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作品,講述的是少女千尋意外進入靈異世界後,為了救自己的爸爸媽媽,經歷磨難的故事。該片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平凡的十歲少女千尋同父母一同前往新家的路程中,發現了山林間的一座隧道,父母無視千尋的勸阻,進入了隧道,從而步入了詭異的空間:一座白天不見人煙、夜晚燈火通明的城鎮。
這座城鎮由魔女湯婆婆管轄,規則是若不辛勤勞動,就會被變成豬供人烹食,為了拯救自己被變成豬的父母,千尋寄身於湯婆婆的澡堂,結識了新的朋友,也從中感悟成長,最後終於成功救出了自己的父母。
《千與千尋》是一部關注現實的神話寓言,連場景畫面都是虛實交映的感覺,花朵草叢點綴下的土地,天空湛藍,稀落的白雲一團一團,配合著破敗的建築和石像,和久石讓的背景曲一起,營造出的是一種晴朗與稀落雜糅的感覺。而配合影片中人物的視角,也將新和舊的不同進行了對比,比如千尋父母的專斷和偏執,和來自「都市人」的趣味,對神明的不敬,使得他們接下來的遭遇顯得理所應當。
「不打招呼就動筷子,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是很不好的。」
千尋的本質是很優秀的,作為孩子,仿佛帶著天然的優點,具有好奇心,生性期盼自由,懶散不積極都是容易克服的不足,瑕不掩瑜,她的單純和善良,卻是不可收穫、卻很容易遺失的珍寶。而在「油屋」這個大染缸裡,千尋的生命之力被喚醒了,求生欲,勇氣,樂觀,希望,堅忍,這些聽起來虛幻的形容並不能概括她為了生存而付出的努力。
而她的生命之力喚醒了更多的人,比如白龍,比如無臉男,再比如煤灰精靈。
小編最想探討的,是無臉男帶出的貪婪。
無臉男作為貪慾的代表,之所以為千尋所動,就因為千尋無視金子,縱然她並沒有很優秀很有地位,甚至並沒有展現出美麗的樣貌,但她在這個垂涎金錢的地方,就是這樣突兀的存在,就連湯婆婆這樣的角色,也想著榨光無臉男的錢。
無臉男不會說話,沒有臉,思想簡單,它對於千尋的思慕之情一定會變成它本身代表的貪慾,果然,它終於想要吞吃掉千尋,但身體裡的感情又在極力阻止它這樣做,在天性與感情的催逼之下,它終於表現出了一點罕見的羞恥之心。
而識破這些複雜內容的,也是千尋。
這純真而又正確的直覺,真是讓人感嘆。
而真正捕捉到孩童身上這種特殊能力的宮崎駿先生也曾說過:「從來不特地去生活裡找原型角色,每年都會有兩三次和孩子專門待在一起。」
其實《千與千尋》,與其說是孩子的冒險,不如說是成人意願的投射。
至於標題中小編引用的臺詞,貌似淺白,卻好像也只有成年人才能品味出其深邃。
那是貪慾帶來的後果。
歡迎留言~小編誠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