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刻,心中有遺憾與虧欠。」
「天海,告別了。」
李瑋鋒在個人社交網站留下了深情的一段話,算是宣布了天海將告別中國足壇。
一直有人希望能夠追尋到天海的「死因」,兩個事件梳理,希望能給你答案。
19年下半年,萬通地產與天津天海開始接觸,希望對俱樂部全部資產進行收購,而時任天海俱樂部的高層均表示,這件事最終還是需要以老闆束昱輝的意志做決定。儘管雙方已經進行了多次談判,但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足球界都知道,權健集團老闆束昱輝是個不折不扣的狂熱足球迷,即使被宣判鋃鐺入獄一刻,他仍不希望自己的足球俱樂部被變賣。
2020年的前兩個月,俱樂部的意外狀況頻出,主力被變賣、帳戶被凍結、稅務問題被內部人舉報、足協一直未給準入…當情況已經不再控制範圍之內時,唯二的道路即是:變賣或解散。隨即,便有了天津天海官方的一紙「零轉讓公告」。
球員們如坐針氈之時,權健集團天津地區的尤姓高層來到俱樂部希望向球員們講述當前所發生的一切。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日球隊高層派出一名球員代表張鷺隨同與集團高層進行接洽,球員表示「只願意為權健踢球,如果權健退出管理,寧可球隊解散。」說來也巧,另外幾名球員正好推門而進撞見了這一幕,球員內部也因此產生了分歧和一定的矛盾。
後進來的球員們都紛紛表示,歡迎一切願意收購球隊的資方完成收購和入駐,這也就有了當晚(3月9日)球員們公開的聯名信。
為了讓與萬通的合作進入正軌並加快談判進度,權健集團方面暫停了俱樂部高層紀廣的談判工作,由集團專門負責此業務的沈姓高層進行後續對接與談判。而雙方的談判地點,也從天海俱樂部更換至到了權健集團內部。
在足協給的「生死線」之前,也就是3月11日晚,多家媒體陸續傳出權健已經與某神秘該公司籤署協議,直指該公司是具備軍工背景的醫藥企業。被折磨了多日的球迷們、球員們、俱樂部工作人員們無疑是興奮的,球隊內部幾乎被這一消息刷了屏,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絕大多數人可能早已熱淚盈眶。
但其實,所有人都被「忽悠」了,甚至是消息源。
等候在天海俱樂部門口的球迷們
從後續事情進展來看,這或許只是權健集團為了向萬通施壓的一個手段,另據了解,一直與權健有實質展開談判的,有且僅有萬通一家。所謂的中糧、藥企甚至是國際名牌,皆是鏡中水月,並不存在。
中國足協給天海設下提交材料的最後時間為3月12日17點前,截止線時,西北望看臺從中國足協處獲知,天海已經向足協遞交了一份說明,希望足協方面能夠對時間進行寬限半天,而就在轉天上午,天海官宣與萬通正式達成轉讓協議,並將資料遞交給了中國足協。
此時,有兩件點需要說明:
1、中國足協只是需要天海方面提交一個球隊有能力完成當賽季比賽的證明,而非補充的準入材料或轉讓申請。——忙了半天,所答非所問。
2、權健方面僅僅與萬通達成了口頭協議,沒完成最終的轉讓文件蓋章。——已經超出足協規定的股份轉讓時間。
而此時,又出現了一檔事情,讓已經完成的談判重新回到了桌上:天海隊內希望變賣梯隊完成部分資金收攏,萬通方得知後決定重新談判。據知情人透露,彼時天海高層也在私下表達了對萬通的不滿,甚至以「騙子」為稱呼,直指對方其實並沒有財力運營球隊,並希望集團方面能夠找個更好的公司接手。
另一方面,在足協進行的內部會議上,多數代表不同意天海在此時進行股權轉讓,雙方也不得不再次重回談判桌,而這一次,問題和難度更大了。
畢竟雙方互相的信任值已經越來越低了。
4月底,一則重磅消息引爆了足球圈,駐澳洲記者「李老師侃球」曝出深足收買記者中傷萬通,不過此事與主線無過多關係,只是為了交代一個時間點而用,暫不贅述,而這件事發生之後的幾天後,權健集團從華東調來一名陳姓高層,全權接手了相關的談判工作。
據江蘇本地記者所述,這名空降來的陳姓高管在束昱輝入獄後,幾乎接管了權健集團所有重要工作,談判桌上的風格也是較強勢,談事情少有讓步。
權健華東總部
儘管權健與萬通很快便達成了贊助的新合作模式,但先打錢先交權,甚至是交不交權的問題又陸續被提出,在雙方早就缺乏信任的前提下,合作告吹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為了能保住天津第二個中超資格,天津市體育局最終出面,三方再次展開多輪談判,但每一次拖至深夜的談判,都沒有任何好消息傳出,而另一邊,球員之間的矛盾也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公布於眾。
最後的最後,天津天海向中國足協遞交了一份退出聯賽的申請,李瑋鋒留下了一封公開信,大家決定體面的離開。
值得注意的是,從始至終,萬通方面從沒有任何人站出來說過一句話,也從未給天海輸入過一分錢。
上面的事情已經儘可能完成核實,但終究為第三方口述,總會與真實情況有些許出入,但下面的內容,全部來自於網絡的公開信息,足球圈的人幾乎少有人關注,和天海、萬通有關,卻又是另一個故事。
在中國的二級市場,影響一支股票價格的除了基本面和技術面,「會講故事」(也就是消息面)往往會是決定漲跌的關鍵因素:資本割韭菜,你需要先給韭菜施肥,用想像力施肥。
2019年,萬通地產辦成了兩件大事:
折價7.5億轉讓了在北京國貿Z3地塊持有的35%股份,同時8.73億拋售了子公司香河萬通70%的股份。
憑藉到手的這一大筆現金流,萬通在2019年的年報也煞是好看:歸母淨利潤6.05億,同比增長84.79%,券商研報紛紛給了「買入」評級。
但資本市場對萬通的這個「增長」原本是無動於衷的:早在2020年1月15日,萬通就發布了2019年業績預增的公告,但股價在隨後的一周之內幾乎沒有任何波動。顯然,賣地也好,賣股份也好,這種算是投資得來的橫財和主營業務並沒有直接關係。
3月5日,天津天海俱樂部方面宣布將零轉讓,萬通也是首次在坊間被提及,也被視為收購天海的最熱門人選。
故事大約是從這裡開始的,但資本的發酵還需要一點時間。
萬通在二級市場的第一次異動發生在3月11日,當日股價上漲5個點,成交量顯著放大,很明顯,有先知先覺的資金殺進去了。
3月11日晚,有足球記者公開消息:天海轉讓一事無限接近「壓哨籤約」。不過記者本人對接盤的企業並沒有指名道姓,甚至還有記者分析是北京的一家藥企,但球迷自發開始為萬通抬轎——十有八九就是他了!
3月13日早晨,天海在官方微博發布轉讓公告,稱與萬通已經達成協議。當日萬通股價再漲5%,自此,這段故事的想像空間完全被打開,萬通地產也一躍成為房地產板塊的上漲龍頭。
我們以萬通第一次和天海扯上關係的收盤價為準,算到天海遞交退出聯賽申請的日子為止,3月5日到5月11日,短短66天時間,萬通股價從5.37元漲到8.12元,漲幅超過50%,萬通的市值也從之前的110.3億飆升到166.8億。
也就是說,僅僅是一次完全沒成功,甚至算得上子虛烏有的聯姻,天上就掉下56個億砸到了萬通股東們的頭上。
在萬通扮演超級大牛股的這66天時間裡,房地產板塊的其他個股一個比一個低迷:
球迷熟知的華夏幸福,3月5日收盤價26.18元,5月11日收盤價23.31元,跌幅11%;
板塊真正的龍頭萬科A,3月5日收盤價32.30元,5月11日收盤價26.41元,跌幅18%;
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恆大,3月5日收盤價17.94元,5月11日收盤價15.12元,跌幅15.7%。
最最最最最離奇的是,這個在中國足壇掀起巨浪的故事,從伊始到爛尾,萬通似乎一直是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角色,替萬通背書的,有媒體,有球迷,甚至有各種機構,但偏偏沒有他們自己。
欲拒還迎之間,56億的資本神話就這麼誕生了。
哭泣的球迷,無助的球員,從頭被噴到尾的足協…都成為了輸家。
而收購失敗的萬通卻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在商業圈中,這66天只會像2年前萬通32億收購新能源失敗的新聞一樣,僅僅成為一句話。
而在足球圈中,將永遠會是一段被記錄的遺憾歷史。
從濱海到松江,從松江到權健,從權健到天海,這支球隊已經經歷過14個年頭,如今以這樣的方式離開,著實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