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8號,《蜘蛛俠:英雄遠徵》上映之後,網絡上也流傳出一些新名詞,其中現在最火熱的新詞語是「彼得一激靈」以及「夜猴俠」。相信看了《蜘蛛俠2》的網友們都知道,其實這些新詞語新詞彙都是出自電影《蜘蛛俠:英雄遠徵》,而電影中出現了四個新詞彙,「夜猴俠」讓人開懷大笑,而有一個新詞彙卻令人淚流滿面。
爍滅:
爍滅是電影中的第一個新詞彙,在電影剛開始就有報導並且解釋「爍滅」這個詞彙的意思。因為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滅霸打起了個響指,導致全宇宙一半的人被化灰,而又在漫威宇宙時間線為五年後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班納打了個響指讓消失一半的人全部回歸。
而在這五年裡,倖存下來的人依然隨著時間流逝歲數增加,但受響指影響的人回歸到原來的生活卻絲毫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爍滅事件不僅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電影中提到的爍滅事件,不僅是填上了《復仇者聯盟4》的一個坑,同時也在為後續的漫威宇宙系列電影挖上一個坑,相信在以後的漫威電影中,我們還會聽到爍滅這個詞,這樣一來,爍滅一詞才會有它存在的意義!
彼得一激靈:
最近「彼得一激靈」這句話在網上可是很火的,來自於這一部電影。在電影中,彼得正在收拾行李,梅姨把一根香蕉扔向小蜘蛛,小蜘蛛不但沒有反應過來被砸中,反而還被梅姨調侃彼得一激靈!假如還沒有看過電影的影迷肯定對「彼得一激靈」這個新詞彙感到懵逼,但只要是看了電影就知道,梅姨口中所說的「彼得一激靈」其實就是蜘蛛俠自身的能力,也是我們熟悉的「蜘蛛感應」。(在漫威宇宙電影中《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首次出現蜘蛛感應)
但是,以往我們熟悉的「蜘蛛感應」在電影中為什麼要改為「彼得一激靈」呢?我們都知道,蜘蛛俠這個角色的人氣指數在全世界可是數一數二的,可謂家喻戶曉,眾所周知!但目前扮演蜘蛛俠的「荷蘭弟」,已經是第三代的蜘蛛俠了,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的《蜘蛛俠》系列電影,也許漫威也是害怕影迷們會審美疲勞,必須要有所創新有創意,於是就把我們熟悉的「蜘蛛感應」改為「彼得一激靈」,這樣一來不但打破了傳統,還讓影迷們更容易接受這麼有創意的梗!總而言之,口碑不能壞!
夜猴俠:
在電影當中,蜘蛛俠不想在歐洲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尼克弗瑞一激靈的為小蜘蛛打造了一件夜行專用的潛行服,以便隱藏蜘蛛俠的身份。但也正因如此,被蜘蛛俠的同學胖子隨口一說,結果「夜猴俠」就誤打誤撞的被傳播世界了!
電影中夜猴俠的戰衣在漫畫裡是暗黑蜘蛛俠的戰衣,此處也致敬了原漫畫。但「夜猴俠」這個英雄在原漫畫中是沒有的,但也不敢保證在後續的漫畫中會沒有。(就比如電影《鋼鐵俠》中的寇森探員,在拍攝《鋼鐵俠》之前原漫畫是沒有這個角色的,是在《鋼鐵俠》上映之後才在漫威漫畫中加入這個角色)
說不定「夜猴俠」也是劇組裡的人臨時發揮想出來的名稱,在漫威電影中臨時想出經典臺詞的例子也是有很多,就比如《鋼鐵俠》中的臺詞「I am Iron Man」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事實證明「夜猴俠」這一詞在電影中也承擔了不少笑點的責任,也讓影迷們也更容易的去接受。
伊迪絲(Edith):
伊迪斯(Edith)是託尼給小蜘蛛留下的一件遺物,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伊迪絲(Edith)的含義了。「伊迪斯(Edith)」是「Even dead,I'm the hero」的縮寫,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就是:「即使我死了,我也是英雄」,而電影則翻譯成了「伊人已逝,仍是英雄」。
伊迪斯(Edith)在電影劇情中是託尼留下來的一個梗,不得不說這個梗還真是符合託尼的性格。但在漫威官方看來,伊迪斯(Edith)不僅致敬了鋼鐵俠,與此同時,他還仿佛替託尼跟廣大的影迷們做一個告別:「即使我不再飾演鋼鐵俠這個角色了,但我依然會是你們心中的鋼鐵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