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金龍魚食用油價格金龍魚食用油是哪產的

2020-12-04 股城網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食用油的品牌油很多,每一種價格也不一樣,那麼金龍魚食用油的口碑一直都有很多消費者喜歡,金龍魚食用油價格多少?金龍魚食用油是哪產的?

金龍魚是哪產的

金龍魚食用油產品系列,包括黃金比例調和油、添加海洋魚油調和油、大豆油、外婆鄉小榨菜籽油、菜籽油以及胡姬花特香花生油、歐麗薇蘭橄欖油等產品。「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食用油品牌。

金龍魚食用油價格

金龍魚葵花原香調和油5L45.90元,金龍魚黃金比例食用調和油5L59.9元,金龍魚壓榨一級花生油5L108元,金龍魚純正玉米油4L39.8元,金龍魚葵花籽清香型食用調和油5L一桶39.9元,金龍魚特香花生油壓榨一級4L85.9元一桶,金龍魚食用油是益海嘉裡集團打造的最知名、最成功的單品。

食用油價格

金龍魚歷時兩年研發食用調和油能夠幫助人體膳食脂肪酸達到1:1:1的標準,金龍魚將膳食健康的研究深入到脂肪酸領域,倡導「1:1:1」膳食脂肪酸平衡的健康理念,再一次革新了中國人的食用油消費習慣,推動了食用油消費理念從「安全」到「營養健康」的躍升,所以很值得信賴。

相關焦點

  • 魯花和金龍魚提價 食用油迎漲價潮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 文/圖)魯花、金龍魚(300999)等食用油頭部品牌近日宣布上調產品價格。此外,道道全(002852)等其他食用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後續確有擴產、提價計劃。食用油要迎來一波漲價潮?
  • 魯花和金龍魚提價 食用油迎漲價潮?
    魯花、金龍魚等食用油頭部品牌近日宣布上調產品價格。此外,道道全等其他食用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其後續確有擴產、提價計劃。食用油要迎來一波漲價潮?食用油迎來漲價潮近日,魯花、金龍魚先後宣布旗下食用油產品提價。金龍魚公開表示,近期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部分產品的價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魯花高層管理人員公開表示,相關產品有提價的計劃。北京朝陽區一家京客隆超市的售貨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今年9月以來,在售的食用油產品幾乎都漲價了。
  • 金龍魚等轉基因食用油「藏貓貓」 標識模糊
    《廣州日報》報導,廣州市工商局日前公布的2011年下半年流通環節食用油抽樣檢驗情況顯示,部分食用油標籤不合格。記者日前走訪多家京城的超市發現,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京城各大超市。記者在大興區物美大賣場看到一桶含量為5升的金龍魚大豆油,標籤正面除了寫明品種是大豆油外,還寫著「強化維A,添加維E」等介紹語言,同時附有「國家免檢產品」標識、「質量安全」標識和「營養強化食品」標識,對於是否屬於轉基因食品卻隻字未提。然而,當記者拿起這桶油,把目光轉向標籤側面時,卻在配料中看到一行小字「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
  • 金龍魚稻米油登陸日本市場 是中國食用油品牌中的頭一個
    1月9日,中國糧油企業金龍魚在東京宣布,旗下稻米油產品正式登陸日本市場。這次進入日本市場的金龍魚產品包括645g和368g兩個規格,售價分別為680日元(合約人民幣39.3元)和450日元(合約人民幣26元)。
  • "金龍魚"回應:產品價格處虧損邊緣 漲價是市場行為
    記者採訪了金龍魚北方區公關部副經理王洪偉,我們現在連線秦皇島臺記者劉震:  主持人:這次金龍魚調價涉及的油品有哪些?  記者:金龍魚北方區供應部副經理王洪偉說,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有漲價,只有金龍魚品牌的豆油、菜油和調和油這三個品種。其他的7個品種產品維持原價。
  • 近三個季度以來食用油首度漲價
    王燕 攝金龍魚和福臨門菜油、花生油漲價約8%「淡定」了近三個季度後,食用油價格最終還是「扛不住」了。記者昨日獲悉,受制於油料成本近期的攀升等因素,金龍魚和福臨門已在近期陸續調整菜油和花生油售價,平均漲幅約8%。據悉,這次漲價暫不涉及大豆油和以其為主要原料的調和油。昨日,記者還從廣州超市獲悉,其他品牌也已經發出計劃提價的口頭通知。
  • 金龍魚的未來靠「醬油」?
    來源 | 元氣資本文 | 寧泊為核心內容:金龍魚的主營業務突破點在哪?01 主營業務關鍵詞:利潤空間、產能過剩、高端油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問世,推動了中國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消費變革,同時也開啟了益海嘉裡的品牌建設之路。
  • 食用油降價風颳到濟南 魯花、龍大暫未跟進
    食用油降價了!日前,國內兩大食用油生產商福臨門、金龍魚宣布,將對大豆油、調和油等大眾油品下調,降幅可達16%,這也是多年來食用油首次大幅度降價。記者昨日調查發現,食用油「降價風」已經刮到濟南,部分超市大豆油、調和油的價格已經開始調整。但是花生油的價格暫時變動不大,而我省魯花、龍大兩企業均表示,暫不跟進。
  • 大火燒了數百噸金龍魚食用油?工作人員:不會對供貨和價格造成影響
    截至當日17時30分,火災現場過火面積約2000平方米,涉及4個倉庫數百噸食用油。至19時11分,火勢已得到控制,現場正在撲滅餘火,無人員傷亡。火災現場事實上,市場上常見的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就是益海嘉裡旗下品牌,有網友發帖稱「已有人開始囤油」。此次火災涉及其數百噸食用油,那麼,是否會給食用油市場造成價格波動?
  • 金龍魚用了8年,做到了食用油的0反式脂肪酸,一切等待都值得
    此外,此系列食用油生產過程中還兼顧了節能減排。一桶優秀的油應該具備的,金龍魚「零反」食用油可以說都有了。而在諸多優勢中,最大的一個亮點當屬零反式脂肪酸。它意味著新一輪健康用油標準體系的升級革命正在發生。反式脂肪酸,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它這個反式脂肪酸究竟是什麼洪水猛獸,這麼讓人深惡痛絕?
  • 「油中茅臺」金龍魚的高估值還能維持多久?
    如果將金龍魚和海天味業進行對比,市佔率方面,2019年金龍魚食用油約40%,海天醬油約33%;淨利潤方面,金龍魚54億,海天味業為53億。前者的市佔率和淨利潤均高於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站在整個公司層面,食用油佔營收總額的比重為47.8%,佔據公司的半壁江山。從11%的毛利率可以看出,金龍魚賺的是辛苦錢。那麼,金龍魚的毛利率為何這麼低呢?一是成本高,二是賣得不貴。賣得不貴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政策,另一個是行業特點。當米麵油價格上漲影響消費者生活時,物價部門可能會採取臨時措施。
  • 金龍魚市值暴漲至2300億元,遠超母公司豐益國際!金龍魚還能漲嗎?
    金龍魚今天上市,市值直接暴漲至2300億元。今天金龍魚(300999)在中國創業板上市,開盤價48.96元/股,漲幅90.51%,總市值一度超過2600億元,截至發稿,市值約2327億元。在創業板市值排名第五,位於愛爾眼科之後。
  • 參觀金龍魚「透明工廠」零距離見證放心品質
    對此,糧油行業領導品牌金龍魚率先做出了表率。「我們意識到,要想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就必須要讓消費者能夠親眼看到產品的生產過程,能夠讓公眾和媒體都能行使監督的權利。」 金龍魚相關負責人在介紹「透明工廠」行動時說。
  • 「魚」躍創業板!益海嘉裡金龍魚成功首發上市,品牌渠道實力強化...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作為創業板最大IPO項目,此次於資本市場「起航」,益海嘉裡金龍魚募資139.33億元,主要投向廚房食品綜合項目、廚房食品食用油項目、廚房食品麵粉項目、廚房食品其他項目。分析人士認為,益海嘉裡金龍魚前述募投項目的實施主要為強化主業、擴充產能,募集項目達產後將有效緩解該公司銷售高峰期產能不足的問題。
  • 「解讀」手中有糧心不慌,「金龍魚」躍龍門!
    從營收構成看,金龍魚2019年收入規模1707億元,其中食用油佔比近50%,毛利構成中,廚房食品佔70%以上,歸母淨利潤54.1億元。金龍魚上市招股書顯示,根據尼爾森數據,按銷售量統計,公司小包裝植物油、包裝米、包裝麵粉業務於2016年、2017年及 2018年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 糧油龍頭金龍魚,未來路在何方?
    將散裝油進行深度精煉、包裝,推出主打「食用安全」概念的金龍魚品牌小包裝食用油,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又改變了散裝油抵檔雜亂的形象,推動了中國從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消費升級。南海油脂至今仍是金龍魚重要的利潤來源,2019年度,南海油脂實現淨利潤2億元,在金龍魚旗下161家公司中淨利潤排行榜上排第7位。
  • 食用油漲價了
    新快報訊 近日,多個食用油品牌宣布上調產品價格。金龍魚(300999)公開表示,近期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部分產品的價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魯花高層管理人員公開表示,相關產品有提價的計劃。道道全(002852)等其他食用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其後續確有擴產、提價計劃。
  • 金龍魚開啟暴漲模式,市值近3800億,剛上市就「圈粉」!中金公司...
    11月以來,金龍魚開啟暴漲模式,圈粉了不少投資者,中金今天將公司目標價調到了85元!近3800億市值的金龍魚還能漲嗎?  今天,中金公司給予金龍魚(300999)跑贏行業評級,受益於消費升級趨勢,目標價為85元。
  • 金龍魚3800億市值下的榮光與隱憂
    但鮮有人認為金龍魚是「油中茅臺」,因為主營食用油、面、米等產品的金龍魚,雖然營收超1700億,但其盈利能力卻有些慘不忍睹:毛利率11%,淨利率3.3%,ROE不足9%……儘管金龍魚表示,量大利薄的生意是一個較高的競爭壁壘,減少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的機會。只要其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未來業績穩中有升也是大概率事件。
  • 對比海天味業,金龍魚還要漲?
    (金龍魚股價走勢截圖)在金龍魚上市之前,銳眼哥就曾寫過,雖然金龍魚的母公司豐益國際在新加坡的市值僅1600億,到最近又只有1300不過,一直毛利很低的食用油市場,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以及全球宏觀環境變化,食用油上遊大宗原材料農副產品持續漲價,年內大豆漲價40%、玉米漲價40%、棕櫚漲超60%、菜籽漲超60%,從而導致下遊豆油、菜油、棕櫚油也跟隨大幅漲價,僅下半年國內菜油價格就漲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