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兵心連黨心,哨位連北京。
為充分展示十九大精神進軍營湧現的新實踐、新舉措、新風採。近日,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在中央網信辦和軍委政治工作部網絡輿論局有力指導支持下,組織策劃了「我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網絡面對面」系列採訪宣傳活動,20餘家中央主流網媒和商業網站的編輯記者,來到東海之濱,跋涉西部天山,登上南海三沙,走進神州北極,踏上中原鄭州,深入武警部隊位於祖國東西南北中5個具有地標特點的執勤哨位,切身感受武警官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火熱場景,現場聆聽武警官兵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的錚錚誓言!
敬請關注,感謝點讚。
中隊政治指導員張海波講述獎盃的故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爽/攝
每個中隊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說起桐鄉中隊的歷史,不得不說的就是榮譽室的鎮「隊」之寶—「五四萬米」長跑獎盃,它就靜靜地安放在中隊榮譽室的一角,見證了一年年的輝煌成就,身上鋪滿歷史的厚重沉澱,卻又散發著無限的璀璨光芒。
見證榮譽:不懈努力、艱苦奮鬥的光輝歲月
鎮「隊」之寶其實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獎盃,但背後的意義卻不一般。獎盃起源於嘉興支隊每逢「五四」青年節必舉辦的萬米長跑賽。獲得冠軍的中隊當年可以保存獎盃,如果哪個中隊能夠連續三年奪得冠軍,才能永久保存此杯。為了獲得這個獎盃,時任中隊長的王新江和他的三名隊友起早貪黑,刻苦訓練,在第一屆和第二屆萬米長跑中力克群英,拔得頭籌。再拿一次第一就能永久保存獎盃了,然而中隊卻有兩名長跑尖子退伍離開部隊,這對桐鄉中隊而言,不得不說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在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王新江挑選了兩名比較突出的戰士和自己一起,訓練加時加量,呼吸不暢練耐力、跑得不快練步幅、步子不大拉韌帶……整整練壞了六雙鞋,水泡也擠了不知道多少個。最終他們用奮勇爭先、勇爭第一的精神甩開其他中隊的選手,再次衛冕。
冠軍之杯,來之不易,三年的苦累和汗水換來如今的榮譽,勉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官兵不斷努力、艱苦奮鬥,把尚武之風傳承發揚。
解讀榮譽:忘記過去、謙遜進取的砥礪前行
擱置在榮譽室的獎盃一點一點被歲月侵蝕,暗淡的鏽蝕仿佛官兵心中的思想雜草一點點滋生。連續多年的先進讓官兵習以為常,甚至忘卻了第一次獲得先進的自豪和興奮。2011年,是每名桐鄉官兵難以忘卻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桐鄉中隊險些與先進中隊失之交臂,原因無他,年終軍事考核成績不夠理想。在考核結束的當天,時任中隊長的曹峰帶著所有官兵來到榮譽室,站在獎盃面前,為大家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蝸牛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在一次飛行比賽中獲得了冠軍獎盃,自此之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成天把獎盃背在背上,晚上睡在獎盃裡,結果,蝸牛背上的翅膀慢慢退化,沉重的獎盃成了堅硬的外殼,再也飛不動了。故事結束,曹隊長說了一句,過去的榮譽只能代表過去,驕傲自滿只會阻礙進步。現在的榮譽全靠所有官兵共同努力去爭取,這才是桐鄉中隊能夠一直取得先進的秘訣!講完後,所有人都開始深思。
冠軍之杯是榮譽,更是精神傳承。唯有忘記過去榮譽,傳承優良傳統,彰顯強軍精神,讓獎盃活起來,才是崇文尚武的桐鄉衛士。
勇爭榮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桐鄉衛士
蝸牛的獎盃故事在桐鄉中隊代代傳誦,戰士們在獎盃前駐足的時間雖短,感受卻更深,尚武之風在桐鄉中隊更加明顯。自從2011年標兵落馬後,桐鄉中隊開始了「重溫獎盃歷史、再爭先進中隊」的建隊新徵程。每年,中隊都會結合開創的新訓練科目,做到第一個學會、第一個推廣,在每年的基層警官、戰士比武中奮勇爭先,勇奪第一。2015年,中隊長何昌權勇奪支隊基層警官比武第一名,上等兵杜聰奪得戰士組第一名,2017年中隊長張喆超摘得幹部組第一名桂冠……在處突維穩中,中隊作為維穩先鋒隊,與時俱進,積極與地方信息接軌,第一時間掌握社情恐情;努力研創新戰法,強化兩警協作能力,確保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G20杭州峰會安保期間的安全穩定……
鎮「隊」之寶,追溯過去的輝煌,也讓我們思考現在,暢想未來,它的故事仍將繼續,崇文尚武的桐鄉衛士必將牢記使命繼續前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爽 通訊員 張海波)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