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人的一生有三個過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也說明了通過最簡單,看山是山也就是通過最簡單、最直接的認知方式來認識事物,這樣可以對事物本質和世間萬物有一個表面淺顯的粗略認知。
而隨著見識和閱歷的增長,這是會有看山不是山的想法,能對事物有了獨到見解,能夠看透事物表面直擊核心。
到了最後,看山還是山,在脫離了錯綜複雜的生活後,想法和思維都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對事物的觀點已經是看破不說破,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
會有這種見解一般都是些真正見過世面的人,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已經心裡有數,知道要去怎麼度過,很多人以為經歷大風大浪的人會嚮往平凡的生活,但這不過是經歷過這些生活的人其中一個選項罷了,是激流勇進還是見好就收,不同人自然會有不同的選擇。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人生短暫,還不穩定,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一生中會遇上什麼,甚至連預料都做不到,更無法控制人生的長度,但是生命的寬度是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拓寬的。
人這一生,會見到很多的場面,遇上很多的事情,這些場面有大有小,事情有好有壞,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眼界也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標,那應該如何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豐富的閱歷,是個見過世面的呢?從心理學來看,閱歷豐富、見過世面的人從來不會說這三句話。
一、我這種條件和別人比不了
人的出生是不能自己決定的,但這又是這個社會下迴避不了的話題,出生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生長環境、教育水平、眼界高低很多時候直接決定於出生。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的影響。
但是我們要記住,人人生而平等,雖然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但是我們能夠決定自己的前途,現在的社會也為我們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一個人一味地自暴自棄、推卸責任,那他最後終將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應該相信,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自我努力是一定有意義的。
心理學中的杜根定律(Dugong's law)表明,勝利永遠屬於自信者,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力量,擁有足夠的信心,並為之努力就一定會有成就。
經濟學中的複利效應(compound interest)告訴了我們堅持的重要性,只要我們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人生就會有巨大的改變。
對於見過世面的人都會明白這一點,世界上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的人不在少數,來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堅持和努力也是一種天賦,完全不輸於優越的家境和過人的天分。
二、生活太累了
有句話叫「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雖然聽起來很矯情,但也說了一個事實,人生本就不易,沒有人的生活是輕鬆的,生活本苦,如果你感到輕鬆,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生存條件是要靠我們自我努力和拼搏來創造的。見過世面的人深知這一點,明白勤奮努力對一個人有多麼重要,他們明白每一滴汗水都有其意義,自己的勞累是有所值的。
心理學上認為,當人們對生活失去希望和熱情,總是感到辛苦和疲憊,這往往是由於沒有分泌足夠的多巴胺,即人本身對生活沒有投入熱情,真正專注於某件事的時候人們是廢寢忘食的,只會全心全意把精力全部投入,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有所回報,身上的累也很容易忘卻,成功時會感到無比甘甜。
三、學習其實沒有用
讀書無用論在現在真的很盛行,總有人喜歡用幾個名牌大學學生找不到工作來作為自己大肆宣揚學習沒用的觀點,告訴身邊的人,讀書無用,學習無用。
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被稱為倖存者偏差,說的就是某些人拿個例代表全部,只看到幾個特殊的失敗案例,卻忽視成功的人更多的都是憑藉知識改變命運的。
即使是沒有靠讀書就獲得了成功的人,在他們成功之後,也會繼續學習,見過世面的人都應該知道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應該貫穿人一生的道理。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