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2021-01-08 關山聽風

有朋友問,說平輩人去世後,辦完喪事後,可不可以到別人家裡去串門,這期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

平輩人去世家屬可不可以串門的問題,地方不同,習俗不同,家庭不同,情況不一樣。這種風俗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據說家裡有人長輩或平輩的人去世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到別人這裡去串門,會給別人家裡帶來晦氣。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根據,也許是一種心理作用,或者是古代守孝風俗的一種變相遺存。但是,不管你信不信,這種風俗在當今的中國民間部分地方,特別是農村還依然存在。

過去有親人去世,家屬不能去串門風俗分別是:有的地方是三朝(即三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則是三七(即二十一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是五七(即三十五天)之內,有的則是要滿了七七(即四十九天)才可以串門。中國大部分地方有親人去世只講三朝之內不準串門。

家裡的平輩人去世與家裡長輩去世,家屬串門的忌諱是有明顯區分的。如果是一個鍋子吃飯,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沒有分家的家庭成員去世,不管是長輩還是平輩去世,從埋葬去世人後的次日算起,按本地習俗中規定的時間內,到別人家裡去串門,人家是不讓進門的,即是無意中闖進去了,人家也會老大不高興。但如果是已分了家兄弟姐妹等平輩去世,一般情況下都沒有這方面的講究了,分了家的平輩家屬不在此忌諱之列。

這裡順便講一講民間孝家的兩大忌諱。

第一大忌諱是孝家三朝內不能退還所借鄰居的東西。在農村,白喜事一般都是村裡人幫忙,包括一些用具,如桌子、凳子、餐具等,都可以相互借用,這裡面是沒有忌諱的,俗稱為「眾人種事」,意思是就「當大事」應該是同一個村落人家共同要料理的事情。只是借了別人家的東西後,退還時就有講究了。把去世人送葬出門後,孝家當天就要請人將所借的東西必須在送葬出門那天退還清楚,否則,從次日開始計算,要到三朝之後才能退還。既不能讓別人到家裡來拿,當然也不能自己家裡人去送還。農村裡的通常說法是,三朝內退還別人的東西是「退財」。

第二大忌諱是孝家三年內的春節不寫紅對聯。在農村,如果有老人去世,孝家守孝期是三年,這也是中國過去的一種傳統,如封建王朝時的朝廷命官的父母去世,要回原籍「丁憂」,守孝三年。因此,在春節期間,不允許家都燃放鞭炮,既不接受別人拜年,家裡人也不去別人家拜年。家中去世的老人如是七十歲以下的,春節可不貼任何對聯,如要貼對聯也只能貼白色的;如果是七十歲以上(有的地方是八十歲以上),稱古來稀,可以不貼對聯,也可貼對聯,如要貼對聯,絕對不能貼紅對聯,只能貼綠對聯,表示家庭有孝在身。

總之,平輩人去世家屬可不可以串門的問題也好,各種忌諱也好,主要是看地方上所形成的傳統習俗,地方不同,講法也就不一樣。現在,除了一些農村地區還存這種忌諱外,中國大部分地方已不再講究了,或者說是越來越淡化了。能不能串門主要是看人家計不計較,如果人家計較就不要去,如果人家不計較的話,也就無所謂了。還有一點,就是別人隨時可以去有去世的老人家裡去串門,按傳統習俗的說法,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影響。

相關焦點

  • 農村有個習俗,家中有老人去世,3年裡不能貼對聯,這是啥講究?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講究比城裡多。因為農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各樣的生活習俗都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國幅員遼闊,風土民情這事很難「全國一致」。像是今天要說的這每年過年時候要貼的春聯,在有老人去世的時候,3年裡是不能貼春聯的,這裡面講究不少,您了解嗎?
  • 農村老人去世後,為何要把生前的衣服燒掉?有什麼禁忌講究?
    在我們村幾乎每個老人去世之後,都要把他們生前的衣物進行燒掉。將剛去世的親人的衣物等等燒毀這一行為,看起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是如果說是從客觀的來說,其實這也沒有多大的問題。也算是我們地方的一種傳統習俗吧,既然客觀的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那我們就尊重傳統習俗。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如果說平時對父母的贍養主要是在自己家中進行,還不是太為外人所了解的話;那麼,父母去世後的喪葬儀式因為要公開諸於外,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死、葬的環節。隨著喪葬儀式的傳承,也就形成了嚴格的喪葬文化,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喪葬儀式中的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違反則視為對逝者不敬,並可能會觸怒神靈。
  • 尖鋒論:老人去世後,鬼哭狼嚎哭喪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以前如果在農村如果有老人去世,在去世前,兒女要守在老人的身邊,扶住老人,老人如果要交代後事,要用心銘記,叫做遺言,如果沒有話說,就要守住老人最後一口氣,有些說法是說老人去世的時候最後一口氣會落在扶著他的那個人身上,寓意著延續,農村還有個說法是一個老人去世前身邊要留那些人,要見到哪些後人才咽氣都是命中注定的,有些老人可能有三四個子女
  • 農村老人去世3年內不得貼春聯,這裡究竟有啥講究?看完就知道了
    農村老人去世3年內不得貼春聯,這裡究竟有啥講究?看完就知道了筆者平時都在外工作,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老家瞧一瞧。說起這個話題就讓我想起一件往事,那年也是春節回老家去,卻發現鄰居家門口竟然沒有貼春聯。貼春聯的寓意大家都清楚,每當新年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一般都在農曆的臘月的最後兩天,也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 農村有人去世,要經過這些喪禮習俗!
    但是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著,一個人過世後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農村喪禮的流程有哪些。.中國人自古講究要讓死者,走得風光和安心。老人去世後村裡人都會來參加葬禮,對死者表示最大的尊重和哀悼。在人死後首先要檢查,死者的眼睛是不是閉上了。假如眼睛是半閉著的狀態,家屬就要把他的眼睛合上。這樣人死了後才能安心,才能不對此生留下遺憾。
  • 人去世的七天內家屬應該做些什麼呢?
    瀋陽陵園網小編先為您講解什麼是「頭七」,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幹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習慣上大家都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頭七」習俗,但是一般都會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該於魂魄回來前,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逝者生前最喜歡吃的東西,之後必須迴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要麼躲起來讓死者看不見;如果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掛念,便會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還要準備有七節的竹子,在竹子上栓上黃草紙,做成梯子的樣子。名叫「天梯」為了幫我死者進入家中。因為人亡為鬼,不能走正中的大門。
  • 武漢疫情期間,農村老人去世後一般會火化了,這對土葬有什麼衝擊
    所以,農村的老人去世了,也不允許大操大辦,農村大多實現土葬,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有人上門去操辦一些入殮儀式和送葬儀式。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在疫情嚴重的地區,肯定是沒有人敢上門服務或者提供幫助,只能選擇火葬這種簡單的儀式,由家屬抱回骨灰草草埋葬了。如何看待農村在疫情期間的火葬一是在疫情期間選擇火葬,能節省好幾萬塊錢。
  • 農村習俗「老二抱盆老大摔」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習俗「老二抱盆老大摔」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嗎?這是對於農村辦理喪事的描述,在很多地區都有摔盆的習俗,摔盆也被叫做摔「勞盆」「陰陽盆」或者是叫做「喪盆子」,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是一種具有歷史傳統的喪葬習俗,在我國很多地區都頗為流行,在過去摔盆不但是一種儀式,更是作為一種繼承遺產的象徵,很多時候誰摔盆子,誰就擁有對老人的財務以及房產的繼承權,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摔盆很多時候也只是作為一種儀式進行,對於過去那些繼承和財產紛爭,現在很少會見到因為摔盆造成的麻煩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喪葬習俗不盡相同。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
  • 究竟有什麼習俗講究呢?
    究竟有什麼習俗講究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過去看到的有關鬼魂電影,那些孤魂野鬼夜裡出現,但每當公雞打鳴時,再厲害的惡鬼都要趕緊逃之夭夭。也就是說雄雞唱曉是驅走鬼魂,鎮壓邪惡的意思。
  • 獨生子女在父母去世後,是什麼感受?
    2媽媽再爸爸去世兩年後,因為車禍去世,我沒有見到最後一面,我到現在都不能接受,本來父親的離世還沒走出來,我還要照顧和安慰因悲傷過度幾近崩潰的姥姥,經常夜裡一個人偷偷哭,一看到關於懷念父母的電影小品就會大聲哭,不敢聽關於父母的歌,沒事就會和爸爸那個丟失的微信聊天,問他好不好,說說我和孩子的情況。
  • 農村習俗:家中老人去世後三年為何要貼白、黃、綠三種顏色的春聯
    農村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的地方,有很多傳統文化都是從古老的農村傳承下來的,張貼春聯就是傳統文化的形式之一。農村在過大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在的臘月三十的這一天,在門上貼著紅紅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的喜慶。說起春聯它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對子和門畫,它裡面蘊藏著很多的學問和講究。
  • 農村禁忌多,家裡有人去世後,三年不能貼春聯,初五前也不走親戚
    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了,那守喪期間是不能理髮的。 一般農村的守喪期是3個月,也就是家人離世後的三個月裡,不能理髮。 農村的喪葬習俗裡,去世後要找師傅給逝者理髮的。 師傅們一般不會多說話,直接給逝者理髮,理完髮主家要給師傅紅包,並說一些客套話,對方才會離開。
  • 老人被狗撲倒致肱骨骨折,半年後因心力衰竭去世,家屬索賠竟稱……
    楚天都市報2月28日訊(記者張理晶 通訊員牛騰州)七旬老人散步時被金毛犬撲倒導致肱骨骨折,住院25天,產生費用11萬餘元。半年後,老人再次入院因心力衰竭去世。家屬稱老人去世與半年前的「狗撲倒」有直接聯繫,索賠40餘萬。
  • 民間關於老人去世的這些禁忌,一起來看一下!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沒有人會因為恐懼而躲過生老病死,我們都恐懼著死亡,所以古人在這方面也有著很多的講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禁忌使用逝者遺物:家中親人去世,家中親人追思極甚,有很多人習慣保留一些死者身前用過的物品來做紀念
  • 如果存款人去世,家屬有銀行卡著急取錢,不知銀行密碼該怎麼辦?
    人生都經歷四個階段,生老病死,我們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去世,這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們老去,身體素質差,有可能僅僅一個噴嚏就有可能讓我們喪失生命,那麼他在自己臨死前會把他的一切交代清楚,家裡面的兒女都會遵循父母的意思來處理後事。
  • 農村老人去世之前的「三大預兆」,如果有這些現象就要注意了!
    ,這些老人基本已經看淡了生死,他們有時候經常會聽說身邊的誰又走了,而走之前總是有很多的預兆,這些老人有時候總是會聚在一起討論,總的來說,根據農村老人所說,一個身體健康的老人去世之前,總有3種類似的預兆。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了,那守喪期間是不能理髮的。一般農村的守喪期是3個月,也就是家人離世後的三個月裡,不能理髮。農村的喪葬習俗裡,去世後要找師傅給逝者理髮的。這個習俗的用意在於讓逝者走得體面一些,其次就是,斬斷三千煩惱絲,是對逝者的一種祝福和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不再有煩惱,不再惆悵。也有的覺得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尤其是家裡是老人去世的話,最好是多保留頭髮一段時間,也算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是孝道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