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臨高波蓮鎮多賢村委會的大日子,美道村的火龍果今年喜獲豐收,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拿到了第一筆分紅。3年來,武警海南總隊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以軍地合作為抓手,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軍民同心打贏脫貧攻堅戰,給軍民魚水情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百香果產業在多賢村落地。南海網記者鍾圓圓 攝
橄欖綠帶來火龍果紅 軍民團結脫貧攻堅
在美道村的武警海南總隊產業扶貧項目火龍果基地裡,部隊官兵和村民一起呵護下的55畝火龍果長勢喜人,這個基地是軍民團結一家親的生動實踐,也是貧困戶生活的新曙光。
多賢村下轄7個村小組,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5戶共837人,2019年度13戶50人未脫貧戶全部脫貧。但在3年前,多賢村還是臨高有名的貧困村,村民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水稻、桉樹、橡膠和外出務工,經濟收入和各項工作全鎮排名倒數第一,這讓全村人感到十分羞愧。
合作社社員參加分紅儀式。南海網記者鍾圓圓 攝
2016年,武警海南總隊作為省級單位開始定點幫扶多賢村,「這麼好的地,用起來肯定能脫貧。」保衛處處長李小龍等人進村後發現,村裡的耕地土壤肥沃,水利灌溉便利,十分適合發展種植業。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增收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為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經過調研和商議後,武警海南總隊最終選擇了前景較好的火龍果種植項目。
家中獨子得了精神分裂症,愛人體弱多病,弟弟早逝後留下了一個7歲的孩子,一家4口的生活全靠林傑一個人維持。聽說武警海南總隊發動村民種火龍果,貧困戶林傑率先入股4.6畝土地,和31戶農戶一起加入了美道熱帶作物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墾出了30畝的火龍果基地。2017年4月,火龍果在美道村落地生根。
「從來沒有種過火龍果,武警海南總隊就給我們建了群,隨時可以問。」林傑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群,每當碰上種植難題,農戶都會拍照留言,武警海南總隊負責反饋給農業專家,由專家給農戶們答疑解惑。
2018年6月,紅紅火火的火龍果掛上枝頭,種植面積也在不久後擴大至55畝。2019年6月,合作社靠賣火龍果賺了17萬,每個社員都拿到了2700元的入股分紅,19戶農戶還拿到了金額不等的土地分紅。林傑拿著9000多元的分紅臉上笑開了花。
「2016年到現在,我們已經在火龍果種植基地投入了110多萬,持續幫村民增收。」李小龍計劃道,下一步,武警海南總隊將幫助農戶增產量,提品質,賣上好價格,實現每畝產值增加到4萬元,讓貧困戶穩定脫貧。
林傑(左一)領到土地分紅。南海網記者鍾圓圓 攝
軍地融合解難題 譜寫鄉村發展新篇章
光靠武警海南總隊一支隊伍的力量遠遠不夠,軍地融合組成了打贏多賢村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共同譜寫著鄉村發展的新篇章。
2016年12月,海南省人社廳於投入21萬幫扶5個村小組的貧困戶種植了270畝橡膠,2018年6月份收穫約162萬元;2016年12月,海南省技師學院投入120萬成立美朗村種養殖合作社,發動村民養雞和養鴿子;2019年6月,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辦)開始定點幫扶多賢村。
美道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已初見成效。南海網記者鍾圓圓 攝
「我們發揮自身優勢,關注教育扶貧,協助武警海南總隊與地方政府溝通,推動幫扶措施的落地。」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辦)宣傳處副處長、多賢村駐村第一書記秦禧告訴南海網記者,雙方合作緊密,分工明確,共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我們的重點是黨建扶貧、醫療扶貧、產業扶貧。」李小龍告訴南海網記者,武警海南總隊利用自身優勢以黨建促扶貧,充分激發村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抓基礎惠民生,抓產業固長效;在武警海南總隊醫院給貧困戶開闢就醫綠色通道,定期組織醫療隊到村裡開展義診,改造村衛生室,讓村民就醫更便捷。
火龍果產業的成功鼓舞人心,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辦)在利用電商渠道幫助村民銷售火龍果的同時,通過實地查看和反覆論證,決定再發動多賢村村民種植百香果,讓種植戶一年內實現脫貧致富。目前,村民陳不滿已經種植8.4畝共1500株的百香果。
美道村的火龍果長勢喜人。南海網記者鍾圓圓 攝
教育扶貧也是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辦)的工作重點。秦禧帶著南海網記者走進曾經的多賢學校,解放海南島的主力部隊十五兵團副司令員兼四十軍軍長韓先楚曾率部在此駐紮,村民們協助解放軍救治傷員,給解放軍提供糧食,留下一段軍民魚水情的佳話。秦禧希望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同時在村裡培養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首批6000多元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已經發放到村裡的優秀學子手中。
美道村美麗鄉村示範點的建設也被雙方提上了日程,武警海南總隊已投入192萬元資金用汙水管網鋪設、道路硬化、綠化美化,建設花園式村莊。
「我們一起把這400畝水塘和多賢學校開發出來,做成紅色旅遊景點。」
「把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是個非常好的想法。」
在10月一個深秋的午後,李小龍和秦禧又開始描繪起新的發展藍圖……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