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人類在整個二十世紀經歷了大量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為了取勝,各主要參戰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製出眾多經典武器。針對這些武器的性能、作用,外國網友評選出了最強的10款單兵武器,這10款單兵武器分別是STG-44突擊步槍、MG-34與MG-42通用機槍、M1918/BAR自動步槍、"布倫"式輕機槍、"湯姆遜"衝鋒鎗、"斯登"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M1911"柯爾特"手槍、"李·恩菲爾德"步槍以及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上述10款武器中,德國槍械佔據前兩名,美國武器入選最多,數量多達4款,英國武器入選2款,蘇聯武器入選1款,作為二戰主要參與國之一的日本則沒有武器入選。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0款單兵武器中,步槍數量最多,多達4款。實際上,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各國研發的機槍種類並不少,但入選最強10款單兵武器的機槍只有2款(MG-42通用機槍與MG-34通用機器之間存在緊密的技術繼承關係,姑且算作1款),是步槍的一半,這並不意味著機槍不重要,而是因為步槍的裝備數量更大。在戰爭中,機槍主要負責提供火力壓制,裝備的數量遠低於步槍,步槍才是絕大多數士兵的武器。這入選的4款步槍中,來自美國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款步槍的研製工作在一戰結束後不久便已經啟動,但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才進入美軍服役,期間經過了大量的改進,這使得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在太平洋戰場中,半自動的加蘭德步槍的射速明顯超出日軍的三八式步槍,為美軍帶來了較大的火力優勢,該槍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步槍。
在步槍之外,入選數量最多的武器是衝鋒鎗,來自英國的"斯登"衝鋒鎗、來自美國的"湯姆遜"衝鋒鎗和來自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皆在二戰期間嶄露頭角。衝鋒鎗的火力強於步槍,能在短時間內射出大量子彈,但其體積和重量遠小於機槍,輕便、火力猛是衝鋒鎗最大的特點。不過,由於犧牲了體積和重量,衝鋒鎗的射程普遍較短,適合在近距離和較為狹窄的環境中使用,這使得衝鋒鎗十分適用於特種作戰。
機槍的入選數量雖然只有2款,但排名十分靠前,MG-42通用機槍與MG-34通用機槍排在第二,"布倫"式輕機槍排在第四。MG-34通用機槍誕生於1934年,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廠生產,若使用兩腳架,MG-34就是一款輕機槍,若使用三腳架,MG-34 就是一款重機槍,因此,這款機槍具備較高的使用靈活性。在MG-34基礎上研發的MG-42則更加著名,由於威力大、射速高,這款機槍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造成了大量盟軍士兵的傷亡。
至於"布倫"式輕機槍,這款機槍在中國有另一個膾炙人口的名稱,那就是"捷克"式輕機槍,這款機槍最初由捷克設計,而後被英國相中,成為大英國協軍隊的重要武器,這款機槍適應性極強,在進攻和防禦中都被使用,被認為是最好的輕機槍之一。可以發現,外國網友選出的這10款單兵武器主要來自當時世界上的工業國,這些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優秀的人才,這才能夠設計出先進的武器,之所以沒有一款日本武器入選,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工業實力與歐美、蘇聯等工業發達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