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粥品大全,你吃過多少?

2021-01-11 舌在美食線

粥是中國人難以捨棄的一種主食,能甜能鹹,可稠可稀,亦富亦貧,似飽還飢。那鍋寬容模糊的漿汁裡,有私密的慰借,柔潤的滋養,但也夾砂帶糠,經常要燙嘴磣牙,暗藏隱痛與滄桑。明代詩人張方賢在其《煮粥詩》中提到:「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在中國,各地的粥滋味也各有不同,遠遠不止是米+水那麼簡單。

廣東艇仔粥

艇仔指的是水上人家的小船,因他們在船上就地熬製並販賣粥品得名。艇仔粥以新鮮的小蝦、魚片、蔥花、蛋絲、海蟄、花生仁、浮皮、油條屑為原料,煮粥的手法也依照滾粥衝燙粥料的手法。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其特點是粥底綿爛,粥味鮮甜,集眾多物料之長,爽脆軟滑兼備。

廣東及第粥

及第粥起源於明朝,據傳與嶺南才子倫文敘有關。用豬瘦肉丸、豬肝片、豬粉腸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鮮明,糜水交融,味鮮香厚。講究粥底綿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點時,舀入小鍋燒滾,加豬心、豬肝和豬粉腸,滾熟後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條,伴小碟雞蛋散上桌。豬內臟又稱「雜底」,美化為「及第」,十分鮮味可口。

廣東生滾粥

「生滾」一詞是粵語,「生」字好解,「滾」在這裡指的是一種烹調方法,把東西放在沸騰的流質物裡頭煮熟,剛熟就收火。生滾粥是一種統稱,根據用料不同,有牛肉粥、肉片粥、魚片粥、滑雞粥、上什粥、田雞粥等。粥底是放江瑤柱、大地魚或豬骨煲出來的白粥。一般來說,粥底一般比粥還要稀,要水米交融,米必須完全看不出一粒粒的形狀,喝起來軟綿、順滑。有些酒店為了追求食材的極致鮮嫩,在烹飪魚片粥時,會用砂鍋盛白粥,魚片切成薄片放入碟子中,盛滿白粥的砂鍋和鋪滿魚片的碟子與同薑絲、醬油青椒一同端給食客,食客輕輕夾起一片魚肉放入白粥中燙至斷生後與薑絲、青椒醬油同吃,那鮮美是無以倫比的。

廣東老火粥

老火粥與老火湯的意思差不多,是把煮粥用的配料、米和水一起入鍋,經熬製而成的。老火粥就是配料和米的受火時間一樣,用廣州話來說,就是受的火一樣老,所以叫老火粥。用來搭配的材料一般都是味道濃厚以及比較耐住的,比如鹹豬骨、菜乾等等,配料和粥水乳交融,當靚粥煲好的同時,材料熟透且濃鬱味道已經深入靚粥裡頭。特點是味道比較醇厚,能充分感受到食材的味道。

潮汕砂鍋粥

潮汕砂鍋粥是專門用砂鍋煮出來的鹹香粥,粥是主料,因為潮州地區是沿海一帶的地方,所以配料大都以海鮮為原材料,再加入潮州菜的獨特配料,風格獨樹一幟,在各地都頗受歡迎。粥被放在砂鍋中慢慢熬著,熬的過程中,只能用小火,而且要有人拿著勺子站在一邊,一邊看著火,一邊慢慢攪。廚師用心陪伴著這鍋粥慢慢變熟,這份陪伴,這份等待足以看出誠意。由於時間的催化,簡單的粥變得軟糯鮮甜,米粒裡吸收了蝦蟹的海味,讓一碗簡單的粥變得豐富生動起來。吃的時候,不用添加任何的調料,用勺子從砂鍋裡輕輕舀出放在碗裡,細心去品就好。

集北水蛇粥

順德龍江集北,是廣州和四鄉食客覓食的必到之地,這裡的招牌美食是水蛇粥。在集北水蛇粥食街的兩邊,一溜都是水蛇粥店;可謂名符其實的水蛇粥城。粥底是每天早上用新白的珍珠米熬製兩小時而成,將新拆下來的蛇皮、蛇骨、蛇膽、蛇腸置於其中,再加入薑絲、紅棗和陳皮一起煲20分鐘,香綿濃稠的水蛇粥便大功告成。水蛇清甜滋味,蛇卵粉,蛇肉嫩,蛇皮爽口帶韌,而翠綠的蛇膽據說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在飲酒的同時也可以將蛇膽一併飲下。

順德毋米粥

毋米粥,亦作「無米粥」,顧名思義,順德毋米粥的粥水濃稠雪白,清甜綿軟,不見米粒。原料上選用上等的泰國香米,選用順德城古井中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天然井水和優質清遠麻雞精心熬製成高湯,再將用食用油泡製好的香米放入澄清濃香的高湯內,用大瓦煲精心熬製數個小時,待香米完全酥爛後,用密格網篩隔去米渣瀝出粥水,形成色澤乳白透亮、細膩濃滑、米香四溢的上等粥水。其驚奇之處是米完全溶於水,水米融合、柔膩如一。

在順德,將毋米粥作為一種粥水湯底,人們利用毋米粥來燙食海鮮、肉類和時蔬,由於毋米粥中含有大量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其高溫能鎖住海鮮和肉類中的水分,而又保留海鮮和肉類的原汁原味,使其嘗起來鮮嫩爽口、細膩柔滑,淡淡的米香沁人心脾。

順德豬雜粥

新鮮豬雜不必醃製,更無須花巧,經幾個回合切、片、洗,成了手把件般的工藝品。揭開鍋蓋,大鍋裡的白粥熱氣襲來,瞬間擊倒迫不及待的餓貓。別著急,這工序才剛剛開始,白粥舀到小奶鍋裡燒足十分至滾沸,倒入豬雜,打蛋似的,每一下都鏗鏘有力。良久,蔥姜以外各種調料下鍋,菜做點綴,終於上桌,香鮮四溢。

順德米砂粥

米砂粥只流行於粵廣地區,極具代表性。這種粥其實現在已很少見,但在窮得褲開檔的日子,能吃上一碗米砂粥是件超滿足的事兒。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一個砂盆,一根擂漿棍,將已泡了一碗的白米擂成粘調的米漿,再加水熬煮成粘稠的米粥,爽滑香醇,齒縫留香。米砂粥的妙處,在於不需要什麼華貴的材料,一瓢水,一把米砂,一點蔥花,就成妙品。你不會相信,米砂粥帶有天然淡淡甜味,配上傳統的順德牛乳,更是清甜。

魚則魚粥

廣東臨海河多,當地人喜食海鮮河鮮,吃魚堪稱一絕,但不同的地方做法又不盡相同。開平長沙鎮東興中路與曙光路路口有一排名為魚則魚粥的排檔,入夜方開,在街邊一字擺開桌椅,人氣火爆。這裡是一魚兩吃,魚肉切成絲用瓦罐褒粥,魚骨則清蒸食用,粥鮮味美。另薦白灼粉腸,嫩滑鮮美,佐以排骨蒸粉,配以時蔬,堪稱人間美味。

羊羹羊粥

徐聞山羊是徐聞宴席的主菜,逢宴必有羊。徐聞的羊粥,更是靚粥,在雷州半島首屈一指,獨此一家。羊粥用料,便是羊湯。粥家用大鍋煮熟大塊大塊的羊肉,撈起便成了白切羊,白切羊脯是送粥的好料。上好的羊粥,燉得稀稀爛爛,粥色淡黃飄著一層薄薄的清油。羊粥入口滑爽,粥香和肉香濃鬱,一碗下肚,再夾幾塊嫩羊,蘸上徐聞的小辣椒,熱辣辣,讓人口水橫溢,鼻尖冒汗,繼而額角冒汗,全身熱氣騰騰,舒舒坦坦。尤其是冬令時節,喝上兩碗羊粥,精神煥發,紅光滿臉。

雙橋魚蓉粥

雙橋魚蓉粥是廣東鶴山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製作歷史悠久,成名亦超百年,尤以古勞雙橋市食肆烹調者為最,故聲譽聞於遠近。將削淨的整條魚(青魚)或魚尾部分,置水中煲熟,撈起、拆骨、剔除小刺,將肉搗爛,加配料調勻,放入米粥中再滾,盛在放有薑絲、蔥花的碗盆中,撒上胡椒粉、麻花碎之類即成。其味清、鮮、甜、香、甘、滑,令人大快朵頤,所以人們皆說:千粥萬粥,不如雙橋魚蓉粥。

洲心大粥

洲心大粥是廣東清遠著名的地方傳統小吃,以豬雜為主要原料,有豬腰、豬心等九種材料在裡面,大份且料足,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大粥的傳統風味,是許多清遠人早餐、宵夜的首選。

擂茶粥

擂茶粥是廣東英德農村地區的傳統名點,「長相兀突,味道佳美」,「碗碗生津,匙匙養神」,是對英德風味擂茶粥最恰當的描述。英德是古老茶區,唐朝時已建有「煮茗臺」,後發展成英德特色的「擂茶粥」,經久不衰。此粥是將鮮茶葉、炒花生、生薑擂爛,加入沸騰的白粥調製而成,微苦而甘,可生津止渴,清熱解暑、提神醒胃,食之不厭。

澳門水蟹粥

很多人都說,在澳門喝一碗鮮甜的水蟹粥,是最大的享受。的確,澳門的蟹生長於鹹淡水交界處,因此肉質豐美,鮮香誘人。不同於用來蒸和炒的肉蟹,水蟹一般肉少水多,因此用來熬製老火粥最好。水蟹粥上臺,先撈起蟹件一看會發現肉削且瘦薄,此乃水蟹的特色。用上原只水蟹斬件放入粥內生滾,因為水份多所以粥底是偏稀而不太綿滑,但味道就是無比的鮮甜。

臺灣蝨目魚粥

蝨目魚是臺灣的海特產。每年春暖花開季節,蝨目魚便從外洋遊到臺灣海峽東南部進行產卵繁殖,盛期在5月至6月。蝨目魚肉質肥腴細膩,營養價值高,是臺灣最有代表性的食用魚種,素有「臺灣家魚」「臺灣第一魚」之稱。以新鮮蝨目魚用水煮方式料理,湯頭用魚骨熬煮而成,魚肉紮實鮮甜,湯頭清甜不膩。而比較起名聲更顯赫的蝨目魚粥來,土魠魚粥以抹鹽煎炸過的土魠魚剝碎一起入飯下湯,上頭再灑一點炸透的蔥酥或芹末韭末油條末,不用像吃蝨目魚時得要時時留心著以筷子剪拈魚肉剔挑魚刺,酣暢淋漓痛快爽氣。

漳州貓仔粥

貓仔粥是福建漳州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以詔安縣名聲最響。它並不是用貓肉煮成的粥,而是將乾飯倒入湯中加熱的泡飯做法。貓仔粥是客人來現煮現吃的,特點是快速利落,味鮮可口。當食客在桌邊坐定時,攤主連忙在小鍋裡放上清肉湯,再放進預先蒸熟的白米飯,配上魚片、肉片、肝臟、蝦仁、牡蠣、香菇絲等生料,煽起猛火,等清湯滾過,再調上胡椒粉、香菜、蒜油,不到五分鐘,就煮成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貓仔粥」。

廈門蠔幹粥

蠔幹粥是風靡廈門的閩南特色小吃,廈門的沃頭海域盛產珍珠海蠣,因此在當地也稱為「沃頭蠔幹粥」。由新鮮的豬大骨、老母雞、胡蘿蔔等食材熬製的高湯,溫度、時間、火候嚴格控制,加以曬制的蠔幹,湯汁鮮美、味道香醇,又富含高膠原蛋白,美味又養顏。

泉州鴨仔粥

講究的湯頭,用鴨湯、豬骨湯、當歸、枸杞等上等材料,經多道工序精心熬製而成,其中加入鴨血、鴨肉丁、鴨肝、鴨胗等物,再點綴以青菜、蔥花,煞是好看。吃起來更是頗有溫香軟玉的感覺,記得搭配一根油條,別有一番風味啊。

福州拗九粥

拗九節(正月甘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 又稱 「後九節」 、「孝九節」和 「送窮節」。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饋贈父母。

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小吃,是用三黃雞的雞湯原汁燒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雞肉和各種作料的一種小吃。吃雞粥時,將煮熟的雞切成3釐米長0.6釐米寬的塊,裝盤,雞粥盛入碗內,加上蔥、薑末和雞油,一同上桌。 此時,雞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令人賞心悅目,食慾大增。品嘗時,雞粥粘韌滑溜,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營養豐富,越吃越香。

濟南甜沫

甜沫是地道的濟南發明,後在山東地區廣為流傳。雖然名為「甜沫」,但實際上是鹹口,粥做好後主人會問「再添麼兒」,指的是添加粉絲、蔬菜、豆腐絲之類的輔料,後來人們諧音成「甜沫」,因此甜沫口味是鹹的,不是甜的。甜沫不甜,閱盡五味方得甜。

棗莊白粥

在山東棗莊一帶,用大米、小米等煮成的粥被稱為稀飯,或者「糊嘟」,而「粥」專指當地特有的用糯米和大豆等多種原材料做成的豆漿狀早餐食物。大致做法是:將糯米和大豆等原材料浸泡數小時,然後用機器或石磨磨成漿,加水燒開後即成。那粥,白中透著淡淡的黃,稠稠的,看著瓷實,聞著清香,喝進口裡更是爽滑細膩,醇香撲鼻,外加「粥伴侶饊子」,那美味,保你吃了這頓想著下頓。

東平粥

東平粥,又名徐家粥,為州城鎮桂井子街徐明世代經營,從清康熙1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該粥用大豆、小米、大米熬製而成。粥濃如醬,喝似水,滑潤爽口,清香甘甜,浸人心脾,有獨特的糊香味。喝淨粥,碗如洗,不掛一絲粥跡,為東平獨有的名吃。

東平粥之所以味道香美爽口,有三個重要因素,一是選料精,用上好的黃豆、小米做原料;二是做工細,必須用石磨將黃豆、小米分別製漿,磨出的豆漿和米漿,再分別用細籮過濾去渣,豆漿與米漿之比,約為2:1;三是做粥的水要好。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由於特殊的地理原因,州城地下水多屬鹼性苦水,徐家做粥時,從來不用苦水,而是用清真寺附近馬公祠水井中的水,那是少有的甜水。所以熬出的粥鮮美可口,風味獨具。

武陟油茶

在許多河南焦作老人的記憶中,早上起來最想吃到的早餐,就是一碗香氣撲鼻的武陟油茶。武陟油茶在秦朝被稱為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成名於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它名為茶,實際是粥。它的主料為精粉麥麵,做粥之前,要先用油把面炒熟,所以人們稱這種粥為油茶。武陟油茶的原料除精粉麥麵以外,還有珍珠澱粉、花生、芝麻、小磨油和懷山藥等,另外還要加入茴香、花椒、肉桂、丁香、枇杷、砂仁、叩仁等24種高級香料。油茶要想做好,講究的就是每一種食材的火候和配比,講究的就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食用起來,味道濃鬱,營養豐富,健胃提神。

蘇州糖粥

有一首童謠這樣唱著:「篤篤篤,賣糖粥」,糖粥的軟糯香甜能勾起對兒時的回憶。蘇州的糖粥是頗有名氣的,亦稱紅豆粥。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盛入碗中,表面上紅色的豆沙,吃時拌勻,入口熱、甜、香、糯。做法非常精細,要將紅豆和粥分開烹煮,等紅豆熬成了纏綿的豆沙,白米粒粒開花,先將粥盛碗,再澆豆沙,有「紅雲蓋雪」之美,味道更是香甜滋潤。

淮陰雞粥蒲菜

蒲菜,也稱「深蒲」、「蒲白」,俗稱草芽,為香蒲的嫩莖。以古城淮安西南隅「天妃宮」所產之蒲菜為最肥美。它出自汙泥,卻潔白如玉,肥嫩清香。據傳南宋初年,抗金女英雄梁紅玉與丈夫韓世忠鎮守淮安時,因軍糧接濟不上,用它代食充飢,故名「抗金菜」。後經歷代廚師的不斷實踐總結,使時令蒲菜菜餚為兩淮筵席的上品,其中尤為雞粥蒲菜為佼佼者,其製作工藝較複雜。

取雞茸若干加入溼澱粉達成糊狀,鍋中加雞湯或者上湯燒熱後,加入雞茸糊,至滾,加入蒲菜丁,燒沸調味出鍋。裝入碗中,雞茸粥透明如脂,蒲菜星散翠綠,看著就那麼清爽可愛,喝到嘴中也絕不油膩,特別是蒲菜的味道和雞粥的香甜結合的完美無暇,這種天衣無縫的味道以及菜色的搭配恐怕只有蒲菜才能和雞茸粥做到吧。

秈子粥

秈子粥,傳統名點,屬蘇菜系。是用全麥磨粉。一般為元麥(靖江等地區)、大麥(泰興等地區),當地人都稱之為秈子粥。江陰等江南地區也有,稱為麥粉粥。秈稻的種植主要在華南熱帶及淮河以南亞熱帶的低地,因此僅江蘇省長江沿岸一帶有食用此粥的風俗。作此粥,須放入少許鹼,色則泛紅。夏天涼飲,風味更佳。江蘇省靖江市有句土話:「秈子粥灌灌,養的像罐罐」。可見當地人們對此粥的喜愛。

糖粥藕

糖粥藕是南京的傳統甜點,粥由糯米煮成,既有稠米湯,又顆粒分明。粥中放紅糖,再加大節藕段,食用時,將藕段切成薄片,拌入粥中,藕呈淡紫色,片為深褐色,米粒則呈淡綠色。溫涼適中,清香飄溢,較有甜味。

臺山泥蟲粥

泥蟲雖然叫蟲,但和陸地上的蟲子大不同,它是海洋生物,生長在海邊的泥灘裡, 有滋陰補腎、養顏的功效。泥蟲入口脆夾爽,有很濃的海鮮味卻沒有沙子。這是因為當地人擺弄泥蟲很有功夫,能把每條泥蟲都清洗乾淨。泥蟲粥的通常做法是用瘦肉薑絲蝦仔花生煲一煲粥,粥上臺的時候再將泥蟲蔥花和香菜放進去,不一會兒泥蟲就浮上粥面,條條肥美,那粥也鮮甜無比。

海南蟹粥

蟹粥是海南的一大特色風味小吃,不少遊客到海南旅遊、觀光、度假,都須品嘗一頓地道的蟹粥為快。在海南,最不愁吃到的就是螃蟹,無論清蒸、蔥炒還是打火鍋,都十分讓人喜歡,不過,螃蟹在海南最大眾並且最受歡迎的做法就是蟹粥。蟹粥將蟹肉的香甜和蟹黃的爽滑都融入到一鍋粥中,味道極其豐富。粥裡揮溢著一股香濃的蟹香,不鹹不淡,又有著微微的甜,順喉入胃之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爽。再咬一口螃蟹,感覺是肉脂豐腴的那一種,味道鮮美,鹹淡適中,無需蘸料相佐。當然,也可將蟹蒸煮熟後留下的湯汁用來煮粥,拌以相關調配料,其味同樣鮮美可口。

酸粥

酸粥是流行於晉北、陝北以及內蒙古西部部分地區的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食品。酸粥由西部出產的糜子米,經過發酵之後製成的一種粥,早上把在漿米罐裡漿了一夜的糜米下到鍋裡,稍煮一會兒,把煮米的湯再回到漿米罐裡一部分,作為下一次漿米用。這樣周而復始,連續不斷,漿湯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香。做酸粥講究的是火候,叫做「緊火撈飯慢火粥,加大灶火熬稀粥」。炎熱的夏季裡,農人們勞作了一天,身體覺得疲累的時候,一碗酸稀粥或酸米湯下肚,渾身清涼爽快。

西藏麥片粥

西藏名吃,將小麥浸泡後捶扁,曬乾,稱為麥片。將麥片、人參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湯中煮熟即成。

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的風俗。《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慄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相關焦點

  • 廣東也有自己獨特火鍋,粥水火鍋吃過沒?喜歡清淡口適合來吃
    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裡,每個城市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味,不知道你們吃過哪些呢?現在是冬天,在這樣的季節裡,有一款美食是非常適合吃的,想必大家也有吃,那就是火鍋了。其實火鍋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就有不一樣的火鍋。比如說到四川成都那邊,就有麻辣火鍋,吃過的人都會覺得很好吃。
  • 你吃過蔡瀾推薦的粥火鍋作為你必須去的餐廳之一嗎?
    這是一座宏偉的建築,乍一看,他看起來像博物館而不是餐廳,當你走進他的時候,你也可以別有洞天。這是一個優雅的裝飾,由青磚、木雕和鐵藝組成,因為他使用了經典元素,雖然時光洗禮,卻一點也不過時,但似乎引領了復古裝飾的潮流。香港、澳門、省粥火鍋這家餐館以粥火鍋聞名。
  • 花粥2018全國巡演臨沂站時間 六一去現場聽紙短情長
    而今年她就開啟了全國巡迴演唱會,要知道能單獨全國巡演的民謠歌手可沒幾個。對咱們臨沂的網友來說,最關注的當然是臨沂站了,花粥全國巡演臨沂站什麼時間?門票多少呢?   據悉花粥全國巡演臨沂站時間在6月1日,就是兒童節!兒童節去聽一場花粥的演唱會也是非常愜意了,雖然花粥的歌曲裡可能有些很流氓的歌詞,但是小編覺得旋律和聲音還是有些小清新的。   地點是蘭山街道通達路與北園路交匯南100米路西華苑大劇院,網上訂票80元一張,現場100元一張,全部都是站票,不設座位。
  • 每日食譜|冬季暖胃粥品——八寶粥
    冬天的早餐,就是要喝粥呀。 今天的推薦是八寶粥哦。 八寶粥 烹調過的家常菜 成分 甜米250克,紅棗100克,糖蓮25克
  • 走遍大地神川,品嘗人生百態,盡在廣東粥裡!
    走遍大地神川,品嘗人生百態,盡在廣東粥裡!在廣東地區能經常吃到粥,傳說這粥有人吃了會很留戀,是廣州粥品中佐料最多的粥品之一了。光看描述就一定想嘗嘗了吧!不要著急,我們帶你一起來了解廣東文化,以及被大眾喜歡的廣東粥。
  • 春色暖人好「粥」道——說說粥的那些事(附艇仔粥、牛肚粥做法)
    那時被稱為「連粥都吃不上」者,就代表你的處境堪虞。但到了現代,經濟發達了,吃粥又被賦以另一種涵義。 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詩一首:「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係,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 冬日暖人好「粥」道——說說粥的那些事(附艇仔粥、牛肚粥做法)
    中國是具有四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粥的蹤影伴隨始終。關於粥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周書:「黃帝始烹谷為粥。」在中國,四千年前煮粥主要是食用充飢。吃粥一詞,在歷史上曾經是貧窮的同義語。那時被稱為「連粥都吃不上」者,就代表你的處境堪虞。但到了現代,經濟發達了,吃粥又被賦以另一種涵義。粥容易消化,又可以養胃,因此,古人將粥視為養生之道。
  • 貓仔粥是貓肉做的粥?沒吃過你肯定後悔
    有人以為它是貓肉煮成的粥,其實不是。貓仔粥主要以海鮮為原料混合提前煮熟的米飯製作而成,原料包括鮮蝦、鮮魷魚、香菇、炸蒜丁、肉片、豬肝、胡椒粉、豬骨湯等二三十種配料,可以根據客人習慣隨意搭配。貓仔粥米粒韌嫩,湯清鮮美,讓人停不下口。
  • 人生必去的餐廳之一,蔡瀾推薦的粥水火鍋你吃過嗎?
    馳名省港澳的粥水火鍋餐廳以粥水火鍋聞名。很多人都如蔡瀾一般,開始都以為這不過就是火鍋的變種,但是吃過之後,便會由輕視變為驚嘆,不要說本地老廣,就是珠三角港澳地區也有不遠幾百公裡專門來覓食的,就為了這馳名省港澳的粥水火鍋。王牌粥水火鍋,來之不易。
  • 1歲寶寶營養早餐粥類食譜大全
    1歲寶寶怎麼吃最營養?營養早餐粥類食譜大全送給大家。火腿粥營養提示:火腿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饅頭菜粥營養小提示:粥中加饅頭碎塊可以鍛鍊寶寶學習咀嚼吞咽。米麵搭配營養更全面。芋頭鹹粥營養提示:芋頭既可當糧食,也可當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芋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維生素C等多種成分。蝦米營養價值較高,每100克蝦米中,含蛋白質47.6克,核黃素0.06毫克,鈣882毫克。芹菜中的鐵和鈣對寶寶的發育非常有益,常吃對小兒軟骨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此外,芹菜中還有揮發性的芹菜油,能促進寶寶食慾。
  • 母親節帶媽媽吃什麼好?推薦廣州美味養生餐
    推薦1:請母親吃蛇粥 祛溼又養顏  廣東人一向有吃蛇粥的習慣。尤其春夏之交,天氣漸熱,此時來一碗清甜的水蛇粥,不僅祛溼下火,還能養顏潤膚,對於女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食物。說到吃蛇,「榕記」在廣州有13年的豐富經驗,做蛇功夫三代相傳,把蛇做到極致。  據悉,榕記的大廚來自蛇粥最出名的地方——順德。
  • 夏天喝什麼粥好?推薦這六種粥,具有消暑功效
    不是空調房裡呆著,小編給各位推薦幾款粥品,伏天降暑好方法,自己親手做一次嘗試下味道。西瓜皮綠豆粥:西瓜皮有利尿功用,還可清熱解暑。綠豆也能夠清熱敗火、防暑解毒,還是養脾胃的良品,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做法:先將大米同綠豆入鍋煮10分鐘,削去西瓜皮的外表硬皮,切成丁後加入到鍋內,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吃時可加些白糖或陳皮絲。
  • 長得像蚯蚓的泥丁,看外表沒多少人敢吃,但吃過的人都會喜歡
    沙蟲,雖然價格比較貴,但營養豐富,每年春節我們當地人都會買上一些,但今天要說的主題是泥丁,泥丁和沙蟲一樣看著外表都有些不太討人喜歡,沙蟲在蠕動時看著多少有些噁心,而泥丁我覺得像蚯蚓,可就算是這樣也絲毫也不影響喜歡吃的人。泥丁,分布在廣西北海市以及廣東湛江市等兩廣沿海地區,對生長環境非常的挑剔,一般經過汙染的地方都難存活不下來。
  • 潮汕人食粥最愛的「十大雜鹹排行榜」,你都吃遍了嗎?
    喝粥的時候,比起大費周章做的大魚大肉 幾樣簡簡單單的雜鹹反而更討人喜歡 愛喝粥的潮汕孩子們 來看看這份最下粥的
  • 營養早餐 海鮮粥做法 大全
    海鮮粥用料主料大閘蟹1隻蝦6隻糯米半碗乾貝2湯匙調料食鹽1茶匙薑汁1/2湯匙芝麻油1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海鮮粥的做法1.準備海蟹一隻,準備生薑汁和糯米別用2.準備乾貝和鮮蝦,糯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生薑汁和芝麻油,開火煮粥3.將螃蟹仔細的清理乾淨,拆分成小塊4.將拆好的螃蟹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玖順生薑汁煮,煮熟的螃蟹撈出備用5.乾貝洗淨泡發備用,將乾貝放入鍋中6.將煮好的螃蟹放入粥中,最後放入大蝦,加入適量食鹽和白胡椒粉調味,關火即可食用菠蘿咕咾蝦用料主料蝦
  • 一個新的粥,名字叫做胡蘿蔔豆腐蝦皮粥,做法非常簡單
    介紹一個新的粥名字就是叫做胡蘿蔔豆腐蝦皮粥,不知道看到這個文章的你們是否聽說過這個名字呢,我想應該會有人對這個粥感興趣吧,就是因為你們不會做所以才沒辦法吃的嗎,而在今天我就是要教給你們這個粥的做法,有興趣的人就來跟著我一起學習一下吧都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你用心了就能夠學會。
  • 粥之源:一粥一菜的有機健康生活
    5月25日,在鄭東新區商務外環,粥之源世博店盛大開業,這是粥之源在鄭州區域的第五家店。以品質與養生為核心競爭力,以弘揚中華養生文化為己任,為人類健康而奮鬥終身,是粥之源一直以來所堅持的。  集團董事長張振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業致辭。
  •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我,閱讀更多精彩內容。01前言「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出自陌緒的《寄芸》,是作者讀完《浮生六記》後,有感於沈復痛失芸娘而作的歌詞。自古至今,描寫孤獨的詩句有很多,經典也不少。
  • 張文宏倡議兒童早餐吃雞蛋和牛奶,不喝粥:孩子挑食不愛吃怎麼辦
    絕不能吃垃圾食品,要吃高營養的,高蛋白的,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奶雞蛋,吃了才能出去!並且早上不能喝粥!現在中國的孩子只能吃雞蛋和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對於只讓孩子吃雞蛋喝牛奶,而不能喝粥的觀點,確實驚到了不少人。畢竟咱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小喝粥長大的,很多家庭每天也習慣煮粥喝。
  • 茶的味道,品過才知道!
    自陸羽學神農嘗百草、飲千水、行萬裡路,撰寫出萬世不朽的《茶經》,天下飲茶風氣大開,多少文人雅士為茶詩詞讚頌,多少紅塵世人為茶痴迷不移,不禁讓人想問:茶是何物,直教人以一生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