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秒|寒冬裡的溫暖!威海7390名大病患者和417名農民工獲慈善救助

2021-01-09 閃電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1月8日,威海市2020年度慈善大病救助金發放儀式和威海市慈善總會·威海建設集團農民工救助金發放儀式舉行,大病受助人員代表和受助農民工代表現場領取救助金。全市7390名大病患者與417名農民工將獲得救助,感受慈善陽光的溫暖。

慈善大病救助活動是威海市系列慈善救助活動中的重要一項,是對經過醫療保險、居民大病保險補償後,生活仍然困難的大病患者實施的救助,是減輕大病貧困患者和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醫療負擔的有效舉措。這項救助活動自2005年開展以來,全市累計發放救助金3.64億元,救助大病患者8.68萬人次。2020年是慈善大病救助活動連續開展的第16年,全市此次預計支出善款3320萬元左右,救助大病患者7390多人次。威海市慈善總會實施的慈善大病救助項目,先後榮獲「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和山東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建築業農民工「關愛行動」,是威海市慈善總會聯合威海建設集團於2007年實施的慈善項目,至今已連續開展了14年,共計發放救助款866萬元,救助農民工7212人次。其中,此次發放2020年度救助款50萬元,救助農民工417人。農民工「關愛行動」慈善項目,榮獲山東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威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獲得「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單位)獎」。前不久,該公司又榮獲威海慈善領域最高獎項——最具愛心企業獎。

近年來,作為社會保障體系重要補充的威海慈善事業,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威海市慈善總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方針,凝聚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多領域、多方式募集善款16.4億元,為開展慈善救助工作提供了堅實的資金支持,99.3萬人在慈善的幫扶下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威海市各級慈善組織迅速行動,發動社會各界捐贈款物1.9億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肖夢凡 通訊員 隋進凱 報導

相關焦點

  • Hi視頻|慈善大病救助如何申請?市民政局一把手走進12345現場回應
    威海新聞網訊1月5日,威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欒波帶領部分班子成員,各區市、開發區民政部門及相關科室、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來到12345政務服務熱線現場接聽市民電話,聆聽市民訴求並為市民解答疑問。在兩個小時的接聽中,欒波等負責同志共接聽市民來電近20個,這些來電涉及婚姻登記、慈善大病救助、養老服務等多個方面。面對市民提出的疑問,相關負責人現場給予準確答覆,現場無法立刻解決的事項均由專人進行記錄,並按照政務服務熱線工作流程辦理。近期,市慈善總會出臺《威海市2020年度慈善大病救助工作方案》,這個方案是針對哪些人群,推出了哪些救助計劃?符合條件的人群怎麼申請?
  • 2020年兒童大病慈善救助開始申請
    > 日報訊 (記者李彤)2020年度18周歲以下符合條件的重大疾病患兒,即日起可向各縣(市、區)慈善總會或慈善基金會申請兒童大病慈善救助。記者昨天從市慈善總會獲悉,我省在2018年修訂的《貧困家庭兒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實施意見》基礎上又新增了相關補充條款,以進一步拓寬貧困大病兒童救助範疇,緩解重大疾病患兒貧困家庭的經濟壓力。
  • 冬日暖陽浴三晉 大病互助惠百姓——今穗大病互助活動紀實
    山西省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山西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永平,山西省晉商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郭志勇,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三晉都市報》副總編吳修明,山西臨汾堯都慈善總會會長、堯都區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主任王九菊,堯都慈善總會副會長蘭維成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開展大病互助的意義是幫助群眾抵禦和化解風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 53名湖北農民工領回180餘萬工錢 安心返鄉過年
    原標題:領回180餘萬元工錢 53名湖北農民工安心返鄉過年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黎先才 通訊員李作伍)「這下可安心過年了。」昨日上午,在武漢市漢陽區人力資源局,黃岡麻城包工頭駱世銀領著8名農民工代表,一一籤字領到了53名農民工共182.89萬元工錢,懸了兩年的不安終於放下了。 駱世銀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2015年,他帶著自己的木工隊伍在漢陽某項目作業。按照與承包公司籤訂的合同,對方必須在三個關鍵工程節點支付相應比例的工程款,但中途支付過一次款項後,對方就不願再付一分錢,於是剩下100多萬元工程款沒了下文。
  • 美團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發布首月 美團餓了麼閃送等10名騎手獲助
    近日,由美團配送、北京美團公益基金會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救助中心發起的「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對上線以來第一個月的情況進行公示:32名外賣騎手申請援助,其中10名騎手通過資料審核已撥款或者待撥款,分別為美團騎手6名,餓了麼騎手3名,閃送騎手1名。
  • "藏區千名貧困家庭肝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啟動
    新華網消息:由中華慈善總會和西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起,中國人民解放軍302醫院承擔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肝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日前啟動,首批5名患者已抵達北京接受免費治療。在我國,包蟲病有囊型和泡型包蟲病兩種,其中泡型包蟲病由於病死率較高,被稱為「蟲癌」,目前已成為危害藏區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於2015年11月初啟動。302醫院專門組織專家醫療隊前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嘎縣,在當地醫療單位配合下,對牧區牧民進行包蟲病防治知識的宣教和疑似病人的篩查,共篩查患者251人,確診91人,這些病人將分期分批進京進行手術治療。
  • 中華慈善總會在榆林市米脂縣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波司登情暖...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幫助困難群體解決實際問題,中華慈善總會攜手波司登公益基金會在米脂縣開展了「中華慈善總會慈善情暖萬家——波司登情暖米脂」送溫暖活動。為了做好這次活動,把中華慈善總會的深情厚意送到米脂困難人群的心中,把波司登棉衣送到米脂困難人群的手中,使米脂人民感受到中華慈善總會和波司登公益基金會的慈善大愛,米脂縣慈善協會於12月28日在慈善協會院內舉行活動啟動儀式。參加儀式的有米脂縣慈善協會會長馬生光、副會長李玉坤、辦公室主任呂鵬、協會工作人員及接受救助的30多名農民工代表。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近日,貴州省民政廳發布消息,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貴州省部署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寒冬送溫暖」行動
    央廣網貴陽12月3日消息(記者孟海)據貴州省民政廳消息,近日,貴州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通知,明確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通知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寒冬送溫暖」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一是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要通過加強街面巡查、廣泛動員基層幹部和相關人員加強排查、主動報告、暢通發現報告和求助渠道等措施,進一步編密織牢流浪乞討人員排查發現工作網絡。二是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快速妥善處置受助人員。
  • 武陵源:忽聞雨雪至 「寒冬送溫暖」
    武陵源區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0日訊(通訊員 謝姝)「天氣預報說晚上降溫,可能伴有雨雪,曹主任,馬上再組織一次「寒冬送溫暖」活動,咱們要在寒潮之前把物資和民政關懷送到救助對象手裡去,讓他們身上、心裡都暖暖的!」12月29日早上,武陵源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國生在收到降溫預警消息後說道。
  • 2021年常州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實現全民化
    2021年常州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實現全民化大病救助工作一直是我市慈善工作的一個重頭戲,2015年,常州市慈善總會在省內率先推出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大大提高了救助的針對性、專業性和實效性,六年來收效甚好。市慈善總會根據上一年度大病保險的實施情況,每年對保險內容進行調整,逐步提標擴面,完善救助制度,推進精細化管理。據悉,2021年的慈善大病補助醫療保險方案實現全民化。
  • 設慈善超市、建公益基金 「公益力量」助力困難大學生及外賣騎手子女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京東與同濟大學合作,建立了國內首個校企聯合的線上愛心超市,為6000名左右的助學成才服務對象提供日常生活專項補助;美團配送則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救助中心發起「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為全行業外賣騎手子女遇到的大病、意外傷害等困難提供公益幫扶。
  • 今年起,常州實現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全民化
    本報訊 自2021年起,常州在全省率先實現城區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全民化,為困難群眾構築起堅實的因病致貧返貧「防火牆」。大病救助工作一直是我市慈善工作的重頭戲。2015年,常州市慈善總會在省內率先推出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大大提高了救助的針對性、專業性和實效性,6年來收效甚好。
  • 寒冬送溫暖!貴州多地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行動
    記者從貴州省民政廳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嚴冬季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近日,將在全省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愛心救助暖心回訪(黔南州)流浪乞討人員是最邊緣、最脆弱的特殊困難群體,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抓緊抓細抓實「寒冬送溫暖」行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 四年,他們救治了296名包蟲病患者,讓「蟲癌」不再可怕
    近日,在中華慈善總會「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的幫助下,首批來自青海省玉樹州的包蟲病患者,到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免費治療。11月7日,20位患者從青海省出發,來到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免費的包蟲病治療。
  • 那坡11名貧困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獲免費救治
    據了解,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進行性疾病,可導致肢體殘疾,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患者不僅自身遭受著病痛的折磨,持續的治療費用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其中一些患者因無力支付醫療費而放棄治療,導致終身癱瘓,加劇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 西安千名農民工「回娘家」
    看發展、賞美景、拉家常、享尊榮 3月6日,西安市總工會邀請1000名農民工「回娘家」,享受一天做客娘家的親熱、招待。可是這麼多人,怎麼個回法?如何招待? 人努力,天幫忙。這天的古都西安,惠風和暢,陽光普照。
  • 河南60名優秀農民工和4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獲國家表彰
    1月6日,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隆重表彰一批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旨在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進一步做好新時代農民工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農民工的良好氛圍,激勵廣大農民工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新疆石河子大學一附院免費救治藏區20名包蟲病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權江宏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記者 王雪迎)「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首批20名包蟲病患者近日抵達新疆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免費治療,患者中年齡最大的67歲,最小的僅有10歲。截至11月18日,已有6名患者接受手術治療並恢復良好。
  • 「中國石化光明號」五赴廣西免費治癒貧困白內障患者超5000名
    12月4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中國石化組成的健康快車探訪團來到廣西賀州探望「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上的患者和醫護。這是「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第五次開進廣西、第一次駛進賀州,在賀州停留的三個月時間裡,計劃讓1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此前,「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已治癒4631名廣西貧困白內障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