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北侖區二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鄔忠偉的診室桌上多了一個風車。風車做工粗糙,紙張皺巴巴的,還被撕破了。可就這麼一隻風車,在鄔忠偉看來卻不一般。鄔忠偉說,這是一隻來自「星星」的風車。
涵涵是一位12歲的小男孩。幾天前,涵涵因為右耳道發現有紅色異物來到醫院就診。初見涵涵,鄔忠偉便對他印象深刻,不愛說話、不愛笑、安靜,眼睛很明亮,手上緊緊握著一隻紙風車。
涵涵的父母告訴鄔忠偉,涵涵是一位自閉症兒童。對於自閉症,鄔忠偉也有了解,他知道涵涵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涵涵右耳道的紅色異物其實是一個只有黃豆大小的紅色玩具。幾天前,涵涵獨自在房間裡玩耍。也許出於奇思妙想,他不經意間把玩具塞進了耳朵裡面。一開始,涵涵父母沒有發現紅色異物,只是覺得涵涵近來總是撓耳朵,情緒異常暴躁,大家喊他也不怎麼搭理,這才檢查耳朵發現了這「淘氣」的玩具。
心疼的父母立刻將涵涵帶去醫院檢查,卻無功而返。原來,安靜的涵涵脾氣很大,看到白大褂醫生拿出檢查工具,就開始手舞足蹈。涵涵不配合,醫生也沒法動手。連跑了幾家醫院,涵涵耳道裡的玩具也沒有取出來。
11月18日,涵涵父母把他從學校接出來,來到了區二院耳鼻喉科,接診醫生是鄔忠偉。鄔忠偉仔細觀察涵涵的行為,遵循他的喜好,嘗試著與他溝通,最終得以檢查確定紅色玩具的位置,就在右耳外耳道中段。但玩具緊緊卡在耳道裡,耳道又那麼狹窄,要想取出勢必弄傷涵涵。而且時間不會短,涵涵怎麼坐得住呢?當時,鄔忠偉建議在靜脈麻醉下取出玩具。涵涵看到針就害怕,更何況打麻醉針?「說服」涵涵,通力合作才行!
聞訊,麻醉科副主任李甲也趕過來幫忙。於是診室裡發生了和諧又有趣的一幕:兩個身穿白大褂的男醫生,一會兒扮滑稽的動物,一會兒吹動風車,一會兒互相揉耳朵……循循引導,最終涵涵成功打上了麻醉針。十來分鐘後,一個四方形的玩具從耳道裡挑了出來。這就是害涵涵聽力下降的罪魁禍首。而從麻醉中悠悠醒來的涵涵,不再撓耳朵了。
臨走前,涵涵在鄔忠偉診室裡,留下了他緊握的風車——這是在老師幫助下做好的風車。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北侖區傳媒中心 記者 包曄 通訊員 胡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