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zachal
大家好我是zachal。
作為一個愛折騰桌面的肥宅,不知不覺這兩年滑鼠墊也換了不少,從硫化墊、尼龍墊,橡木墊,到帶無線充的硬墊,亦或是一整張的大桌墊,隨著一次次搬家,桌面的一次次更新,滑鼠墊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當然與一些電競玩家不同的是,我更多地在關注每張墊子對我桌面搭建的影響,例如在整體性和美觀度上的不同感受。
當然論起對桌面的氛圍搭建,之前的任一張墊子都萬萬比不上今天要跟大家聊起的這款:來自猴哥贊助的賽睿QcK Prism Cloth 3XL。
賽睿的滑鼠墊口碑一向不錯,QcK Prism Cloth是在2019年中更新的RGB軟墊系列,各大平臺均在售。那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這塊似乎是全網獨家呢?
當然並不是因為猴哥給我籤了個名啥的。QcK Prism Cloth目前國內在售的有兩款尺寸可選,M以及XL,這也是大家桌面上滑鼠墊比較常見的兩個尺寸。
而我拿到的這塊墊子,從包裝上就充滿了不對勁。它印的尺寸說明是這樣的↓
3XL/4XL/5XL,這大概是只有「西卡大碼」店裡才會出現的SIZE吧。所以也不難解釋為啥猴哥說要送我一張滑鼠墊時我搜來搜去也沒找到所謂QcK Prism Cloth 3XL的尺寸和文章,原來這貨壓根就沒在國內發售。
不知道猴哥是從哪個工廠偷出來的吧,甚至包裝盒上所有3XL出現的地方,都用黑色膠帶做了遮擋。
3XL的尺寸是1220mm×590mm,如果不是年中搬家換了大桌子,這滑鼠墊我還真擺不開。就算是現在滑鼠墊也有一部分被我壓在了顯示器支架下面,因為桌子整體縱深也不過才700mm。
由於是軟墊,整張墊子是可以捲起來包裝的。雖然這樣會導致展開時略有不平整,但實話說,以3XL這個尺寸,像M碼一樣平整盒裝就不太現實了。
滑鼠墊左側偏上位置有出線的梯形塑料模塊,小尺寸的話推斷這個位置大概會微微翹起,而在3XL的尺寸下這個位置已經屬於很邊角的位置了,基本沒有影響。
整塊墊子的發光原理看起來似乎是塑料模塊由上下兩端分別燈光,光線在整圈的塑料燈帶裡傳遞。鎖邊處理得很精緻,導光管基本與墊子齊平,沒有絲毫的割手感。
不過由於並非均勻發光,梯形模塊附近的亮度要明顯高於其他位置,在模塊對側即滑鼠墊的右邊緣燈光最弱,如果周圍環境亮度較高的話,會出現顏色不明顯的現象。當然了,誰會大白天欣賞RGB呢。
墊子的燈光效果可以通過賽睿的外設驅動SteelSeries Engine 3來調節。首先第一部你可以選擇增加預設配置來保存多個等效,以便隨時切換。
QcK Prism Cloth的燈效可以分為兩大類,及整體模式和分區模式。
整體模式下,你可以選擇多色呼吸效果和ColorShift效果。多色呼吸比較好理解,而ColorShift表達的就是顏色在整圈燈帶穿梭的效果。
分區模式下QcK Prism Cloth的發光模塊上下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以及分別設置常亮或呼吸或ColorShift效果,最終在右邊緣對稱處匯聚。實際上右側接頭處光線並沒有軟體設置圖中如此清晰,說是融合在一起變成漸變色也不為過。
發光模塊處效果如下。
當然單單滑鼠墊帶來的RGB效果是有限的,燈光設計也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需要更多的光源加進來,各部分之間形成互補的和諧關係——當然如果自知對顏色的把控能力有限,那麼寧缺毋濫,搞得花裡胡哨的就不好收場了。
我個人的習慣是給自己將要搭配的燈光來指定一個主題,諸如[賽博朋克][EVA]之類,然後選定2-3種顏色通過主光源、燈帶、外設、機箱來進行搭配,同時分有主次,即顏色面積要鬆弛有度,避免輔助色喧賓奪主。
在之前的幾次桌面分享中其實不太常聊到關於RGB氛圍燈光的搭建,借QcK Prism Cloth的機會,我想簡單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相信大家都會聽到一些聲音,諸如燈效是一件很殺馬特的事情,直男審美,玩燈就很low之類。
實際上我覺得燈光本身沒有錯,RGB外設也是給了大家多一種選擇。只不過確實有些玩家對於顏色的搭配不太擅長,或者諸如網吧這種公共場所,經常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配色,例如紅配綠這種很老套的笑話,又甚至於完全談不上搭配,只有無數的跑馬燈在瘋狂的轉啊轉閃啊閃,觀感上可能確實有些不太現代化。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審美是沒有對錯的,但是[美]是有原則可循的。我們在搭建RGB時想的無非是讓自己開心,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這種開心到底是心理上的還是視覺上的。你是覺得「我有燈了,燈在閃」而開心,還是在看到真的和諧的燈光效果時所反饋出來的愉悅感。
作為一名設計師,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對[美]的理解,但是切記,在任何時候美都是需要去設計的,只有你花心思去調整,才會出現自己想要的視覺效果。最後最後,RGB≠跑馬燈,關掉它們出廠自帶的彩虹效果吧,我相信每件外設的產品經理看到你忽忽悠悠的跑馬燈時,心裡都會流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