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一段視頻在網上熱傳,河北邯鄲一名摩託車駕駛員,攔下了一輛行駛中的警車,發出一連串「靈魂質問」:「你開車為什麼打電話?」「為什麼不系安全帶?」「你是不是得給自己開單子?你是不是也要找民警來處罰?」交警回應「那你自己去找吧!」
如果說這段關於較真的「靈魂質問」讓人解氣,那麼,交警部門的回應則可稱為「靈魂回應」,更讓人服氣。僅僅一天,河北省邯鄲市交巡警支隊發布情況通報:對視頻中交警趙某某的三項違法行為作出處罰,並對其本人誡勉談話,調離執法崗位。
說老實話,像這位先生直接指著交警的鼻子訓斥交警的現象,除了少數官員耍特權外,一般老百姓幾乎不會這樣幹。在老百姓的意識裡,還是「交警一生氣,後果很嚴重」,這位先生敢於這樣無所顧忌,估計也是往日讓交警不規範執法罰急了眼,甚至已經盯住了這個交警。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事交警說「那你自己去找吧!」可見有恃無恐,潛意識裡認為領導即使為了單位的形象,也要為自己開脫責任。事實上,媒體報導的新聞中,單位「護犢子」的例子很多,甚至只要不是多麼嚴重的問題,連老百姓也習慣了。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邯鄲市交巡警支隊並沒有按照一些單位的套路來完成「劇情」,比如說,「據我們調查了解,這個交警在執行緊急任務,您看,交警衣服都溼透了,而且急著打電話,忽視了系安全帶。當然,交警作風有瑕疵,我們一定進行批評教育。」如果這樣說,老百姓還能說啥,總不能到交警隊去自己調查吧?所以,邯鄲市交巡警支隊這種有一說一的真誠做法,更值得稱讚。
事實也一再證明,一個單位越是敢於面對質疑、真誠回應民意、依法處理問題,不但不會影響單位的形象,反而更讓老百姓信服其公信力。按老百姓的話說,誰還保證一點錯也不犯了,關鍵是能虛心接受批評,認真改正錯誤,並舉一反三,避免重蹈覆轍。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有一些單位部門,出了事不是先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多從外部找理由,所以,就有了「撒謊式回應」、「鴕鳥式回應」、「甩鍋式回應」、「啞語式回應」,甚至「反咬一口式回應」等套路,搞得三十六計都不夠用了,結果就是這個單位的公信力自我閹割了,連帶了整個部門的公信力受到影響,甚至有些幹部由小錯發展成大錯而鋃鐺入獄。
部門回應也是領導能力和作風的折射,也更能讓百姓從這樣的細節中體驗收穫感。希望解氣的「靈魂質問」多多倒逼更讓人服氣的 「靈魂回應」,希望部門回應也應該納入作風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