古物。這首《赤壁》雖是懷古詠史的名篇,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些古物流落荒野水澤的現象。古往今來不乏有人因意外收穫價值連城古物而一夜暴富的,即便是建國之後也時不時能夠聽到類似的消息。比如前些年河南就有一位老漢,在釣魚時意外釣上來了一隻「烏龜」,經過專家鑑定後發現價值18個億。
  • 大叔九萬塊買下一塊破布,專家稱死人東西不值錢,他卻賣了六千萬
    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價值和年代、材質、工藝難度等都有關,許多珍貴的文物甚至能夠拍出上億元的價格。這樣的價格足以讓文物收藏愛好者心動,有許多人盼著能夠成功撿漏,也就是以低價入手價值比較高的文物,但是大多數人都只能鎩羽而歸。
  • 花5元在地攤買塊破布,50年後轉手賣3.08億,馬未都實名羨慕
    馬未都是收藏大家,可是有一個人的撿漏連馬未都提起都是羨慕不已,這個人在地攤上花五塊錢買了塊破布,50年後,賣了3.08億。一次偶然的撿漏就讓這一家一下子賺了3個億,實在是讓人羨慕。5塊錢買文物那麼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男子拿一「破碗」鑑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卻不笑了
    男子拿一「破碗」鑑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卻不笑了那麼這個奇特的破碗到底有多大價值呢?它又怎樣能讓現場觀眾從剛開始的嘲笑並為最後的震驚呢? 我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在這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有不少古人智慧的結晶。
  • 一老漢偶然釣到只鐵烏龜,背上插有四支箭,專家鑑定:值18億
    它的問世比較戲劇,被一個愛好釣魚的老漢從一條名不經傳的小河中釣了上來,經過專家鑑定,這隻烏龜文物最起碼價值十八億!1、一桿命中,天上掉下個大寶貝釣魚可以算得上是所有運動當中最休閒、最不費力氣的運動了,因此釣魚也被中華大地上的各老大爺所喜歡,而且魚兒咬鉤的那一刻意味著豐收的喜悅,想必沒有誰能夠抵禦得了這樣子的誘惑了吧。
  • 老漢門前挖沙建房,撿到一塊巨型木頭,專家的話讓他趕緊報警
    老漢最近準備著建房,自家門前有哦條河,河裡有不少沙子,所以,老漢就組織全家下河挖沙,沒想到沒挖幾天就給一個巨大的疙瘩給阻攔了,期初不知道是啥玩意,就知道是塊木頭一樣的東西,想把它挖出來,但是太大挖了幾天也沒見頭在哪,沒完整現出來。恰好這些日子請了臺挖掘機來挖老地基的,順道把這個木頭也搞出來。搞這個木頭的時候,全村的人都來了,以為是什麼寶貝。
  • 自家後院挖出個「銅蛇」,竟是件國寶級文物,專家卻十分「頭疼」
    但到了公元前122年,真正的王者是「漢武帝」劉徹,即便鹽源國如何富足,面對大漢王師仍顯的不堪一擊;不過古笮人頗為頑強,也給漢軍造成了少有的損失,雖然此國最終被漢軍平滅,但史料記載中卻頗有讚賞之詞。說到這或許有朋友要問了,前面說的明明是一位農民挖到了「文物」,這裡怎麼又開始講歷史了?
  • 它曾被當成破布人人嫌棄,後來卻被拍賣出3.08億,字字價值千萬
    它曾被當成破布人人嫌棄,後來卻被拍賣出3.08億,字字價值千萬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一篇文章,叫做蘭亭集序,作者是著名的古代書法大家,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著名大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被人奉為精品,尤其是蘭亭序,更是被稱為行書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