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世界大國, 它的軍事裝備水平在二戰時期處於領先的地位。 而美國的坦克在二戰中算的上是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 二戰期間, 美國還研發了一款中型坦克, 也就是M4謝爾曼坦克。 在太平戰爭中, M4謝爾曼坦克在對戰日軍的坦克部隊時展現出了較高水平的戰鬥力和防禦能力。 可是卻在, 歐洲戰場上, 被戲稱為饅頭, 在面對裝備更強的德國坦克時候, 謝爾曼被炮彈擊穿, 還受到了虎豹對坦克的襲擊, 使得美國的坦克在德國的炮火和的坦克轟擊下, 慘不忍睹。 德國還對謝爾曼坦克進行大肆抹黑, 他們所說謝爾曼坦克的汽油機是打火機, 而實際上他們自己的坦克也是使用的汽油機, 就這樣「謝饅頭」的稱號也逐漸產生了。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實戰狀況究竟如何呢?
M4謝爾曼坦克的前身是M3中型坦克, 這種坦克可以容納下7人, 重量可達27.22噸, 最厚處的裝甲51mm, 採用的是鉚接結構。 M4謝爾曼坦克作為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的後繼者, 其實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中有很多技術也是來自於M3中型坦克的。 而且美國坦克的製造是採用的是流水線生產製造的方式, 通過單獨分離生產零部件, 再將零部件運送往一個地點進行坦克的組裝。 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極大地極大謝爾曼坦克的產量。 M4謝爾曼中型坦克裝有垂直穩定儀, 這以技術大大加強了M4謝爾曼坦克在移動進程中開火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謝爾曼還是使用了性能十分出色的變速箱和發動機, 這也加大了謝爾曼在作戰過程中的可靠性。
M4謝爾曼坦克還十分的靈活快捷, 它的炮塔可以極快速地轉動。 在戰場上, 謝爾曼坦克可以藉助著以優勢對敵方的坦克進行側面轟擊, 因為其高速轉動, 敵人很難快速做出反應來。 這一戰術在其實也是使用廣泛的, 特別是在北非和西線戰場, 在對抗德軍的坦克的時候這也是很實用且能發揮效用的戰術。 M4謝爾曼中型坦克全重大約為33噸, 而且M4謝爾曼中型坦克還擁有這非常大的可供改裝的空間。 謝爾曼確實有著許多改進型版本, 比如說說英國的螢火蟲坦克, 配置有英國的17磅反坦克炮, 是少數的能夠威脅到德國重型坦克的優秀中型坦克。
謝爾曼也存在著缺點。 謝爾曼坦克的火力就是它的一大缺陷之一, 早期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是M3型75毫米L/40坦克炮, 它可以在900米上擊穿30度傾斜的60毫米鋼板, 其性能略強於T-34/76早期型號配備的F34型76.2毫米坦克炮。 但是這樣的坦克在遇上了德國的四號中型坦克H型時, 往往需要在100米距離上才可以達到擊穿對方目的。 M4謝爾曼中型坦克在實際作戰的造成的大量戰損, 從很大程度上來講也是由於它的火力不足所導致的。 雖然在後期的改進中, 謝爾曼坦克增強了火力, 但是對方也會不斷地進行坦克的改進, 而謝爾曼受到坦克車體影響以及較弱的防禦力在對戰德國升級後的坦克也難以承受對方的攻擊。 武器裝備進化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它經過五十次實驗、實戰展現出它的優劣, 也會促使發明製造者去不斷摸索改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