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用車 原創]
擋風玻璃是每輛汽車上都會有的部件。如今就連許多摩託車上也都安裝了擋風玻璃。不過我們都知道,剛剛有汽車的時候車上是沒有擋風玻璃的。那麼擋風玻璃什麼時候開始存在,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呢?請隨我們的《前世今生》系列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說到擋風玻璃的由來,我們先一起看看當今的擋風玻璃作用何在。
現在的擋風玻璃主要用於阻擋行車過程中飛來的小石子、小飛蟲等雜物,從而保護駕乘者。同時貼了防紫外線膜的玻璃可以過濾掉許多對人體有害的射線,保護人不受各種輻射的侵害。
最早的車大都是由馬來拉的,速度較慢,而剛出世時的汽車是由蒸汽機推動,速度也很慢。緩慢前行的車上,乘坐者沒有擋風玻璃的保護都無大礙。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的行駛速度越來越快,空氣中各類雜質的幹擾因此越發明顯。終於在1904年,第一款使用擋風玻璃的車型出現了。
漸漸的,人們終於意識到自己需要在開車時得到一些保護。於是1904年,最早的汽車擋風玻璃出現了。起初,大多數擋風玻璃都是由金屬杆支撐著,垂直於地面,就像家裡的窗戶玻璃一樣。當玻璃太髒時,人們可以把玻璃收起來,繼續開車。
左側為別克1908年Model 10款車型,右側為福特1909年款Model T車型。
1908年,福特出售的T型車配備有擋風玻璃的選裝,價值850美金的車,單裝玻璃需要額外加100美金。而到了1915年,擋風玻璃已經成了汽車上的標配。
隨著馬路上的車越來越多,行車事故也越來越多。由擋風玻璃破碎而導致的傷亡事件逐步增多,許多人投訴汽車製造商,說他們就是擋風玻璃破碎傷人的原因。
同時,亨利·福特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1918年,亨利·福特親眼見到了汽車玻璃的破碎,並因此決定改變玻璃的質量,尋找更結實、安全的玻璃。
當時由於市場上對於玻璃的需求量逐步增大,玻璃的價格水漲船高。新款玻璃不僅需要更加結實,而且價格得更低才行。
圖為1919年福特的Model T車型兩門版,使用了福特新研發的夾層玻璃。
最終,福特公司研製出了屬於自己的玻璃,自此,福特不僅是汽車製造廠,同時兼顧玻璃製造、和軋鋼廠等身份。1919年,福特開始使用帶夾層的安全玻璃,並在之後的十年中將此玻璃使用到了所有的福特車型當中。
圖為早期人們正在對夾層玻璃進行破碎實驗,以觀察玻璃在破碎之後的狀態。
其實夾層玻璃最早在1904年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法國的一位科學家愛德華·班尼迪克特斯在做實驗時,不慎碰落一支燒瓶。科學家發現,由於瓶中盛有液態硝化纖維,碰掉的燒瓶在掉落後並沒有玻璃碴四濺,而是並不分散的聚在一起,由已經乾涸的硝化纖維相連,形成不易傷人的狀態。科學家對此作了進一步研究,終於研發了可以用於汽車的玻璃:兩層塑料玻璃中間夾一層透明的纖維素。
圖為Triplex公司早期的廣告標識。
遺憾的是,此項發明雖然在1909年就註冊了專利,卻由於成本過高等問題遲遲沒有派上用場。直到一戰爆發,此項發明才被用在了防毒氣的眼罩上。1910年,愛德華又申請了一種將明膠注入兩扇玻璃之間的專利。1923年,屬於他的玻璃公司Triplex終於成立,而他的發明在不久之後被帶入美國。
汽車玻璃的出現
對於玻璃材質的研究就這樣開始了。自此,人們對玻璃形狀、材質、做工的探索便再也沒有停止過。
1924年,一些警察局開始受益於防彈玻璃的出現。這種玻璃足足有一寸厚,並含有聚碳酸酯成分。
1926年,美國戰爭英雄裡肯巴克將防彈玻璃作為了他汽車的標配,將車的裡裡外外包了個嚴嚴實實,作為當時軍界的代表人物,這一舉動為防彈玻璃做了非常好的免費宣傳。
由於福特一直在使用Triplex的玻璃,1928年,Triplex推出了整版面的廣告來吹捧自己的玻璃工藝:新福特汽車使用了一款由Triplex公司製造的,不會碎的玻璃。
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凱迪拉克推出了「V」型外掛式擋風玻璃。
1932年,雪佛蘭又推出了傾斜式前擋風玻璃。而1933年,美國通用汽車的主要玻璃供應商發出廣告:只要每月汽車貸款多花1.5美元,人們就可以獲得能有效防止碎玻璃傷人的最好的安全玻璃。
1934年,克萊斯勒推出了首款擁有單塊弧形擋風玻璃的汽車。
1938年,匹茨堡玻璃公司製造出了鋼化玻璃。
製造鋼化玻璃的做法是先把玻璃材料放入可以使玻璃更硬的高溫常壓爐,在定型後迅速冷卻,從而使其外表更硬。這種玻璃比普通的玻璃硬五到十倍,而且在破碎的時候會碎成小而不傷人的玻璃塊,從而更好的保護駕乘者。
1947年studebaker推出的冠軍星光兩門版轎車。車窗由多個立柱隔開,每一面玻璃都是弧形。
擋風玻璃的發展還在繼續。1947年,Studebaker將弧面擋風玻璃推出。1948年,一款卡車推出了「彈射」式前擋風。同年,凱迪拉克、別克、奧爾茲莫比等品牌都開始使用弧面擋風玻璃。
鋼化玻璃的製作環節
到了五十年代,車企們開始追求更便宜的成本,於是人們不僅將鋼化玻璃用於前擋風玻璃,也用於後擋風玻璃。除了節約成本,在出現事故需要救援時,鋼化玻璃更容易切割,方便救護者操作。但是,這種玻璃並不適合安裝在車側面。鋼化玻璃不如夾層玻璃容易修補,且在車側面碰撞或側翻時也有一定危險。
1954年別克推出了第一款擁有全景前擋風玻璃的車型,讓司機和乘客的視野更開闊。
美國通用汽車首先開始使用全景前擋風玻璃。這種玻璃能夠很好地減少司機的視野盲區,提高駕駛安全。
全景玻璃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車內隱私性在降低,紫外線等光的直射也越發嚴重。於是有色玻璃被研製出來。人們通過往玻璃中加入有色金屬元素而使玻璃顏色更深。
在1959年,玻璃的價格因一種新工藝的出現而驟降。這種工藝使玻璃的生產更簡單,透光率也更高。
進入六十年代,人們對行車安全愈發重視。七十年代,美國成立了有關部門專門把控汽車的出廠質量,而那時的前擋風玻璃已比之前結實了三倍有餘。
如今,玻璃的工藝依然在發展。現在的玻璃工藝越來越精湛,為了更小的風阻,前擋風玻璃越來越傾斜。現在的玻璃可過濾掉95%-99%的紫外線,而且變的更加智能。
納米技術在逐漸用於擋風玻璃的研發,而在玻璃中加入陶瓷或水晶粒子可以擋住光譜中的部分有害射線。已經有人發明出了可以調控光和熱傳遞效率的玻璃,雷射的研發也在進行。未來說不定會有許多的信息通過雷射打到前擋風玻璃上,讓玻璃的功能除了保護駕乘者外更豐富起來。
編輯點評:看了前擋風玻璃的前世今生,有沒有非常驚嘆呢?這塊玻璃看似平凡無奇,卻有著如此豐富的發展歷程,承載著那麼多人的勞動和智慧。這還只是汽車的一個小部分,很難想像,如今滿街跑的大小車輛都有著多少有趣的故事。別著急,我們《前世今生》系列會慢慢講給你的,持續關注吧。
汽車玻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