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獸——麒麟
說到瑞獸,其實龍、鳳、龜都可以被稱為瑞獸,但在我國民間信仰中,頭號瑞獸自然是四靈之首兼走獸之首的麒麟,它不僅代表了仁聖,同樣也有吉祥、太平的意義,傳說麒麟能活兩千年,因此又被譽為長壽的象徵神獸。
法獸——獬豸
獬豸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類似麒麟,全身長著黑毛,雙目明亮,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因此獬豸又被稱為「法獸」。
天獸——天織
天織別稱天獸,又被稱作「中天獸」,因為它出生於上古開天的時代,誕生於混沌玄黃之中,後來居於崑崙山掌管四聖八方。天織的體型巨大,長著人臉獸身,背生雙翅,能聽得懂人語但卻以人為食,且性格極為暴躁。
慧獸——白澤
這裡的白澤不是指《西遊記》裡九靈元聖的孫子,而是一隻上古異獸,還是一個智慧比仙人還要高的智慧之獸,不僅能說會道,還知萬事萬物,諸天神鬼之事,黃帝巡遊東海時曾問道于慧獸白澤。
怨獸——睚眥
看過媽祖相關傳說或者影視劇的朋友們應該很熟悉它,睚眥在龍的九個兒子裡排行老二,不僅外形兇惡,而且生性好殺,並且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的性格,這就是「睚眥必報」的來歷。
洪獸——化蛇
化蛇人面豺身,背生雙翼,行走如蛇,所以其實並不算蛇類。化蛇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據說它一般不開口,一旦開口將會招來洪水之災,因此化蛇又被稱為「洪獸」。據說春秋時代魏國大梁聽見嬰兒啼哭,找到後卻是一個蛇形妖怪,三天後黃河泛濫淹沒八百五十多個城村。
兵獸——呲鐵
呲鐵出自於《神異經》,是一種外形酷似水牛的異獸,不過頭頂的牛角十分巨大。此獸以金鐵為食,因此又被稱作「食鐵獸」。更為神奇的是,呲鐵的排洩物尖利如鋼,可以用來鑄造成兵器,因此又叫「兵獸」。
靈獸——諦聽
上古神獸中諦聽應該是智慧僅次於白澤的,不過它的主要事跡來自於《西遊記》,三界中除了如來佛祖外,唯有諦聽獸能夠識別出六耳獼猴的身份,並且巧妙的騙走了兩個悟空,以免地府遭殃,這樣的智慧和心眼兒,諦聽不愧為佛門坐騎中的第一靈獸。
災獸——蜚
這是一隻外形像牛,但卻長著蛇的尾巴,且只有一隻眼睛的異獸,蜚是傳說中的災獸,甚至被奉為太古的災難之神,它出現的地方都會發生大災大難。相傳當蜚進入水中時,水源會立即乾涸,進入草叢時,草會立即枯死。
威獸——狴犴
龍生九子裡的老七,狴犴形似虎,頭如龍,形象威風凜凜,因此出現在古代官府的肅靜迴避牌的上端,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所以狴犴又被稱為「威獸」。同時狴犴又是牢獄的象徵,並且還有守護黎民百姓的職能,因此在古代的民間信仰非常高。
財獸——貔貅
傳說中貔貅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外形兇猛威武,傳說貔貅負責天上的巡視工作,卻不小心觸犯了天條,被玉帝罰它以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招財聚寶又只進不出,因此被人們奉為招財納福、鎮宅避邪的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