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約翰教堂建在聖約翰的墳墓之上,成為基督教的聖地

2021-01-10 娛樂大咖婷姐

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國王查士丁尼在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約翰的墳墓之上,為他建起了一座宏偉的教堂——聖約翰教堂,這裡也因此成為基督教的聖地。。據說,聖約翰曾經來過以弗所兩次:一次是公元37-48年之間,與聖母瑪利亞一起來,第二次是他死之前在Ayasuluk山寫《約翰福音》時。而最後他被埋葬在了這裡。

因為地震和建築材料遭風蝕,一個世紀前這座建築就成為一堆碎石;目前所看到的建築為後來重建。教堂的說明板上展示有設計和建築草圖,可以了解這座建築曾經的宏大規模——以及那些古老的大理石臺階和不朽的大門。

聖約翰教堂,以弗所古城,殘垣斷壁,變化的時間見證著一個不變的領域的興衰,但是還是可以看到當時鼎盛時期的影子。傍晚渾身淋溼,住在愛琴海沿岸的酒店,溼潤的海風,這幾天一直下雨,祈禱明天不再被溼透!推薦一下!

抵達塞爾丘克,參觀聖約翰教堂遺址,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真是莫大的幸運。這座宏偉的教堂意義重大,聖約翰和聖母瑪麗亞不僅來過此處,並且聖約翰在旁邊的Ayasuluk山寫了著名的《約翰福音》,他死後也葬在了這裡!據說,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約翰在當年被驅逐出耶路撒冷後,和聖母瑪利亞一起來到此地,並在這裡度過晚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聖約翰的墓地上建成了這座宏偉的教堂,這裡也因此成為基督教的聖地!

聖約翰教堂——建在聖約翰的墳墓上,建於公元6世紀。從殘存的石門和臺階看的出,當年的規模,曾經非常的宏偉,過一些同樣叫聖約翰教堂的地方,這裡當屬別致,由於地震和風蝕,僅存的斷壁殘垣能大概看個教堂的布局,想像當時會是什麼樣呢,有多麼宏偉呢。

下一站聖約翰教堂,由中環天星碼頭乘坐計程車即可到達,哦不,計價器居然顯示出了個天文數字,前排的計程車司機笑臉回望著旅行者說Merhba,一句標準的馬爾他式問候將我們帶回到了現實中,號稱史上最奢華的聖約翰大教堂在眼前巍然矗立,正如馬爾他人的諺語所言,「馬爾他是地中海的心臟,聖約翰教堂則是馬爾他的心臟」。

相關焦點

  • 境外旅遊土耳其宏偉的教堂——聖約翰教堂
    公元初期,聖約翰,曾經來過這裡將此,將基督的生涯和教導寫成"約翰福音",後來他也葬身此。因此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在聖約翰的墓地上建成了這座宏偉的教堂——聖約翰教堂(The Basilica of Saint John),這裡也因此成為基督教的聖地。
  • 歷史:塞爾丘克的聖約翰大教堂,他真的被埋在那裡嗎?
    然而,雖然在聖經中提到了對以弗所保羅的騷亂,但沒有什麼可以驗證聖母瑪利亞的房子或聖約翰大教堂,這是使徒被認為埋葬的地方。歷史學家證明,約翰在該地區度過了很多時間,他的故事顯然在近100歲時結束,他被埋葬在Ayasuluk山上。後來,當基督教傳播,變得更加顯著,一個巨大的墳墓建在他的墳墓及周圍565,皇帝查士丁尼1 日建立了一個教會了它。
  • 香港聖約翰大教堂 香港基督教的中心(圖)
    聖約翰大教堂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香港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位於港島中區花園道。1842年聖公會信徒在花園道口瑪麗操場建一棚廠作臨時禮拜之所。1844年,史丹頓牧師倡建一座永久性的禮拜堂,獲港督戴維斯的支持。1847年3月11日舉行奠基典禮,1849年3月11日落成,完成該堂之中座及鐘樓,堂內有座位640個,耗資8736鎊,一半由英國政府支付,另一半則由在港的信徒籌募。後來由於信徒日增,該堂於1872年加建側翼,增加了六十個座位。加建的奠基石仍可在東面的牆壁上看到。
  • 被破壞的聖約翰大教堂以及存在的眾多教會
    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Co-Cathedral)是以聖約翰騎士團的守護神命名,由設計總統府的著名建築師卡薩爾設計的。聖約翰大教堂位於紐約市曼哈頓西北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大教堂。這座聖公會教堂始建於1892年,但中間曾停工41年,1982年才恢復施工。
  • 有一座教堂,叫聖約翰大教堂
    在歐洲旅遊,教堂是不可或缺的景點。瓦萊塔的聖約翰教堂較之名聲顯赫的教堂、巴黎聖母院也毫不遜色。聖約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原稱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女修道院教堂,位於首都瓦勒塔市內。聖約翰大教堂是騎士團首領拉·卡西爾本人出資興建,由著名建築師卡薩爾設計的,建於1573年。教堂早期為巴洛克建築風格,部分模仿了哥德式建築風格。從外表看,教堂潔白簡樸,並沒有多少過人之處。但它內部的建築卻極盡華麗,各種大理石雕刻極為罕見,每一寸牆壁都有黃金,大理石或壁畫裝飾,令人嘆為觀止!
  • 歐洲最美的教堂——馬爾他聖約翰大教堂
    在歐洲國家無論是旅遊,還是居住,教堂都是不可或缺的景點,歐洲國家有數以萬計的教堂,在馬爾他,瓦萊塔的聖約翰教堂可以被稱為最美麗最精緻的教堂,較之名聲顯赫的梵蒂岡教堂
  • 星星之火已經燎原:聖約翰大教堂被縱火,白宮將會成為被攻擊之地
    「今日俄羅斯」(RT)報導稱,當晚,白宮附近發生多起縱火事件,其中位於白宮前的拉斐特廣場的地標性建築聖約翰大教堂也成為縱火目標。RT稱,目前尚不清楚聖約翰大教堂受損程度有多嚴重。這座聖約翰大教堂被稱呼為總統教堂,這裡也是華盛頓特區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之一。自從這座教堂於兩個多世紀前建成以來,幾乎每一任美國總統都在這裡參加過活動,所以這裡才會被稱呼為總統教堂!
  • 【朝聖足跡】星月徵途——塞爾丘克 聖約翰大教堂
    2015土耳其之行——塞爾丘克 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Bascilica)塞爾丘克是我們此行中逗留時間較長的一站:從代利茲尼坐了三小時的火車後,深夜到達塞爾丘克;隨後,第一天拜訪了聖母馬利亞的小屋與以弗所古城,第二天遊覽了普裡恩、米利都、迪迪馬 三古都,而最近的聖約翰大教堂則放在了最後一天。
  • 歐巴馬抵達聖約翰聖公會大教堂進行禱告
    中國網2009年1月20日訊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東部時間20日上午8時45分(北京時間20日21時45分),當選總統歐巴馬前往有著193年歷史的聖約翰聖公會大教堂,參加一個私人祈禱儀式。自詹姆斯-麥迪遜以來,歷任美國總統就職前都曾在這裡做過禱告。在進行私人祈禱時,歐巴馬坐在聖約翰聖公會大教堂第9排的54號座位上。
  • 川普在聖約翰大教堂前講話
    5月31日晚上,暴徒放火燒聖約翰聖公會大教堂,這座具有205年歷史的教堂,曾經在1960年代,支持在華盛頓舉行的,為進一步推動黑人民權運動的和平遊行。聖約翰大教堂是位於白宮前的拉斐特廣場的地標性建築,也成為暴徒縱火的目標。暴徒在白宮外打砸白宮發言人麥肯阿尼推文:「川普總統堅決反對企圖分裂我們的無政府主義者!
  • 1879年:聖約翰大學
    學校建立初衷是「培養出精通中國典籍、西方科學和基督教之人。他們將在自己的國土上,在自己的家中,在自己的政府和司法機關的管轄下傳播福音、設立學堂和興建教堂」。如今這裡是華東政法大學的長寧校區。75歲的韓信昌老師說,過去他常聽新生報到時發牢騷:「別的學校都是新教學樓,多漂亮啊,這裡怎麼都是老房子?」於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韓信昌逐步搜集這裡每棟老房子的故事。
  • 香港聖約翰大教堂
    香港聖約翰座堂是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之主教座堂兼母堂,亦是香港歷史悠久之教堂。
  • 白宮附近發生多起縱火事件 地標建築聖約翰大教堂被燒
    「今日俄羅斯」(RT)報導稱,當晚,白宮附近發生多起縱火事件,其中位於白宮前的拉斐特廣場的地標性建築聖約翰大教堂也成為縱火目標。RT稱,目前尚不清楚聖約翰大教堂受損程度有多嚴重。RT6月1日報導稱,在當晚的抗議活動升級成騷亂後,距離白宮僅300米的聖約翰大教堂成為了一起縱火事件的目標。現場照片顯示,大教堂中火焰肆虐,教堂的牆壁上也被畫滿塗鴉。
  • 為什麼大家都愛畫給耶穌施洗禮的聖約翰?
    拉斐爾 1505 - 1509 布面油畫《施洗者聖約翰布道》這幅畫被認為是由偉大的藝術大師拉斐爾·桑西(1483年生於烏爾比諾,1520年卒於羅馬)創作的一件特別的木板油畫(後轉移到布面上)。他以他的天資和嚴謹柔雅的演繹技巧,描繪了施洗者聖約翰的布道場景不管是誰注視到這幅畫時的第一感覺是色彩鮮豔,尤其是祭服和服飾的黃色和紅色及構圖的完美均衡。整個畫板都十分注意細節和飽滿,左邊部則例外,布道時的施洗者高屹於被樹包圍的其他人的形象之上。畫家對用小手抓著婦女深綠色衣裙的兩名裸體兒童的描繪格外成功。
  • 美國:抗議者持續施暴,聖約翰教堂外修建圍欄
    圖片來源:Twitter/Kevin Corke 歷史悠久的美國聖約翰聖公會教堂最近教堂為防止再一次遭到破壞,同意修建安全圍欄。近日,自喬治· 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州(Minneapolis)被殺後,教堂成為了警察和抗議者之間暴力衝突的中心。聖約翰教堂牧師羅伯特·費舍爾上周向教區發了一封信,該信由高級管理員保羅·巴克特和初級管理員傑夫·漢森共同署名。
  • 紐約之旅:聖約翰大教堂
    因時間還早,我們就先沿阿姆斯特丹大道向東北方向走,到達阿姆斯特丹大道與西111街的交叉口(哥倫比亞大學附近),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聖公會大教堂「聖約翰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John the Divine)參觀。在路口等候紅綠燈的時候從馬路對面看,大教堂黑灰色的外觀主體建築在灰濛濛的陰雲襯託下顯得有些陰沉凝重(圖1)。
  • 哥倫比亞大學和聖約翰大教堂之行
    2020年1月5日今天,我們去哥倫比亞大學以及附近的聖約翰大教堂遊玩。
  • 總覺得聖約翰教堂裡 住著沉睡的公主和穿盔甲的騎士(組圖)
    世界各地有好多聖約翰教堂,而擁有160多年歷史的香港聖約翰教堂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特別是香港回歸之前,聖約翰大教堂的地位可與海洋公園及港督府齊名。過去香港屬於英國殖民地,而英國國教就是聖公會,所以聖公會在香港的地位自然崇高,歷任港督只有最後一任信奉天主教,其他不管出於政治目的還是真心,都是聖公會教徒,所以聖約翰大教堂一直是香港宗教建築的象徵。
  • 老城廣場+聖約翰大教堂,華沙之美
    從背後看華沙老城,聖約翰大教堂的屋頂很是顯眼,構成了老城天際線中最重要的部分。華沙的老城廣場是整個老城的正中心了,在老城的每一個地方,如果順著人流走,各方人潮匯聚的地方肯定是老城廣場。白天的老城廣場可以用人潮洶湧來形容,除了旅行團的人,當地人也很喜歡來到這裡的露天餐館喝上幾杯小酒,度過一個悠然的下午。
  • 紐約聖約翰大教堂發生槍擊案,槍手攜帶汽油、刀具和聖經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13日,《華爾街日報》、美聯社等多家美媒報導稱,當天下午,紐約曼哈頓的紐約聖約翰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