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夜與霧》上演血腥慘劇 取材真實案件

2021-01-08 網易娛樂
《天水圍的夜與霧》海報

網易娛樂6月3日報導 金像獎大熱之作《天水圍的日與夜》及其姐妹篇《天水圍的夜與霧》於6月2日結束了在香港地區的全部放映,完美收官。

《夜與霧》劇情:天水圍上演的血腥和悲情

《天水圍的日與夜》如果也可以是灣仔或九龍城故事,許鞍華就告訴我們,其實這部相輔相成的《夜與霧》,一樣會出現在元朗或者觀塘。《瘋劫》也早說明了,奇案只是借題發揮,人性和社會悲劇才是她的關注。本片《天水圍的夜與霧》取材自轟動全城的滅門慘案,故事講述中年離異的 「港伯」李森(任達華)在大陸娶來年少美貌的曉玲(張靜初),靠綜援一家四口在天水圍生活,李森平時在家裡帶孩子,而曉玲則在酒樓做侍應,埋下妒忌種子,當妒忌轉入虐待以後,四口之家便通往一個時代的宿命……

「港伯」李森(任達華飾演),靠領綜援度日,是香港底層人物。

縱然說兩齣電影如「二部曲」上場,從文本內容而言,《日與夜》與《夜與霧》是無法相比的。如果抱著對如《日與夜》般淡然、溫情的期待進場,《夜與霧》的悲情與血腥定必令觀眾大吃一驚。

早明言故事以真實慘案事件作為藍本,故事講述滅門慘案中的男主人公李森在內地認識了年輕少艾王曉玲,更結為夫婦,生有兩女。不過,電影早段已透露了兩人分裂的導火線─李森不滿妻子出外工作,常以為她要搞外遇、拋夫棄女;同時間,王曉玲亦不滿李森不自力更生靠綜援度日,在性生活上更被李森虐待,使她欲帶同女兒逃離丈夫的控制。

最初的溫馨氣氛將在影片中段急轉直下。

故事直線發展,由最初貌似溫馨氣氛到愈漸變得陰森(王曉玲被性虐待),其實,觀眾理應一早已可估計到李森的變形與暴力的爆發,只是不可得知他暴力的極點為何,一切如陷於夜與霧中。

「戲名是羅啟銳起的,《夜與霧》本來也是一出法國電影的戲名,電影講述納粹黨人兇殘的一面,但我並非說天水圍是集中營,只是想透過這一意象去講天水圍悽慘的另一面。」

電影中段,敘事變得更加龐雜,間或插敘王曉玲兒時在四川的生活以及夫妻二人回鄉的一段,這難免使人覺得《夜與霧》因此變得冗長,但許鞍華卻以為這一段十分必要。「事件本身的女主角便是這樣。她原本在四川的生活與到香港時的生活有很大分別,為逃避生活的困苦而到香港來,結果卻發生了如此的悲劇,這帶給我很強烈的感覺。」

「不過在我看來,整個故事準備好以後已經不再只是講天水圍的,因為這一類案件,如嫉妒、虐妻、中年男人殺害老婆,世界上每一處地方都在發生,只不過當時天水圍正正發生了這宗事件,而當時香港社會又有許多催生這種事件發生的因素,才發展成一個天水圍的故事。但事實上不代表只有天水圍才有這些事件,亦不代表其他地方不會發生,所以這故事是universal(普世)的。」

影片花絮:故事題材來自真實慘案

在金像獎頒獎禮當天,拿下最佳編劇的呂筱華令更多人知道,《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劇本原來是一個發生於荃灣的故事;許鞍華最早有將「天水圍」拍成電影的概念,卻並非因受了《日與夜》劇本的啟發,而是源於2004年的一宗倫常慘案。

「那宗倫常慘案是2004年發生的,我之後做了一年資料搜集,想在2005年開拍。」許鞍華口中說的案件,正是《夜與霧》故事的藍本:香港中年男人在內地結識了年輕少女,結為夫婦,但老夫少妻組成的家庭生活並不如意,後來更發展成家庭暴力,最後男人將妻女殺掉,釀成悲劇。

「在05年參加HA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的比賽後,劇本已經寫好,但最終卻因為沒有投資而去了拍《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記得當年正是天水圍的不幸年,多宗悲劇發生,使天水圍蒙上了『悲情城市』名號,而許鞍華的劇本,亦因其寫實而找不著投資者,一度擱置起來。

眾所周知,《日與夜》原本只是一出電視電影,後來在上年的國際電影節中受到觀眾追捧,這也許是因為許鞍華的魅力,也可能是太久缺乏「很地道」的香港電影的緣故,無論如何,《日與夜》在各方面都贏得了口碑,也間接促成了《夜與霧》的面世。

許鞍華坦承,在《日與夜》後,如果找不到資金拍劇情片,就會將倫常慘案的劇本拍成「七女性」系列劇集的其中一集,結果因為《日與夜》的成功,終於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開拍《夜與霧》。

導演感言:故事不在於「控訴」

也不同於《日與夜》近乎無修飾的如實再現(儘管亦會有人說過分「美化」天水圍社區),《夜與霧》似乎更增添了對社會不同團體的控訴──或者應如許鞍華所說,不應是「控訴」,而是她的「立場」。

在李森夫妻間的恩怨始終及回溯王曉玲的四川背景之外,家庭暴力問題的線索亦相當明顯。王曉玲帶女離家出走,結果把議員、社工、警察與婦女庇護中心等各個社團牽涉到事件當中。議員的愛莫能助,似乎顯示了政府架構的職能問題;社工嘗試幫助修補夫妻關係,卻難以知道二人各自掩飾的怨恨;警察在事件發生前後反應不同,被居住在婦女庇護中心的其他受害者責備,但兩個團體都無法提供使王曉玲長久安全的方案。事件中,所有應該可以提供援助的團體終究無力阻止悲劇發生,但許鞍華的寫實卻不在於「控訴」,她認為,更重要的是開啟討論的空間。

「我嘗試較公平地去對待警察及社工,可以這樣說,他們已經盡了力,只是最終幫不上忙,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去批評他們,要他們為案件負上責任,這樣並不公平。各個團體都有責任,但最大責任的應是男女主角。試想,你處理不了的問題不代表別人可幫你解決,有些事情是要自己解決的,深層的部分別人永遠幫不上。」

「正如現在的人有事都去示威,這個趨勢是好的,要求開放及改善,但同時亦會將好多事情簡化及以找代罪羔羊作終。我希望事情不是如此的,嘗試去改善之餘應先要去了解。」

誠如許鞍華所說,《夜與霧》天水圍的,同時也並不止於天水圍;《日與夜》可能也是如此,兩齣電影其實只是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好與壞─甚至孰好孰壞,似乎都充滿了無數可討論的空間,至少,許鞍華應是這樣想的。

中文名:天水圍的夜與霧

英文名:Night and Fo

導演:許鞍華

主演:任達華、張靜初

類型:劇情

片長:122分鐘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國語

上映日期:2009年5月14日(香港)

推薦指數:★★★★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詭異歌曲《夜霧》再次響起!《滅罪師》真兇疑團重重!
    如今正在熱播的燒腦懸疑推理劇《滅罪師》就上演了這樣的大戲,真兇還暗藏深處,一直「腦洞大開」的男主反而遭遇了牢獄之災。  意外的劇情與無限反轉的真相,讓唐朔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也讓觀眾們即使備受緊張情節的刺激也不忘展開對終極BOSS的猜測,究竟擁有著如此高智商的真兇是如何的面貌。
  • 《靈蝕》取材自西班牙警方唯一無法解釋的超自然懸案
    《靈蝕》改編自西班牙警方唯一無法解釋的超自然懸案 由《錄到鬼》團隊戰慄取材改編《靈蝕》改編自1990年代在西班牙馬德裡真實發生的超自然事件。根據警方紀錄,當時警局在深夜接獲一通報案電話,葛塔雷茲夫婦(Gutierrez)聲稱有一個高大的鬼影一直在侵擾他們,而警隊剛開始以為只是入室竊盜之類的案件,抵達報案地點後,看見了因為驚嚇過度而不敢進家門的葛塔雷茲夫婦。
  • 夜霧中,那點點燈光是尋找溫暖的眼睛
    夜霧中,那點點燈光是尋找溫暖的眼睛這夜色在霧中變成微薄的悽涼,寒冷在潮溼地仰望「沒有星星的夜裡,霧把家變得好遠。」《夜霧中》為肅竹原創詩歌《暖暖的冬日》專輯第17首,《暖暖的冬日》詩歌專輯創作於2019年底2020年初,每日一首,《暖暖的冬日》計劃共80首,在線創作中。「夜霧中,那點點燈光是尋找溫暖的眼睛,目光卻在人們的眼中搜尋。」肅竹所有原創詩歌,本號首發,未經本人書面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使用。本號所有作品接受全網查對,若有抄襲,可直接封號。
  • 《失蹤女孩》改編自真實案件 故事情節類似三塊廣告牌
    《失蹤女孩》改編自真實案件 故事情節類似三塊廣告牌  近日,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Netflix新片《失蹤女孩》(Lost Girl)曝光了中字預告,該片將於3月13日在Netflix上線。  影片改編自《紐約時報》暢銷書,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一個女孩意外失蹤,母親求助警方無解,開始自行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她卻偶然揭開了一連串離奇的謀殺案。  從預告來看,影片的故事情節和《三塊廣告牌》有些相似,同樣都是母親尋找失蹤女兒的故事,但是《失蹤女孩》之後牽扯出來的一系列案件讓影片更加撲朔迷離。
  • 越南餐廳上演徒手取蛇跳動心臟表演 畫面血腥恐怖
    越南餐廳上演徒手取蛇跳動心臟表演 畫面血腥恐怖時間:2015-04-05 23:57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南餐廳上演徒手取蛇跳動心臟表演 畫面血腥恐怖 近年來,食蛇肉已成為一種時尚。然而日前,在越南有一家高檔餐廳,上演了一場手取蛇跳動心臟的表演。
  • 動物界10大血腥秘密:小沙虎鯊子宮內殘殺
    第1頁:動物界10大血腥秘密 第2頁:動物界10大血腥秘密  據美國《探索》雜誌報導,對於我們人類而言,自相殘殺可能是大自然製造的最為怪異同時也最為恐怖的現象之一。在野生動物世界,殺死並吃掉自己的同類這種慘劇所發出的頻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一些動物幾乎已經進化成所謂的「同類殘食者」。
  • 驚悚片《絕命荒漠》上演血腥殘酷的「貓鼠遊戲」
    驚悚片《絕命荒漠》上演血腥殘酷的「貓鼠遊戲」 《絕命荒漠》海報1905電影網訊 「血腥殘酷」作為商業片中被觀眾熱捧的標籤,深受「重口味」觀眾的喜愛,在2015
  • 許鞍華最新力作《明月幾時有》7月1日起正式全面公映
    ­  看點一:許鞍華打破「套路」拍攝最動人抗戰題材電影­  作為華語影壇最優秀的女導演,許鞍華每一部作品總能引發高度關注,而《明月幾時有》更是自開拍之日起就話題不斷。許鞍華如何拍好一部抗戰題材?曾經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締造者之一,是否能夠圓滿完成一次主旋律的拍攝?
  • 能拍出來就完全是奇蹟了,6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在華語影壇史上,有很多打著「真實事件改編」旗號的電影,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在很多時候現實比電影更加殘酷。1、《盲井》《盲井》取材於1998年真實發生的三大礦洞詐騙殺人團夥案,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礦區的故事,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閒人靠害人賺錢。
  • 《黃金時代》大師特輯 眾星講"可怕可愛"許鞍華
    據悉,作為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評委會主席,正在威尼斯忙碌中的許鞍華已經收穫了一批評委級粉絲,比如主競賽單元評委陳衝就直言「很喜歡許鞍華」,並直接約起了飯局。 許鞍華與威尼斯淵源深厚 獲評委級粉絲     早在6月18日,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就宣布,許鞍華將擔任「地平線單元」評委會主席,同時她的新作《黃金時代》被選為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四部國內電影,每一部都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四部國內電影,每一部都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近幾年,國內影視行業蓬勃發展,湧現出了很多的優秀電影,其中既有大氣磅礴,讓人熱血沸騰的戰爭片,也有最近大熱的科幻片像是《流浪地球》,當然還包括反映現實情況的劇情片。
  • 電影《除暴》的原型是什麼 真實案件是哪個
    真實案件是哪個這部電影著實把"內地第一悍匪覆滅記"拍了出來,尺度之大,不是以往罕見,而是沒有。悍匪心性狠毒,殺人不眨眼,仗著武器裝備比當地警方好,囂張起來根本不把警察放在眼裡,大白天就敢搶銀行、劫金店、持槍殺人,完全就是90年代真實案件的還原。
  • 案件回顧:老鄉接濟他人慘遭殺害,嫉妒釀成慘劇,現實般農夫與蛇
    導讀 人和人之間是有攀比心的,對自己身邊人的得意更容易心生嫉妒,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進而一步步演化為傷害,甚至是釀成慘劇,本文就是講這樣一個案件,一個由嫉妒而引發的命案。
  • 7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震撼人心!在線看!
    今天給大家推薦7部豆瓣高評分冷門的電影,是由真實案件改編展現了人的煎熬以及人性的掙扎即便如今電影中的類似案件仍有發生
  • 電影《緊急救援》西安上映 四大海上救援取材真實事件
    華語首部海上救援題材電影《緊急救援》12月18日在西安上映,真實感人的救撈人故事引發觀眾與網友熱議。影片中震撼人心的四大海上救援場面倍受讚譽,獲封「2020年末絕不能錯過的超級英雄大片」。電影《緊急救援》由林超賢導演,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等領銜主演,取材自真實救援事件,是華語電影首部海上救援題材,同時也是首次聚焦「救撈人」群體,是林超賢繼《湄公河行動》《
  • 許鞍華領取威尼斯終身成就獎,凱特·布蘭切特為其頒獎
    許鞍華領取威尼斯終身成就獎。圖/視覺中國新京報訊 當地時間9月8日,導演許鞍華領取了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主競賽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為她頒獎。許鞍華是全球首位獲得該獎的女導演,她執導的電影《第一爐香》也入圍了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非競賽展映單元。
  • 曾經收視率很高的五部刑偵案件電視劇
    《末路1997》 《末路1997-中國刑偵一號案》——取材於白寶山系列持槍襲軍、襲警、搶劫殺人案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紀實劇。它真實地再現了1996年至1997年中國的重大刑事偵查案件:中國的襲軍、襲警、搶劫、殺人。
  • Roger出書《桃姐與我》許鞍華擬拍《桃姐》前傳
    許鞍華與《桃姐》中「少爺」的原型Roger一同出席活動。  信息時報訊 劉德華、葉德嫻主演的《桃姐》早前又獲獎,叫好叫座。真人版少爺李恩霖近日推出講述更多桃姐故事的新書,許鞍華表示有意開拍《桃姐》前傳,更開心指電影促進香港「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