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經常會做出一些令鏟屎官們捉摸不透的動作,有時候正在和鏟屎官玩耍,突然就咬鏟屎官的手;有時候並沒有和貓咪互動,然而貓咪卻突然過來襲擊鏟屎官。這些都是貓咪經常會表現出的一些攻擊行為,除此之外,貓咪還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攻擊,如果貓咪長時間都會出現這類攻擊,對鏟屎官的生活也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想要改正或者避免貓咪的這些攻擊行為,就需要了解到貓咪會出現哪些攻擊行為以及當這些行為發生的時候,鏟屎官們如何去應對。
與誤導性嬉戲相關的攻擊
這種攻擊行為通常在8-12周齡的貓咪身上出現,與其正常發育過程中的嬉戲行為有關。爭奪性嬉戲行為是貓科動物早期學習生存技能不可或缺的一種鍛鍊。貓咪喜歡爭奪一些運動的物體,如果攻擊運動的人,是一個正常但不必要的本能反應。
誤導性嬉戲行為常發生於2歲不到無嬉戲夥伴的貓咪,或與其他動物同處一屋的貓咪,或長時間單獨生活的貓咪。這種行為經常發生於小貓喜歡藏匿的某個角落,等待活體動物出現後迅速攻擊,隨後逃逸。
應對措施:
貓咪頑皮是天性,但不要鼓勵不適宜的嬉戲。有氧運動及採用合適的玩具,如散發食物氣味的玩具、盒子、袋子等均有很大的好處。當貓咪攻擊人時,可用噪聲幹擾,使其受到驚嚇而停止。
在行為的早期應採用一些誤導訓練項目,使其適應那些易產生誤導的事件,但這些訓練項目不應與鏟屎官直接關聯,可以使用遙控噪聲裝置等。一旦貓咪終止了不當的行為,則應立刻停止訓練。
與受挫或與社會地位有關的攻擊
「社會地位」有關性攻擊可能與貓咪社會環境中「控制」因素有關,通常指向熟悉的人。這種攻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貓咪和人之間的相互「社會關係」的不同所引起。貓咪不喜歡長時間與人親近及接觸,人則相反,喜歡較長時間接觸貓的身體,因此可能會使貓咪感到害怕和焦慮。
應對措施:
鏟屎官必須學會掌握貓將要發生攻擊行為的啟動信號,及時離開,從而幹擾其攻擊行為的發生。此外,應避免正面對抗,否則會強化其攻擊習性。
充分了解貓咪的各種習性,給予貓咪期望的交流互動,在鏟屎官和貓咪互動的過程中,鏟屎官也需要理解和遵從貓咪的心願,這樣能減少貓咪的挫折感,可避免激發貓咪的攻擊行為。
與愛撫有關的攻擊
這種攻擊就是鏟屎官在愛撫貓咪時被其攻擊。貓咪通常能容忍一定時間的愛撫,之後會翻滾、撕咬及逃離。影響這種攻擊的因素較多,包括貓咪的忍耐閾值,成年或小孩對攻擊回應的衝突,感覺過敏症候群及鏟屎官對貓咪攻擊回應的速度。
應對措施:
治療此類攻擊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鏟屎官應了解貓咪攻擊前的一些提示性行為(肢體語言),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在接觸和愛撫貓咪是被攻擊。
轉移性攻擊
如果貓咪被激怒攻擊時,若攻擊不到目標則可發生轉移性攻擊。轉移性攻擊的目標可能是人。可引起貓咪重定向攻擊的情形包括打開門窗(、屋內有生人或其他寵物、響亮的噪聲、異味等。
應對措施:
如果誘發產生攻擊的刺激難以避免,而且出現次數較少,可建議鏟屎官暫時遠離貓咪,並且在貓咪安靜前不要抓它。但治療此類攻擊的最好方法是反向調節法,最終使貓咪對這類刺激不敏感。
改變家居環境時應有計劃,如增加新家具時應逐漸進行,應關閉門窗以避免與戶外貓的接觸。應為貓咪提供足夠的安全地方以便其藏匿,同時應為其發洩情感等提供出路,如玩具等。
恐慌或自衛性攻擊
因恐慌或自衛性相關的攻擊可發生於熟人或生人。假如貓咪出現恐慌或自衛性姿勢(蹲伏姿勢、耳朵平直、瞳孔擴大、毛髮豎立、發嘶嘶聲、噴吐或咆哮),此時觸摸可能會被攻擊。
應對措施:
對於此類攻擊可採用反向調節及脫敏法進行有效治療。通過訓練教會貓咪面對那些誘發刺激時變現得鎮靜和安靜,聯想到的是一些美好的事情(如食物)。
必須先從不會激發貓咪出現攻擊行為的遠距離和低強度刺激開始,循序漸進縮短距離和增加刺激強度,直至貓咪不再出現攻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