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用來織布的植物
葛根,耳熟能詳的中藥,但我敢打賭,「葛根」這個詞,大部分人都會念錯。葛根,正確讀音為gé gēn,為什麼這麼讀?首先你得先認識「葛」。
葛(gé),豆科葛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喜歡生長在氣候溫暖溼潤的山區,也是一種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我國利用葛的歷史非常悠久。還是在舊石器時代的時候,我們的先人便知道挖取葛的根來做食物,並用葛的藤條來捆綁捕獲的獵物。後來人們漸漸發現,葛的莖皮纖維可以用來制麻織布。《韓非子·五蠹》記載,(堯)「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葛布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也成為我國植物纖維的最早利用。

這是1972年從江蘇吳縣草鞋山新石器遺址中發掘出的3塊葛布殘片之一。這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葛布,在今天看來依然技藝精湛。這說明,我們的祖先至少在6000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了紡織葛布的技術。

早期利用的葛,都是野生的。商周之後,人們便開始了葛的種植和紡織。西漢之後,葛布甚至可以和絲織品相媲美。但由於葛藤生長緩慢,加工困難,到唐宋時,葛布已漸漸被絲、麻取代。明清時期,我國南北方都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葛布便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僅有個別地區用葛布來製作工藝品。
小小一枝藤,全身都是寶
葛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花均可入藥。除制麻織布外,葛藤還能用來造紙;除了藥用,葛粉和葛花還可用於解酒;葛根更是中國衛生部批准的藥食同源植物,既有藥用價值,又有營養保健之功效。
葛分很多種類,葛根一般特指野葛或甘葛藤的乾燥根。葛根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之功,常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洩瀉。
從現代醫學角度講,葛根可用於擴張血管、降低血糖和血脂、降血壓、解酒、止渴止瀉、調節體溫、改善記憶力、改善生育能力等作用,但因其味甘、辛,性涼,虛寒者忌用,胃寒嘔吐者慎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種叫做「野葛根」的植物並不是葛根。野葛根俗稱「乳果」或「白高顆」,它不是根,也不是果,而是來自泰國的一種熱帶香草。野葛根最顯著也最為人所熟知的功效是豐胸,其所特有的「葛雌素」和「脫氧微雌醇」等植物活性成分,對女性的胸部發育有神奇的功效。「乳果」之稱就是這麼來的。

葛粉是從葛根中提取出來的一種純天然營養佳品,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補腎健脾、益胃安神、清心明目、潤腸道便及醒酒等功能。葛粉具有特別明顯的降溫作用,對上火引起的便秘、咽喉腫痛、熱咳有清解作用;對夏天飲食不當引起的閉汗、反胃、上消化道不適也有一定療效。
葛根和葛粉日常養生保健之功尤為明顯,特別適用於三高人群、體虛人士、失眠多夢、胃腸道病患者、菸酒人士和愛美女性。
另外,葛花解酒醒脾的功效最佳,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酒前服用,可護肝養胃;酒中飲用可抗醉;酒後服用可解酒解毒,非常適合長期飲酒人士。
葛藤與美國的恩怨情仇
葛功效廣泛,在中國有些地方甚至被稱為「千年人參」。這麼珍貴的中藥材,在國際上卻有一個不太體面的身份:「入侵植物」、「吃掉美國南方的攀援植物」、「生態殺手」、「綠色危險物」。這是怎麼回事?
事情要從1876年美國費城的世界博覽會說起。有一個前來參展的日本人帶來了葛,用做裝飾。由於不確定是哪一種葛,我們暫且稱之為「葛藤」。一個美國人覺得葛花很好看,就偷偷摘下一根藤回去種植。
沒過多久,美國人發現葛藤不僅生長迅速,還是一種極好的飼料、綠肥,更是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正巧,美國南方地區出現了普遍的蟲災和經濟大蕭條,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入。政府為了防止農田撂荒、土地水土流失,就大力推行葛藤的種植。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由於沒有天敵,葛藤就像成精了一樣迅速繁衍,很快就以燎原之勢蔓延開來,吞噬一切,農田、森林、電纜,甚至是火車、鐵軌、房屋,更有繼續北上之勢。曾經被美國政府和民眾大肆宣揚的「經濟植物」竟成了「綠色怪獸」,對農業、交通等造成了嚴重危害。
美國人考慮的問題不再是利用它,而是如何剷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