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為棄嬰送母乳 疑似生母:不願別人收養孩子

2020-11-29 搜狐網

醫護人員將孩子抱到女子的面前,她閉著眼睛不願意見面。

  在垃圾桶內發現的女嬰。

  《餐廳女廁垃圾桶 傳出女嬰啼哭聲》後續

  清明小長假,一個初生的女嬰牽動了所有人的心。4月4日早晨,這位女嬰在成都逸都路一家24小時營業快餐店的垃圾桶內被發現,隨後被送往成都雙楠醫院。而一名疑似女嬰母親的女子卻始終沉默不言(本報5日曾報導)。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待女嬰的親人的消息時,5日上午,一個自稱是該女子姑媽的人給醫院打來電話,稱他們儘快會從北京趕來。目前,對方的身份正在核實中。

  女嬰由護士專門照顧

  愛心媽媽送來母乳

  5日上午,在產科一個病房內,裹在卡通被子裡的女嬰沉沉地睡著。醫院醫務部部長李波說,目前她的生命體徵穩定。自從新聞報導後,不少市民關心女嬰的情況,也有市民提出想要收養她的想法。為了保證給孩子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醫院將她專門安排在一個病房,並由專門的護士照顧著。

  出生了一天,她沒有喝到母親的一口母乳,但病房裡,卻有好心人送來的奶粉和好心媽媽送來的母乳。女嬰的胃口不錯,每隔兩三個小時,會哭著要喝奶。護士將奶粉兌好,裝在奶瓶裡,一點一點餵她,她閉著眼睛,一副享受的神情。「基本上一次能喝20毫升。」護士說。

  女子拒絕聯繫父母

  「不想讓他們擔心」

  被送往醫院的,除了這位女嬰,還有疑似為女嬰母親的長髮女子。「從昨天到現在,都沒怎麼吃東西,也沒喝水。」一位醫護人員說。

  從4日住進醫院,醫護人員便多次詢問她的名字、住址,但女子始終保持沉默。醫護人員想要幫她聯繫她的父母,女子說了一句:「不想讓他們擔心。」這是她入院一天來說得最長的一句話。當問及是否想要看孩子一眼時,女子皺著眉頭,猶豫了一秒,輕輕地搖了搖頭。

  5日下午3點,專程從新都趕到醫院的一位社工羅玲(化名),走進了女子的病房。「你為什麼要幫我?」經過與羅玲一段時間的溝通,女子主動開了口。「他們是好心,但每天來那麼多人,我不知道該不該離開。」女子告訴羅玲,從上午到下午,來了幾撥人想要收養孩子,女子沒有同意。談話間,羅玲提出想去看一下孩子,拍一張照片給她看,女子再一次閉上了眼睛,「小娃娃不要照那麼多相。」

  得知羅玲社工的身份後,女子問:「你們那裡還招不招人?」「你會做什麼?」羅玲問道。「我會電腦。」說完這句話,女子停頓了片刻,「我來,會不會把別人擠走了。」經過3個多小時斷斷續續的交流,女子仍舊沒有說出自己的名字,也沒有講是哪裡人。

  最新進展>女子「姑媽」來電:將儘快趕來成都

  5日晚,當社工羅玲準備回家時,女子表現出了不舍:「可不可以留下來?」女子希望與羅玲交換手機號碼,可是她的手機沒有sim卡,身上也沒有身份證。「用你的身份證幫我辦一張卡嘛。」女子說完,似乎又後悔了,只是收下了羅玲遞來的一張名片。

  目前,女嬰的情況穩定,但仍需留院觀察。由於被多人指認為其母親的女子一直保持沉默,不承認她和孩子的關係,也不提供家人的聯繫方式,醫藥費暫時無人支付。「我們先醫人,醫藥費的事情之後再說。」李波說。

  雖然醫藥費的事情暫時解決,女嬰也在醫院裡受到了很好的照顧,由於她並非棄嬰,不能送往福利機構,她今後的生活如何,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現在只有等她(女子)自己想通,聯繫上家人。」李波說。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待這位女子開口,告訴醫院她家人的聯繫方式時,5日上午,雙楠醫院接到一個電話。一名自稱是女子姑媽的女士說,自己在北京,將儘快趕來成都。雖然對方的身份還有待核實,但這一通電話,讓醫院暫時鬆了一口氣。「現在我們也只有等待,希望娃娃能夠回到家人身邊。」李波說。

  愛心市民>>

  「想收養孩子」律師:尚不能確認是否為棄嬰

  自本報報導了新聞後,這個剛剛降臨的小生命和這位始終是孤身一人的母親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直想要收養個女兒的想法,我們也去福利院詢問過,後來就沒有音訊了。」34歲的市民張女士婚後一直沒有小孩,她表達了收養女嬰的醫院。此外,@林微微說她喜歡我、@用戶5526950466、@小吳英雄等網友也都表達了同樣的想法。

  四川少城律師事務所曹毅律師認為,由於女子不承認也並未否認是女嬰的母親,在確定其關係前,尚不能確認女嬰是棄嬰,她也不具備被領養或者被送往福利機構的條件。

  顧客反映>>

  女子獨坐快餐店已有幾月

  昨(5)日,記者來到了發現女子的快餐店,多名顧客證實,這名女子自幾個月前就在快餐店出現了。

  5日下午,在快餐店用餐的汪女士聽說這件事後,想起自己從去年年底就常在快餐店看到的一位女子。「當時,她穿著一件白色的大衣,還看不出來懷孕了。」汪女士說,那次,她和朋友在店裡坐了兩個小時,女子一直一個人坐在窗戶邊,不玩手機,也不說話。

  就在一個多月前,市民朱先生也注意到這位常常一個人坐在角落的女子。那時女子的肚子已經很大,而她依舊經常來到快餐店,很少點餐,「不是發呆,就是趴在那裡睡覺。」認為女子可能需要幫助,朱先生撥打了96111,然而,當記者在接到熱線後趕去時,沒能見到她。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冰清王蕾實習記者寧芝

news.sohu.com false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50406/279796.shtml report 3093 醫護人員將孩子抱到女子的面前,她閉著眼睛不願意見面。在垃圾桶內發現的女嬰。《餐廳女廁垃圾桶傳出女嬰啼哭聲》後續清明小長假,一個初生的女嬰牽動了所有人的心。4月4

相關焦點

  • 成都女子疑似快餐店產子棄嬰 去而復返被送醫
    就在大家四處打聽嬰兒媽媽的下落時,上午11點左右,一名30多歲的女子出現在餐廳,她的白色襯衣上血跡斑斑。有工作人員認出,該女子疑似餐廳監控裡的棄嬰媽媽。可是,面對警方和醫護人員的詢問,她卻始終保持沉默。拒絕接受治療,也拒絕看一眼剛出生不久的孩子。
  • 16歲少女產子 婆婆為"合法"收養孩子報假警
    |愛心接力|老人報警稱撿到棄嬰資陽全城為「小七月」找家7月4日上午10點05分,兩名老婆婆結伴來到臨江派出所報案,懷裡抱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孩子的雙親依舊杳無音訊。正當這時,送孩子來派出所的兩位婆婆的一句話卻引起了警方的懷疑。「一個姓曾的婆婆,在把孩子送來後,曾向民警表示她想收養這個嬰兒,原因是家裡有個40多歲還沒結婚的兒子,她想把小嬰兒帶著長大,讓兒子老了後有個端茶送水的後人。」臨江派出所教導員盧鵬回憶,婆婆的這一提議讓人心生疑慮,怎麼會自己有了收養意願,就碰巧撿到一名女嬰。
  • 「拾荒媽媽」再現廣州:曾收養30多名棄嬰 近半數長大後斷絕聯繫
    「拾荒媽媽」再現廣州:曾收養30多名棄嬰 近半數長大後斷絕聯繫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19-12-03 在40餘年間收養的30多名棄嬰中,「拾荒媽媽」張菲將28名棄嬰撫養至成年,然而他們的回饋卻是寥寥無幾。
  • 孤兒收編遇兩難 "愛心媽媽"難捨孩子福利院床位空
    孤兒收編遇兩難 "愛心媽媽"難捨孩子福利院床位空     圖為普寧市被冠以「愛心媽媽李怡青 攝圖為普寧市社會福利中心心聘請的阿姨收拾床鋪。 李怡青 攝   中新網1月14日電(記者 李怡青)「我們現在六個大人照顧唯一的一個小孩,二十個床位都空著,希望她能想通把孩子送過來,」13日下午,普寧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邱豪無奈告訴記者。
  • 中國式收養:私自收養子女 戶口難以辦理
    一邊是領養需求爆棚,另一邊則是想送卻無法送出去。因為東莞市民政局明確表態:私下送養屬於違法。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領養小孩在東莞較為盛行,但真正通過法律途徑收養的卻只佔50%。根據初步調查及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市仍有300多名棄嬰(童)由社會私自抱養。因未成功辦理登記手續,這些孩子仍是「黑戶」。
  • 夫婦收養棄嬰遇難題 須把孩子送福利院再申請領養
    2012年8月27日凌晨,一名出生僅一個月的棄嬰,被遺棄在了王麗萍家門口。報警後,王麗萍將這名棄嬰留在家中撫養。  此後兩年多時間,王麗萍和丈夫龐明偉曾多次試圖辦理收養手續,而溫江區民政局稱,如果要辦收養手續,必須先把娃娃送到福利院去,再申請領養,但不能保證王麗萍夫婦能領養到這個孩子。
  • 「愛心媽媽」曾收養118位孩子,善良背後卻暗藏著惡魔
    李利娟和她收養的孩子們李利娟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但她的另一個稱號——"河北愛心媽媽",相信大多數的網友都有所耳聞。曾經的李利娟以收養了118個棄兒而聞名全國,甚至有國家級的媒體對她多次宣傳。李利娟照顧收養的棄嬰收養上百位孤兒 "愛心媽媽"感動河北也就是在人生之路發生重大轉折的1996年,李利娟收養了第一個孤兒。
  • 陝西一棄嬰紙箱內哭泣,26歲年輕媽媽街頭當眾為其哺乳
    陝西一棄嬰紙箱內哭泣,26歲年輕媽媽街頭當眾為其哺乳 華商報 2016-05-13 08:58 來源:澎湃新聞
  • 「拾荒媽媽」收養30多名棄嬰,善舉讓人哽咽,孩子大了卻不聯繫她
    「拾荒媽媽」收養30多名棄嬰,善舉讓人哽咽,孩子大了卻不聯繫她如果說世間什麼樣的力量最感人?我想,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與母愛相提並論。她真正詮釋了無私奉獻和不求回報,她毫無保留地把自身全部的熱情和熱愛,絲毫不剩地注入到孩子身上。「拾荒媽媽」張菲就是如此,她就像一支蠟燭,靠著不斷「燃燒」自己,把收養的30多名棄嬰養育成人。「拾荒媽媽」張菲是一位特殊的母親,她沒有結過婚,在人們眼中最美好的年紀23歲,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要收養被拋棄的嬰兒,把他們養育成人。
  • 女子為收養棄嬰主動打掉腹中胎兒 網友稱難理解
    但為了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棄嬰,她變得一無所有:打掉自己腹中已近5個月的胎兒,離婚失去家和丈夫。為了把愛傾注給可憐的寶寶,31歲的她3年來單身不嫁。新聞故事寒風中撿了生病棄嬰豆豆媽媽名叫高雪(化名),今年31歲,家住豐都縣保合鎮。2007年11月一個寒風刺骨的晚上。
  • 農婦43年來收養了上百棄嬰 「我和這些孩子已是一家人」
    她有140多個孩子,除了6個親生的,其他都是四十多年來陸續收養過的棄嬰。正是為了這些孩子,嚴雪花過早透支了自己的健康。為此,嚴雪花曾被評為台州市十大傑出母親、首屆「台州市道德模範」。  最多的時候  家裡有20多個孩子  1971年,嚴雪花開始收養棄嬰。
  • 感動中國的「愛心媽媽」,收養118個棄兒,天使光環下有顆惡魔心
    1996年5年,李麗娟收養了第一個孤兒  ,這個四川籍的孤兒成為了李麗娟愛心村的第一個孩子,隨後,越來越多的孩子湧入愛心村,她傾盡所有精力將這些小孩撫養長大。  8年的時間,李麗娟收養了近50名棄嬰,她的事跡在有些人的傳誦下被媒體得知。
  • 家庭收養,才是棄嬰最好的歸宿
    國家對於棄嬰承擔更大責任,固然需要明確,但這種責任,並不意味著要盲目擴大公立福利院。  蘭考大火後,民間孤兒收養成為熱點問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收養孤兒的民間組織,大多存在身份和資金等困難,一種名為「北京模式」的家庭寄養方式也陷入困境——小孩養大後被福利院接走,收養人難捨,孩子也很不開心。
  • 多地闢謠:中學門口出現棄嬰,愛心人士可領養
    各位愛心人士、條件允許的人士,請自行到醫院新生兒科按程序領養,好人一生平安。」帖子還附上了一張嬰兒躺在監護室裡的照片。傳言截圖網帖引起了愛心人士們對棄嬰的同情,也讓不少醫院的電話被「打爆」。但網帖內容屬實嗎?
  • 寄養「棄嬰」被「收養」,孩子撫養權歸誰呢,法院是這樣判的!
    2016年4月,安安的生父周某、生母王某經法院調解達成離婚協議,安安隨父親周某生活。因需要外出打工,2016年8月,周某將安安委託給朋友金某代為照顧。但一段時間裡,周某沒有與金某溝通孩子的情況,金某遂對其產生不滿。2017年2月,金某故意報警,稱她母親撿到一名男嬰,後派出所出具了撿拾棄嬰報案的證明。
  • 如何辦理裡收養孩子的手續?
    2 收養方除了計生辦出具無子女及放棄生育證明、單位出具婚姻子女情況撫養能力等證明、醫院出具無精神病、傳染病證明,此外還要什麼證明?3 送養方必須向民政局出具什麼證明?4 送養方和收養方之間是否必須寫個協議?5 如何辦理遷移戶口。
  • 孩子被其他家庭當棄嬰收養 生父狀告民政部門程序違法
    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對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收養的方式使其回歸家庭生活,可以讓脆弱無助的生命得到關愛照顧。但如果收養流程不合法,不但不能保證孩子的合法權益,很可能還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因孩子被當作棄嬰被其他家庭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
  • 還記得4年前的「皮包骨棄嬰」嗎?24歲網紅收養她,現在還好嗎?
    現在基本不會出現什麼棄嬰的情況了,要麼就安全生了下來要麼早早就打掉了,但是在幾年前,還是會有很多這種大街上看到棄嬰的情況的。那個時候也有很多收養棄嬰的新聞,4年前有一位24歲的女孩收養了一個瘦得皮包骨的女嬰,她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瓊海一老漢私自收養棄嬰未報案 孩子七歲還沒戶口
    當時三人都認為孩子是棄嬰,黃基雄夫婦正好沒孩子,他提出想收養這女嬰,黃克祥、盧家鈺也贊同這個想法,於是,黃基雄就把女嬰抱回家了。  小曼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許多歡樂,儘管原本生活並不富裕,但夫妻倆人覺得,辛苦點也值得。  當時沒報案 孩子落戶一拖七年  黃基雄夫婦把孩子養滿一個月後,親戚、朋友來祝賀吃滿月酒時,還有人提醒他怎麼不報案?
  • 民間收養不規範之痛
    就在這家醫院,今年1月6日,經檢查,平頂山市民王女士發現,自己剛從浙江杭州收養的一個不到5個月的女嬰,身患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得知孩子的病情後,王女士不願繼續領養女嬰,可孩子的父母也不願接回孩子。目前,在杭州有關部門關注下,女嬰被暫送至杭州市兒童福利院。 「如果孩子健康的話,這件事也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