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漢市東湖風景區馬鞍山苗圃村民自發組織開展的「馬鞍山第二屆農家豆絲節暨全民健身舞蹈友誼交流賽」,在冬日暖陽中和文藝範兒十足的中式農家小院裡圓滿落幕,500餘村民及周邊居民聞訊參與,8支廣場舞隊應邀參賽,十餘村民即興獻唱,安靜的農家小院一派熱鬧祥和,村民們吃著土方豆絲、跳著自編自演的舞蹈慶祝脫貧致富後的小康生活。
當日清早村民們就忙活上了。一班人在煙火中、土灶上,技術熟練的老師傅攪漿、攤豆絲,婦女兒童端豆絲,新鮮的豆絲兩個小時就做好了;另一班則由村民們公認的大廚將豆絲放入油鍋,撒上大蒜末、豆乾末、鮮肉末和鹹菜等餡料,酥脆美味的炕豆絲就出鍋了,再配上一碗土吊子熬的蘿蔔雞湯和排骨藕湯,地地道道的馬鞍山農家豆絲節仿佛提前有了年味兒。
午後,吃飽喝足的鄉親們聚集在簡易舞臺前,演員帶妝就位,歡快的音樂響起,健身舞友誼賽在一曲歡快的《幸福快車》中開場,陸續有母子組合武術表演《少年強則國強》,充滿時尚氣息的T臺秀《帽子秀》《時裝秀》,健康活力的廣場舞《就是讓你美》《阿年措》,經典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古琴合奏《陽光三疊》,男聲歌曲獨唱《莫斯科我的愛》,古典舞《我的老父親》……激情高亢的《我愛你中國》把舞蹈賽向高潮,本屆農家豆絲節也圓滿落幕。
豆絲是武漢八大名吃之一,主要食材為綠豆、大米。從前冬至到春節,武漢農村家家戶戶生土灶、磨米漿和豆漿、由熟練的大師傅攤槳、婦女切曬、兒童嬉笑打下手,團結協作在一片忙碌中製作豆絲(俗稱攤豆絲),還會曬乾後來年繼續吃。
馬鞍山苗圃大部分家庭沿襲了這一傳統,農家豆絲節是村民自去年起自發組織、自籌經費舉辦,其目的是村民人用自己的方式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培育文明家風、引領健康生活觀念、歌唱美好幸福生活。
今年的馬鞍山苗圃將以農家豆絲節為契機,春節前村民們將陸續攤豆絲,還會打餈粑,曬臘肉、醃臘魚,炸肉丸,迎接新春佳節到來。村民們還邀請有興趣的遊客朋友,可在近期到馬鞍山森林公園內的苗圃村灣碰碰運氣,說不定可以親自體驗,GET新手藝!
在此非常時刻,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處於這樣的定會被歷史銘記的特殊時刻。我們相信,真實人物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想讓你的言語表達更有魅力嗎?關注並私信我,私信發送文字「表達」即可獲得《別輸在不會表達上》學習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