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右翼中旗(簡稱察右中旗)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下轄的一個旗,地處陰山北麓,內蒙古自治區中部,以旗政府所在地科布爾鎮為中心,距市府烏蘭察布66公裡,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110公裡,距首都北京454公裡,距京包鐵路幹線上的卓資縣50公裡,土地總面積4190.2平方千米。
察右中旗境內主要旅遊景點有窩闊臺汗宮旅遊度假中心坐落在黃花溝草原景區,察哈爾右翼中旗科布爾鎮南部,陰山北脈;輝騰錫勒草原,位於察哈爾右翼中旗科布爾鎮南10公裡處,總面積600平方公裡,平均海拔2000m,屬於世界上保持最完好的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植被覆蓋率達80%。
察右中旗胡蘿蔔主要種植區域位於後大灘,地形平坦,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沙化疏鬆,病蟲害少,非常適宜紅蘿蔔的種植,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和特有的氣候條件,所產的紅蘿蔔外形美觀,色質鮮嫩,營價值極其豐富,被譽為「草原人參」。
察右中旗位於烏蘭察布市中部,地處陰山支脈輝騰錫勒北麓,境內地勢西高東低,主要由山地、丘陵組成,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總土地面積419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30萬畝,其中水地37萬畝。年均氣溫1.3℃,無霜期100天,≥10℃有效積溫1960℃,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地下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空氣乾燥,病蟲害發生少,非常適合紅蘿蔔種植。察右中旗紅蘿蔔基地被北京高校確定為綠色食品供應基地。烏素圖鎮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察右中旗胡蘿蔔的發展及榮譽:
據《內蒙古自治區史志》、《察右中旗志》、《蒙元文化》、《察右中旗蒙古族史話與民間傳說》等書籍記載,元代開國大將窩闊臺汗,在察右中旗練兵習武的主要食品,就是輝騰錫勒羊肉和紅蘿蔔。傳說中從那時窩闊臺就在察右中旗境內種植紅蘿蔔。
從1994年起,內蒙古自治區農科院的在察右中旗開展紅蘿蔔新材料、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範推廣工作。
2012年,察右中旗紅蘿蔔種植髮展到5個鄉鎮82個行政村,涉及農民6.41萬人,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量達43萬噸,總產值達4.73億元,商品化率近100%,年實現經濟效益3.6億元,是內蒙古胡蘿蔔的主要產區。
2013年,察右中旗紅蘿蔔種植區東西長33千米、寬5千米,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畝均產量達到7000斤,總產量5.6億斤左右,年銷售紅蘿蔔可實現產值2.4億元。
2013年取得國家工商總局「察右中旗紅蘿蔔」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13年0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察右中旗紅蘿蔔」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察右中旗紅蘿蔔(察右中旗胡蘿蔔)產地範圍為內蒙古自治區察右中旗烏素圖鎮、鐵砂蓋鎮、廣益隆鎮、巴音鄉、庫倫蘇木共5個鄉鎮蘇木現轄行政區域。
2015年,自治區農科院在烏素圖鎮大腦包村實施20畝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項目;並在烏素圖鎮推廣集成示範區5000畝,通過試驗示範起到大面積均衡增產的效果。
2017年,察右中旗紅蘿蔔種植面積8萬畝,畝均產量達到8000斤,總產量6.4億斤左右。
目前察右中旗建成六大紅蘿蔔交易市場:市場佔地面積500畝,市場內建有恆溫庫60座,庫容量4000噸,銷售旺季日進出市場大小車輛2000多輛,吸納外來打工人員3000多人,日銷售紅蘿蔔500萬斤。產品遠銷京、津、冀、魯等地,出口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
察右中旗紅蘿蔔的特點:
1,察右中旗紅蘿蔔保護區範圍內的土、水、氣等均無汙染,是理想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2.3%,pH值6.8至7.1,適合紅蘿蔔的生長。
2,察右中旗有著種植胡蘿蔔的悠久歷史,通過長期的培育,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紅胡蘿蔔品種,外觀顏色以皮紅(紅皮、紅肉、紅心)為特點。
3,察右中旗胡蘿蔔外形美觀,色質鮮嫩,口感均屬上乘,品質優良,營養價值極其豐富,被譽為「草原人參」。
4,察右中旗胡蘿蔔富含人體所需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等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及營養元素豐富而馳名中外。